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发(作者:)
九、论证方法
一、定义
论证方法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它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
逻辑关系的纽带。如果说论点主要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主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
问题,那么论证方法则主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二、方法
一篇议论文要写得好,离不开对论点、论据的分析,更离不开一定的论证方法。那么,常见的议
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呢?
1、举例论证法(例证法)
举例论证法简称例证法,指的是论述时举出具体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它要求所举
事例要充分、确凿、有代表和根据性。例证法在议论文中运用得最多最广,它也是卓有成效的一种推
理方法。
例1、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
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
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
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
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
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
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例2、(2006海南省课改试验区 有删改)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
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
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
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
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
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2、引用论证法(引证法)
引用论证法简称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史文献、谚语、成语、
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以此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其优点在于有较强的权威性
和说服力。
例1、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
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
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
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
的钥匙。
例2、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崇高、最永恒、最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不朽的价
值的词,那就是“祖国”。屈原抱石怀沙,投身汨罗江时,想到的是祖国;文天祥过零丁洋,浩歌“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想到的是祖国;岳飞发出“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豪言
时,想到的是“祖国”;谭嗣同面对刀俎,引颈就戮时,面不改色,“我自横刀向天笑”。他想到的还是
“祖国”;陆放翁说:“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他梦
魂为萦、念兹在兹的也是“祖国”;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就义时讲:“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甘洒热血,视死如归,所报者,也是“祖国”。
3、比喻论证法(喻证法)
比喻论证法简称喻证法,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的道理的论证
方法。其作用是把不易理解的和较深的事理用容易理解的和较浅显的事物来说清楚,讲明白,具有深
入浅出、平易生动的特点。
例1、自私利己,愚者之见;打造双赢,智者之举。双赢,那是信心的基点,那是力量的源泉,
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双赢,使你我共辉煌。 (2005 山东高考
满分作文《双赢,你我共辉煌》)
例2、对于一个人来说,血液循环是否通畅关系到生命安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金融运转是否
正常影响到经济全局。这是因为,金融是一个国家的命脉,资金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如果这种“脉搏”
失常,“血液”不畅,经济是难以稳定的。了解上面这样一个道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党中央、国务院为
什么决定从整顿金融秩序入手,强化宏观调控,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什么要整顿金融秩
序》
4、对比论证法(比较法)
对比论证法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从而深化
中心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这是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之一。
例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
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
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例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
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
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
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无疑,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
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李政道的“生活方式”》)
5、类比论证法(类比法)
类比论证法也称类比法,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从而得
出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比较类推”是
这种论证方法的根本标志,没有这个推理过程,就达不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已知事物”是这种论证方
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为所要论述的主体事物服务的客体事物,没有这个条件,不能使类推的道理
明显化,不易为读者接受,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例1、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
过,留下圈圈年轮……那么朋友,我们从时代的大舞台上走过,又该留下点什么呢?我们应当留下青春
的骄傲,寻梦的足迹;我们应当留下真我的风采与个性的张扬;我们应当留下无悔的演绎和星光的灿
烂!
6、因果论证法(因果法)
因果论证法也称因果法,是一种通过对事情的原因或结果进行周密的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
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
例1、精彩的生命源于忍辱负重。死,可以明志;生,则可以践志。司马迁受累于李陵一案,他
经历了宫刑之痛,国君之恨,乡亲父老的白眼。他曾经哭泣过、孤独过,最终,司马迁写成了“史家
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使生命之树精彩。
他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忍辱负重,他要向世人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懦夫,而是一个在屈辱面前
能屈能伸的忍者,在屈辱面前越战越勇的斗士。唯有忍辱负重,方能让生命精彩。
例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他对
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
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
岳家军难。”。 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
主义”,严格执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
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
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7、假设论证法(假设法)
假设论证法简称假设法,是一种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论证中心论
点的论证方法,此类论证法常用“试想……呢?”“若……呢?”等复句展开论述。
例1、勤能补拙。就是说,天资差是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来补偿的。小时候很笨而屡次失败的著名
科学家爱因斯坦,毫不气馁,勤奋工作,最终登上了科学的顶峰;学生时代被视为最笨学生的我国数
学家华罗庚,顽强拼搏,发奋学习,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外留学时,因进校成绩差而被人耻笑
的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暗下决心,焚膏继晷,最终完成了享誉世界的学者。
试想,若无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哪里会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问世?若无顽强拼搏刻苦自学
的精神,哪里会有华罗庚在数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若无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努力,哪里会有童第周
在生物工程方面令人瞩目的成就呢?可见,勤奋是能补拙的。
例2、“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
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
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遭遇挫折,
笑对痛苦》)
8、归谬论证法(归谬法)
归谬论证法也称归谬法,是一种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这是写驳论文常用方法。
它经常用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论从而否定反面观点。具体做法是:首先,暂且假设对方的错误结论是
正确的;接着,顺着对方的逻辑去推理;最后,导出一个十分荒谬的结论。运用归谬法,可使文章具
有幽默和讽刺性,文风犀利而泼辣,让人有胜利的快感。
例1、孔融十岁的时候,和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
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
“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
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李元
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
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
明吧。”陈韪听了非常窘迫。
三、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如今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因此总是千方百计伪装自己、表演自己。固然,
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
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
真诚,总能打动人。”
思考:上述文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分别指出这些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
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
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
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思考:上述文段阐述了什么观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请以“信念”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
4、请参考例句,用举例论证法再举三到四个例子,完善下面的文段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有勤,才有了 ,也才有
了 ;
有勤,才有了 ,也才有
了 ;
有勤,才有了 ,也才有
了 ;
有勤,才有了 ,也才有
了 。
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个论证语段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谈到他的创作追求时,形象地把自己的写作比做海上漂浮的冰山,用文字表达
出来的只是海面上露出的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是藏在海面以下的。
许地山的《落花生》有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
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落花生这种隐而不
露的品质在生活中是常见的。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601671a247828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