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
2010年11月 河北学刊
Nov.,2010
第30卷第6期
Hebei Academic Journal
V01.30 No.6
核心期刊测定方法回顾与评析
郑松涛 ,冯春明
(1.河北师范大学《高校社科动态》编辑部,河北石家庄050091;2.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河北石家庄050016)
[摘要]核心期刊评价问题在中国既有理论研究成果,也有实际应用成果。但对核心期刊的认识远未达成一致,核心期
刊的评价和筛选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总的来说,测定核心期刊普遍采用了信息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然而,从不同的分
类角度,这些方法又被分为定性和定量等多种具体方法,后来又发展为综合测定法。中国“核心期刊”研究三十年来,人
们从未停止过对“核心期刊”测定方法的探求。也可以说,方法探索一直是“核心期刊”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预见,核心
期刊的测定方法在今后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测定方法也必将继续演变下去。
[关键词]核心期刊;测定方法;综合测定法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文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605011);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项目《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2002212)
[作者简介]郑松涛(1966一),女,河北省唐山市人,河北师范大学《高校社科动态》编辑部副编审,主要从事编辑学研究。
冯春明(1956一),男,河北省藁城市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编审,主要从事编辑出版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0)06—0184—05 [收稿日期]2010—06—10
如何测定核心期刊,采用什么方法和指标,一直是
间也愈显紧张,经验法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即受到许
研究的热点。目前,核心期刊测定方法很多,且这些测 多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核心期刊的测定结果缺乏严
定方法之间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亦各有其科学
密科学性。在这一背景下,就促使了定量评价方法的
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缺陷,核心期刊测定方法
广泛研究。
的演变轨迹也反映了人们在核心期刊测定观念上的改
变。
二、核心期刊测定的定量方法
(一)布拉德福测定法
一
、
核心期刊测定的定性方法
在定量测定方法中,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布拉德福
常用的定性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专家咨询 测定法。布拉德福在大量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文
法,即图书情报人员在征订期刊时,向相关专业的专家
献分散定律,此定律最基本、最通常的应用就是核心期
咨询,或者直接请专家在有关期刊征订目录上选择和
刊的测定。具体说来,布拉德福测定法又有三种做法:
确定有关学科的核心期刊;二是用户调查法,即图书情 1.区域分析法。区域分析法是布拉德福定律的直
报人员在征订期刊时,通过问卷、座谈会等形式对读者
接应用,这种方法的程序就是布拉德福在发现文献分
和用户进行调查,了解其对期刊重要程度的看法以及
散定律时所采取的研究程序。第一步是确定测定对
利用期刊的情况,从而测定出核心期刊。 象,也就是选取某一学科或者专业的相关期刊;第二步
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专家或者读者的主观定性给
是确定统计的时间段,将这些期刊的某个时期与此专
予期刊的重要程度的评价,均属于经验法的范畴,简便
业或者学科相关的论文作为统计对象,统计所选取的
易行。在提出核心期刊这个概念的初期,期刊的数量
期刊上的相关论文载文量;第三步是应用布拉德福的
还不是特别多,尤其是针对一个学科、专业或者主题,
等级排列技术,按照载文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期
可供选择的文献信息源还相当有限,所以一些专业图
刊进行排列,然后遵照每个区文献数量大致相等的原
书馆一般采用定性测定方法来选取核心期刊。随着期
则根据具体隋况将这些期刊分成若干个区。通过这样
刊数量的迅速增加与价格的不断上涨,经费和存贮空
的步骤获取的第一区的期刊即为该学科领域或专业的
1 84
◆期刊研究◆
核心期刊。实践证明,分区越多,核心区对应的文献数
量越少,核心期刊数量也越少。此法的优点是可以根
据需要来分区,以分区数量来控制评价结果,满足不同
先选择来源出版物:一般是选择某学科或者专业中的
一
种或几种较权威、较常用的期刊作为本方法中的来
源出版物。②统计引文的出处和引用次数:引文法最
关键的步骤是获取引文出处及引用次数,这主要有两
的需求。但在实际操作当中,对于分区数量有时不好
把握。
2.图像分析法。图像分析法是根据等级排列的统
计数据作图,利用图像分析来确定核心期刊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首先统计各种期刊的相关论文数,以论文
的累积量作纵坐标,以对应期刊数量的对数值作横坐
标,得到前部上凹,后部平直的论文分布曲线,以曲线
种方法:一是直接利用信息计量学工具,如SCI、JCR提
供的期刊被引量指标,比较这些数据的大小即可直接
选定核心期刊;二是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来获取引用
次数。③确定核心期刊:把在第二步获取的这些原始
期刊被引次数按降序排列,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的被引
次数标准来选取排在前面的为该学科的核心期刊。
与直线的连接点为分界点,此点以前的区域为核心区,
所对应的期刊即为核心期刊。
3.布氏定律法及百分比补偿。区域分析法和图像
分析法对期刊的排列是以其刊载某一主题论文的绝对
数量统计为依据的,只考虑了期刊刊载某一主题文献
的绝对数,而忽视了每种期刊中某专业文献在该期刊
所载文献总数中的百分比(即相对数),这就造成了一
些专业性很强,但载文量不大或刊期较长的重要期刊
不能入选为核心期刊,特别是对口的小型专业期刊,就
有可能被排除在核心期刊之外。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有人提出了“百分比分布”的方法:①统计并计算每一
种期刊所刊载的某一主题的论文占该期刊全部论文的
百分比;②将各种期刊按其百分比的大小次序排序;③
选定一个合适的比例(如50%)作为标准,高于这个百
分比值的期刊可确定为该学科的核心期刊。这种方法
的优点是:由于百分比的计算,与期刊的绝对载文量无
关,因而就使得那些小型但又是对口的专业期刊不致
被淘汰于核心期刊之外,亦使确定的核心期刊更能符
合该专业领域内使用的实际情况。实践证明,利用布
氏定律法及百分比补偿来测定核心期刊是一种行之有
效的方法。
(二)累积百分比法(80%法)
以累积百分比法测定核心期刊的具体做法是:把
某学科相关的所有期刊按其在某一段时间的相关载文
量的多少递减排列,然后根据需要确定累积百分比,按
照排序情况计算出累积载文量和总载文量,当累积载
文量与总载文量的比值达到事先确定的累积百分比
时,排在此前的期刊确定为该学科的核心期刊。由于
一
般要求百分比达到80%,所以这种方法亦被称为
“80%法”。
(三)引文法
引文法是测定核心期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系
根据所统计的目标学科的期刊在一次文献中被引用的
频率按递减顺序排列,排在前面的被大量引用的期刊
可以被测定为该学科的核心期刊。具体做法是:①首
从上面引文法的操作步骤来看,这种方法测定的
结果比较客观,而且用该方法测定的核心期刊能较全
面地反映该学科的内容和水平。同时,这种方法不仅
可以测定专业性核心期刊,也可用于测定多学科综合
性的核心期刊;若利用JCR、SCI等大型工具还可大大
减轻手工统计的繁重负担,提高引文分析的精度和效
率。因此,不失为图书情报部门选择期刊的一种重要
方法。
但引文法也有其不足之处:①由于文献被引用要
通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对于一些新刊特
别是新兴学科的新办期刊,引文数据在反映期刊实际
使用率方面存在误差。②某些论文在引文的使用中存
在不合理倾向。人为因素产生的引而不用、用而不引
以及为了阿谀某人的引用、自诩的引用、互相吹捧的引
用、牵强附会的引用等也会对引文分析结果产生不良
影响,从而降低引文分析结果的可信度。③论文是否
被引用,不仅与论文质量有关,也与该论文的选题是否
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学科的发展阶段和该领域的研究
人员数量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应用性学术期刊
被引用的频率低于理论l生期刊。
(四)文摘法
文摘法是以被二次文献摘录的频率作为期刊重要
程度及选择依据的一种常用的测定核心期刊的方法。
凡期刊中被摘录或索引的论文数量较大者,可选为核
心期刊。利用文摘法测定核心期刊的具体做法是:①
选取统计的文摘杂志,这是文摘法的关键步骤。当一
个学科拥有两种以上的文摘杂志时,选准用作统计分
析的文摘杂志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选择该学科领域
内国际上著名的有权威性的文摘杂志、题录或索引作
为统计分析的依据。在确定用作统计分析的文摘杂志
后,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选取统计的年代和期限,应尽
量采用该刊最近的卷、期,一般以统计一年为妥。统计
的时期太短,所得核心期刊欠准确,带有一定偶然性;
统计时期越长,所得出的核心期刊自然是更准确,但费
时太多。因此,一年期限是比较适中的。②统计期刊
1 85
河北学刊2010・6
的被摘录量并排序,一般是统计一年内该文摘摘录某 使用结果也不能全面反映使用情况,原因在于存在读
学科的各种期刊的文献量,并按降序排列。③选取核
心期刊,一般是由高位往低位计算,排在前面的累积文
摘量占期刊文献总摘录量的比例(即累积文摘率)达到
70%时(一般取此标准),则相应的期刊可初步确定为
者间的重复借阅、借了不用、指导性期刊的借阅次数少
等情况,因此某些借阅多的期刊不一定是本馆的核心
期刊。
由于流通率法是比较适用于馆藏核心期刊确定的
该学科的核心期刊。④进行交叉对比确定核心期刊,
即如果某学科有多种著名文摘杂志时,可以采取交叉
对比来获取更加准确的核心期刊名单。我们可以选取
方法,因此为了确保馆藏核心期刊的准确性,在分析期
刊流通情况时,我们可以考虑本馆对外申请复制和互
借较多的期刊作为弥补第一个缺点的补救措施;对于
第二个缺点的弥补方法是,我们在分析流通借阅数据
时不仅要查看读者借阅的详细信息,同时还要与前面
其一种文摘杂志作为主体,采用上述三个步骤作统计
出该文摘杂志的核心期刊表,称为主表。同时取另一
种著名文摘杂志作辅助,以同样方法统计出核心期刊
表,称为副表。然后,用副表和主表进行对比,加以验
证。保留两张核心期刊表中都有的期刊,删除一张表
中有而另一张表中没有的期刊。经核对验证之后,重
新整理正表中所保留的核心期刊,并重新给予序号;如
果期刊在两表中序号不同时,当以主表为准。经这一
方法确定的核心期刊,其准确度、可信度均较高,因此,
该方法堪称确定核心期刊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最基本方
法。
不过,运用文摘法选取核心期刊时应注意以下几
点:①由于文摘是按照期刊的绝对文摘量来排序,因
此,一些小型专业期刊很难进入核心期刊的行列。②
有些期刊多载科普I生、广告性、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型论
文,虽具有较多读者和较高使用价值,但往往不被文摘
杂志所摘录,因而这样的一些期刊也时常会被排在核
心期刊之外。③文摘率往往要受到文摘源和文摘员素
质等种种条件的限制,因而诸如有些比较重要的期刊
和重要文章被漏摘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从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文摘法测定核心期刊的准确性。
三、根据需求确定核心期刊的方法
流通率法是根据期刊被读者使用(借阅)的频率大
小作为确定核心期刊的依据的一种核心期刊确定方
法。具体来说,就是统计馆藏杂志在一定期间内的出
借次数、馆内阅览次数、复制量及外借文献的使用次
数;并对统计结果进行降序排列,排在前面的流通频率
较高者即为核心期刊。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简单易行,
比较符合实际,可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确定本馆读
者最需要的期刊。所以,这种方法往往是确定馆藏核
心期刊的常用方法。
不过,流通率法也具有一些缺点:①此法统计对象
是本馆的馆藏杂志,得到的核心期刊表是本馆已有期
刊的选择结果,这并不完全代表读者所需的全部核心
期刊,因为一些本馆没有而读者需要的期刊就不能在
流通率法中得到反映,这是缺点之一。②流通率法的
1 86
说到的调查法和咨询法相结合来确认我们通过流通率
法获取到的核心期刊。
四、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主要是将几种方法同时运用,综合判
断核心期刊。这一方法的提出和完善主要得力于模糊
数学,因此,模糊数学的相关原理被广泛运用到“核心
期刊”遴选领域。综合评价法的遴选程序通常有以下
三种:一是以某一指标为主,初步确定人选期刊,再借
助其他指标对入选期刊进行“微调”,从而最终确定出
“核心期刊”;二是将各个指标放在同等平行的位置上,
按各个指标分别遴选出入围期刊,然后取其相互交叉
部分(即同时入围的期刊)为“核心期刊”;三是先用单
指标算出各刊的分值,然后将各刊分值乘以不同的权
重,算出各刊的综合得分,再以得分的高低为顺序,从
高到低排列各刊,取累积值的70%或80%之上的期刊
为“核心期刊”。
1987年,罗式胜提出运用综合法测定“核心期刊”,
即以布拉德福定律、引文分析法、百分比法分别测定出
三个“核心期刊”的子集,然后对这三个子集进行对比
合并,取这三种子集的交集为“核心期刊”…。这在一
定程度上弥补了单指标遴选核心期刊的局限性。与此
同时,王伟发表专文系统介绍国外s.M.Dhawan等人
综合筛选“核心期刊”的模型。这种模型采用了引文
法、文摘法和期刊的利用(阅读、借阅、申请、复制等)三
个指标,进而分析了这三个指标之间形成的七种交叉
关系,由此列出评价和选择期刊的程序 。1988年,高
潮柱尝试运用借阅统计与文摘相结合的方法来遴选
“核心期刊”。具体做法是,先用借阅法遴选出“核心期
刊”,再用文摘法遴选“核心期刊”,然后取相同部分为
最终确定的“核心期刊” J。但这样的综合仍停留在一
个简单的层面上。1989年,李锡初认为,罗式胜提出的
方法是可取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不足之处在于将这
三种子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故提出以加权综合
法与模糊线形加权变换法弥补罗氏的局限性,从而使
◆期刊研究◆
这一方法的运用向前迈进了一步 J。同年,王秀成提
出综合测定“核心期刊”的新模型,即首先确定出“核心
期刊”的三个遴选指标:影响因子(I)、载文量比例数
(F)、期刊利用次数或利用率(U),继而赋予这三个指
刊”遴选领域,对“引文分析”、“文摘分析”、“流通分
析”三种方法进行了综合,从而构建起“核心期刊”遴选
的“灰色关联度模型”。他还以畜牧兽医为例,具体比
较了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与其他方法测定“核心期
刊”的区别。他认为:“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确定核心
期刊,既弥补了单一分析法的不足,又较模糊综合评判
标不同的权重系数(P1、P2、P3),从而建立起综合法的
新模型:R:I・P1十F・P2十U・P3 。尽管这些指
标是否科学与合理尚需研究,但这种综合法遴选核心
期刊的数学模型却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如罗式胜提
出的“平行综合法”、李锡初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加权综
合法”以及王秀成提出的“加权综合法”的新模型,为运
法科学合理、分辨率高,同时又具有以下特点:方法物
理概念清晰,计算程序简便、可行,统计得出的所有数
据对核心期刊的确定均产生影响。丢失信息少,确定
的结果直观、可靠。”EloJ 1995年,徐捷与尤韬提出了一
用综合法多指标遴选“核心期刊”提供了具体方案,为
提高“核心期刊”测定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这种方法
上的突破,避免了以单指标或少数指标测定核心期刊
的尴尬,至今仍然是“核心期刊”测定和遴选的较好思
路,但这种方法的权重值由遴选者“人为”裁定,这就使
加权平均的基础并不等权,从而使这种方法的科学性
受到质疑。1988年后,学术界开始尝试用模糊数学的
矩阵理论来综合遴选“核心期刊”,用“隶属度”取代各
个指标的“权重”。如1990年,费卫亭与张健菁初步建
立起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数学模型,包括因素集和权
重集,同时还提供了评估实例 。1991年,吴明新建立
起单因素评判和整体评判的数学模型 。此外,钱兴
澍开始尝试运用模糊数学模型来遴选中医药“核心期
刊”;刘晋源等运用模糊数学遴选出建筑科学“核心期
刊”21种;曹建儒等运用此法遴选出旱作农业“核心期
刊”21种,等等。
五、对新评定方法的探讨
回顾核心期刊的测定方法研究历程可知,改革开
放三十余年来,人们从未停留在已有的一些方法上,而
是不断探索出一些新的遴选方法。
1989年,秦立富提出用价值分析法来测定核心期
刊的新颖视角。他在文中所列“期刊质量评价标准表”
的指标颇为繁复,包括政治标准、科学标准、情报标准、
编辑标准、出版标准、反馈标准等。从这些标准可以看
出,秦立富对“核 D期刊”的理解与前期人们的认识有
着明显不同。前期对“核心期刊”的理解侧重期刊文献
的累积量、文献被引用率,而此文则重于对期刊整体质
量的评价 。当然,这种理解是否妥当,值得商榷。同
年,顾兆麟将控制论的相关原理引入“核心期刊”研究
领域,提出遴选“核心期刊”的“黑箱方法”E9i。如此等
等。尽管这些方法未能得到普遍认同,但却给人耳目
一
新的感觉,拓宽了分析和认识视野,促进了“核心期
刊”遴选方法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1993年,侯晓军将灰色系统理论引入了“核心期
种新颖的“核心期刊”测定方法:AHP(层次分析法)。
他们首先构造了“核心期刊”测定的层次分析法模型,
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即目标层(测定“核心期刊”)、准则
层(由三个要素构成,分别是“期刊刊载信息的质量”、
“期刊刊载信息的数量”、“期刊报导信息的速度”)、指
标层(由“准则层”的三个要素进一步细分而来)、方案
层(待评价的期刊)。然后通过建立判断矩阵,分别比
较每一个层次内各个元素两两相对的重要性,继而将
所得数值乘以权重后排序,取某一值为基线,高于此值
者即为“核心期刊”_l 。
2O02年,黄瑞金提出了一种新的“核心期刊”数值
优化选择方法,即蛛网图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优势在
于能够直观地表明“核心期刊”之间的差异,也有利于
在遴选中辨别综合评价值相近期刊之间的优劣。它不
仅为“核心期刊”的遴选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工具,同
时也适用于其他一些评价领域,诸如论文质量测评、图
书评估、干部考核、教学评估以及销售情况分析等¨ 。
逼近理想排序法,是一种系统工程中的决策方法,
其优势是能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排序,从而优选出最
接近理想的方案。这种评判方法的基本程序是“基于
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
案和最劣方案,然后获得某一方案与最优方案和最劣
方案的距离(用差的平方和的平方根值表示),从而得
出该方案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并以此作为评价各
方案优劣的根据”。2003年,李子丰首先将这种方法引
入馆藏核心期刊的遴选领域,并用这种方法对广东医
学院图书馆馆藏的830种中外文医学期刊作了综合评
价 。在模糊线形加权变换法评价中,各指标的“权
重”通常根据专家意见赋予,这就难免会带有专家的主
观随意眭。采用逼近理想排序法,避开了“权重”这一
概念,评价结果就显得更为客观。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统计学方法,它以不丢失或
很少丢失原有信息量为前提,可将分析问题的多个指
标综合成尽可能少的综合f生指标。这些合成的综合I生
指标既能充分反映原来多个指标反映的信息,又能使
1 87
河北学刊2010・6
3).
指标之间互不相关。2003年,管进等人提出用主成分
分析的方法来对期刊进行评价,指出在“核心期刊”评
选中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原指标信息的重迭,又不
失去原指标信息的总含量”,并以广东医学院所藏期刊
[2]王伟.Dhawan期刊筛选模型的确立[J].情报学刊,1987(2).
[3]高潮柱.用借阅统计法+文摘法选定核心期刊的尝试[J].
世界图书,1988(11).
为样本,对这种方法的使用程序作了演示。这种方法
的优势在于,各主成分的权重是通过定量计量的方法
求得的,这样就可以避免专家意见的主观随意性。但
作者也指出,“有时赋权结果可能与客观实际存在一定
的差距”,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后,最好再结
合专家的意见,作些微调 14]。2004年,管进等人再次
[4]李锡初.确定核心期刊的两种方法一加权综合法、模糊线
形加权变换法[J].图书情报工作,1989(1).
[5]王秀成.利用引文分析法测定核心期刊的局限性及综合测
定核心期刊的新模型[J].情报理论与实践,1989(6).
[6]费卫亭,张键菁.用引文分析法测定核心期刊的新尝试[J].
图书情报工作,1990.
[7]吴明新.核 期刊的综合鉴定法[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1
(3).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东医学院图书馆订阅的生物
医学类外文期刊作了综合评价 引。
选择核 期刊评价方法并不是件一劳永逸的事,
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比较、分析,才能使核心期刊的评
价方法日臻完善。可以预见,核心期刊的评价方法在
[8]秦立富.核心期刊VE选择法[J].情报学刊,1989(6).
[9]顾兆麟.“黑箱方法”与核心期刊[J].图书馆杂志,1989.
[10]侯晓军.用灰色关联度确定核心期刊[J].图书馆学杂志,
1993(5);侯晓军.综合判定核心期刊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及
今后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评价方法也将继续演
变下去。核心期刊评定应诸法兼用、博采众长、优势互
补,使评价结果更加接近客观实际,根据具体的应用目
其应用[J].图书与隋报工作,1993(4).
[11]徐捷,尤韬.一种新颖的测定核心期刊的方法一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5(6).
AHP[J].
[12]黄瑞金.确定核心期刊的直观表示法一
书馆理论与实践,2OO2(1).
蛛网图法[J].图
的及实际应用的现实可行性,灵活选择、科学决策、脚
踏实地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但愿未来的核心期刊
评定能够走出理论研究的象牙塔,评价出更加准确、更
加符合实际的核心期刊。
[13]李子丰.利用TOPSIS法确定核心期刊[J].情报杂志,20O3
(1).
[14]管进,等.主成分分析法在核心期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3(9).
[参考文献]
[1]罗式胜.核心期刊综合鉴定法探讨[J].图书与情报,1987(2,
[15]管进,等.外文核心期刊的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
应用[J].医学情报工作,2004(1).
Review and Analysis of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Core Journals
ZHENG Song—tao ,FENG Chun—ming
(1.Editorial Ofice,Socifal Sciences Perspectives in Higher Education,Shijiazhuang 050091,China;
2.Editorial Ofice,Academifc Journal of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16,Hebei)
Abstract: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re iournals,there are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ruits in China,
but how to understand core iourllal8 remain diverse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s are various.In general,
theory and method of information metrology are usually adopted.However,in different angles,these
methods are used by way of nature and number and then a comprehensive method is applied.It may be
said that exploring a method fit for the evaluation of jouruals has been the main content in the studies on
core journals.And we can see that this will continu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core journals;determination method;comprehensive determination method
[责任编辑、校对:把增强]
188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095880a238033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