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1.背景
引还没有出世的灰幻世界的一句话:“没有被注视到的东西是毫无意义的。人类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本质上是认同,而私有的艺术或精神将毫无光辉可言。” 虽然我总觉得我在我之前文章说过类似的话。
随着物质经济和个人精神的发展,人们对于自我的满足越来越强烈。当一个人拥有某些不同寻常的东西时,特别是定制或自己组装创建的东西时将会有不同的自豪感,同时还可以满足自身生活上的一定需求。
本项目荣获了新媒比赛校级奖项和大学生创业比赛校赛资格。
本项目实际操作均由本人一人完成,不存在其他团队和队友,如 由发现如赛事其他的队友,均仅限于赛事中存在此关系。
2.作者要说的话
- 注意,由于本博主在创建本文章时实际操作已经完成,加之自己摸索过程中并没有保留过程图片。所以有很多配图等材料均为后期添加,借鉴相符内容的网图,可能与实际操作上有一点不同。
- 警告,由于本博主在创建本文章时实际操作已经完成,加之自己摸索过程中并没有保留操作过程,所以实际上操作可能有所差别,请自行斟酌。
- 本文章不提供任何直接下载的路径,只会提供已知的官方渠道网址,自行前往官方渠道安装。
- 欢迎在评论区提出建议和错误之处。
3.目标
现已有目的:软路由 科学上网 NAS “离线”bt下载 云电脑 Win11环境我的世界服务器 Win11环境饥荒服务器 AI绘画 AI文学创作 QQ机器人 私服服务器 云办公环境(vscode-)
如有后续更新模块会以附加文章的方式更新。
二、概念
1.可用名:
#AIO小主机
#智能家庭中枢系统
官方比赛里可行的描述:
家庭智能控制系统,对标于网上的全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拥有 设备控制,本地化AI,模块化,云平台(云游戏,云自动化,云工作站),网络附属储存(NAS),开放式的WLAN(WIFI),服务器,可作为机顶盒代替传统电视,接入智能家居,针对化的设计系统。整个家庭的资料储备中心。能自动化,脚本化的管理和运行某些应用程序和游戏。
创意来源:
为方便自己在家控制。如手机照片转移,远程控制家具,程序自动化,大统一下的程序设计工作环境。
三、操作过程
1.准备工作
a 设备准备
软件上: Proxmox虚拟环境(PVE虚拟化平台),Openwrt,TrueNAS,Debian,Docker,
硬件上(括号为需求,非括号为作者示例的硬件)[中括号为作者吐槽] : GMK K6(带有USB4或OCulink 的X86设备 和双网口,WIFI6网卡性能以上,具备8核心16线程下在Cinebench R23基准测试中 分数为16000的cpu,在OpenCL跑分中达到了35000分的核显,作为主体)[这里现在更加推荐GEM12] ,USB 3.1硬盘盒(3.0以上的硬盘外接设备),小米随身Wifi+MT7601USB网卡(usb网卡),某不知名的USBHUN一拖多扩展坞(usb扩展坞),根据自己附加设备情况进行3D打印的外壳。
分析(为什么?):
USB4或OCulink :用于外接显卡,以此增加其云办公、云游戏、AI系列所需要的性能或附带网络附属储存(NAS) 的所需要的传输速率。
b 实际操作
后续操作均为作者示例的硬件,但实际操作应该大差不差。
对接口进行分配:
Type-C4.0或OCulink : 显卡坞或硬盘柜
3.0(后) : 外接USB 3.1硬盘盒(2.5寸机械硬盘)
2.0 : 2.0USB-HUB
2.0USB-HUB : 小米随身Wifi,MT7601USB,键盘,鼠标
内部M.2接口 : M.2硬盘*2
3.0 : 冗余 (随身wifi)
3.0 : 冗余
GMK-K6顶部风扇改装 : 将其换为更大的风扇。
c 框架设计
本质上采用了二级路由的方式。同时通过修改配置可以做到旁路由{在openwrt安装过程有旁路由的搭建,推荐以改网关的旁路由来架设 ,以下流程主要是二级路有,X86平台的性能不会有过多丢失}
网络架构图:
容器架构图:
蓝线圈内为可选自行安装
性能规划表格图
集群 | 容器 | CPU | 内存 | 储存 | 直通设备 | 类型 |
---|---|---|---|---|---|---|
PVE | PVE | * | * | * | * | 物理设备 |
openwrt | 2 | 0.5 | 2 | 内置网卡,USB网卡,USB | x86-64-v2-AES | |
Windows | 8 | 最小:16,最大:24 | 320+直通另一硬盘并隐藏其系统分区 | USB4或Oculink | ||
TrueNAS | 4 | 最小:4,最大:12 | 32 | USB机械硬盘或硬盘柜 | ||
LXC-Debian11-docker | 4 | 2 | 32 | lxc容器 | ||
Win11 | Win11 | * | * | *+隐藏另一硬盘 | * | 物理设备 |
Mumu模拟器 | * | * | * | * | 物理设备 |
2.安装PVE
PVE官方链接
a. 从官网下载PVE的镜像
b.烧录镜像
利用如balenaEtcher,rufuse 等软件将镜像文件烧录至一个能装得下整个系统的U盘[8G 或推荐16G]
c.安装系统
插入u盘到X86设备上,启动机器,在进入系统之前按BIOS启动按键(ESC) 进入到BIOS里面。
选择BOOT选项,将启动引导项改为你刚刚插入的U盘设备上。这里同时可以将显卡内存分配改到最小,比如设置成512MB。因为显卡直通带来的BUG,直接分配给显卡的内存将导致占用双份。
保存后重新启动进入PVE安装界面,选择第一项,开始走流程
安装硬盘选择
国家地区选择
设定管理密码和管理地址邮箱
设置非默认网口网关
第一项代表你现在所使用的网口,后续作为lan口使用。
等会用另一台电脑接入进行操作的网口。
第二项为你布置的这个虚拟环境的域名。
第三项为你为PVE设置的静态IP地址
第四项为你设置的二级网关(旁网关)
第五项默认即可
注意第三和四项的第三位即数字100可修改为任意数字,但所有的第三项和后续的第三项均必须一致。作者设置的233,参考视频中为22,推荐设大一些。
安装完成后重启进入系统后根据你设置的ip地址+:8006
进入后台管理系统
192.168.100.2:8006
由于网关暂未生效,所以需要将连接电脑与X86 lan口的网卡设置(注意,是使用此网线的网卡,电脑双网卡或同时有wifi的别改错了)在图示处改为
ip地址:192.168.100.3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100.1
即可利用后台管理地址进入后台(提升不是专用链接的话,选择无视风险继续安装(bushi) 高级,继续访问)。
d.合盘
注意自身是否存在空间不足且不需要data盘这样的需求,没有的话不建议进行这一步,作者因为主机硬盘是512G的于是进行了这一步。
接入搭载有PVE的物理机输入账户密码登录后依此输入(或者通过PVE后台,如下图)。
依此输入:
lvremove pve/data #删除local-lvm
vgdisplay pve | grep Free
lvextend -l +100%FREE -f pve/root #增加分区空间
fdisk -l
resize2fs /dev/mapper/pve-root # 执行上边的扩容操作
编辑 local 内容选中所有项目,将其合为一个硬盘。
3.安装网关
a.设置网卡环境
xzmls是此资料博主的虚拟机名字,你的可能并不是这个。
点击左边第一个蓝圈后,选择网络。(右上角的 小人图标里面可以切换语言)
记下你设备中第二个en开头的名称(如何判断和确定?,vmbr0 的端口为enp86s0,则说明第二是未使用的)。根据你设备上实际名称作修改!此处名称为资料来源_视频博主所使用的名称。
此操作是相当于将你每个网口华为了一个虚拟的局域网,但是此局域网不存在网关和分流操作,所以并不会再次产生一级路由。按物理来讲就是,将一个网口化作了多个网口并这些网口互通(交换机?)
点击创建
蓝圈填写第二个en开头的整个名称(鼠标放过去有提示)进行创建
b.示例:进入PVE虚拟环境创建PVE虚拟机
按上述性能规划表格图进行走流程,第一遍和特殊设置处将提供示例流程。
VMID可以随意设置,但很重要。推荐从100依次按虚拟机数量自增。
名称可以任意填写,你创建的这个虚拟机的名称。
资源池:选择你现在已经有的硬盘(一般不用管)
操作系统的选择根据你自行安装的系统所述选择就行,不知道类别可以在网上百度你要安装的系统属于类别。
由于openwrt的镜像是img文件,同时是linux文件所以此处如图配置。
采用ssh连接的方式部署系统
系统此项直接默认即可。
硬盘选项,硬盘大小可按上述性能规划表格图修改,其他默认即可。
核心数量根据 性能规划表格图 的cpu数修改即可,类别根据性能规划表格图的类型设置即可。
内存项目,点开右下角的高级选项。
最小内存数(mb)填写性能规划表格图 的内存的最小(gb)
内存数mb)填写性能规划表格图 的内存的最大(gb)(图中所示1)
性能规划表格图 的内存为单个的话不用点开,直接填写上去就行
1gb=1024mb
网络默认即可
5.最后确认即可。
移动设备上可以使用的远程管理软件:
PVE远程管理:
- IOS:proxmobo
- Android:proxmox virtual environment
可附带设备: 雷电4的显卡扩展坞,任意兼容显卡,台式电源.
其余未统计设备: 均为上述设备的附属。
四、结言
1.资料
引用的资料:
a.物理系统和虚拟系统安装参考
2.尾声
结言,能有什么结言?当然是教完就赶紧润啊!
最后,希望大家点个赞,收藏一下,投个币(bushi)。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54781867a520144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