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参数不迷茫,轻松挑选笔记本指南

目录: 一、轻薄本与游戏本 二、CPU 1、概述 2、频率 3、IPC(架构) 4、核心数与线程数 5、单核性能与多核性能 6、CPU选择建议 1&

目录:

一、轻薄本与游戏本

二、CPU

1、概述

2、频率

3、IPC(架构)

4、核心数与线程数

5、单核性能与多核性能

6、CPU选择建议

1)Intel与AMD哪个更好   2)i/R后面的数字   3)后缀H与后缀U   4)基础频率

三、显卡

1、集成显卡

2、独立显卡

3、独显功率

4、独显直连

5、显卡注意事项

1)更换显卡   2)显存越大就越好   3)轻薄本的独显

四、散热

1、性能释放

2、性能/温度/噪音

3、双烤成绩

4、散热注意事项

1)模具/风扇/热管   2)核心温度   3)增加外部散热器

五、屏幕

1、分辨率

2、刷新率

3、色域

4、色准/亮度

六、内存

1、作用

2、容量

3、频率

4、双通道

十、渐渐不玩游戏的原因


一、轻薄本与游戏本

原文件:挑选笔记本

二、CPU

1、概述

又叫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它是电脑最重要的部件,决定电脑运行速度、使用寿命。

目前生产的厂家只有两家,分别为IntelAMD

AMD这两年强势崛起,甚至于在很多方面反超Intel。

CPU的性能 = (频率 IPC)x 核心数

打个比方:

如果我们把CPU的工作比作搬砖,CPU核心就是力气一样大的搬砖工人,一个工人就是单核心,多个工人就是多核心

一个工人每趟能搬几块砖,这是IPC。一分钟能搬几趟,这是频率

一个工人一分钟能搬多少块砖,就是单核性能。多个工人一分钟总共能搬多少块砖,就是多核性能。

工人额外扛一个袋子来增加搬砖的数量,这是超线程,但是袋子扛在肩上总归太不方便,所以没有手里拿的砖头多,也就是说超线程模拟出来的逻辑核心的性能不如物理核心。

工人干活的时候不仅要看自身的能力,还要听监工的指挥,这是操作系统的内核调度,好的监工能公平合理的分配工作量,坏的监工看哪个工人不顺眼,就把大部分砖全丢给他搬,让其他人少干活甚至休息。

砖头数量过多,工人想尽早搬完下班,于是加快了往返的速度,一分钟能搬更多趟,这是睿频

投资方想加快工程进度,因此他们想了个主意:给工人注射美队血清、喂他们吃更多的饭,于是工人突破了自己原来的极限,速度更上一层楼,这是超频

跑的速度快到一定程度,工人手里的砖头就拿不稳了,途中偶尔会掉个几块,这就是高频下IPC衰减的现象。

2、频率

主频是处理器的基本频率,睿频是在需要更高性能时自动提升。显然,睿频越高,CPU的潜力越大。

​CPU(Base Clock)主频在2023年是个过时的概念,现在已经被刻意的淡化了。这个概念 Intel 在2022年以后都觉得没有意义,下图红色框内是10代i9处理器的主频。

3、IPC(架构)

IPC是Instruction Per Cycle的缩写,即每时钟周期可以完成的指令数。它主要是由CPU的架构决定,参数表中一般不会写。

简单的方法:看看是第几代CPU就可以,当然是能买新款,不买旧款。

4、核心数与线程数

核心数上面说了,类似于干活工人的数量。

现在一般线程数都为核心数两倍,线程数越多,越有利于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因为线程数等同于在某个瞬间CPU能同时并行处理的任务数。

目前最常见的有:4核8线程6核12线程8核6线程,同一代的产品通常核心越多越好。AMD目前多核性能要领先于Intel。

核心数比线程数要重要一些,8核6线程通常是要强于6核12线程的。

5、单核性能与多核性能

再以搬砖举例,一个核心就是一个人,核心强弱就像这个人力气大小。

一边有1个人,但是力气很大,一次搬10块砖。

一边有4个人,但是这四个人力气都小,一个人一次搬3块砖。

四个人一次一共搬12块,看起来四个人更强,但是,人越多配合的难度越高,可能有人在工作,有人在偷懒,这时要考验监工的能力(也就是软件对多核心的优化程度)。

把软件比作监工,如果这个监工有能力指挥多个人,那么是4个人那一方更快。如果不会指挥,那么人少但个人能力强的那一方更快。

一个好的监工做出来是要成本的,小型软件为了控制成本通常不会对多核心进行专门优化。

在实际当中,大部分办公软件、网游、小型软件都更看重单核性能;而专业软件、一些3A大作、内容创作、建模计算会对多核心进行优化。

6、CPU选择建议

1)Intel与AMD哪个更好

Intel和AMD作为中央处理器市场的两大主要竞争者,各自拥有独特的技术和优势,使得两者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各有千秋。选择哪个更好取决于用户的具体需求使用场景

2)i/R后面的数字

后面的数字的数字并不是越大越好,比如今年的i5的性能可能要强于去年的i7,要看具体的型号

3)后缀H与后缀U

后缀H比后缀U的要强,这里的H和U分别表示标压CPU还是低压CPU。

标压偏重性能低压偏重续航。以i5-13500H标压CPU为例,基础功耗就达到45W。而i5-1340P低压CPU的基础功耗是28W,最大睿频功耗差距就更大了。

简单来说内核数相同的情况下,标压CPU的整体性能更好,相同制程的情况下发热量也会更高,就需要更高规模的散热模组。如果其他硬件配置相同,电池容量也相同的话,低压CPU的电脑续航时间会好很多。

4)基础频率

基础频率在考虑性能的时候几乎可以不用关心,看睿频就可以了。

三、显卡

电脑想要显示内容就必须使用显卡,主要分为集成显卡独立显卡两种。

1、集成显卡

CPU里集成显卡,也叫核心显卡,Intel与AMD都会集成显卡,它们的性能相对较弱。

用来玩英雄联盟和日常的休闲游戏是没有问题的,一些要求不太高的网游,比如CSGO、DOTA2等在降低画质的情况下也可以玩,但通常无法胜任大型3D游戏。 

集成显卡没有独立的显存,因此需要借用电脑的内存的一部分区域来当显存使用。

内存的频率将显著的影响集成显卡的性能,如果要买集成显卡,就需要重点关注内存频率

2、独立显卡

目前的笔记本还是Nvidia独大,很少有使用AMD独显的产品,常见型号如下图所示。

3、独显功率 

这点很值得注意,即便是相同的型号,天梯表的分数也不能盲目参考,还要看功率的高低。

同样的RTX3060可能是80W、95W、130W,也就是满血版残血版的说法,相互之间的性能相差20%~30%。

4、独显直连

我们都知道游戏本主要使用独立显卡,但其CPU内部也是集成了核心显卡。

比较简单的日常办公场景:独立显卡不工作,直接使用集显,这样功耗低。

工作强度大的场景:使用独立显卡强大的算力来渲染,再把结果交给集显,显示在屏幕上。因为中间多了一道工序,游戏时帧率会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有些笔记本就直接给独立显卡与屏幕之间修建一条通道,让独立显卡直接显示,这就是独显直连

这种方案在日常办公中独立显卡也在使用,会导致功耗剧增。也有一些厂家做成可切换,显然成本就比较高,最终转嫁给用户。

5、显卡注意事项

1)更换显卡

笔记本和台式机不同,笔记本的显卡是焊接在主板上的,不能更换,类似于下图。

引自:超4万镭雕机电脑的芯片级维修

2)显存越大就越好

比如GTX1050/4G比MX450/2G性能强2倍,这是完全错误的认知。显存、位宽、频率对显卡的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核心。简单来说:认准型号,再看功率,捎带看看是否支持独显直连。

3)轻薄本的独显

独立显卡一定比集成显卡强,主要在轻薄本上。比如MX330,还不如最新的集成显卡强,成本和功耗都上去了。

对于游戏没有特别的需求,建议购买集显版的轻薄本,机身金属。

四、散热

1、性能释放

双烤主要测试一台笔记本的散热能力如何,性能释放如何。

并不是说55W的笔记本就比45W的笔记本要强,性能强弱主要看上面所述的CPU与显卡型号。

2、性能/温度/噪音

需要动态的看待性能、温度、噪音三者的关系,并调整到一个合适的程度。

性能好,温度低,那么风扇的噪音必然大;

性能好,噪音低,那么温度就会很高;

温度低,噪音低,那么性能释放就有可能很差。

3、双烤成绩

对于轻薄本没有必要在意双烤的成绩,关注一下键盘区域温度即可,控制在40℃以下就不错了。另外注意环境温度对双烤的成绩影响很大。

4、散热注意事项

1)模具/风扇/热管

以实际测试为准,比较简单。

2)核心温度

CPU上到90℃,显卡达到70℃,对人体来说已经很烫了。但对CPU与显卡是正常的,无需担心,电脑有温度墙,不会放任芯片烧坏。

3)增加外部散热器

有关内容移步:笔记本散热器用哪种好。

五、屏幕

1、分辨率

目前主要是1080P最多,比例16:9,稍微好些的轻薄本会使用2K以上分辨率。

分辨率主要表现:图标与文字的边缘更加平滑,非常细腻。看电影、玩游戏时,如果它们本身分辨率没有提升。比如1080P的视频用4K屏幕观看,也没什么意义。

2、刷新率

主要在游戏本,比较常见的是144Hz,能够明显提升FPS游戏的流畅体验。比如说游戏每秒只能跑60帧,刷新144次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需要一块好显卡来支持。一般用户使用144Hz也足够了,因此轻薄本用高刷屏的意义并不算太大。

3、色域

就是观看的屏幕是否比较艳丽,100%sRGB或72%NTSC都可以。

4、色准/亮度

就是颜色会不会偏,可以通过校色改善。个人建议观看白色的显示效果,看看是否偏色。

亮度一般300nit以上就算可以了。        

六、内存

1、作用

内存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央处理器和外部存储设备(如硬盘),同时充当数据临时存储的场所,没电了数据就会丢失。

2、容量与频率、双通道

当核心显卡需要用到内存当显存时,尤其注意双通道问题,以及内存频率的高低。

十、渐渐不玩游戏的原因

来自于“李鹏的知乎回答”,觉得停有理,摘录如下:

因为成本太高

如果你花100个小时看完一本500页的技术书,这些知识可能会帮助你跳槽时多要5k。而如果你用这100小时玩了游戏,那么,这100小时游戏时间每年的机会成本高达6w元。

另外,玩游戏的时间成本不太好量化,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你的时间成本一定是越来越高的。

抛开成本,有人会说快乐是无价的

你小时候无忧无虑,玩游戏的快乐是纯粹的。在你年龄大了以后,你被来自工作、生活、家庭的种种烦恼和压力包围,玩游戏会让这些烦恼减少哪怕一点点吗?

不会。恰恰相反,玩游戏越多,你的烦恼也会越多。那么,你用来搞定现实生活的成本,仍然大大提高了。


如若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留下您宝贵的点赞,这将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54684358a519042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