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ACT有效沟通模型对机构公信力关键因素的影响及评价体系的建立_百

IMPACT有效沟通模型对机构公信力关键因素的影响及评价体系的建立_百


2024年4月5日发(作者:一个宽带装2个路由器)

服务经济

DOI:10.19699/2096-0298.2021.21.111

IMPACT有效沟通模型对机构公信力关键因素的影响及

评价体系的建立

河南大学 朱云鹏 王霈然 孙紫云

摘 要

:本文通过IMPACT有效沟通模型,挖掘慈善组织与群众沟通中影响公信力构建的关键因素,从而构建慈善组织公信力评价体

系。经研究,可以从运营能力、形象树立、项目能力、社会价值、捐赠信任、渠道开拓六个维度共30个指标对慈善组织进行评价与分析,

六个维度之间存在较大关联,要获得公众的理解与信任,慈善组织需提高自身硬实力,并与多方配合,才能更好赢得公众的信任。

关键词

:公信力;慈善事业;IMPACT有效沟通模型;因子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

本文索引

:朱云鹏,王霈然,孙紫云.IMPACT有效沟通模型对机构公信力关键因素的影响及评价体系的建立[J].中国商论,2021(21):111-113.

中图分类号

:F27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298(2021)11(a)-111-03

根据《慈善蓝皮书(2020)》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登记

认定的慈善组织总数超过7500个,较2018年的5285个增长了

40%以上,占全国社会组织总量的0.87%,净资产合计约1600

亿元,但中国慈善组织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

题,其中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缺失问题尤为明显。2020年新冠

疫情爆发初期,武汉红十字会在防疫物资管理和信息公示

方面的漏洞,持续引发社会争议。“被捐蔬菜被卖”“收取手续

费”“防疫资源分配不合理”等舆论风波一时间将全民公益变

成了全民问责,公众对武汉红十字会在防疫物资分配主体、分

配方向、分配效率上的种种质疑转化成对整个红十字会体系

的严重不信任。由此可见,公信力问题成为制约我国慈善组

织良性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和提

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中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就会是“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在讨论和分析慈善组织公信力之前,一个无

法回避而又极端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刻画和测度慈善组织的

公信力?只有定量地测算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才能对慈善

组织公信力进行有效的刻画和表征,才能准确把握中国慈善

组织公信力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才能避免定性分析中

的模糊和不准确的弊端,才能制定出精准提高中国慈善组织

公信力的政策措施。为此,本文拟利用文献调查法、因子分析

法与结构方程法,以IMPACT有效沟通模型为基础,构建中

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究如何提高中国慈善

组织的公信力,推动慈善项目在我国的有效良性发展。

关系、信息内容和测试方式对最终效能的作用。根据这一理

论,将六个阶段划分为六个维度。

(1)I:Investigation,即受众分析。分析沟通过程中识别慈

善事业有效受众的方法,探究目标受众的需求信息以及传播

需求信息的重要性,进而识别出在有效沟通下影响慈善公信

力的关键因素。

(2)M:Medium,即媒介选择。分析不同类型的信息传播

媒介,以及在慈善事业中媒介的选择和使用,进而得出在媒

介选择下影响慈善公信力的关键因素。

(3)P:Planning,即沟通规划。分析沟通规划的原因和过

程,探讨沟通规划的重要性、目的、如何进行沟通规划以及寻

求沟通规划过程中对于提高公信力的关键因素。

(4)A:Allies,即寻求协作。分析辨别和寻求协作,如何利

用协作进行有效沟通和在协作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慈善组

织公信力的关键因素。

(5)C:Content,即内容设计与分析。分析各利益相关方之

间的沟通内容对慈善公信力的关系,探讨沟通内容对于慈善

公信力提高的影响,进而识别出在有效沟通模型下影响慈善

公信力的关键因素。

(6)T:Testing,即效能测试和结果检验。分析如何衡量

慈善公信力的提高,探讨哪些指标与慈善公信力有较为紧

密的关系,进而识别出有效沟通模型下衡量慈善公信力的

关键因素。

1.2 慈善组织公信力影响因素提取

为进一步分析如何有效评估慈善机构在每个维度的表

现,本文基于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相关文献研究,提取出各个

维度可量化的46个关键因素,经过预调查后分析,发现有16

项因子载荷小于0.3,不适合做因子分析,删除这16项数据,保

留30项均能通过检验的问题进行调查。

2021年11月

1 慈善组织公信力构建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1.1 影响因素维度划分

IMPACT有效沟通模型将沟通过程分为受众分析(I)、媒

介选择(M)、沟通规划(P)、寻求协作(A)、内容设计(C)、效能测

试(T)六个阶段,强调在沟通“前—中—后”3个时期,关注每

个时期的关键元素,即受众需求、媒介优势、传递计划、协作

11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Service Economy

1.3 慈善组织公信力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本文通过随机形式发放问卷503份,回收472份,有效回

收率约为93.8%。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

检验后发现,信度系数值为0.976,大于0.9,说明研究数据信

度质量很高;分析项的CITC值均大于0.4,说明分析项之间有

良好的相关关系;KMO值为0.977,Bartlett球形统计量的Sig

值为0,小于显著性水平差异,即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本文对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法后,为更好地对信任影响因

素进行归类,用最大方差旋转方法进行旋转,以便找出因子

和研究项的对应关系。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得到6个公

共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3.8%,这6个公共因子从意义及因子

和研究项的对应关系上,与上述理论构想基本吻合。结合各

类因子包含的信任影响因素的共同特点,将因子1命名为“运

营能力因子”、因子2命名为“项目能力因子”、因子3命名为“形

象树立因子”、因子4命名为“社会作用因子”、因子5命名为“捐

赠信任因子”、因子6命名为“渠道开拓因子”,命名与之前的

理论基础基本照应。

项目能

运营能

要素名

在“渠道开拓因子”中,即“筹款渠道多样”回归系数略高

一些,其他因素与标准化回归系数:X

9

为0.876。

3 研究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了慈善组织公信力影响因素的模

型,如表1所示。

表1 慈善组织公信力影响因素模型

可测变量

运营

财务

项目

受捐人评价

法律

监督

志愿者素质

日常事务

服务机制

工作人员感

劳动时间

劳动人数

募资

捐赠

项目数

产出比

价值观

目标

准则

号召能力

反馈机制

信息公开

互动能力

服务价值

推动政策

公平正义

互通机制

捐赠者感受

筹集

捐赠

描 述

较强的组织、运营能力

优秀的财务运营能力

公开慈善项目运营情况

收获好评

守法

第三方监督

志愿者的管理程序完善

运营资金使用合理

受益群体能反馈与获取政策信息

工作人员普遍评价好

志愿时间长

志愿者多

筹款资金多

捐赠支出大

公益项目数量多

项目低成本高效益

具有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

以创造公共利益为使命

行为符合社会规则与期望

提高捐赠者与受捐者的参与度

受捐者能向慈善组织反馈

向社会公开有效信息

采用合适的方式与公众互动

促进社会服务进步

促进社会政策变革

促进社会和谐

捐赠者与受捐者能信息互通

捐赠者普遍评价好

筹款渠道多样

捐赠渠道多样

2 结构方程探究因素关联性

2.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结构方程作为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方法已得到广泛应

用。基于上述因子分析构建模型,对提高慈善公信力的因子

以及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分别将6个因子设置为6个潜变

量,将每个潜变量通过相关可观测变量进行呈现获取,在模

型拟合估计过程中,根据拟合指标以及运行结果进行调整

后,RMSEA值介于0.05~0.08,CFI比较拟合指数、NNFI赋范

拟合指数和NFI规范拟合指数都接近于1,结果表明模型拟合

度较好。

2.2 模型拟合评价

观察模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得:在“运营能力因子”

中,即“运营资金使用”所得回归系数最大,达到0.907,其

X

18

、X

17

、X

15

、X

13

、X

12

、X

11

、X

27

,标准化系数在

他因素有X

21

0.818~0.892。

在“项目能力因子”中,即“工作人员评价”所得回归系数

X

19

、X

26

、X

25

高于其他影响因素,达到0.855,其他因素有X

20

X

23

,标准化系数在0.797~0.836。

X

24

在“形象树立因子”中,即“以创造公共利益为使命”所得

标准化回归系数略高于其他因素,达到0.865,其他因素有X

7

X

5

、X

4

、X

3

、X

1

,标准化系数在0.821~0.864。

X

6

在“社会作用因子”中,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所得回

归系数最大,其他因素与标准化回归系数:X

29

为0.85,X

29

为0.833。

在“捐赠信任”因子中,即“捐赠者普遍评价”回归系数最

为突出,其他因素与标准化回归系数:X

10

为0.787。

112

2021年11月

形象树

社会价

捐赠信

渠道开

从这六个维度进行分析:

第一,运营能力维度,包含9个因素,解释能力达到了

20%,可见此因素在影响慈善机构公信力构建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对于慈善机构而言,公开财务报表、项目进程、运营年

报,以彰显其良好的资金运营能力;完善全面的志愿者培训、

遵守法律规定、接受政府等第三方的监督,是争取公众信任

的必要做法。

第二,项目能力维度,具体表现为慈善组织的志愿者人

数、志愿时长、慈善项目投入的资金与产出比等因素,可以得

知公众十分关注慈善组织开展慈善项目的能力,希望慈善组

织有足够的能力较好地完成各项慈善项目,其中“工作人员评

价”指标更为突出,慈善组织应着重于人员管理以提高整体

的慈善项目完成情况。

第三,形象树立维度,具体表现为慈善机构可以与公众

进行及时互动、及时公布慈善信息、旨为创造公共利益、行为

符合社会预期,其中“以创造公共利益为使命”因素较为重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经济

要。打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在构建公信力中必不可少,慈善机构

应该重视宣传工作,明确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第四,社会价值维度,具体表现为慈善机构是否能促进

社会服务进步、社会政策变革、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公众对

慈善组织的期待远不止本身的能力与形象,慈善组织产生的

外部效益也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慈善机构应该承担起更

多的社会责任,纠正社会乱象、呼吁社会公平。

第五,捐赠信任维度,具体表现为捐赠者与受捐者可以

有沟通机制、捐赠者对慈善组织的评价好。捐赠者身为慈善

组织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他们的评价与极大影响慈善

组织在社会上的评价与口碑,通过信息公开、及时互动、凸显

运营与组织能力以取得捐赠者的信任,对构建公信力极为重

要。

第六,渠道开拓维度,具体表现为有多样的募捐渠道与

捐赠渠道。在互联网与物联网发展火热的背景下,越来越多

的募捐渠道与捐赠渠道在不断开拓,更透明公开、快捷方便

的相关渠道,日渐成为发展慈善事业的刚需。

同时,六个因子之间的回归系数都大于0.85,说明因子之

间存在很强的联系,要获得公众的理解与信任,慈善组织应

面面俱到、多方结合,才能更好赢得公众的信任。

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对志愿者的培训与管理,培养

出公众信任的志愿者团队;优化、节约资金使用的同时,更透

明地公开组织资金、物资的使用情况。一个运营能力强、开

展慈善项目效果显著的慈善组织,将受到更多社会公众的

青睐。

其次,慈善组织应积极展开宣传,营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积极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多样宣传渠道,让公众更清晰客观地

认识慈善事业,进一步激发慈善组织潜在的外生效益,增加

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关注。

最后,慈善组织应尝试开辟更多的沟通模式,打造捐赠

者与受捐者的直接沟通平台,注重捐赠者与受捐者反馈,打

破以往大部分公众对慈善活动不了解、对捐赠物资去处不知

晓、对慈善意义不理解的窘境。

参考文献

[1] 张丽,李秀峰.新冠肺炎疫情下红十字会的信用危机及公

信力重塑——基于SCCT理论的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

报,2020,22(5):126-133.

[2] 郭慧锋,余波.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信任关键影响因素

研究[J].建筑经济,2020,41(5):71-76.

[3] 邓磊,段禹,周杨.青年公益人职业发展现状研究——基于重庆

市的个案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20(11):29-35.

[4] 杨斯尧,白冬青.青春期“脱独”学生心理问题如何应对[J].百

科知识,2020(36):44-46.

[5] 陈慧娴,鲁虹,李书洋.不同运动强度下运动文胸结构设计要素

研究[J].针织工业,2021(2):74-77.

[6] 徐晓玲.基于同屏技术的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写作的精准教学

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0.

[7] 张敏宁.《案例》:星湖湿地公园[D].广州:暨南大学,2020.

[8] 方雅婷.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

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8.

4 结语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建立了慈善组

织公信力关键影响因素模型,对于我国慈善组织事业有一定

的启示意义。

首先,近年来慈善组织受一些不良事件的影响,公信力

的缺失破坏了慈善事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打铁还需自身

硬,慈善组织应不断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树立起组织宗旨、

行为准则、组织目标,打造良好的组织奉献文化。在保证自身

Establishment of Infl uence a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Key Factors of Institutional

Credibility Based on IMPAC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odel

Henan University

ZHU Yunpeng WANG Peiran SUN Ziyun

Abstract: Through the IMPAC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ode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bility i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and the public, so as to build

a credi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Through research, it can use six dimensions of operation

ability, image establishment, project ability, social value, trust giving, channels expanding, a total of 30 indicators, to

evaluate charity organizations and do analysis, with larger correlation between six dimensions. In order to get the public's

understanding and trust,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should improve their hard power, and cooperate with many parties to

win the trust of the public better.

Keywords: public credibility; charities; IMPAC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odel; factor analysis metho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2021年11月

11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2298180a203700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