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影《海豚湾》The+cove中音乐、音响的分析

对电影《海豚湾》The+cove中音乐、音响的分析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bike)

对电影《海豚湾》

(The

cove)中音乐、音响的分析

陈思(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四川成都610021)

摘要:gS2届臭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海豚湾》(Thecove)是一

郝关于阻止猎杀海豚行动的环保主义纪录片。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分

析了影片音乐对电影的作用:第一、推动画面节奏发展;第二、增强

视听冲击力。

关键词:海豚湾;音乐节奏;写实音响

当今电影音乐的外延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乐音”的内容。

随着诸如法国先锋电影、新德国主义风格电影的催生,电影音乐

的外延已经大大扩展,其中包括:片中音乐、对白、音响甚至噪

声。这几者相辅相成,共间提升了电影的表现能力,使电影的表

现功能更加多样化。

纪录片《海豚湾》(Thecove)囊括了11个电影节当中的

14项大奖,获得了最负盛名的2010年第8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奖”。而本片在音乐、音响等方面都有相当出色的运用,笔者认

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节奏推动画面节奏的发展

一般来说,影视的艺术节奏(画面节奏和音乐节奏)是由对

视听元素综合效应的感受形成的。一部好的电影,其音乐节奏对

于影片的节奏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画面节奏,一般多体

现于“重复”“秩序”“排列”“相互关系”等方面,并由此构

成有形的韵律感。而具体到操作中,画面的节奏由摄像机的运动

带来了画面视角的扩展和收缩:作为主观运动镜头时,它还能够

连续详尽地去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作为客观视点时,它在表

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非常恢宏

的造型效果。而后者一般内化为人物对白、内心独自、旁白、音

乐、音响等一切诉诸受众听觉,引发受众心理变化、有规律的声

音层次。构成听觉节奏。画面节奏中的推、拉、摇、移、升、降

等的运动速率造成强度的视觉心理感受,并与声音节奏构成相应

的状态关系。

在本片中,作为主观运动镜头时,其画面的运动节奏与音

乐的一致性配合得天衣无缝:比如有几个跟踪的镜头——当瑞克

・欧贝瑞一行人来到太地町开始勘查地形时,日本当局一直派车

跟踪。在这样一个追逐的场景下,会运用到大量的快速剪辑和短

镜头,电影选择了后期配音(postdubbedsound),通过各种

音色片断的大量重组剪辑,使用了《we

try

to

dothe

story

legally》(我们本想合法地去做这件事)这样~个名称的曲子,

为这个场景增强了一种特定的跟踪性,也加快了几个画面之问的

衔接,使整个电影的节奏倍感加速,营造了~种紧张、神秘的感

觉。

画面的运动与音乐运动的一致性不仅仅可以是这种快速镜头

切换的选择,还包括单个镜头长度的考虑。比如在影片的末尾,

瑞克・欧贝瑞把拍摄到关于海豚被猎杀的全过程制作成影片,挂

在胸前的移动电视上,在东京街头一直站立.并把这样的内容播

放给过往行人观看。这样的一个场景,导演选择了长镜头(10ng

takes),这个长镜头持续了将近2分钟的时间,一般来说静止的

长镜头相对稳定、可造成宁静或沉重的心理感受,但在这个时间

段内,音乐一开始表现为低怨哀婉的钢琴演奏与弦乐齐奏,然后

慢慢加入了非洲鼓的节奏,带给人一点动感的感觉,最后弦乐奏

出坚强有力的差题并加入了小军鼓的强有力的节奏,把观众的观

影情绪从一种哀伤的情节中抽离出来,带到一种积极向上、充满

希望的情绪中去,画面的节奏也随之由一种缓慢的情绪中走向一

种快速行动的活动中来,剥离了那种观众沉重的心理感受,由此

改变了电影的节奏。

最后,在本片的末尾,影片选择了一首主题曲《we

can

be

heroes》(我们可以成为英雄),由美国传统的摇滚乐队

wallflowers(壁花)演唱。笔者认为,音乐编辑到最后选择这

首乐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主题歌的歌词和海豚有关,并且节奏

的推动力非常强,为此在结尾部分,用音乐的强心剂给影片注入

一些新的希望,其预示着我们的拯救行动并未完结,而这只是刚

刚开始而己,燃起人们对保护海豚行动的希望,由此在影片的结

尾处,最后一次推动了电影节奏的发展,适应了人们的观影心理

节奏。除此之外,主题歌还有一个远期效应,余音绕梁会长达几

十年之久,大家持续关注这首主题歌,也就随之记住了这部电

影。

二、写实音响增强视听冲击力

纪录片最大的特性就是“真实”。而这种真实必须由写实音

响来完成。在本片中,写实音响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影

片摘取最佳纪录片奖有着功不可没的意义。它正好印证了“当声

音效果能对剧情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时,声音的剧作意义就变得

更深刻、更重要了……这时声音不禁出现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

并且进而影响整个过程。”1这句话。本片的音响在影片中起到了

扩大画面空间感、使人身临其境、增强视听冲击力的作用。

影片中,导演运用了大量的同期录音(directsound)在影

片的高潮部分。比如在片中最后的15分钟的高潮部分,这个部分

分为三个情节:第一节是日本渔夫猎杀海豚前夜,在火堆旁边谈

论着曾经在夏威夷猎杀抹香鲸的辉煌战绩;第二节是清晨屠杀海

豚的过程;第三节是整个场面的血与惨状。在第一个情节当中,

如此真实的对话,完全地暴露r日本捕渔业的疯狂行为——“我

在夏威夷看到了好多抹香鲸,我就用力去戳它们,直到我的手

臂都已经抬不起来。”并且谈话人在言谈中透露着一种自豪,并

很得意地笑了。此时,这种血腥的谈话,几乎让环保主义者,哪

怕是一个普通观众都出离愤怒,他们如何进行这么残忍的行为后

还引以为荣,这在观影心理上,给观众造成一种共鸣。在第二个

情节当中,水下摄影机拍到的海水,最开始是比较正常的颜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渐渐变红,这个红色正是海豚的血染红了

海水所致,并且导演团队,运用了水下摄影机,用超指向性话筒

正对着所要突出的音响声源——也就是海豚被猎杀时发出的阵阵

惨烈地叫声,使主要声源和其他杂音明显的大小音量比例不同,

我们在这个环节当中可以清晰地听到海豚垂死挣扎的声音。这一

段中没有加入任何的画外音,使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种惨

烈,这种长达2分多钟的水下长镜头,扩展了画面的空间视觉,

使观众主动联想海豚被猎杀的惨景。第三个情节,是猪杀完后整

个海湾被染成了鲜红色。此时有一个声音特别的刺耳,有一个渔

夫舀了一勺水,去浇灭了昨晚燃烧的火堆,但在视觉上,我们可

以看到,这海水是红色的,是海豚的鲜血染红的海水。与此同

时,观众受到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其观影心理也随之达到了愤怒

的顶点。

除此之外,写意音响还在本片的。闪前”(剧中将要出现

的场景中具有典型意义或有代表性的声音,以主观音响的形式提

前出现,造成音响闪前)这种手法中有较经典的运用,可以引发

联想暗示,留下悬念。影片中,对后来要发生的场景中的几个关

键场景的音效,包括“动效”进行流畅剪辑,然后放到影片的开

头,使影片一开始就形成一种谍战片的氛围——紧张、神秘,给

观众留下深深的悬念。

结语

纵观本片的音乐、音响,他们其实都在执行着一种替代性地

万方数据

15

就练琴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谈如何提高音乐表现力

张琳琳(华南师范大学音乐表演系广东广州510631)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艺术修养的重视,学

钢琴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学习钢琴的热情是高涨的,但是仍然有

一些问题值得担忧。对此,笔者将其列出来,并提出一些解决方

法,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蠼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问题一:现今一些学生的演奏中,炫技性的东西很多,却

常常缺少音乐的感觉,演奏听起来枯燥,乏味。他们往往注重技

巧的表现而忽略了音乐最本质的东西。在我们平时的学习或教

学中,时常可以看到他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乐器的“技术方

面”,从而使其他音乐方面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损害,特别常见的

是对内容,对音乐的忽视:

问题二: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削弱了学生的创新性,想象力和

独立性。学生依赖心理很强,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每次老师布置

一首新曲子之后,学生只负责视谱,剩下的音乐处理就全权交给

老师。

问题三:现在不少学生音乐表现力不够丰富,对曲子的风格

把握不准确。比如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演奏成浪漫主义时期的

感觉。踏板一脚踩到底,RUBATO过于自由缺乏控制等。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一些解决办法

一、同样一首作品,普通人会弹,霍洛维茨也会弹,但是

为什么大师演奏听起来就是不一样呢?能准确地弹奏乐谱,什么

技术难点都能完成的人很多,但真正会表演.会表现音乐,知道

音乐在说什么的人却很少。假如从乐曲中抽调情感内容,乐曲就

会沦为毫无意义的零碎音响。像是无懈可击的演奏技巧,完成得

再漂亮,再完美,那也只能算是音响而已,算不上是有情感体验

的音乐。所以,与其把大量时间花在纯机械的键盘练习上,倒不

如多花一些时间在谱面上进行思考。虽然说大量的键盘练习是必

要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全部的时间都要奉献给手指练习。要知道

“磨刀不误砍柴工”,多做一些除了技巧练习之外诸如和声,曲

式那样的学习,将音乐方面的fⅡj题彻底理解,自然“下手如有

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技巧和音乐的关系,我们应该

用辩证的唯物主义观来看待。技巧是钢琴演奏中不可忽略的因

素。技巧包括速度,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爆发力等等。如果

不具备这些条件,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法克服演奏中

各种难点,更别去谈表现音乐了。但是技巧只是一种手段,音乐

的表现才是最本质的东西,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而音乐的感情是

由很多因素构成的,诸如和声,曲式结构,织体,音色,节奏,

音高等等。练琴的时候将这些因素单独拿出来研究,最后在综合

在一起,会让你“一览众山小”,从而对全曲有个清晰,理性的

判断,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蓝图,做到“八九不离十”。笔者曾经

有幸听了中国音乐学院李铭教授的讲座。讲座中,他提出了一个

新颖的说法,即“音乐基本功”,所谓的“音乐基本功”就是将

基本功赋予音乐化,他举例,弹音阶的目的是为了手指的灵活及

独立性,所以大家就很机械的不断重复练习,而不知道其中也蕴

含音乐性,练习的时候也应该将渐强渐弱等音乐性都做出来。笔

者认为,这种音乐与技巧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方法很值得我们

借鉴。

二、学生应该多学会主动学习,多了解音乐史,作曲家创作

背景,分析和声及曲式结构或者听录音比较不同版本,并了解该

诠释,形式上有弹性,而内容上又容易跟随,他们的共同运用增

强了影片的叙事结构、使电影节奏变得更加弹性化、促使影片画

面剪辑更加流畅,为本片斩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立下了汗马功

劳。

注释

时期的音乐风格。另外还要多弹伴奏,多与声乐合作。平时多同

优秀的演唱者合作,能从中培养对音乐的感觉。在与别人伴奏的

时候,除了技术方面和音乐表现之外,还要讲究与演唱者的默

契,讲究音乐的连贯性和层次感。这时,就要求伴奏者根据演唱

者的演唱,养成一种遵守音乐语气,语调,句法的习惯。而这对

演奏者进行独奏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由于钢琴本身的构造

是靠机械性的联动杠杆作用敲击琴弦发出声音,这就使钢琴本身

缺乏“歌唱性”,多聆听优秀演唱者演唱和与其合作,能在潜移

默化中让我们弹琴变得更有韵味,更具有“歌唱性”。著名钢琴

家鲁宾斯坦的邻居有一次见到他,佩服地说:“你真不愧是伟大

的钢琴家,每天都要练八个小时以上。”鲁宾斯坦回答说:“你

错了,我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在练琴。”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练

琴不单只是手击琴键,更重要的还是思考。不仅仅是“手上有

琴,心中有琴”更要做到“手上无琴,心中有琴”这番境界。

三、关于表现力,风格把握不正确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更

深层次来探究其原因。这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关。由于种

种历史、地理、人文因素的冲击和沉积,中国和西方的思维模式

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

结和对现象的描述,他们偏蘑的是抽象思维。而西方思维则具有

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他们重视的是逻辑思维。这些

都让我们对西方音乐的了解产生一定的隔阂,使我们弹出来的音

乐不够地道。针对目前这一现状来说,认真研究钢琴演奏风格问

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纵向来看,在钢琴两百多年的发展史中,

经历了四个时期:巴洛克主义时期古典乇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

印象主义时期及20世纪的现代时期。从横向来看,不同国家,不

同民族,不同作曲家都有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这些不同的演奏

风格,在速度,力度,音色,踏板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同,就

像巴伦博伊姆在他的书<牛活在音乐中》所说,德彪西音乐中的

极弱和贝多芬音乐中的极弱两种声音是完全不同的。德彪西的极

弱音是飘忽无形的,而贝多芬的极弱音是实质内核的声音。当

然,对于钢琴风格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不是只言片语

所能概括的,笔者在此只是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广大的习

琴者能受启发,将音乐风格的重视摆在与技术训练的同等地位

中,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确、芏正确的风格概念,从而准确的

理解作品。另外,还需要聆听不同风格的作品来增强对作品风格

的把握。

正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

习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平时在练琴时做个有心人,多

思考,才会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将艺术的大楼越建越高l

参考文献

<钢琴艺术之路>王大立著

<生活在音乐中>巴伦博伊姆

作者简介

张琳琳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表演系,主修钢琴,师从王大

立教授。

参考文献

【1】1拔德・拉森.电影中的音乐f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2l曾田力.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fJ叫.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

版社.2006.

f3】扬宣华.中外经典影片音乐赏析【M1.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杜

。2007.

1.贝拉・巴拉誊:<电影芙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93a

页.

16

万方数据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0019329a168675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