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队国际特种兵勇士竞赛著赛纪实

突击队国际特种兵勇士竞赛著赛纪实


2024年6月19日发(作者:)

突击队国际特种兵勇士竞赛著赛纪实

年3月25~28日,我武警雪豹突击队参加约旦举行的第五届国际特种兵“勇士竞赛”,

与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瑞士、荷兰、加拿大、巴基斯坦等18个国家32支代表队的

224名队员同场竞技。比赛以小组的方式进展,共设四大类14个科目,其中,体能类1

个科目――全装山地越野;射击类7个科目――步枪精准快速射击、高角射击、越障射击、搜

索射击、战术转换射击、未知距离狙击、手枪快速射击;战术类5个科目――机舱突入、营

救人质、抢救人质、特种作战、房间突入;综合类1个科目――国王挑战。雪豹突击队员在

强手面前敢亮剑,困难面前敢拼搏,经过4天的剧烈角逐,取得团体第一、5个单项第一、

2个单项第二、1个单项第三的佳绩。载誉归来,参赛勇士为我们讲述了他们拼搏的全程――

首日亮相,雪豹勇士斩获5连冠

雪豹队员们25日凌晨5时就起床赶赴赛场。前三天的科目均为5人小组参赛。第1

个科目为全装山地越野。科目公布时,只告知沿途标志物和终点标识,距离和地形都是未

知的,因此队员们无法根据全程分配体力。针对这一情况,队员们确立了全程85%尽力,

发现终点100%奋力拼的战术。工程规定比赛开场后每隔1分钟出发一个参赛队,雪豹突

击队是第19个出发的,一路上一共超过5个参赛队,到达终点后,取得了该科目第一名

的好成绩,打响了第一战。比赛途中,有的队员呕吐、体力透支,但仍顽强咬牙坚持。

第2个科目是步枪300m精度射击和100m快速射击。该科目是勇士竞赛的经典科目,

要求在出发地线做好准备,听到口令后,快速跑250m的上坡路,卧姿进展300m精度射

击。射击后,快速跑至200m外的射击场,5人小组对100m距离上的50个无序出现的

目标进展协作快速射击。射击完毕后,跑至终点。射击时每脱靶一次加时10秒,用时最

短的队伍获胜。该科目旨在检验参赛队员的体能、高级射击术和团队协作能力,对此,我

第 1 页 共 8 页

们制定了300m精度射击稳打不急、100m快速射击快打不慌的比赛对策,队员们发挥稳

定,协作默契,再次取得第一名的佳绩。

连续取得了2个第一后,队员们不骄不躁,及时调整状态,积极备战下一科目。

第3个科目是高塔接力射击,要求小组内的2名队员攀爬30m的高塔,在塔顶进展

大俯角快速射击,射击完毕后发出信号,另3名队员跑至塔顶,进展同样的操作,射击完

毕后,跑回起点。塔顶共设20个目标,每名队员射击4个目标,射击时每脱靶一次加时

10秒,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这一科目中,雪豹突击队5名队员全部命中目标,又以绝对

优势取得了第一名。

之后转场至“MOE” (破拆)场地进展第4个科目的比赛。科目设置为:5人小组

携带撬门、撞门器材,连续采取撬、撞的方法破开3道门后,小组协同攀爬4m的高墙,

跑至楼顶,俯角射击20个缩小的人形目标,射击完毕后,跑至起点。射击时每脱靶一次

加时10秒,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此前,由于队员们连续完成了3个科目的比赛,并且

均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教练恐怕队员们太“兴奋”,不断提醒大家少回味比赛过的科

目,多专注即将比赛的科目。现场看到许多代表队出现失误,门长时间撬不开,攀爬高墙

时掉下,队员们不禁紧张起来,围在一起研究对付意外情况的策略,同时把每一名队员的

站位、每一种器材的落位、每一个动作的力度、每一发枪弹的节奏都进展详细安排。当裁

判员点到“19队”

(雪豹参赛队的赛事编号)上场时,队员们甚至比前几个科目更有信心。2分18秒!

近似完美的操作过程,以绝对优势取得第一并打破去年的赛事记录,使前来观赛的美国退

役少将富兰克・托尼惊讶到大叫:“My god!”。

第 2 页 共 8 页

当队员们转场进展第5个科目时,所有参赛队都开场关注“China SonwLeopard”

(中国雪豹突击队),每个参赛队都竖起大拇指,用手机对雪豹队员的动作进展录像,甚至

美国、瑞士、约旦等国家特种部队代表队纷纷前来挑战,要与雪豹队员在第5个科目一争

上下。

第5个科目设置为:5人小组协同攀爬一座2.5m的高墙,越过障碍物的高墙后,卧

姿占领射击位置,每人通过障碍物上的洞孔向直径14cm的圆环靶发射5发弹,每脱靶一

次加时10秒。射击完毕后,小组协同再攀爬一座3m的高墙,越过高墙后,跪姿占领障

碍物左右侧射击位置,每人向圆环靶发射5发弹,每脱靶一次加时10秒。射击完毕后,

小组再协同攀爬一座3m的高墙,越过高墙后,立姿占领射击位置,每人向圆环靶发射5

发弹,每脱靶一次加时10秒。打完所有枪弹后,快速跑回起点,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

在这一科目中,队员们沉着冷静、团结协作,攀爬3座高墙都毫无失误,以超水平的发挥

击败所有对手,为第一天的比赛收获五连冠,完美完毕了这一天的所有科目。

次日冲出围堵,瞄准赛事总冠军

第二天到达赛场后,由于第一天的出色表现,雪豹突击队引起了所有参赛队的关注,

连裁判也格外“照顾”,检查装备器材时特别严格。但队员们没有被各种情况干扰,坚信

只要精心准备,不失误、不违规,就不会被对手抓到把柄。

第二天的第一个科目是机舱突入,科目设置为:5人小组利用冲锋梯攀上飞机,协同

搜索射击20个目标,每脱靶一次加时10秒。射击完毕后,寻找标志物(重45kg),小组

协同将标志物搬运到终点,中途标志物每触地一次加时30秒,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由

于雪豹突击队任务特点的限制,平时很少进展机舱突入训练,因此对这一科目不很熟悉。

通过队员们默契的配合,最终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第 3 页 共 8 页

第二个科目是营救人质,科目设置为:5名队员按照红、蓝、黄、白、黑五种颜色区

分,各携带武器及4发枪弹快速运动260m,到达一栋3层的楼房后,逐层逐房间搜索,

发现与自己标识一样颜色的目标后,进展射击。所有队员射击完毕并找到受伤的“人质”

(重90kg)后,小组协同将“人质”搬运至起点。射击时每脱靶一次加10秒,搬运人质

时人质每触地一次加30秒,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这个科目中,雪豹队员的战术安排很

好,射击水平发挥也不错,但有队员在搬运人质期间,将武器交给队友,被判为规那么违

例,加时30秒间,最终取得第9名的成绩。

之后为夜间科目比赛。夜间第一个科目为CQB空间挽救人质,科目设置为:炸开一扇

房门,小组突入房间,利用突击灯照明,逐房间搜索,发现目标后,枪弹上膛,当5名队

员全部到达房间前方可射击。所有队员打完所有目标后,开场寻找“人质”(重90kg),

找到人质后,协同把“人质”搬运到起点。射击时每脱靶一次加时10秒,误中人质加30

秒,搬运人质时人质每触地一次加30秒,违例加30秒,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在黑暗陌

生的环境下,队员们发挥稳定,取得了第四名。

夜间第二个科目是特种作战,科目设置为:利用彩弹枪进展红蓝战术对抗,由多名主

办方人员扮演蓝队的“恐惧分子”,5人小组(红队)协作攀上2m高的墙体,沿墙体运

动20m后,攀上房顶,小组队员全部到达房顶后,逐人通过悬梯,第一名队员利用霰弹枪

破开房门,小组开场在楼内实施搜索射击“恐惧分子”,击中“恐惧分子”后,快速跑至

起点,如果未击中恐惧分子不加时,误中人质加30秒,违例加30秒,用时最短的队伍获

胜。队员们沉着稳定,取得了这个科目第二名的好成绩。

虽然第二天的比赛成绩没有第一天抢眼,但雪豹突击队总分仍然是当日赛事的第一名。

两天的比赛,共完成9个科目,总分已与第二名之间拉开很大的差距。

第 4 页 共 8 页

再日征战,

打破欧美统治的神话

第三天的比赛只有一个科目――国王的挑战。该科目为赛事传统科目,获胜者能受到约

旦国王的特别奖励。今年科目设置与往年相比变化很大,以前是接力工程,今年改为集体

工程;以前是徒手工程,今年是负重工程;路线、目标也作了调整。科目要求5名队员分

别携带狙击步枪(重7kg)1支、自动步枪2支、手枪2支。队员从起点出发,沿路标跑

2km的上坡路,到达狙击手射击位置后,由狙击手自行测距射击4个目标,每脱靶一次罚

跑80m。打完所有枪弹并完成所有处分后,5人小组继续沿路标奔跑2km,到达步枪射击

场后,1名队员装上6发枪弹,分别对50m、100m、150m、200m、250m、300m距

离上的人形目标射击,每脱靶一次罚跑60m。打完所有枪弹并完成所有处分后,5人小组

继续沿路标再奔跑2km,到达手枪射击场后,1名队员装上4发枪弹,分别对25m距离

内的4个目标射击,每脱靶一次罚跑60m。打完所有枪弹并完成所有处分后,5人小组继

续沿路标爬上长度600m、坡度为70。的山坡,运动到坡顶再沿山脊线奔跑1km,到达

俯角射击场地,1名队员使用步枪对230m距离处、俯角为30°的直径20cm的目标射击

4次,每脱靶一次罚跑80m。打完所有枪弹并完成所有处分后,5人小组继续沿路标奔跑

2.3km,到达手枪射击场地,1名队员用双手、左手、右手分别射击2发枪弹,每脱靶一

次罚跑60m。打完所有枪弹并完成所有处分后,5名队员跑至终点,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

这个科目开场前,很有夺冠实力的约旦皇家卫队代表队教练向雪豹队员发出挑战,称

只要雪豹队员用时超过40分钟,就一定会输。队员们排除干扰,精心安排,比赛中敢打

善拼,打破了前四届该科目都由欧美代表队包揽的神话,与另一支中国参赛队携手包揽了

前两名,同时也获得了约旦国王的特殊礼物――国王军刀。

第 5 页 共 8 页

赛事第四天,勇夺大赛总冠军

第四天也是赛事的最后一天,比赛比前三天稍显轻松,由3人或2人小组参赛。第一

个科目是街区搜索射击,旨在检验小组街区搜索射击技术和时间控制能力。科目设置为:3

人小组交替掩护,利用街区内14栋楼房的拐角,对24个目标进展搜索射击。完成搜索射

击后,跑至终点。每脱靶一次加时10秒。该科目难度不大,各代表队差距很小。雪豹队

员们在比赛中动作流畅,没有出现失误,由于最终成绩没有公布,具体名次不晓。

第二个科目是未知距离狙击,科目设置为:2人狙击小组到达射击位置后,狙击手利

用狙击步枪瞄准镜对400~1000m之内的6个直径30cm的缩小人形目标进展测距,2分

钟后开场射击,观察手(组长)负责观察弹着及提供风偏修正值,5分钟后停顿射击。比

赛期间不准使用测距仪、测风仪。比赛中,有许多参赛队员因测距、测风不准确,全部脱

靶。雪豹突击队狙击小组徒步到达射击位置时,风很大,而目标在一个山谷中。比赛在狙

击小组到达射击位置后开场计时,观察手(组长)依靠多年的狙击经历,果断报出风偏调

整数据,狙击手首发命中目标。1分钟后,又命中了第二个目标。当瞄准第三个目标时,

概略测距为780m,由于国产狙击步枪精度射程为600m,要超射程射击很难行得通,于

是狙击小组果断放弃射击,争取时间上的优势,用时不到2分钟,命中2个目标,虽然没

有取得前三名,也是不错的成绩。

第三个科目是战术转换射击,该科目设置为3人小组,每人携带24发步枪弹、6发手

枪弹,逐人从起点开场,运动50m占领长、宽各1m的地框。首先使用步枪对躲藏在人质

后的4个目标实施射击,射手可以在地框内移动但不能出地框。步枪射击完毕后,转换手

枪对2个钢头目标实施射击。射击完毕后,运动到下一个位置,进展类似射击,射击完毕

后再运动到下一个位置进展类似射击,完毕全部的射击后跑回起点。其他队员与第一名队

员进展相同的操作。脱靶一次加10秒,误中人质加30秒,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该科目

第 6 页 共 8 页

的难度在于,向躲藏在人质后的目标进展射击时,有些目标只有射手身体倾斜到极限才能

看到,射击是非常困难的。比赛中有许多项选择手因身体倾斜过大而出地框,罚加时30

秒。雪豹队员在比赛中打得很稳,除了有4发枪弹脱靶外,其他都非常好,由于最终成绩

没有公布,具体名次不晓。

最后一个科目为手枪快速射击,该科目设置为:在10m、15m、20m、25m4个距离

上,每个距离6个目标,各个距离的射击时限分别为6秒、7秒、8秒、9秒,命中目标

最多的获胜。该科目的难点是射击时间有限,海豹队员除lOre、15m近距离能射出全部的

枪弹外,其他距离操作很难。国外很多项选择手在这个科目上优势明显,雪豹突击队最终

取得了该科目的第6名。

最终,雪豹突击队在四天的比赛中取得了团体第一的优异成绩。

赛后沉思得与失

在团体第一名的光环下,有着雪豹突击队员的辛勤付出。前期针对性训练是取得优异

成绩的根底。自受领参赛任务以来,雪豹突击队在全大队范围内选拔人员,实施集中强化

训练。

雪豹突击队采取多种方式强化训练:第一,充分发挥两名去年参赛队员的“酵母”作

用,积极外聘专家辅导授课,并联系瑞典教官进展交流学习。第二,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

队员们的心理素质,日常训练始终将心理训练作为重点,采取专家辅导、心理调控、模拟

对抗、仪器辅助的手段,全程强化队员们的心理素质。第三,模拟比赛规那么实施训练,

强化队员的环境适应能力、临场调控能力。第四,到达约旦治安部队卡弗林训练学校后,

积极协调场地与当地治安部队联训,训练中主要突出环境气候的适应、当地训练节奏的调

第 7 页 共 8 页

控、友军思维习惯的理解,全面调整队员的竞赛状态,为最后的比赛蓄精强能。

此外,科学调控比赛节奏和赛前仔细部署研究是取得首日开门红的关键。今年的比赛

不同历届,比赛前一天下午才下发科目细那么,由于语言障碍,增加了队员们理解规那么

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练组织参赛队员深夜研究细那么,挑灯模拟摆练,做到动

作熟练、配合默契。比赛演练中,对每一名队员的站位、每一件器材的落位、每一个动作

的幅度、每一发枪弹的节奏,都进展了细致部署。如CQB空间营救人质科目,空间狭小黑

暗,人质与恐惧分子混杂,平安区与危险区极难识别,比赛演练时发现比赛更像真正的营

救任务,于是确立了“控边搜索,逐房清剿,集体营救”的战法,最后的比赛完成得很成

功。

队员们精诚团结、顽强拼搏、攻坚克难那么是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本次比赛所有科

目都是团队操作,如果团队缺乏默契,协同配合不好,成绩会一路下滑。雪豹突击队在集

训之初就培养队员团结协作的意识,队员们无论在训练中还是赛场上都能精诚团结、不计

个人得失,发扬了优秀风范。

当然,通过此次国际勇士竞赛,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我国现有的装备器材还不够完

善。虽然我们的武器装备已有长足进步,但与外军相比仍然差距不小,无论在装备品种上

还是装备质量上都有待提升。此外,现有的教研队伍与培养出国际性特战人才的需要还有

差距。现行的训练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官教兵、兵教兵,严格组训有余,科学施训缺乏;

强度训练有余,全程调控缺乏;量化追求有余,实战化养成缺乏。

第 8 页 共 8 页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8781878a2752542.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