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发(作者:)
第一章 项目背景
国家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全面深入推进“十三五”
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
确了以下内容:
(1)积极推动管理平台与资源平台的深入应用与协同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
盖面,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
(2)继续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
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第二章 用户需求
为更好地响应国家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号召,全面深入推进区域、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工作,用户具体需求如下:
【录播建设需求】现有教学视频资源不足,通过录播系统是解决快速创建教学视频资源
的方式,但符合国家标准的录播教室较为紧缺。需要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录播教室,解决学
校快速建设视频资源并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库的难题。
【资源管理与应用需求】基于录播教室建设的基础上,缺乏支撑视频资源管理与应用、
优课评选、课例展示的本地化平台。需要建设一个教学视频应用云平台,汇聚分布于各录播
教室的教学视频资源,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辐射示范作用。教学视频
应用云平台需满足视频点播、直播等基本功能,视频资源按年级、科目进行颗粒度管理。
【资源推送需求】学校需要通过教育信息技术实现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传播,能够通过网
络将直播节目、教育宣传视频、教学辅导视频、通知公告等推送到每个课室的显示设备中,
并且资源的推送是有时间计划性的、根据各年级和班级有针对性的。 各课室能够自动接收
并播放统一推送的资源,无需人为干预,不影响正常的日常教学。
【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需求】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
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
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培养一个
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孩子,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孤立地做好
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如何高效快速的结合各方共同培养孩子,需要利用先进的管理沟通工
具。
【集控管理需求】大批量建设录播资源后,各录播系统分布部署于各个录播教室之中,
需要建设集中管理中心并部署集控管理系统平台,对所有录播设备资源进行有效的集中管
理。系统应考虑系统后期扩容性,能够由管理员自由增加配置新建的录播课室,将新建录播
课室并入管理。管理员可通过集控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在线监视、远程开关机等功能。
第三章 建设规划
根据用户的教育资源现状及应用需求,我们规划进行以下部署建设:
【优课资源制作系统】学校部署符合国家标准的高清录播系统。录播主机采用嵌入式架
构,标准1U机架式设计;录播主机内置跟踪功能,不额外配置跟踪主机,支持智能图像识
别跟踪技术,实现“一键式”全自动跟踪课堂教学录制;采用1080P高清摄像机进行课堂教
学的拍摄;配置专业拾音话筒完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声音采集;优课资源制作系统内
置1T~2T的存储空间,满足日常教学视频录制的需求。
【资源管理应用平台】管理中心部署平台服务器,安装教学平台软件。分布于各录播课
室的视频资源能够自动上传到云平台中,亦可手动上传视频,平台实现对优质资源汇聚与统
一管理、共享。
构建视频应用服务,充分利用视频资源,提供视频点播、课堂直播等各种应用。
构建视频管理服务,视频资源按年级、学科进行自动归类整合,提供视频检索功能。
构建网络空间服务,校长、老师、学生均具有独立的学习空间,支持管理员自定义添加
各种角色个人空间,打造“网络空间人人通”。
【微媒体发布系统】学校部署微媒体发布服务器,安装微媒体发布系统,实现将优质资
源、直播、通知公告对校园各课室的大屏一体机或连接电脑的显示设备进行强制性定时、定
向推送。
【集控系统建设】管理中心部署集控管理电脑,安装集控软件。通过集控管理系统完成
对学校各录播系统的集中控制管理,实现督导巡课、教研听课、远程开关机管理等功能。
第四章 预期效果
(1) 录播应用常态化,快速建设教学资源
建设完成全自动高清录播系统,建立完善的录播预约与免预约使用机制。全自动跟踪不
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老师“一键式”开启课堂录制,高清拍摄、专业音质采集与处理,对
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场景化记录。实现录播应用常态化,快速建设视频资源。录制的教学视频
可通过U盘快速拷贝,或设置自动上传到应用云平台,为教学资源建设、评课活动等多种应
用提供基础硬件支撑。
(2) 建设视频资源库,构建资源均衡共享模式
平台实现对下辖所有优质教学视频资源的汇聚,通过对Windows、Android、IOS三大平
台,PC、手机、平板三大终端的打通,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进一
步为资源均衡起到促进作用。学生和老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资源点播学习、观看校内公开课
和重要会议的直播活动、开展网络评课活动等等。
(3) 新媒体资源智能推送
在校园文化视频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学校通过微媒体发布系统制定视频播放的时间列
表,并向指定的年级、班级强制性推送校园新闻直播节目、专家访谈节目、校园文化宣传片、
教学视频、校园通知公告等。
(4) 学校家庭无缝交流、协同培育
打造学校与家庭之间无缝交流的互动平台,打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隔阂,让家长和老师
更加深入了解学生们的成长和学习情况。同时实现学生作业管理、成绩管理、在线请假、在
线聊天、在线学习等应用服务。为学校与家庭共同培育出一个优秀人才提供完善的平台支撑。
(5) 录播资源分布部署,集中管理
实现录播系统分布部署、集中管理。管理员可通过集控系统实现对下辖各录播系统的权
限管理、配置管理和设备远程开关机等操作;领导在区教育局管理中心能对每个录播教室进
行巡课,随时监督教学过程;教研员能对各学科进行听课,实时点评课堂并督促教学质量提
升。
第五章 方案特色
5.1. 软硬件全嵌入式设计
高清录播主机采用软硬件全嵌入式架构设计。高稳定性、低功耗、基于Linux系统免受
病毒入侵困扰。
5.2. 简单操作,轻松录制
录播跟踪一体化设计,强大的智能图像识别跟踪能力,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全自动跟踪拍
摄。配合定制的控制面板,教师可实现“一键式”课堂教学视频录制。
5.3.本地导播与网络导播
录播主机内嵌导播管理系统,提供满足课程录制功能的导播操作平台,同时支持本地导
播模式和B/S远程网络导播两种导播模式。
5.4.多流同步录制
支持电影模式和资源模式同步录制。既可录制在全自动跟踪或手动导播模式下各画面自
由切换、组合的电影模式视频;也可把教师、学生各路视频信号进行独立同步录制,生成标
准化的高清流媒体文件,为后期非编提供编辑素材。
5.5.摄像机一线通
告别繁琐多线的时代,
只需要一条标准的SDI线,即可实现录播主机与摄像机之间的
音视频信号传输、控制信号传输以及对摄像机PoC供电,大大减轻安装工程量;同时无需部
署专门的供电线路,减少安全隐患。
5.6.云聚合应用技术
教学视频应用云平台基于云架构设计的视频服务聚合技术,能将分散在各个教室的录播
系统,所有底层视频传输服务进行聚合,统一由云平台进行视频服务,用户可通过Windows、
Android、IOS三大平台进行访问。
5.7.多终端支持
实现跨平台访问,不仅适用于windows,Android、iOS均完美支持,提供专属移动客户
端APP程序,可通过APP store等应用网站可进行免费下载。用户可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
动设备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学习。
第六章 方案设计
6.1.整体设计
录播系统整体设计涵盖“建设”、“应用”与“管理”三个方面的服务。
资源建设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基础,通过建设录播系统打造视频录制需求的硬件支撑。每
套录播系统独立部署于每间录播教室,录播系统之间的运作相互独立、互不冲突。每间录播
教室录制的教学视频资源保存在对应录播主机的内置存储空间中,管理员可单独对每间录播
教室进行电源控制、远程导播、登录权限等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录制的教学视频资源逐渐增加,分散于各录播教室的视频资源必然需
要一个完整的平台对其进行整合管理,并提供配套的应用服务。各录播教室的教学视频资源
与教学视频应用云平台之间建立无缝对接机制,能够通过协议磋商在录播系统空闲时间自动
向平台推送视频资源。教学视频应用云平台能够在接收到视频资源后根据视频的定义信息自
动将视频按年级、科目等进行归类,同时提供视频资源点播、视频直播等多种应用服务。
录播教室数量的增加带来系统与设备管理的困扰,集控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每套录播系
统均与集控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并向集控系统发送音视频信号的同时接收控制指令。管理人
员通过集控管理系统,基于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前端各个录播教室进行实时监控、远程
设备开关机等管理。
图表 1 整体设计图
6.2.精品录播系统
6.2.1.系统介绍
录播系统成为解决大批量教学资源专业制作的最有效工具。传统肩扛手推的视频拍摄方
式需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更妨碍了师生的正常教学。现在,运用录播系统的力量,在课堂
常态化教学的同时就可以完成课堂的全过程实况拍摄,0人工投入也可以做出媲美专业摄像
师的精品教学视频。
高清录播系统主要由视频采集系统、音频采集与处理系统、跟踪系统和导播系统组成。
高清录播系统凭借强大的图像识别跟踪技术,师生无须佩戴任何设备,可以按照授课逻辑自
主对老师行为、学生行为、电脑画面进行跟踪拍摄,并自动制成优质的教学视频,真实记录
整个教学过程,给视频观看者置身真实授课现场的完美体验。
高清智能录播一体机采用嵌入式架构设计,支持4路本地1080P高清视频信号和1路
VGA/HDMI信号的同步采集,视频编码采用目前国际上领先的H.264 High Profile高清编码
方式,音频编码采用AAC高清音频编码方式,正由于采用了这些优秀的编码算法,让AVA
全高清智能录播一体机可以轻松获得纤毫毕现的细腻画质,丰富绝伦的图像细节。
图表 2 标准录播教室效果图
6.2.2.架构设计
标准录播系统主要由录播图像采集子系统、图像跟踪子系统、数字音频处理子系统、导
播子系统及电源控制子系统组成。系统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图表 3 标准录播系统拓扑图
6.2.3.互动系统整体设计
在基于录播系统的基础上将全自动录播系统与互动系统进行深入融合,打造“视频录制
+自动跟踪+互动终端”一体化设计的全新交互录播主机,任何互动录播课室均可发起互动教
学活动。互动教学教研系统采用一个平台多种应用的原则,依托城域网为载体,能够实现跨
班级、跨校区、跨区域互动教学,区教育局、区中心校远程互动教学、名师教学录制与直播、
名师教学资源共享、跨区域教学合作/学术交流、创新教学模式和听课模式、教学点互动授
课、视频会议、培训会议等多种应用。
互动过程中可自由进行互动布局切换,进行互动发言、课件共享等。同时通过录播系统
将互动教学过程同步录制下来,供老师和学生课后点播。学校老师在进行本地教学的同时进
行隔空远程授课,使远端教学点学生和本课室学生共同上一节课,能轻松将区域中心学校优
秀资源大范围辐射,帮助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开起各种课程。
通过互动录播系统,各教育局领导、教研员即可远程加入互动会议,实现对正在上课远
端课室进行远程教研听课、课程教学点评。教研员与互动课室师生之间可进行实时音视频互
动交流。
构建最全面的视频应用服务。通过建设视频资源应用云平台可将分散于各录播课室的视
频资源进行云聚合,将各资源进行多维度规整。基于优质课程资源通过云平台可进行各种功
能应用,包括课程直播、资源点播、互动教学教研、在线评课等。
图表 1 互动教学教研整体设计示意图
6.2.4.视频采集系统
构建常态化录播系统。通过该系统的搭建,能智能实现课堂实况自动拍摄的功能,真实
完整还原教师讲解、学生听课、提问等各个环节的授课情况。常态化教室构建简单,能将日
常的教师授课高效优质录制。
系统采用四台高清摄像机,拍摄老师画面与学生画面并传输到录播主机,同时接入老师
电脑信号,经导播控制平台进行自动/手动导播处理,实现高清图像视频的录制。
采用PoC高清云台摄像机,录播跟踪一体机支持PoC供电协议。PoC高清云台摄像机只
需一条标准SDI线连接录播主机,即可完成视频信号、控制信号的传输以及设备供电,大大
减轻安装工程量;同时无需部署专门的供电线路,减少安全隐患。
6.2.5.音频采集处理系统
教师和学生的语音信号通过六支指向性拾音话筒拾取,并经过专业音频处理器进行去
噪、混音、回声消除等处理。
最终所有的视、音频均传送到录播主机中进行编码处理,可通过平台进行实时点播。同
时会生成标准MP4文件,保存在录播主机中,供后期再次编辑或上传到平台进行点播。
6.2.6.全自动跟踪系统
采用图像识别智能跟踪技术,采用录播跟踪一体化嵌入式设计,录播主机内置跟踪分析
模块。老师和学生定位分析仪所拍摄的画面作为图像定位信号传输到录播跟踪一体机,通过
录播跟踪一体机进行跟踪分析,并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摄像机的拍摄以及多镜头的切换。
图表 4 全自动跟踪示意图
6.2.7.导播系统
为方便导播人员进行导播管理控制,录播主机内嵌导播管理系统,提供满足课程录制功
能的导播操作平台。录播系统支持两种导播模式:本地导播模式和PC远程网页导播模式
导播平台具有完善的录课导播功能,包括教师/学生画面、教师电脑信号等的场景切换,
添加LOGO和字幕,切换特效、音量调节,云台摄像机焦距调节、多画面显示布局等功能。
同时支持在手动导播过程中通过PC远程设置添加字幕。
6.2.7.1.本地导播
系统支持鼠标键盘直接通过USB接入录播主机,配合HDMI环出画面实现本地导播。本
地导播使导播应用更加稳定,响应速度更加快速。USB接口支持接入AVA导播摇杆控制台,
提供多元化的导播模式。
6.2.7.2.远程网络导播
远程网络导播平台基于B/S架构设计,支持使用IE、360、chrome等浏览器通过网络直
接访问导播平台,实现网络远程导播。
图表 5导播系统
6.3.互动教学教研系统
6.3.1.互动管理中心
在互动管理中心部署文香嵌入式MCU,提供多点教学教研互动的音视频数据转发管理和
互动教学教研活动的统一管理。MCU管理平台基于B/S架构设计,实现互动会议管理、互动
创建、互动录播课室管理等。
支持多组互动会议同时召开,各互动小组之间互不影响。通过MCU管理平台实现对多台
MCU服务器的联合管理,适合大规模教学教研互动的开展,机动性分配MCU服务器进行流媒
体的转发。
嵌入式MCU具有良好的带宽自适应能力,提供固定码流和自适应码流两种码流传输方
式。在自适应码流设置下,系统能够智能根据网络带宽的实际情况调节视频传输码流,保证
整个互动过程的流畅性。
图表 7互动管理系统拓扑图
6.3.2.互动教学
多年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研和技术积累,打造“视频录制+自动跟踪+互动终端”一体
化设计新一代录播主机。每台录播主机内置互动模块,无需额外增加互动终端,每间交互录
播课室之间可进行跨校区、跨区域远程互动教学,每个交互录播课室均可独立作为主讲课室
或者参与互动课室使用。互动参与课室均可通过互动直播屏看到整个互动过程,互动课堂组
织者或者主讲者可控制整个互动课堂的流程,出席参与者经过主讲者的允许后参与互动发
言。
互动课堂组织者可通过MCU管理系统进行预先组织,参与互动的课室只需要准时一键开
启交互录播系统设备即可实现互动参与,无需进行额外的复杂的操作。
同时可将整个互动教学过程进行高清画面录制,生成一个完整的MP4格式互动教学视
频,并自动上传资源管理应用平台进行大范围共享。
图表 8互动教学系统拓扑图
图表 9互动教学场景
6.3.3.互动教研
教研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探究和解析,从而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教研活动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研听课、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
活动,评课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
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互动教研系统可以让日常教研活动在全区及乡镇范围内的学校之间开展,学校间、区域
间互相交流经验,达到共同提高老师教学水平目的。为了不流于形式,要将活动经常化,通
过平台可以灵活快速的组织教师同行进行评课和观摩,也可以让区教育部门及校领导了解教
师的日常教学情况。
互动教研系统支持在线听课、评课功能。互动教研活动由教研员发起,可设置互动密码
来调整互动参与人数,教研员通过就近的互动录播课室即可参与互动教研活动。互动教研以
会议形式开展,具有合理的权限分配机制,主讲课室具有画面布局控制、主讲人发言权限分
配等功能权限。互动过程中可以将整个互动画面以及单路的视频画面进行录制、截图。主讲
人可将本地课室师生画面、课件画面进行实时共享。听课、评课或的教研员、老师之间可以
音视频交互,可同时对主讲课室的授课情况进行互动点评。
6.4.班班录播系统
6.4.1.系统介绍
录播系统成为解决大批量教学资源专业制作的最有效工具。传统肩扛手推的视频拍摄方
式需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更妨碍了师生的正常教学。现在,运用录播系统的力量,在课堂
常态化教学的同时就可以完成课堂的全过程实况拍摄,0人工投入也可以做出媲美专业摄像
师的精品教学视频。
高清录播系统凭借强大的图像识别跟踪技术,师生无须佩戴任何设备,可以按照授课逻
辑自主对老师行为、学生行为、电脑画面进行跟踪拍摄,并自动制成优质的教学视频,真实
记录整个教学过程,给视频观看者置身真实授课现场的完美体验。
6.4.2.架构设计
标准录播系统主要由录播图像采集子系统、图像跟踪子系统、数字音频处理子系统、导
播子系统及电源控制子系统组成。系统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录播主机支持接入2路SDI、1路VGA和2路HDMI信号。高清图像信号传输到录播主机,
经导播控制平台对各路图像信号进行自动/手动导播处理,实现高清图像视频的录制。
支持对输入的VGA、HDMI信号进行输入切换控制,以及通过录播主机直接环出到课室的
显示大屏、投影仪等设备中。
图表 3 班班录播系统拓扑图
6.4.3.视频采集系统
构建常态化录播系统。通过该系统的搭建,能智能实现课堂实况自动拍摄的功能,真实
完整还原教师讲解、学生听课、提问等各个环节的授课情况。常态化教室构建简单,能将日
常的教师授课高效优质录制。
采用电子云镜技术,通过两台非云台摄像机即可实现教师特写、教师全景、学生特写和
学生全景共四个画面的拍摄与录制,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每个拍摄画面均为高清画质,实
现真正全高清录制。同时支持接入电脑信号进行录制。
图表 4 电子云镜技术示意图
6.4.4.音频采集处理系统
教师和学生的语音信号通过两支全向拾音话筒拾取,输入到录播主机中进行去噪、混音、
回声消除等处理。
最终所有的视、音频均传送到录播主机中进行编码处理,可通过平台进行实时点播。同
时会生成标准MP4文件,保存在录播主机中,供后期再次编辑或上传到平台进行点播。
6.4.5.全自动跟踪系统
班班录播解决方案采用先进图像智能识别跟踪技术,通过摄像机进行视频采集的同时实
现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跟踪信息捕捉。录播主机内置跟踪功能,对摄像机采集的跟踪信息
进行快速处理,实现画面实时跟踪切换。整个跟踪功能无需额外配置跟踪主机和辅助定位摄
像头。
通过电子云镜技术和图像智能识别跟踪技术,两个超清摄像机完成画面拍摄和跟踪定位
功能,两个机位智能生成“教师特写”、“教师全景”、“学生特写”和“学生全景”四个
画面。画面切换不涉及摄像机的云台、变焦等操作,能够迅速锁定跟踪目标,使整个跟踪切
换过程更加平稳、切换过程画面不会抖动。使教学录播的全自动跟踪模式得到进一步的技术
提升。
老师跟踪:实现老师特写、全景切换跟踪。
学生跟踪:捕捉学生行为,当学生起立回答问题时,自动检测并切换到学生画面。
跟踪逻辑:当教师站立不走动时为特写画面;当教师在讲台区域走动讲解时为教师区域
全景画面;学生起立发言时,首先切换到学生去区域全景画面,再过渡到发言学生的特写画
面;当教师进行PPT课件讲解时,跟踪系统应自动检测并触发,录制画面切换到PPT。
6.4.6.导播系统
为方便导播人员进行导播管理控制,录播主机内嵌导播管理系统,提供满足课程录制功
能的导播操作平台。PC导播平台基于B/S架构设计,支持使用IE、360、chrome等浏览器
通过网络直接访问导播平台,实现网络远程导播。
导播平台具有完善的录课导播功能,包括教师/学生画面、教师电脑信号等的场景切换,
添加LOGO、音量调节,云镜虚拟框焦距调节等功能。同时支持在手动导播过程中通过PC远
程设置添加字幕。
图表 5导播系统
6.5.资源管理应用平台
6.5.1.平台介绍
录播设备在前端采集视音频,制作优质的教学视频资源。然后将优质教学视频资源上传
至资源管理应用平台,提供给用户点播、大规模直播等功能,将教学视频资源充分利用。在
区域内,结合录播设备与资源管理应用平台,将视频资源整合应用,达到资源最优化处理。
还将提供基于教育云架构的资源服务、教研应用等内容,并能满足不同客户端的体验,包括
PC、笔记本、IOS移动端、ANDROID移动端等。
图表 6教学视频应用云平台
6.5.2.功能服务
应用平台提供完善的功能模块,为教学视频资源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图表 7应用云平台功能服务图
6.5.3.功能应用
6.5.3.1.资源颗粒度管理
平台将支持对优课资源自定义,优课录制完成后,平台可把区域内的优课资源自动进行
上传云聚合,按照年级、学科自动归到相应的类别中,对优课资源进行有效的颗粒度管理,
并便于学生的点播学习。
图表 8资源颗粒度管理
6.5.3.2. 个人微课制作
为学校和老师提供专业个人微课录制工具,老师在带摄像头的PC安装《微课轻松录》,
即可轻松完成微课录制。《微课轻松录》支持老师头像和课件PPT的实时展示,同时可接入
高拍仪进行实物展示。
老师通过教学视频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启动个人微课制作系统,个人微课制作系统画面可
包括主讲画面、实物展示、课件、画中画等,画质高、题材丰富、控制便捷灵活,老师在录
制过程中可根据需求自由切换录制画面,满足基本微课制作要求。
图表 9微课轻松录
6.5.3.3. 翻转课堂
开展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老师通过录播课室录制优质教学微课视频,学生在家通过
应用云平台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
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加
强了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
(1)知识点学习
平台可实现校内视频资源云聚合,实现区内资源共建共享。学生可登录资源管理应用平
台根据年级、学科、课程进行课程检索,对录制好的优课进行点播、评课等操作。在点播过
程中,播放人员还可同时阅览教师上传的相应教学课件。
平台为区内师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人性便捷化的呈现方式,通过特色的虚拟切片技术将
完整视频虚拟化碎片化,完整视频将插入以知识点为单位的虚拟“书签”,方便师生针对性
的搜索和学习。
此项功能转为学生学习量身打造,通过优课制作系统对教师的授课过程进行全程互动录
制,录制完毕的视频可以作为学生教学视频,视频自动上传平台后,平台的将会通过虚拟切
片技术将视频进行知识点化,学生课后对不清楚的知识点只需搜索知识点即可找到相关视频
资源进行精确化的知识点学习、重温,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图表 10虚拟切片知识点学习
(2)微课学习
平台提供“微课广场”模块,汇聚老师上传的所有微课视频,并对微课视频按最新发布、
热度、关注度进行分类管理。老师可以上传针对某个知识点的微课视频,供学习课后学习、
回顾。
图表 11 微课学习
(3)专辑学习
平台提供“课例专辑”模块,老师可根据需求自定义创建视频专辑,将视频资源进行针
对性分类,如“C语言教程专辑”、“高等数学专辑”、“英语写作教程专辑”等。通过课
例专辑,学生能够快速查找到想要学习的视频专辑,并能根据老师定义的专辑内容进行按计
划进阶学习。
图表 12专辑学习
6.5.3.4.在线直播
举行大量视频公开课或者其它视频直播活动,资源管理应用平台为学校提供大规模视频
直播功能,类似于门户网站直播,无需登录、预约即可浏览。直播过程时提供实时在线文字
和语音评论功能,提供二维码扫描功能,通过扫面二维码可参与直播观看。
直播过程中可实现实时PC端、Ipad移动端进行视频、语音、文字评论,方便授课教师
汲取建议,依次改进授课技能。
图表 13在线直播
6.5.3.5.移动在线学习
针对多数人习惯于随时随地使用手头的移动设备进行视频浏览学习,资源管理应用平台
已实现Windows、IOS、Android等跨平台访问,可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通过浏览器
进行访问学习。为保证移动设备访问的稳定性和便捷性专门研发了教学应用平台手机APP
客户端,在APP store等应用网站可进行免费下载。
图表 14移动端访问
6.6.微媒体发布系统
6.6.1.系统简介
当前大部分学校处在原有闭路电视系统日渐淘汰,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日渐兴起的阶
段,学校需要寻找结合两者功能的替代产品。微媒体发布系统实现将音视频节目通过网络方
式推送到各个课室终端,解决学校有线电视节目直播、学校活动直播、校园文化视频及校园
通知公告等各种媒体流信息推送到各个教室的需求。
管理员通过登录微媒体发布系统,支持通过网络对视频资源、直播节目、通知公告进行
按时间计划编排推送列表,并按年级、班级指定推送的对象,如全校、初一年级、初二年级
等,实现强制性推送。
学校各课室端的教师电脑或大屏一体机安装播放软件,当无推送节目时,软件最小化在
系统当中,不影响正常教学。在微媒体发布系统指定的时间段内,播放软件自动弹出并播放
推送列表的节目,无需人为操作,实现虚拟直播效果。
图表 15 微媒体发布系统示意图
6.6.2.应用场景
“微媒体发布系统”基于上述的定位,以扩展录播产品在学校的应用为目的,为用户带
来以下应用场景需求的便捷解决途径:
场景1:学校报告厅或者操场有活动,又或者某一个班要进行主题班会,但容纳的人数
有限,需要把信号快速地接入到校园电视台系统中,然后在全校课室中进行直播;
场景2:学校报告厅请了某高考专家来进行讲座,高三级的家长都在教室里进行收听,
但其他教室如常进行其他教学活动安排;
场景3:学校为每一个年级准备了不同的名师微课,可以利用午间或者下午放学等长课
间的时间指定不同的年级教室滚动播放不同年级的名师微课。如,高一的课室播放高一的微
课,高二的课室播放高二的微课。
场景4:在学校门口、食堂等电视机中滚动播放校园文化的相关视频。
场景5:利用该套系统,在考试的时候定向不同的年级播放不同的考试听力文件。
6.6.3.功能应用
6.6.3.1.直播推送
微媒体发布系统与录播系统、校园电视台无缝对接,支持通过发布系统将校园新闻直播
节目、录播课室公开课、校园讲座等定时定向推送到各个教室。
同时支持直接将标准rtsp或rtmp格式的网络直播视频源直接进行推送,如阿里巴巴、
百度、腾讯等视频网站的直播节目可直接推送到指定的教室当中。
图表 16 直播推送教室接收端
6.6.3.2. 平台资源推送
微媒体发布系统与资源管理应用云平台无缝对接,可直接将学校平台的优质视频资源定
时定向推送到各个教室当中。学校可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轻松推送各种题材的教育电影、
教育宣传片到全校或者指定年级、班级;同时可推送优质教学视频、微课视频到指定班级进
行学习。
图表 17 平台资源推送教室接收端
6.6.3.3. 通知公告推送
一改以往学校需通过人与人之间传达、贴纸质告示栏、语音广播等方式进行通知公告的
发布的难题,微媒体发布系统满足学校高效、便捷的功能,快速创建PPT公告、文字公告,
全自动推送到各个班级当中。让全校师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获取到公告信息。通知公告还可设
置多次推送,避免有老师和学生错过通知。
图表 18 通知公告推送教室接收端
6.6.3.4. 教室自由点播
微媒体发布系统除了推送功能,各教室在系统空闲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可主动打开播放
客户端,进行视频资源的点击播放。该播放客户端与学校资源管理应用云平台对接,实现资
源共享。
图表 19 视频点播界面
6.6.4. 发布管理
6.6.4.1. 用户分组
支持学校按年级、学科等自定义进行教室分组,如高中可自定义将各班级分为“全校”、
“高一”、“高二”、“高三”、“理科班”、“文科班”等等,同时可对办公楼、图书馆、
实验室等纳入分组当中。
图表 20 发布管理示意图
6.6.4.2. 节目编排
可根据日历快速创建推送节目列表,推送列条细化到每一分钟,支持提前甚至一年的时
间指定推送计划。
创建节目列表时选择推送类型“直播教室”、“直播地址”、“点播”、“文字公告”、
“PPT公告”;推送的用户组,可以是一组也可以多组同时推送;设置指定的推送时间。
节目创建后直观呈现在管理员面前,可快速进行大批量节目统一管理。实时预览推送效
果,随时可进行节目的反复编辑修改,一键式进行批量节目删除。
图表 21 节目列表
6.7.集中控制管理
6.7.1.系统介绍
在管理中心部署一套集控管理系统,可通过集控管理系统对所有录播课室进行集中管
理。集控管理系统控制界面以凸显功能操作简易、便捷和专业为设计目标,界面既能同时浏
览多路录播课室的直播图像,对某个课室的其它观看角度的摄像机和教学课件PPT图像也可
有选择地同时浏览监看。每个录播课室的直播图像,可方便地从录播课室列表中快速调出。
在操作界面中还可直观地从树状课室列表中监视录播课室系统的开机状况,同时可通过远程
方式对每个录播课室系统进行包括开/关机、摄像机控制等远程操作。
录播管理中心为便于观看通常会设立大屏显示系统,管理平台为满足该需求,特设计了
大屏图像切换功能,通过操作管理平台,即可随意地把录播课室的图像调至大屏显示。
图表 22录播集中管理系统界面
6.7.2.场景应用
(1)教学监督巡课
领导可以在其办公电脑上通过应用云平台远程进行巡课,实时查看各教室的上课实况,
并且可以多角度的查看(包括老师全景、老师近景、学生全景、学生近景等),查看过程中
可以对精彩环节或者事故片段进行本地录制和画面抓取。
(2)教研听课
教研员可以远程实现“在线听课”,观看任意教室的上课实况,在听课过程中可以实时
针对任一视点进行录像视频评论、语音识别评论、文字评论等;同时,教研员可以应用手中
的移动设备(手机、平板)进行移动式“在线听课”。
(3)管理员远程设备管理
管理员负责对所有录播教室内的设备进行管理,针对减轻管理员工作量,实现批量监控
查看的需求,应用云平台为管理员提供了远程设备监管的功能,在其办公地点即可实现对所
辖所有设备的开关机等。
6.7.3.管理功能
(1)设备管理
区域性的录播系统所涉及的设备比较多,有前端录播课室的系统设备,包括录播主机、
摄像机、跟踪主机、数字音频处理器等,在录播管理中心有各种应用的服务器,包括管理服
务器、流媒体转发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等,对整个系统设备的管理是录播管理平台的任务,
其任务大致分为:
平台支持将系统硬件设备进行同一管理,把相关录播设备、服务器等资源添加到平
台,从而实现平台对这些设备、服务器登记管理。
录播区域可根据用户需求自由添加,实现对录播设备进行地域或行政区域划分管理。
可对已添加的录播区域进行修改和删除。
录播区域下属可再添加录播子区域。
在录播区域下添加录播设备和配置服务器。
录播设备的添加可实现单IP添加和IP段添加,即单设备添加和批量设备添加。
(2)用户管理
录播系统管理平台的使用对象一般有二种,一种是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管理人员,负
责对整个录播系统的管理操作,另一种教学活动需要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教研人员,因此根据
管理范围的不同,细分为系统管理员、普通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其用户权限分为:
系统管理员拥有所有权限。
普通管理员可添加普通用户,设置用户操作权限。对系统监控实现技术性操作。
普通用户,包括教学督导、教研员、领导可实现权限范围内的浏览操作,不同角色有适
应相关应用的操作界面。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617460a248147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