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发(作者:)
第十章数学活动
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2.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数学活动将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所学知识应用
于实际,需要学生亲自从事收集数据的活动,然后再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数学活动需要
灵活运用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策略,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一些
试验来获得数据,再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活动结果回答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强调让
学生亲自进行统计调查,经历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基本过程.该活动是针对本章的统计调
查的重点内容——简单随机抽样而设计的。用简单随机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是总体的一部
分,而总体的情况往往是未知的.用样本估计总体时,结果可能会与实际接近,也可能会出现
偏离总体比较大的情况。活动的目的是在调查总体已知的情况下,让学生切身感受简单随机
抽样中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简单随机抽样中的合理性和随机性。基于以上分析,
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亲身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体会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合
理性和随机性,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二、教材解析
本节课涉及的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呈现在教材中,详细列出了活动所需的器材与活
动方案,要求学生完成活动、得到结论,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解释与反思.
三、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感受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与随机性,能用样本估计总体.
(2)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体验获得
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通过活动,学生在多次试验中,能认识到出现结果与总
体比较接近或偏离比较大的情形都是合理的,并能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解释,并
能提出改进估计精度的方案。
达成目标(2)的标志: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积极思
考,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自主探究两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合
作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成功的快乐,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章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抽样调查的方法,并可以利用现成的数据对调查目
的进行估计.学生缺乏对这种调查方法的切身感受与估计结果与总体情况是否相
符的切身体会.本次活动既使学生体验自己收集数据的过程,又能使学生感受到
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估计总体的合理性.同时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样本结
果带有随机性.此外,在对整理后的数据加以分析时,要求学生在不损失信息的前
提下,采用恰当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能对样本估
计结果的合理性与随机性做出解释.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根据活动课的特点,学生准备与本班人数相等的小纸片,一个纸盒、计算器若干。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
为什么需要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抽样调查)
(1) 考察的对象太多时,不适合用全面调查。
(2)考察对象有破坏时,不适合抽样调查
(二)学习新知
通过前面的思考,我们已经知道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可以对总体进行估计.可是估
计的效果具体如何呢?下面我们通对一个活动验证一下.
师生活动:
1.学生分成小组,调查并记录全班同学的身高,分别写在事先准备好的小纸片上,将数
据输入Excel表格,算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然后把所有小纸片放在纸盒里.
2.充分搅拌盒中的纸片,随意抽取8张纸片作为一个样本,计算纸片上数字的平均值(可
借助计算器),将抽取的纸片放回纸盒.
3.比较每组抽取样本的平均身高与全班的平均身高,让学生谈谈对这个结果的看法.
4.重复“步骤2”3次,把每次求得的样本的平均身高与全班平均身高作比较,让学生
谈谈自己的发现.
(三)活动思考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几个问题:
(1)全班同学的身高的平均值与各个小组算出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出现了什么情况?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492010a245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