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月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俄乌局势最新消息1小时前)

杜甫《月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①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

部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

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

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

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②虚幌:透明的窗帷。

闺中:内室,这里指妾。

解:懂得。

清辉:月光。

双照:互相照见。

1

1、有人说“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两句读来最为心酸,为什么?

(4分)

2、人们称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茱萸少一人” 运用“曲笔”手法中的“他面描写手法(对写法)”,体现

古诗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同样,杜甫的《月夜》也如此,请结合诗

句欣赏。(6分)

3、“独看”一词是本诗的诗眼,请简要赏析。(3分)

4、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请结合本诗简要阐释。(3分)

参考答案

1.(4分)①妻子望月 “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

长安”。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字,越发显得

妻子的孤独无助,更显出诗人困居长安的孤独无助;②诗人“遥怜”小

儿女们天真幼稚,并不懂得想念,衬托出大人的“念”之深切。“怜”小

儿女,也“怜”妻子“怜”自身,“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

2.(6分)①“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站在妻子的角度展开

想象,借着妻子的担忧焦虑,衬托出当时自己身陷险境生死难卜的处

境;②明明是自己对月思妻,反倒说成妻子对月忆夫,明明自己挂

念妻小,夜深不寐,却写妻子望月久立,雾湿云鬟,月寒玉臂。③如

此,更显出他们夫妻深厚的爱,也显示出诗人对妻子独居孤村的怜惜。

3、“独看”一词写出了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作者借用想

2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1493468a191525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