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Inventor编程对初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以开发“打地鼠”游戏

App Inventor编程对初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以开发“打地鼠”游戏


2024年5月26日发(作者:)

App Inventor编程对初中学生发散思维的

培养——以开发“打地鼠”游戏为例

作者:罗秀琴

来源:《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 2016年第12期

【摘〓要】创造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

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App Inventor是一款谷歌公司开发的手机编程软件,它的代码设计就像

搭积木一样简单有趣,特别适合对程序设计感兴趣的青少年。本文在开设App Inventor校本课

程中以开发“打地鼠”游戏为例谈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App Inventor;编程;发散思维;思维培养

App是英文Application(应用)的简称,通常指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上的应

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人们已经习惯使用各类App来开展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以及

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某些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开发App感兴趣。一款模块化的编程工

具App Inventor应运而生。

App Inventor是一款谷歌公司开发的手机编程软件,构建了一个完全在线开发的Android

编程环境。它抛弃了复杂的程式代码,使用积木式的堆叠法来完成Android程式。开发一个

App Inventor 程式从浏览器开始,先设计程序的外观,接着是设定程序的行为,这部分就像搭

积木一样简单有趣。最后只要用手机或者模拟机测试,刚出炉的程序就能看到效果。App

Inventor 编程不需要任何程序代码基础,因此特别适合对程序设计感兴趣的青少年。

我校作为一所初级中学,一直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努力,在大量精彩的校本课程中,

开设了App Inventor编程课。三年来,这门课程从开始不被看好到现在受学生热捧,从家长质

疑到现在家长主动帮孩子提前选定,可以看出App Inventor编程课在初中学生中开设是可行的

并受欢迎的。

同时,我校学生连续两年在App Inventor应用开发全国中学生挑战赛中取得入围全国赛的

好成绩,可以看出初中学生是可以把思想带入生活并指导应用的,从学生的程序作品可以看出

App Inventor编程对他们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

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

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都可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天津师

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在十几年前以初中一年级学生为对象,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探

讨培养中学生创造力的可行性及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对中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是可行

的,学生在流畅力、精进力、变通力、独创力等方面都有所进步。

下面就以我在App Inventor程序设计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开发的“打地鼠”为例,谈谈App

Inventor编程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一、巧设轻松情境,为发散思维的培养创造环境

课堂中发散思维的锻炼需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够积极地进行思维。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接影响或推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巧妙的课堂情境设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

思维积极性,可以营造发散思维锻炼的适宜环境。

在学习App Inventor的画布组件、图像精灵组件和数学工具(如随机数)时,我没有把

较抽象的概念先教给学生,而是利用一个初中一年级学生都非常熟悉的打地鼠游戏引入。学生

在生活中玩过投币“打地鼠”的游戏机,也接触过在电子设备上模拟的“打地鼠”游戏,那么

怎样自己开发一个“打地鼠”游戏呢?问题一抛出,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起来。

二、提出开放性问题,为发散思维的培养找到基点

开放性问题(open questions),是一些不能轻易地只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

的问题。开放性问题会请当事人对有关事情做进一步的描述,并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所描述过

的那件事比较具体的某个方面。

怎样编写一个“打地鼠”游戏,我只提出了游戏需要实现的3个功能:(1)随机显示地鼠;

(2)显示当前剩余时间和用户得分;(3)启动新游戏或退出。并把实现这些功能需要用的知

识,例如画布组件的使用、图像精灵组件的使用、数学工具中随机数的使用等以文档说明书的

方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去研究。

抛出没有统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思考的广度。经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学生设计

的作品都实现了我提出的3个功能,一个简单的“打地鼠”游戏完成。图1为一学生的游戏界

面截图。

“这个打地鼠游戏只是简单的计时、积分,是否可以设置积分达到多少就通关呢?”有学

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轻松的、学生熟悉的情境下,思维也格外活跃并逐步打开扩散。

“可行,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

经过自己的思考研究,得出了答案,有学生的思路为当游戏结束时,根据当前的得分值决定显

示成功或失败的图片。图2为学生制作出的分享图片,图3为游戏效果截图。

可以看出,在一个只需要实现3个基本功能的稍简单的“打地鼠”游戏设计成功后,学生

会以此为基点去寻找下一个扩散点。营造学生熟悉的情境,加上轻松学习的环境,提出开放问

题,不限定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有助于发散思维培养的。

三、鼓励求异,为发散思维的培养拓宽道路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求异,即让思维主题对某一研究问题求解时,不受已有信息或以

往思路的限制,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答案。

前一个“打地鼠”游戏完成后,结合学生比较喜欢玩的九宫格数字游戏,我又抛给学生这

样的一个问题:怎样让地鼠不再随机移动,而只是在九宫格里更换位置?游戏效果参考如图4。

要实现“九宫格里更换位置”的功能,一般思维下我们会使用列表,把地鼠会出现的九个

位置及对应的九个图像精灵用列表来管理,逻辑设计例如图5。但在程序设计过程中,我启发

学生打破一般思维做法,试着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案。果然,在“求异”的鼓励下,学生给出了

让我眼前一亮的解答。他们的思路是: 九宫格的九个格子是固定的,而且九个格子的位置都排

列整齐有规律,那可以用数学的方法算出每个格子的位置,让地鼠在算好的位置冒出来,这样

就不需要使用列表。因此他们给出的逻辑设计如图6。后一种做法打破了常规思维,鼓励求异,

思维打开,精彩自来。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凡有发散性加工或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

与希望,他们的创造力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创造力。我们作为对新技术最敏感的信息技术教师,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责无旁贷。让我们携手在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道路上越走

越好。

参考文献:

[1]姚泽红.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J].成才之路,2011,08.

[2]沈德立,吕勇,马丽丽.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

04.

[3]张海良.初中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3,12.

[4]叶超毅.浅谈策略开放性问题的探索[J].教育,2015,47.

[5]张志伟.论理论思维模式与民族创造力[J].社会科学论坛,2003,2.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6693079a273028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