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78594_新冠疫情下的德国马戏行业

27078594_新冠疫情下的德国马戏行业


2024年6月11日发(作者:)

域外看点

新冠疫情下的德国马戏行业

文|区听涛

德国是欧洲马戏行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约有

300多家规模不同的马戏团。在正常年份里,全行业

收入约1亿欧元,其中四分之三是由大中型马戏团

创造的,例如隆龙里马戏团、皇冠马戏团、查尔斯·克

尼马戏团、后手翻马戏团等等。规模较小的马戏团

主要通过各地巡演来维持运营和生计。此外,还有

900个左右的马戏教育项目,其费用来源包括社会捐

助、会员费、基金会以及联邦和州政府的教育项目。

在哪里申请款项。

文化重启计划带来希望

2020年4月,针对新冠疫情给文化界所带来的

损失,德国政府推出了“文化重启”计划,两年内

拨款累计总金额10亿欧元,以支持文化的生存与发

展,由联邦政府文化和媒体事务中心负责实施。

具体到马戏行业,德国政府对马戏行业支持的

总金额为500万欧元。据不完全统计,到申请截止

日期的2020年11月底,共有80多家马戏团从所在

州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救助款。马戏行业专家指出,

马戏在德国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这些救助措施也让

德国马戏界看到了希望,为马戏行业发展增加了力

量,也使得马戏作为文化场所而申请公共财政的支

持成为可能。

对于马戏行业而言,上述救助款可用于疫情防

控下的再运营,包括为保持社交距离而进行的马戏

篷扩容、安装新的换气设备、配置户外演出所用的

音响设备等。不论是大型马戏团、小型巡演马戏团,

还是青少年马戏项目,每个马戏团最多可以申请到

10万欧元。但根据一些马戏行业组织的看法,这些

钱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呼吁公共财政要针对马戏行

业的特殊需求,使马戏和戏剧保持在同等水平上,

而不再是按照疫情影响的具体情况一事一议,有项

目改造才给钱。联邦马戏教育工会负责人阿尔伯表

示,现在的资助方式太过僵化,非此即彼,如果承

认马戏团作为文化场所,就意味着政府要在财政模

式上更加灵活。

疫情对马戏行业影响严重

2020年3月以来,德国马戏行业受到了新冠疫

情的严重冲击。几乎所有马戏团都停止了演出,由

于无法售票,演职人员的收入基本归零。

德国各地媒体的报道中,不时充斥着马戏团被

盗抢、马戏团动物挨饿、演员无收入、马戏业前景

迷茫等负面消息。例如,弗兰克马戏团在汉堡的超

市前面摆上盒子向路人求捐款,还被迫卖掉动物;

巴尔多尼马戏团巡演到慕尼黑后,遇到疫情暴发而

无法离开,还要负担10多只动物的费用,只有靠捐

助和失业救济金勉强度日;阿里克斯马戏团有一只

小动物出生了,老板希望观众帮着起名字,条件是

他们必须带着饲料来马戏团捐赠。

传统的德国马戏团属于企业性质,需要资金进

行运营。但在很多情况下,马戏团被视为介于文化

艺术行业和商业之间,许多文化资助项目认为马戏

团属于市场化运作,或者认为马戏的文化含量不够

高,从而判断受到疫情影响的马戏团并不在其资助

范围内,使得马戏团经常处于尴尬地位。有些项目

要求申请人必须具有固定住所,而对于习惯了四海

为家、到处巡演的杂技和马戏演员来说,居无定所

是常事。另外,流动性很强的马戏团往往也不知道

既是挑战 也有突破

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德国马戏行业虽然困难重重,

20

2022.3

域外看点

受到一定挑战,但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也出现一

些突破。

一是利用不演出的机会,编创新节目、构思新

创意。希望疫情过后,观众对马戏演出的喜爱不会

因为时间而淡化。

后手翻马戏团由本诺、罗塔两兄弟创办于1989

年,地点在杜伊斯堡。前些年都在外地巡演,后来

有了固定场地。2021年10月起,在杜伊斯堡老的货

运火车站旁边广场搭建的60米大篷里,该马戏团进

行长期的定点演出。演出的名称叫做《长期》,以

大型和高空节目为主,如环球飞车、死亡轮、大跳

板和高空节目,票价定为24至54欧元。

疫情下,后手翻马戏团虽然得到公共财政资助

而生存下来了,但他们仍然担心后续发展问题,寄

希望于人们再次走进马戏大篷。难点在于,观众因

担心疫情,是否还愿意走进马戏大篷;杂技演员来

自世界各地,受到疫情防控要求和旅行限制,能否

及时到位。而且为了防止突发事件,马戏团的演员

合同期限不得不缩短,但很多演员作为个体演员,

在社会保险方面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另外,

2020至2021年间,该马戏团采取了扩大马戏篷容量、

增加卫生健康设备、加大厕所空间和过道、加装有

机玻璃隔断等措施防范疫情带来的影响,在没有演

出收入的情况下,也使得成本大为增加。上述这些情

况都给后手翻马戏团未来发展之路带来很大的挑战。

二是教育类马戏项目、小微马戏团组通过自己

努力,逐步走出边缘化,开始受到社会关注。

拉姆巴措缇马戏团位于卡塞尔,是一家青少年

马戏教育机构。平时有10多个学生在这里学习杂技,

包括手技、独轮车、空竹和魔术等项目。按疫情防

控要求,目前学生必须5人一组开展学习。疫情下,

该团也受到一定关注,从政府的“文化重启”计划

中得到了一笔资金,用于购买空调机。

据了解,马戏团创办人里德米勒原来是学景观

规划专业的,上学期间一个偶然机会到了马戏团工

作,发现自己对马戏教育很有兴趣,并将此作为毕

生追求。1999年他花钱购置了联邦国防军一个存放

防空火箭的旧库房,将它改作马戏训练场所。初期

这些行为受到政客和企业家的嘲讽,虽然困境重重,

但是这个机构做得越来越专业。它有5名固定职员,

其他25名专业杂技演员讲授各个门类的训练课。该

团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每月的学费,各种基金会和

慈善机构的捐款以及黑森州的政府帮助,建成了如

今的儿童马戏厅。

再举一家小微杂技团的例子。家住柏林的安可

是一位杂技演员,曾在太阳马戏团演过《绸吊》《钢丝》

节目。她与另外两名女演员罗密、雷娜一道成立了

名为“依然挨饿”的微型杂技团,演出当代杂技节目。

她们创作的节目《拉文》综合了杂技、戏剧与舞蹈

元素,讲述了现代社会里的母亲故事,在2019年英

国爱丁堡艺术节上受到好评,获得了三个奖项以及

商业演出邀约,原计划要赴加拿大巡演。因疫情影

响该计划被迫取消,她们从表演艺术基金会那里申

请了一笔文化救助金,不用再从事第二职业来养家

糊口。这样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同时进行训练和创作。

虽然不知道疫情何时能过去,但是期盼着重新有机

会演出时,她们可以再拿出两个新节目,突破自己。

三是面对困境,除了争取各方支持,马戏行业

还要想办法自救。

德国最大的马戏团是皇冠马戏团,慕尼黑是它

的大本营,有专门的固定马戏厅。疫情下,它率先

开办了号称世界首创的“小丑洗车2.0”业务。开放

时间是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洗车价格是每车15欧元。

近100米的洗车线上,由20多名小丑或杂技演员当

洗车工,大家坐在车里看他们洗车“表演”,或者

是小丑洗车、杂技演员在一旁表演节目的组合形式。

另外,在洗车房旁边有人卖爆米花,像平时在马戏

团看演出时一样。这个创意应该说是皇冠马戏团的

一个巨大的突破。

皇冠马戏团老板马丁说,这个创意灵感源自于

他的岳母、已故老板娘克里斯黛尔的一个决定。夏

季当马戏团到德国各地演出时,在马戏厅旁边就开

展洗车业务。“小丑洗车2.0”这一新业务,正是说

明了马戏团存在的意义,即越是困难危机的时候,

马戏团越要带给人们欢乐。

(作者单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

21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8039580a274642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