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linux和Windows双系统安装

玩linux嘛,总是得折腾的,CentOS,Ubuntu,Manjaro这类的都算友好的,不怎么折腾,要说折

        玩linux嘛,总是得折腾的,CentOS,Ubuntu,Manjaro这类的都算友好的,不怎么折腾,要说折腾还得Archlinux。这次我们是实体机下Archlinux+Windows11。我是400多G的固态,给Archlinux留了56.6G,剩下的都给了为Windows11。

一、安装Windows

        windows11我用的是WinPE+镜像安装的,因为我的电脑bios下只能读fat32和exfat格式的U盘,这里过程省略,windows的安装教程一大把。

二、Archlinux安装

        2.1 Archlinux下载

        请从国内各大开源镜像站下载,要比官网或其他网站下载要快得多。这里以网易源为例。

百度搜索“网易开源镜像站”,按图示方式,选择iso镜像或是种子下载。

 

2.2制作Archlinux启动U盘

         Archlinux不能用软碟通的ISO模式,这里用rufus ,用DD模式制作U盘。

        选择Archlinux镜像之后选择开始,选择DD模式,等待制作完成就可以了。

2.3 U盘安装Archlinux

        将U盘插入,选择安装。

2.3.1 设置字体

        刚开始的Archliux太小了,如果你不想累的眼睛通,请输入

root@archiso ~ # setfont ter-132n

2.3.2 硬件时间匹配

       这一步一定要做,虽然这个时间不是我们的真实时间,但这个核对的对了,才不会在安装过程中莫名其妙蹦各种bug。

root@archiso ~ # timedatectl set-ntp true

2.3.3连接网络

        网线的话,请自行查找有线模式,我这里只说无线的。我们这里使用iwd这个工具联网。

        1.无线网络设备扫瞄

root@archiso ~ # iwctl device list

        首先确保能看到无线网卡,一般是wlan0,如果没有尝试使用

root@archiso ~ # ip link set wlan0 up

        一调要确保是poweroff 如果不是就是没打开无线开关,运行

rfkill unlock wifi

        2.无线网络搜索

root@archiso ~ # iwctl station wlan0  get-networks

        3.连接无线网络

root@archiso ~ # iwctl station wlan0 connect xx   

        xx代表无线网络名称,然后输入密码就可以了,exit推出iwd,此时以接入网络。

2.3.4 分区

        开头我说了,我给archlinux留了56.6G,然后我们给它分格区,我这里由于怕麻烦和浪费,我只需要 根分区/  、 家分区 home,和交换分区swap。细心的看出来了,最关键的boot启动分区怎么没有分呢,这个地方划重点,UEFI双系统安装linux一定要先装Windows,再装Linux,且Linux的boot分区一定要挂在到Windows的EFI分区上,这样才能在启动菜单里看到双系统选择,切记。

1.lsblk查看分区情况,

这个地方目前只能看到Windows的分区信息,但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硬盘都是挂载道/dev/nvmen0这个硬盘上的(你的不一定是nvme0n1)

2、分区

我们使用cgdisk。

root@archiso ~ # cgdisk /dev/nvme0n1

这个分区工具是不是很爽啊,爽就对了。

我们把,56.6G那个空分区划成swap、home、/ 三个分区。注意有个输入编号的,swap的编号是8200,其他两个不用。

分完之后,选择write,输入yes。

格式化swap分区,home分区和 根分区 /

root@archiso ~ # mkswap /dev/nvme0n1p7 
root@archiso ~ # mkfs.ext4 /dev/nvme0n1p8
root@archiso ~ # mkfs.ext4 /dev/nvme0n1p9

2.3.5 挂载

我们现在就将格式化好的三块分区以及启动分区进行挂载。有顺序,先根分区,再启动分区,再其他分区,切记

root@archiso ~ # mount /dev/nvme0n8 /mnt   //根分区挂载
root@archiso ~ # mkdir /mnt/boot && mount /dev/nvme0n1p1 /mnt/boot
//启动分区挂载,切记双系统挂载Windows efi那个分区上
root@archiso ~ # mkdir /mnt/home && mount /dev/nvme0n1p9 /mnt/home //家分区挂载
root@archiso ~ # swapon /dev/nvme0n1p7     //交换分区~

2.3.6 安装系统组件

为了确保速度先加入国内的源

root@archiso ~ # vim /etc/pacman.d/mirrorlist

Server =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archlinux/$repo/os/$arch

root@archiso ~ # pacman -Syy //更新源
root@archiso ~ # pacstrap /mnt base base-devel linux linux-firmware vim e2fsprogs ntfs-3g 
//安装系统组件

在上述命令中,base 是元软件包(必要的),base-devel 是基础软件包组,linux 是内核,linux-firmware 是固件包,vim 是我本人常用编辑器,当然你也可以使用nano,e2fsprogs 是 ext4 文件系统所需工具,如果你是按使用 ext4 文件系统则必须安装该软件包。ntfs-3g 是与 Windows 的 NTFS 有关的软件包,如果是单系统可以不安装。

到了这一步我们需要单独更新一下archlinux-keyring以免安装软件时候的签名错误

pacman -Sy archlinux-keyring

当安装成功后,输入如下命令以生成 fstab 文件,就是分区后告诉系统,你的系统分区的东西,你可以不知道这是啥,但你一定要有。

genfstab -U -p /mnt >> /mnt/etc/fstab

到了这一步,archLinux基本就安装完成了,接下来我们将要对archlinux进行一些简单的配置

archLinux的环境配置

输入以下命令进入新的系统

arch-chroot /mnt /bin/bash

我们默认的是root用户,此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优先将root用户设置一个密码

passwd

密码需要回车输入两次,输入时不会显示

当然,一般人是不会选择root账户用作自己的主要账户,因为它的权力实在太大了,就算是rm -rf 也会被执行,因此,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普通用户,如果需要用到最高权限,我们也可以在命令行前面键入sudo来执行
输入以下的命令

useradd -m -G wheel -s /bin/bash 你的用户名 

用户名使用小写的英文字母!!!
设置密码或修改密码

passwd 你的用户名

输入后同root设置密码的方式一样
为了使该用户能暂时获得root的权限,我们需要添加该用户到sudoers里

vim /etc/sudoers

找到下面两行(在靠下一点的位置)

## Uncomment to allow members of group wheel to execute any command
# %wheel ALL=(ALL) ALL

#%wheel ALL=(ALL) ALL前的注释符号#删除即可,不要动其他的任何一个字符
保存并退出

如同用户有一个名字一样,Linux 下电脑也需要一个名字。 输入如下命令配置电脑的主机名:

echo 你电脑的主机名 > /etc/hostname

最好是英文,不要有空格和特殊字符

下面对系统 host 进行配置

vim /etc/hosts

在该文档中键入以下内容

127.0.0.1	localhost
::1		localhost
127.0.1.1	你电脑主机名.localdomain	你电脑主机名

安装微码并配置 Grub 引导

安装微码时,需要根据读者自己的处理器型号进行对应的安装

#AMD
pacman -S amd-ucode
#Intel
pacman -S intel-ucode

接下来我将以UEFI启动的方式来讲解grub的配置(bios的配置我以后有时间一定会更新的,将来吧,反正)

依次输入以下的命令

pacman -S grub efibootmgr os-prober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 --bootloader-id=grub --recheck

Grub 2.06 更新后默认禁用 os-prober,因此我们需要手动去开启它

vim /etc/default/grub

删除#GRUB_DISABLE_OS_PROBER=false前面的#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配置语言环境

考虑到国人的使用环境,我们需要对语言环境进行一定的配置,我们需要在locale.gen文件里进行配置

vim /etc/locale.gen

找到如下几行

#en_US.UTF-8 UTF-8
#zh_CN.UTF-8 UTF-8
#zh_TW.UTF-8 UTF-8

去掉前面的注释符号#
保存退出
输入

locale-gen

输出结果为

输入如下命令将区域信息写入 locale-conf 文件

echo LANG=en_US.UTF-8 > /etc/locale.conf

接下来输入以下命令把时区更改为上海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安装桌面环境

想必大家对桌面环境已经很熟悉了,我这里就不介绍了,我只列出你可能会用到的桌面环境的安装命令,如果需要安装窗口管理器(i3、dwm等)后面我也会出教程,但在这里就先以桌面环境结尾了。
先安装Xorg软件包组,然后安装桌面系统KED和GNOME二选一,切记不要都安装。

pacman -S xorg

KDE

pacman -S plasma sddm konsole dolphin ark gwenview

开机自启动

systemctl enable sddm

gnome

pacman -S gnome gdm

开机自启动

systemctl enable gdm

安装中文字体

pacman -S wqy-microhei

用以下命令设置中文环境

vim ~/.xprofile

输入以下内容

export LANG=zh_CN.UTF-8

export LANGUAGE=zh_CN:en_US

export LC_CTYPE=en_US.UTF-8

保存退出
接下来使用以下命令将配置文件拷贝到用户目录下

cp ~/.xprofile /home/你的用户名

接下来我们使用如下命令安装网络管理器,一定要安装!!!
 

pacman -S networkmanager

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

接下来输入reboot重启即可进入archLinux界面,到这里,arch Linux双系统安装已然完成。后续的配置教程将同步更新到本随笔里,就暂时告一段落吧。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54825651a520488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