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简介
Linux 是一个基于 Unix 的开源操作系统,由 Linus Torvalds 在 1991 年首次发布。它是一种类 Unix 系统,意味着它具有与 Unix 相似的功能和特性,但与 Unix 不同的是,Linux 是免费且开源的,允许用户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分发。
安装
制作系统盘
- 到linux官网下载linux镜像
- 下载UItralISO
- 准备一个空的U盘
- 制作镜像:如何制作一个系统盘
- 参考链接:链接
开始安装
- 首先了解一下电脑的主板信息,了解主板厂商
- cmd运行
msinfo32
即可看到主板信息,查询了解主板启动bios界面的快捷键比如F11
等
- cmd运行
- 重启电脑,疯狂点按或者连按快捷键,进入bios界面如下:
- 选择U盘为启动模式或者将U盘启动改为第一优先级(记得装完改回来)
- 接下来按照系统提示即可完成安装(注意:linux可以选择安装在某一个硬盘,比如你C盘装win,D盘存一些资料。你可以选择将D盘文件备份后,在D盘安装Linux系统组成双系统。只不过每次开机会有一个界面停留几秒让你选择进入哪个系统)
环境配置
编写程序一般都需要conda,所以在linux上安装一个anaconda是必要的。参考连接
- 下载安装anaconda的脚本文件。
- 可以选择手动下载,比如到清华镜像网站,选择最新的就可以。
- 也可以使用
wget
命令:wget https://repo.anaconda/archive/Anaconda3-2024.02-1-Linux-x86_64.sh
- cd到下载目录,比如
cd 下载
- 运行脚本文件:比如
bash Anaconda3-2024.02-1-Linux-x86_64.sh
- 接下来按照提示进行安装即可。如果需要安装一些其他的包,则使用pip安装即可
- 配置环境变量和快捷键:
vim ~/.bashrc
打开系统环境变量文件- 添加环境变量:
export PATH="/home/用户名/anaconda3/bin:$PATH"
- 添加快捷键:
alias act='conda activate' alias deact='conda deactivate'
(这样每次启动环境可以输入:conda act
) - 按一下esc退出编辑模式,输入
:wq
保存并退出 source ~/.bashrc
更新环境变量conda --version
验证是否添加完成
硬盘分区
如果电脑只有一个盘,那么可以跳过这个步骤。linux不像win一样有盘符的概念,linux是在一个硬盘内安装的,如果要使用电脑里的其他硬盘,就需要挂载在安装的硬盘上。比如说在C盘里安装了linux系统,想使用D盘,那么就需要将D盘挂载在C盘的linux系统的某个文件夹下。(这里的C盘D盘是win中的概念)。但是在挂载之前,我们需要对磁盘进行分区,在 Linux 中,磁盘是通过分区来使用的。分区是将一个硬盘划分成几个逻辑部分来使用,在每个分区中可以存储不同的文件系统。因此,在挂载磁盘之前,我们需要先对磁盘进行分区。磁盘分区的过程可以通过命令行工具或图形界面工具来完成。
- 终端运行
lsblk
查看当前磁盘的分区情况和挂载情况: lsblk 是一个 Linux 命令,用于列出所有块设备(如硬盘、分区、光驱等)的信息。它以树形结构显示设备及其挂载点、大小、类型等详细信息。
- 也可以运行
df -lh
可以看到sdb是我的另一个盘,其中第一个分区是安装系统时默认分好的,第二个分区是我新添加的。这次我们再添加一个分区作为演示。分区有两种方式,分别是MBR和GPT,区别参考链接 - MBR分区方式:
- 运行
fdisk /dev/sdb1
:适用于创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支持MBR分区表(权限不够则在前面加上sudo
) - 输入
m
查看各个命令的具体含义,这里输入n
在sdb这个硬盘中添加一个新的分区 - 输入分区号,默认即可
- 输入
w
,保存并退出,假设新添加的分区为sdb3,由于MBR分区的限制,最大只支持两个T的大小
- 运行
- GPT分区方式:
- 运行
gdisk /dev/sdb
- 输入
?
查看各个命令的具体含义 - 输入
n
创建一个新的分区 - 输入分区号,默认即可
- 第一个是选择开始位置,默认即可
- 第二个选择结束位置,这里可以输入结束位置的地址,或者直接输入
+10G
或者+10T
表示在开始的地址基础上后移10G的或者10T的容量 - 空格默认
- 运行
w
保存并退出
- 运行
- 运行lsblk查看分区结果
- 运行
mkfs.ext4 /dev/sdb3
将新添加的分区格式化为ext4文件,ext4和其余格式的区别参考链接 - 运行
mount /dev/sdb1 /data
将新建的分区挂载在根目录下的data文件夹 - 运行
lsblk
查看是否挂载成功 - 运行
blkid
查看分区的UUID,将UUID写进etc/fstab
文件,另起一行写入:UUID=your-UUID /data ext4 defaults 0 0
,这样可以每次开机时系统自动挂载 - 想马上查看是否成功自动挂载,运行
reboot
或者shutdown -r now
重启电脑查看
参考链接
链接1 链接2 链接3 链接4 链接5 链接6 链接7
linux常用命令
mv /root/path/ /root/path2
移动第一个路径下的某一个文件至第二个路径cd
:cd /path/dic cd … 上一个目录ls
: ls 查看目录下的文件 ls -l 列出文件详细信息cat
: cat test.txt 终端打印文件内容cp
: cp test1.txt test2.txt 复制文件1的内容到文件2rm
: rm file.txt 删除文件touch
: touch file.txt 创建一个新的文件pwd
: 显示当前位置mkdir
: mkdir file 创建新的目录rmdir
: 删除空的目录tar
:- tar -cvf archive.tar /path/to/directory 创建一个名为 archive.tar 的归档文件
- tar -xvf archive.tar -C /path/to/extract 解压 archive.tar 到指定目录
ping
: ping google 测试网络联通性ipconfig
: 显示所有网络信息的接口wget
: wget 是一个命令行工具,用于从网络上下载文件。它支持 HTTP、HTTPS 和 FTP 协议,并且可以递归下载整个网站。wget https://example/file.zip
下载单个文件wget -O myfile.zip https://example/file.zip
下载文件并保存为指定名称
- 硬盘挂载:
sudo umount /path/file
:取消挂载在这个文件下的硬盘mount /dev/sdb /data
:将硬盘sdb挂载在/data文件夹下mount
:查看是否挂载成功vim /etc/fstab
:编辑这个文件可以设置系统开机自动挂载
- 重启:
reboot
:重新启动shutdown -r now
:现在重启sudo shutdown -r +10
:10分钟后重启sudo shutdown -r 22:00
:晚上10点重启
- 硬盘分区:
fdisk -l
:查看当前所有磁盘的分区情况lsblk(老师不离开)
:查看所有磁盘所有分区的挂载情况blkid
:查看UUID
- vim文本编辑:
- 一般要使用
sudo
,因为一些文件只有root用户能编辑 - 进入文件后,首先点
insert
开始插入模式开始编辑 - 编辑完成后点
esc
退出插入模式,按:wq
退出
- 一般要使用
uptime
:记录当前时间,从上次系统启动开始系统运行时间, 目前连接的用户数,过去1,5,15分钟系统的平均负载man
:在所有命令加上man,会在终端打开一个手册,展示这个命令的功能和可选参数lscpu
:查看CPU的数量和其他信息netstat -nat | grep 'ESTABLISHED' | grep ':22 ' | awk '{print $5}' | cut -d: -f1 | sort | uniq -c
:显示当前ssh连接到服务器的用户数及其ip地址
文件传输
需要在本地和远程服务器之间传送文件,可以使用sftp命令
- 连接服务器:
sftp root@host
- cd远程服务器到指定路径:
cd path/to/dict
- 上传本地路径下的文件到远程服务器:
put local\path\doc.exe
也可以下载xftp软件,使用图形化界面传输:参考链接
密钥登录
相比于密码登录远程服务器,密钥登录是更安全的。因为密钥一旦生成就是相对应的,你持有私钥,服务器持有公钥,连接时会互相检查以确保安全。
- 密钥生成:可以选择在本地生成或者在远程生成,区别在于是上传公钥到服务器还是下载私钥到本地而已
- ssh连接服务器,运行
ssh-keygen -t rsa -b 4096 -f ~/.ssh/id_rsa_custom
生成密钥对 - 将公钥的内容添加到服务器的~/.ssh/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以启用密钥认证:
cat ~/.ssh/id_rsa_custom.pub >> ~/.ssh/authorized_keys
- 设置authorized_keys权限:
chmod 600 ~/.ssh/authorized_keys
,即所有者有读写权限 - 切换到本地终端,使用sftp连接服务器
- cd 到
/home/user/.ssh/
下 get id_rsa_custom C:\Users\your_windows_user\.ssh\
将私钥下载到本地.ssh文件下- 即可使用私钥连接:
ssh -i C:\Users\your_windows_user\.ssh\id_rsa_custom your_linux_user@your_server_ip
参考链接
vscode免密登录
- 持有私钥之后,就可以使用vscode免密连接服务器 参考链接
- 打开.ssh文件下的config文件,添加参数
Host 远程服务器名称
HostName 地址
User 用户名
IdentityFile "C:\Users\user\.ssh\id_rsa_custom"
将home文件夹挂载到更大的磁盘
防止home文件夹文件过多,将home挂载到一块更大的磁盘上。参考链接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54781785a520142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