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探究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探究


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智能

化体系探究

摘要: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势必要走向智能化、信息化,

要想真正地推动预算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则要构建智能化系统。文章首先简单介

绍了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然后,探究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

智能化體系建设方案,最后则提出了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建设的保障性措施。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背景;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需要牢牢把握时机,积极地引进数字化技术,

构建属于自己的预算管理智能化系统,依托于此系统来实现预算的智能化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与时代接轨,才能真正地解决预算管理问题,提高预算管理

工作水平。

一、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逐渐走向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我国

企业创建了相对健全、完善、合理的预算制度与财务体系,这些制度和体系都极

大地支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

引进大数据技术、通信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辅助企业实现智能化预算,从而为

预算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然而,现阶段很多国有企业因为长期困在旧式的财务

理念中,在实际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中面临着多重压力和各种挑战,其财务管

理、预算管理的信息化进程缓慢,智能化体系构建不完善,预算管理难以实现智

能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第一,工作模块间缺少联动互通机制。一些国有企业即便创建了属于自己的

完善合理的决策支持体系,然而,由于系统内各个模块间的协作不善,相互之间

缺少联系,不同模块处于独立运行状态,无法实现信息的交流与资源的共享,数

据信息等难以相互沟通、交流,从而导致整个系统难以高效地运行。

第二,行业自动化程度有限。现阶段,预算编制、预算分析与考核等各个环

节还都处于手工电子表格绘制阶段,财务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都相对有限,

这无疑影响了整个预算管理效率。

第三,决策能力较弱。财务经营与分析工作的一大目标为:为决策人员提供

科学的辅助、支持,而且高效地分配预算资源,当前的管理体系因为没有理想的

信息、数据等的支持,导致整个系统缺少数据积累,系统的数据挖掘能力、数据

分析能力等也略显薄弱,无法达到以数据模型为基础的测算,也难以实现中期发

展预测功能,整个系统的智能化辅助决策能力都亟待优化。

二、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的建设

现阶段,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都在飞速发展,

这些技术都能为预算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系统支持。这些技术的成熟和日益发展

都推动着财务管理逐渐走向智能化、自动化,只有不断地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

最大程度地提高信息化水平,优化业财融合,才能真正地达到财务管理的目标,

全方位地优化财务经营决策分析管理制度,充分地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全面提高系

统的智能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与运行效率。

国有企业必须立足于科学的目标来构建智能化管理系统,具体体现为:经营

预算逐渐走向标准化、完善化,系统操作自动化,数据的可视化分析,资源的动

态调配,经营决策的智能化等,整个系统的核心内容为:智能化预算编制、资源

的动态优化调整、预算资源配置智能化辅助决策。基于以上内容来建构一套预算

填报和需求储备平台、资源配置决策辅助平台、预算执行分析平台等几大信息化

平台,将这些平台作为全新的支撑,对应构建出平台间的共享数据库。

(一)智能化的预算编制和资源调整

创建完善的预算常态储备管控系统,加快预算编制全过程的标准化建设,为

每年编制预算、资源的动态调整做好准备。对于预算需求常态化储备、预算填报

全过程管理、预算的标准化编制等在关键环节实施信息化监督,打造出预算填报

和需求的储备自动化管控平台。依赖于RPA技术,来达到对预算数据的汇总、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269961a241417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