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win10专业版多少钱)
苹果为什么要给MAC更换自研芯片
苹果已经发布了基于自研桌面级芯片的MacBook,那么什么是自研桌面级芯片?新款
Mac电脑值不值得买?苹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什么是自研芯片?值不值得买?
其实,苹果公司一直都在做自研芯片,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产品都使用它的自研芯片。比
如最近15年,苹果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用的都是英特尔的芯片。这次说“要用自研桌面
级芯片”,指的就是Mac系列笔记本和台式机电脑里不再使用英特尔的芯片了,要用自己
研发的。
苹果自研的芯片,典型的就是各代iPhone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处理器,最著名的就是A
系列芯片。从iPhone4的A4处理器一直到刚刚发布的iPhone12的A14,都是苹果自研的。
而且每一代自研芯片的性能,都超过安卓全系列非常多。
比如苹果在2017年发布的A11芯片,在GeekBench这个测试软件上跑分,单核心能
达到4200分。而两年后发布的、广泛应用在各品牌安卓旗舰手机里的骁龙865芯片,单核
性能刚刚达到4200分,麒麟990芯片更是只有3800多分。在多核性能上,虽然骁龙和麒
麟都超过了A11,但这两颗芯片比A11晚发布了两年之久,已经不能算胜利了。
而且,苹果A系列芯片的性能领先安卓芯片一代到两代的状况维持了十年。于是,在玩
家圈就有个“默秒全”的说法。也就是说,苹果手机不做后续优化,只是发布时的默认性能,
就已经能秒掉全部安卓手机。
此外,不止A系列是苹果自研的芯片,还有耳机上的蓝牙芯片、手表上的W系列芯片、
用于安全的T系列芯片和各种设备中的电源管理芯片,也都是苹果自研的。所以,可能很多
人想不到,在自研芯片这个领域,苹果绝对是一个实力悍将。
苹果为什么要用自研芯片?
其实,苹果的芯片构架大换血,历史上已经出现过3次了。第一次是在1984年,把赖
以成名的苹果II电脑中的芯片,改用摩托罗拉68K处理器。第二次是1994年,放弃摩托罗
拉处理器,改用IBM的PowerPC处理器。第三次是2006年,放弃PowerPC,改用英特尔
X86处理器。差不多每11年换一次。第四次就是2020年年底,换用自己的芯片。这一次隔
了15年。
为什么苹果要放弃英特尔,改用自研芯片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英特尔CPU性能挤牙膏,让苹果绝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PC的处理器品牌非常多。简单数一数,当时的品牌就有摩托罗拉、
Cyrix、IBM、英特尔、AMD、威盛、日立、NEC、富士通等十多个,不像今天只有英特尔和
AMD可选。
1994年的时候,苹果抵制微软和英特尔联手打造的Windows + Pentium的联盟,和
IBM、摩托罗拉组成了PowerPC联盟。结果非常失败,IBM此后彻底退出了PC处理器市场,
摩托罗拉则从此把重心放在了手机上。而对手的联盟却在1994-2005年高速发展,成就了
今天的英特尔帝国和微软帝国。
2006年,苹果终于和曾经的对手英特尔合作。但这个合作发展到后期,英特尔越来越
不给力。这倒不是因为英特尔不想合作或者双方有利益矛盾,而是英特尔在技术上遇到了一
个史无前例的瓶颈——
英特尔从前推出CPU的节奏是,第一年更新构架,下一年更新工艺,再下一年更新构
架,再再下一年更新工艺。但这个节奏,被卡在了10nm工艺这个节点上。10nm工艺的桌
面级处理器最早计划的大规模生产时间是2016年末,但后来接连推迟了3次,直到今天都
还没有量产,据说要等到2021年年底。中间这5年,只能用14nm工艺的芯片勉强应付,
每次改进都在14nm后面多一个“+”。
今天,这些加号甚至已经成了段子。每一条关于英特尔10nm工艺的新闻下的评论里,
你都能看到“14nm+++++”这样一长串加号的写法。这些加号既是无奈之举,也是英特尔
处理器性能提升缓慢的证据。
而且,英特尔处理器性能提升缓慢并不是从2016年开始的,而是从2009年就已经很
慢了。有媒体测试过,同在4GHz频率下,8年以来,英特尔CPU,也就是中央处理器,综
合性能总共只提升了30%。而且这30%中绝大部分还不是CPU带来的,而是由于内存更新换
代的结果。
对于苹果这样一家对用户体验极为重视的公司,由于英特尔处理器的性能迟迟不能提
升,导致它的一些新功能,比如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就没法加入到新产品里,这是苹果
不能接受的。两年前,苹果终于忍受不了英特尔,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芯片。
第二,苹果想建立各类产品大统一的平台。
苹果手机和平板中使用的芯片是ARM构架的,而Mac系列的笔记本和台式机使用的芯
片是X86构架的。别看只是芯片的构架不同,但这相当于两个不同的世界,直接导致操作系
统的不同。
比如,我们现在手机上用得最多的微信,电脑上也有PC版的微信,但是两个软件完全
不一样,是单独开发的。很明显,微信团队的重点开发对象是手机版,所以很多功能在PC
版上都没有,比如发红包、发朋友圈等。表面上看,不同平台当然要单独开发,但实际上,
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操作系统不同而不得不这样做。对于苹果来说,手机的iOS和电脑上的
MacOS,就是不一样的操作系统。
苹果想管理所有系统里的软件、开发者和用户,但因为从前Mac一直用英特尔的芯片,
所以就要单独成立一套管理体系。如果使用自研芯片,把Mac系统也换用自己手机使用的
ARM构架,情况就不一样了,那将会出现一个大统一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商店。
表面上看,手机、平板、笔记本、台式机差别挺大,但只要开发者愿意,就可以只开发
一次,就让一个软件同时在所有设备上工作,用户更是可以只用一个ID就能在不同设备上
切换工作进度。这样一来,苹果还能省出一套人马做其他事情。
尽管要实现这一点,苹果要把Mac电脑上的MacOS操作系统,根据当前苹果手机的
iOS操作系统重新打造一遍,但这么做,对苹果自己、对开发者、对用户,长远来说都是更
节约成本的。
第三,换自家芯片就算失败,损失也不大。
在15年之前,PC是苹果的主营业务;而到了2019年,Mac电脑和笔记本的总销量只
占苹果所有产品的8%左右。这也是为什么苹果之前每11年就换一次芯片,这次却拖到了15
年。因为台式机和笔记本在苹果的所有业务中占比很少,重要性下降,就算有问题也不紧急,
所以就算这次切换过程不顺利,对苹果的收入影响也不大。
但苹果这么一切换,英特尔却很不开心。虽然苹果的CPU订单只占英特尔的不到3%,
但苹果的影响力足够大,当前很多厂商都在等待苹果换芯后的效果,如果效果不错,肯定会
有不少厂商效仿苹果,甚至微软也会放弃死守X86,而推出一个适合ARM构架的操作系统。
现在,苹果带头去了ARM阵营,后面如果出现大批效仿者,英特尔的损失就远不止3%
了。
发布的Mac电脑里用的芯片,性能怎么样?
虽然发布的新电脑性能怎么样还没有人泄露,但苹果发布的开发者套件性能还可以。
“开发者套件”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这次既改用新芯片,又要配合新操作系统,改动幅度非
常大,大约每隔十几年才会出现一次这么大规模的改动,所以对于开发App的人来说,也
要提前调试,摸清系统的脾气,才能把App迁移到新平台上去。
开发者套件就是方便开发者做这个工作的。它包括一台和今后真实使用环境一样的机
器,以及相关的软件。只不过苹果没必要把这次发布的真机提前拿出来给开发者,所以就把
两年前的一款老芯片稍加改动,作为开发者套件供程序员使用了。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作
正式产品的弱化版。
它用了A12Z芯片,是苹果2018年发布的A12系列芯片的改版。在GeekBench5下,
单核性能比英特尔i5 8257U高22%,多核性能高19%,大约和当下花四五千块钱买到的笔记
本的性能差不多,属于主流偏低的。但是,这毕竟是两年多前的处理器,年底发布时用的是
A14这一代的芯片,性能肯定大幅提升。
虽然切换芯片的过程有大量工作要做,但苹果是唯一不需要担心用户买回来用的时候
出现兼容问题的厂商,因为它本来就是从用户体验出发设计界面、操作系统、权限、软件、
硬件的。如果是其他品牌做这样大换血的动作,我觉得还是观望一阵为好。唯独苹果,我们
可以完全信任。所以这次发布的新品,不可能用起来还有各种问题。
而且,这款电脑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新功能,比如机器学习或者神经网络相关的软件。如
果不用自研芯片,这些功能永远也不可能出现。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0039923a169012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