2024年4月9日发(作者:电脑知识大全菜鸟必备)
《说文解字》第一
内容要点梳理
作者:东汉和帝时期许慎
特点:
①从经典和别的字书里搜集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箍文“古文”。
②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
③书中每字都有说解,来源于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
的注文。
价值: 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文字学的古典,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章节重点:
秦以前
特点: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异,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
却极为庞杂。
演变:到了战国末期,有了“仓颉造字”传说。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
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字本于图
画,假借字以声为主,形声字以偏旁分别,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是文字发展
的逻辑的程序。
秦以后
特点: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方向是简易。
演变:①识字久便又有了“隶圆变为扁方,这是汉朝隶书的标准。魏晋之际,变
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
“真我子。国汉和是有是指的称为“表来的。魏晋称为“今草”是“行书”。行
书介于是教育的初步。秦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书”,识字变得简易。②汉
朝时,隶书由椭正书逐渐简化,至到陈隋渐渐变方,至唐代又渐变长,这便正书
与草书之间,最为适用。
同步练习
一.填空
1.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______(朝代)末期有了______(人名)造字的传说。
2.秦始皇统一了文字;______成了国书。
3.到了_____(朝代),考试史、尚书史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识字教育
更注重了。
4.始皇为了统一文字,让_____(人名)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爰历
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
5.《_______》所收的都是名姓、器物、官名等日常用字,没有说解。这些一面
供教授学童用,一面供民众检阅用,所收约三千三百字,是通俗的字书。
6.______(朝代)和帝时,______(人名)作了一部《________》。这是一部划
时代的字书。这部书有九千字。而且______之外,兼收籀文“古文”。
7.《______》书中每字都有说解,用晚周人作的《______》,______(人名)的
《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例。
8.笔出现于_____代,却只用_______削成。
9.“六书”,即“______”“指事”“_____”“______”“转注”“______”。
其中______字最多。
10.我们现在所用的字,本义的少,引伸义的多,一字多义,这源于______字。
11.晋以来通行了______,这才将同一字分读几个音,让意义分得开些。
12.象形字本于______。后世用四声分别,古代却用偏旁分别,这便是形声字。
13.______、______、形声字,是文字发展的逻辑的程序。
14.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_____,演变的方向是_____。
15.最古的文字应该是_____,又称为_______,是盘庚以后的______代文字。
二、选择
16.下列说法中和《说文解字》不符的一项是( )。
A.文字不断在演变着,说是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
B.秦以前是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官书虽是系统相承,
民间书却极为庞杂。
C.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
D.《说文解字》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
是大体相同的。
17.下列说法中和《说文解字》不符的一项是( )。
A.《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B.《说文解字》只有秦篆和一些晚周民间书,再古的可以说是没有的。
C.古代书写文字的方法,只有“契”,还有“书”和“印”。
D.“印”是在模子上刻字,印在陶器或封泥上。
三、综合探究
1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汉字的构造可以简括为“六书”,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一般认为
是造字法。名号虽异,实质相同:汉字表意,以象形为基础。
(1)请在下面空格处写出与图片对应的象形字。
(2)请仿照示例,解释会意字“杳”的本义。
【示例】杲:从日,从木。日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本义:明亮的样子。
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说文解字】为进一步了解汉字文化,你和小福进行了探究,请将表格补充
完整。
简体字 篆体字 繁体字 字形解说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2660588a209901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