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
2.1.2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含山中学 张先宏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第二
章第一节第二课(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根据我所任教的学生的实际情
况,我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划分为两节课(探究图象及其性质,指数函数及
其性质的应用),这是第一节课“探究图象及其性质”。 指数函数是重要的基本
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不仅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基础,同
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
二、 学生学习况情分析
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
进行研究的,是学生对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教材在之前的学习中给出
了两个实际例子(GDP的增长问题和炭14的衰减问题),已经让学生感受到指数
函数的实际背景,但这两个例子背景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本节课先设计一个
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超出想象的结果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三、设计思想
1.函数及其图象在高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何突破这个即重要又
抽象的内容,其实质就是将抽象的符号语言与直观的图象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持久的好奇心。我们知
道,函数的表示法有三种: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以往的函数的学习大多只
关注到图象的作用,这其实只是借助了图象的直观性,只是从一个角度看函数,
是片面的。本节课,力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函数,对函数进行一个全方
位的研究,并通过对比总结得到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去体会这种的研究方法,以
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
2.结合参加我校组织的两个课题《对话——反思——选择》和《新课程实施
中同伴合作和师生互动研究》的研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实践以下两点:
⑴.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同伴合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
学习方式。
⑵.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并且在对话之后重视体会、
总结、反思,力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研究
数学的方法。
3.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目标
根据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指数函数
的概念,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在理解指数函数概念、性质的基础上,能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类比,回顾归纳从图象和
解析式这两种不同角度研究函数性质的数学方法,加深对指数函数的认识,让学
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同时通过本
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
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象、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约3分钟)
师:如果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6粒
米,4号同学准备8粒米,5号同学准备10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
学该准备多少米?
学生回答后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该准备102粒米,大约5
克重。
师:如果改成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
8粒米,4号同学准备16粒米,5号同学准备32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
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米?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很多或能算出具体数目】
师:大家能否估计一下,51号同学该准备的米有多重?
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所需准备的大米约重1.2亿吨。
师:1.2亿吨是一个什么概念?根据2007年9月13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
新数据显示,2007~2008年度我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27亿吨。这就是说51号
同学所需准备的大米相当于2007~2008年度我国全年的大米产量!
【设计意图:用一个看似简单的实例,为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准备;同时
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指数函数的爆炸增长,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
趣和欲望。】
在以上两个问题中,每位同学所需准备的米粒数用
y
表示,每位同学的座号
数用
x
表示,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很容易得出y=2x(
x
N
)和
y2
x
(
x
N
)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漏掉
x
的取值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具体问题
中
x
的范围。】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253149a241089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