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发(作者:)
智慧广场-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画图法,学习表
格列举法。
2.经历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过程,感受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的优
越性,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
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探索解决递增递减问题的过程中,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
题。
教学难点: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学生课前预习并完成课前小研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自主学习课本75页智慧广场
并完成课前小研究,(出示智慧广场情境图)同学们完成了吗?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小研究,经过自主学习你发现了哪些数学
信息(问题)?
预设:
1.欢欢从8岁开始种第一棵树,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种一棵树。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欢欢每年比前一年多种一棵树也就是说:欢欢8岁种1棵树,9
岁时就要比8岁多种一棵,那么9岁种2棵树,10岁要比9岁再多
种一棵也就是说10岁种3棵树,同样11岁就种4棵树。
每年比前一年种树的棵树增加一棵。
2.欢欢今年11岁了,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二、小组合作
过渡:看来同学们确实已经理解了题意,那么欢欢今年一共种了
多少棵树?你想不想把你的方法说给小伙伴听一听?
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成果,注意小组长带好头,
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方法说给小伙伴听一听,说的同学要注意表达清楚,
听的同学要专心,小组成员之间可以比较一下谁的方法好。(出示合
作要求)
班内交流:
“现在谁来(哪个小组)跟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的成果?”
预设:
1、画图法。先画图在计算出来得数
2、数手指。
3、用数字代表(列举法)。
欢欢8岁种1棵树,9岁种2棵树,10岁种3棵树,11岁种4棵树。
然后1+2+3+4=10棵。
大家的方法不同,但得出的结果都是10棵。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594491a247693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