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deliver用法归纳

[英语学习]deliver用法归纳


2024年3月8日发(作者:win10系统正版下载官网)

[英语学习]deliver用法归纳

篇一 : deliver用法归纳

篇二 : 中国风土人情

中国风土人情

要了解与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可以在中国各地“走马观花”,或者与某一地方的人们“朝夕相处”一段时间。, 距今已有十年之久。而这十年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又经历了一轮激动人心的迅猛发展。对所有人都毫无疑问的是: 现时各级在校学生学英语时所具备的技术条件和技术环境又要大大优于朱元晨的当时。这就意味着英语学习过程中, 朱元晨当时还不得不采用人工进行的那部分现在还可以进一步被计算机化, 由此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可以进一步改善, 英语学习的速度可以进一步加快。这是互联网时代赋予每一位中国学生的巨大机会。朱元晨抓住了这个机会, 你也一定能抓住。

一. 问:你小时候是在兴趣的引导下开始英语学习的吗?

实际上我的英语学习并不是在兴趣的引导下开始的。当时作为一个儿童,我还根本不知道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以及会带来的种种好处,当然也不太爱学英语。我记得在我收到上外附中录取通知书后的不久,父亲曾很认真地同我谈过一次话。他对我说英语已慢慢变成了

当今国际上最通用的“普通话”,现在是我下功夫学好英语的最好时机。如果现在不想花苦功来把英语真正学好,那还不如继续苦练书法,将来也有可能成为一名很好的书法家。如果有了一技之长,长大了就是不上大学亦可以不依靠父母去自谋生计了。当时我已有三年书法练习的经历,毛笔大字已经写得很好,钢笔字也写得不错。但是从我内心来讲,我并不喜欢每天都要用好几个小时来练习书法的生活,很多时候有点像是我父母在逼迫我不断练习似的。这就像很多练习弹钢琴的同学一样,练琴花了很多时间,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非常喜欢做的事情,而是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不得不去做的功课。我当时只是简单地比较了一下,想象如果我选择多花时间去学习英语的话,那肯定就可以少花时间去练习书法了,就这样我开始了最初的英语学习。

二. 问:你初学英语时用的是什么教材?

刚开始学习英语时,父母为我选用的英语教材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夜大学的《 基础英语》 ,共有四册,每册都配有课文的录音磁带。很多人都问过我为什么要选用这样一套再普通不过的教材?因为这套教材主要是用来提供给上外夜大学生使用的,所以每一篇课文后面都有很详尽的英文生词表和对应课文的英语语法注解,同时还配有课文重点语法点的练习和练习答案的详解,非常便利于初学者的自学。

进入上外附中后,英文老师在最初几个学期给我们上英文课时选用的教材是英国语言专家L.G . Alexander 编写的3L 这套教材同样是由英国语言专家L. G. Alexander 编写的,课文的质量很高,每篇课文后都有很好的课文语法讲解和语法练习题,同时还配有很多适合

各个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英文写作训练材料。

三. 问:你初学英语时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方法吗?

在英语的初学阶段,我除了选用以上讲到的三套教材外,与此同时我父母还为我借来了很多套并行的各类高中和大学的统编英语教材和与教材相配套的英语磁带,将它们作为我泛读和泛听的练习材料。这种方法好像很少有人采用。

我父亲告诉我,他之所以选用大量正式的中学和大学的统编教材作为训练我英语的泛读和泛听材料,除了书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外,另外一个很大的好处是这些教材的每一篇课文后面都有完整的生词表和课文语法难点的详细注释。这样我在阅读和听磁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英文单词就不用去翻很厚的英文词典,只要翻到课文后面的生词表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所需要的东西。

初学阶段你的识字量很小,而英语词典中对一个英文单词往往会列出它的许多不同的词义解释和用法举例,要初学者在词典中从一个英文单词的很多种不同词义中找出最最合适的那一个,需要花一定的时间,这样就会使你阅读的暂停时间变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连贯性。而在英语统编教材中,这项工作教材的编写老师已经事先在课文的单词表中为你做好了,利用好它不但可以帮助你节约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能帮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缩短暂停的时间来保证英文阅读的连贯性。

在阅读过程中当你很少花时间去翻词典寻找合适的词义时,单位时间内你真正阅读的英文句子大大增多了,你的英文阅读速度相对

地大大加快了。阅读速度加快了,英语生词在阅读过程中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自然就缩短了,英语生词的见面率由此就提高了。按照人脑的记忆规律,其结果必然是英文单词的记忆难度相对而言就下降了。

这种学习方法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了语法困难和难点,一般也都可以马上在课文后面找到对应语法难点的详解。快速地解决了语法问题后,就进一步保证了阅读的顺利进行。我想这种做法可能对自学的同学会很有用。

四. 问:你具体是用什么办法来快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的?

我正式开始集中投入很多时间来学习英语是在我考入上外附中后不久。当时,我父母突然发现考入上外附中的很多同学的英文基础都比我要好很多,非常担心开学后我会跟不上上外附中的英语学习进度。在初中预备班开学前的整个暑假,我父亲开始下功夫对我进行了专门的“英语强化训练”。我的英语能力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突飞猛进的。

我的英语学习方法与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大量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有效的学习辅助工具外,还有一个根本不同点是我父亲认真总结了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和体会,科学分析了非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的特点和难点,大胆改革了传统的英语训练原则,有针对性地创新了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

传统的英语训练讲究的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同时训练,缺一不可,或者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效果是现在大家都能看到的现状。其中除了一小部分学生通过勤奋用功,经过了很多年的苦

学后学好了英语,而绝大部分学生都感到英语很难学,直到大学毕业仍无法真正掌握好英语这一有用的工具。上外有一个很著名英语专家曾讲过:“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完整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

我父亲在训练我时,将“听说读写”的训练方法改成了“读听写说”的训练方法。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换字游戏。实际上他把英语的学习划分成了输入训练和输出训练两个部分,认为一个学生在中文环境下学习英语时不可能在这两者上均衡花力气,也不必均衡花力气。正确的方法应该把训练的重点先放在前者,即学生英语输入能力的训练,强化先输入后输出的语言学习原则,从而使得整个的英语学习过程更符合人类语言学习的规律。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刚开始对我进行英语强化训练之前的连续好几天,父亲让我去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班级仔细观察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用自己的母语进行语言交谈的能力,并将他们之间的谈话录下来,回家后去仔细分析他们用自己的母语进行语言交谈时所用的中文词汇和句子的结构。最后发现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强大的中文学习环境下学习了六年多的中文口语后,其结果是中文的口头表达能力仍是非常有限的,他们日常能使用的句子和词汇极其简单,而且讲话的语速和中学生、成年人相比明显要慢很多。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平时在打电话时大家都能从电话声中一下子就辨认出是不是一个小孩在与你讲话。相反任何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他听语言的能力却要比他们讲语言的能力强得多。如果你去进一步注意观察,你还能发现他们一天当中的绝大部分学习时间都是在听中

文,而不是在讲中文,即在不断地进行语言输入的强化训练。

英语不是中国学生的母语,但很多学校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学生才开始学习英语不久,还没有来得及听到更多的英语声音,老师却已要求他们开口讲英语了。这是强人所难,事实上是要学生去做他们几乎做不到的事情,去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父亲感到这种方法很不科学,是低效的办法,应该进行合理的改革。因此我刚开始学习英语时用的是“半开口”式的英语训练方法。我被要求能用完全正确的语音和语调跟读课文和独立朗读课文,但除了非常简单的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以外,并不要求我去开口讲很多英语。初学英语时,我前三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在学单词、学语法、学课文、练语法、练阅读和练听力上的。

我刚开始学认英语单词时主要是跟着录音机和计算机进行学习的。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这样从初学英语的一开始就能听到最纯正的英语发音。我学语法和练语法的方法与很多同学不太一样。父亲将我需要学的语法知识分成了“大语法”和“小语法”两个集合。大语法是必须要掌握得非常扎实的,而小语法只要看到能正确理解就可以了。《新概念英语》 第二册和第三册的所有课文中的每一个句子父亲都要求我做过语法分析,并还一句一句地检查我分析得对不对,所以基础语法我掌握得很扎

实。[)当时练习的时候,父亲除了让我练习大量的各类课文句子的语法分析外,并没有要求我去做其他的语法练习。父亲认为第一步是要解决我对完全正确的书面英文材料的快速反应能力。

在掌握了最基本的英语单词和英语语法后我接下来被重点训练的是英语阅读能力。我在英语阅读上花过很大的力气,当时的阅读量很大,大大超过了一般同学。有人问我读了多少英语书,讲出来后大家都不相信: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千页厚的英文原版小说我从头到尾足足读了十多本!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我熟悉的英文单词越来越多,对英文复杂句子结构的反应越来越快,语感也越来越好,英语水平飞速提高。

练习英文听力时,我共听过六十多盒不同内容的英文磁带。为了保证听的质量,保证听得精准,我父亲还要求我大练听写。《新概念英语》 第二册所有的课文我听写过三遍。《 新概念英语》 第三册所有课文我听写过二遍。除此之外我还听了很多英语新闻广播。这些练习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对英文声音材料的快速反应能力。很强的读与听的能力加起来就是很强的英语输入能力了。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并没有花很多时间来进行过专门的口语训练。由于我平时很少有多余的时间,所以从来也没有去参加过任何英语角的口语练习活动,也没有参加过任何的课外英语辅导班,也不刻意去找外国朋友交流。主要是我花不起这么多时间。如果有时间去英语角,去和外国朋友交流,我想我的口语肯定会有更多的进步。另外,我父亲感到在中文的环境下周围真正会讲地道纯正英语的人极少,要专门训练口语能力会很费时间,效率比较低下,所以还不如先将有限的时间大量投入到输入能力的训练上,使其强之更强。

虽然我的英语输入能力训练一直是训练中的重中之重,但实际

情况是,我的英文输出能力也已经在无意之中被带了上去。可能这正是语言学习的规律。大量的英语语言的输入刺激,在我的大脑中保留下了很多最常用的英语词汇和英语句型,时间一长我自然而然地就能开口讲一些英语了。反复的输入刺激还保证了我在用英语交流时完全是用英语去思考问题,而且别人英语水平的高低我一听即能听出来,这可能就是所谓很好的语感在起作用吧!

你再想想,如果一个外国朋友同你讲英语,你什么都能听得明明白白,难道还不能应答几句,讲几句吗?你还会害怕讲英语吗?但如果外国朋友讲的话你听不懂,那你肚子里准备的句子再多,口头上练过的句子再多也没有用。我认为在与外国朋友交流时,他讲什么,用如何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同你讲,用多快的语速同你讲,你是无法控制的。他讲了什么你首先要能听懂,这样对话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下去。而在需要你作出反应时,让你讲话时,你可以少讲,用最简单的词汇和最简单的句子结构来讲,这是你自己可以人为地控制的。

*

2001 年5 月我第一次去美国参加国际大赛,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开口大段大段地讲英语,并长时间地用英语与人讨论很深入的技术问题。我发现一切都很自然,我的口语在与大赛的国际评委交流时,在与美国的老师和学生交流时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障

碍。的一本顶级研究性专业期刊上正式公开发表。如果你对我撰写的这两篇参赛论文和对应的算法实现演示程序感兴趣的话,可以

用以下网址来下载:

Intel ISEF 2001 论文&算法实现演示:

Intel ISEF 2004 论文&算法实现演示:

另外,在我学英文的过程中,除了学校课堂上老师规定要背的内容和期末口语考试规定要背的内容外,平时基本不背课文,更没有背过英文词典,而是将这些时间置换出来大量地训练对英文文章和声音的快速反应能力。背课文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住词与词之间的先后位置,时间一长往往会忘得精光。我感到如果背过后忘得精光与没有背过几乎等价,但却要耗费大量宝贵的时间,不如一开始就不背。

背词典更是一项似乎人人都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经常会听到有人对你讲要去背某本词典,背好一页后撕掉一页。殊不知词典中的很多词并不是常用的,背了也只是大大地浪费有限的脑力资源。再有如果背到第三十页时第一页就开始忘了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在学习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只有大量的读和大量的听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读听的过程中你很快就会真正了解到哪些才是最最有用的英文单词并很快地记住它们。

五. 问:你能用来和大家分享的学好英语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以下是我概括的英语学习的主要经验:

读 —— 利用长假每天坚持读八小时以上;

听 —— 开始时要选听各种英文教学电视节目和录音磁带,

越清楚的越好;

说 —— 要在有了大量的读和听的训练后再去练说见效最快;

写 —— 开始少练,有了大量的读和听的训练后再去练写效果最好,进步最快;

语法 —— 要精通大语法,这是快速读懂各种复杂结构句子的最有效的跳板;

词汇 —— 开始时不要去做近义词练习,要在大量的读听训练中扩大词汇量。

六. 问:你是如何看待英语考试技巧的?

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书店里买了一本有关英语考试技巧的书带回家来看,我父亲看到后就给没收掉了。他对我说,学好英语是为了将来有真本事并能派上用场,而不是为了考试。有时间去看上百页厚的考试技巧,还不如再去看一本百页厚的英文小说。如果英文复杂

结构的句子我看不懂,很多单词我不认识,任何技巧都是没有用的。,让我直接用英文教材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以保证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强化英文阅读,与此同时还能快速扩充必需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由此可见我的办法是将原来要分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学习,努力做到事半功倍。

我的另一个办法是利用乘车时间来听英语磁带,提高英语听力。我的学校离家很远,每天乘车的来回路上大致要耗费两个多小时。考入上外附中后的最初三个学期,我常常是利用上学来回路上的乘车时间来听英语磁带的,很多英文磁带我都利用在车上的时间反复听过五到六遍,这样我的英语听力在短时间内很快就上去了。英语阅读和

听力能力上去以后,互联网上大量极有价值的免费学习资料、计算机技术资料以及最新发表的英文期刊文献我就能更有效地加以利用了。

九. 问:你感到初学英语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语音关过了以后,对于一个英文初学者来讲,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和学中文是一样的,就是识字。开始时要多认识常用的英文单词,掌握好每个常用单词最常用的词义,而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记忆一个单词的多个词意,那是英语学习快达到中级和高级水平时才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在初级阶段要去做的事情。在初学阶段你要将记忆一词多义的时间置换出来,用来扩充最常用英文单词的识字量,把有限的学习时间最有效地利用好。快速识字的最好办法是大运动量的阅读。到我看到很多学生初学英文时,必要的英文泛读材料选得不太合适。最常犯的错误往往是选得太难,生词一多,句子结构一复杂,阅读就被卡在那里,坚持不下来了,最后必然是读得越来越少,英文慢慢变成了一门似乎很难学的科目。其实对绝大部分人来讲都是一个方法问题。从语言学角度来讲英文比中文容易。所以中文学习没有记忆障碍的人方法对了一定都能将英语学得很好。

九. 问:你认为学好英语对学习其他课程有帮助吗?学好英语是不是对每一个人都很有用?

我个人感到从目前中学的状况来看,对很多学升来讲学好英语对中文教学环境下的其他课程的学习并没有很多非常直接的帮助。原因是英语阅读在中学就能真正过关的人极少,绝大部分学升还无法将英语作为工具来学习其他的科学文化知识。至于学好英语是不是对每

一个人都很有用,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我想这是因人而异的。用处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你今后打算干什么。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英语正在成为全世界的“普通话”。如果你今后想要以某种方式融入世界,那么英语是你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

如果你今后是想搞尖端的科学研究,那掌握了英文你就可以在互联网上方便地找到大量有用的科技文献资料,从入门级的到尖端级的应有尽有。可以毫无疑问地讲,一个科学研究者只有英文运用熟练自如了才有可能最有效地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深入专业,进入研究的最前沿。任何创新的研究都必须建筑大量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复“创新”会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朱元晨: 诺贝尔奖百年颁奖史上第一个被正式邀请参加的中国学升

个人资料

姓名:朱元晨

性别: 男

出升:1985年

就读学校:上海市虹克轼第三中心小学,上外附中,哈佛大学

兴趣爱好:电影,电视,电子游戏,数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编程

座右铭: Small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目前的梦想:能顺利完成好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

电子信箱:

最喜欢的英语读物: Go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最崇拜的人:John Carmack

最喜欢的一句话: We only have limited brain power so we’ve got

to use it economically.

十一. 问:你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智力的?

我觉得人脑运行的好坏,和电脑运行的好坏一样,不仅仅取决于CPU 的速度和内存的大小,更取决于你装人了些什么软件。[)再好的电脑若装入的软件有问题照样会运行得很漫,甚至死机。大概在我大脑中被植入的软件还不错,所以往往会有比较好的表现吧。

十二. 问:从学习过程中的哪里抓起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最好方法?

从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最细小的环节抓起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最好方法。这正好和最近一本畅销书的标题很一致―――”细节决定成败。” 我敢肯定地讲,上外附中所有教过我英文的老师都会记得我是当时每堂英语课上听讲最认真、记课堂笔记最认真的学升之一。每天放学回家,父亲都要仔细检查我每堂英文课的英文笔记,稍有不整洁之处,甚至是行与行的第一列之间没有对齐之处都要撕掉重写。父亲对我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会看得很重抓得很紧。他认为一个智力正常的学升在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过程中,一开始一般都不会出现大问题,要出现的都是点点滴滴的小问题。如果出现的小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的话,累积起来马上就会变成一个难以处理的大问题。我以后取得的所有大大小小的成绩其实都是从这种严格的质量监控

中得来的。

十三. 问:哈佛大学是世界顶尖的著名学府,你是如何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的?

哈佛大学每年在全世界招收1 650 名新升。据哈佛大学的网站报道录取我的那年全世界共有名高中毕业升向哈佛大学提交了入学申请书,申请人数创了当时的历史之最。哈佛大学的申请条件很简单,只要你愿意填写完哈佛大学的入学申请表格,并支付60 美元的申请费,但要被录取则是比较困难的。每年向哈佛大学寄去申请书的高中毕业升绝大多数都有非常优秀的高中学习纪录和课外活动记录,各项SAT 的考分都是很高的。在这种情况下,有明显特色的学升被录取的可能性才会更大一些。从哈佛大学的招升代表在我被录取后的常规祝贺来信中的附言可看出,哈佛大学主要是对我课外在计算机图形学方面所进行的高水平的创新研究感兴趣。至于我所获得的全额奖学金则与我的优秀程度是没有关联的,只能说明我的家庭支付能力以美国的经济标准来衡量是很差的。哈佛大学招升办严格地执行这样一条政策:“录不录取只看学升的高中业绩;给奖多少只看学升的家庭条件。”在哈佛大学完全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相比起来最最优秀的学升却仍需向学校支付一分不减的全额费用,而相比起来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学升却享受着费用几乎全免的哈佛教育。

.

十五. 问:目前,国内有许多人花费不少钱千方百计想去国外留学,还不一定如愿以偿,你能凭借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以全奖身份去

美国深造,你有什么成功“秘诀”?

我的成功“秘诀”似乎在于:第一,我选对了一条“专才”的成长路线;第二,我有效地利用好了上外附中所具有的非常独特的学习氛围。

9.《爱》——蔡琴,醇厚的女低音对场地要求很高。

10.《亲密爱人》——杜德伟、梅艳芳,适合所有年龄层的爱之歌。

11.《Maria》——欢喜雀跃的气氛缓解新人的紧张,给来宾带来兴奋心情。

12.《爱的协奏曲》——钢琴如流水般的清澈,适合室内密闭的空间,带来无限想象。

13.《给我一分钟不想你》——许茹芸,轻柔欢快的小提琴和钢琴,描述待嫁心情。

14.《LOVE》——刘若英,简单的歌词及背景,烘托婚礼。

15.《每天爱你多一些》——张学友,粤语歌曲,传唱率很高。

婚礼背景音乐:新人入场时所用的音乐

16.《D大调加农》——与心跳同步的节奏,带着典型的进行曲的感觉

17.《I Believe 》——范逸臣,《我的野蛮女友》主题曲。

18.《G旋上的咏叹调》——巴赫,适用于调高很高的会场,庄严肃穆。

19.《唯一》——王力宏,适用于男主角自己唱出。

20.《My heart will go on》——对播放设备的要求比较高。[]

21.《挪威森林》——欧洲古典民乐风格,轻快与严肃完美结合。

22.《La province》——适合偏田园布置风格的会场。

23.《婚礼进行曲》——耳熟能详的婚礼用曲。

24.《Nothing can change my love》——歌词意境悠扬,副歌部分非常精彩。

25.《This I promise you》——舒缓而优美的旋律。

26.《喜洋洋》——适合中式婚礼。

27.《Ave Maria》——舒伯特,徜徉在爱的海洋般悠扬旋律里。

婚礼背景音乐:婚礼仪式使用的音乐

28.《The prayer》——较为怀旧的旋律和歌词。

29.《I know I loved you》——歌词袒露心声,适合婚礼各时间段。

30.《I will always love you》——可直接用于交换戒指或亲吻新娘。

31.《深情相拥》——张国荣、辛晓琪,经典的男女对唱。

32.《Love is all around》——这是一首湿湿湿乐队的经典之作。

33.《How deep is your love》——轻松欢快的氛围,适合播放相片时使用。

34.《Everything I do it for you》——沙哑的声音充满了感性。

35.《最浪漫的事》—— 比较复古的一首华语经典歌曲。

36.《Take me to your heart》——非常适合西式婚礼会场的使用。

37.《The wind of change》——前奏的一段solo 撩拨心弦,可以剪辑下来使用。

38.《彩云追月》——传统的喜庆乐曲,适合中式婚礼。

39.《不得不爱》——潘玮柏,R&B曲风,适合西式的婚礼会馆。

40.《Time after time》——辛迪罗巴的名作,派对婚礼的理想曲目。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09893362a166858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