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子在学术期刊质量上的作用

影响因子在学术期刊质量上的作用


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信息管理与信息学 

●周淑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银川750021) 

影响因子在学术期刊质量上的作用 

[关键词]影响因子;学术期刊 

[摘要]通过对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 

刊的科学性和局限性的分析,认为影响因 

子是评价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指出在评 

价学术期刊时,影响因子的客观性、系统 

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已得到了认可,学术期 

刊要正确运用影响因子,发挥影响因子的 

客观性和科学性的作用,提高期刊各影响 

因子指数,以便影响因子更能体现期刊的 

影响范围,从而更好地、科学地评价期刊, 

使影响因子成为有利于作者、读者、编辑和 

期刊的科学评价因素。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l0o5—8214(2010)06--0038--02 

影响因子是1972年由E・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 

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期刊专业名词。学术期刊影响 

因子(Impact Factor)是指期刊近两年的被引率,即该 

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数。影 

响因子不仅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 

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 

重要指标。Ⅲ 

影响因子描述了一份期刊的论文在一定时间内的 

变化规律。引用的积累基本遵循(下图)所表示的 

曲线。 

影响因子窗口 

图 引用积累曲线图 

38・ 

它是一个衡量引用曲线在第2年到第4年间的相 

对大小的标准。它的计算方法是以某期刊前2年发表 

的论文在目前的引用数除以该期刊同期发表的论文 

数。发表的论文引用在其发表后2—4年内会急剧增长 

并达到一个峰值。在这个峰值后,引用呈指数性下降。 

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有四个方面:①论文因 

素,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的尺寸、类型、合作者数 

等都会影响到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②期刊因素,期 

刊的刊期、类型、页码、期发论文数量等都会影响到 

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③学科因素,不同学科的期刊 

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影响到期刊 

影响因子的高低;④检索系统,现在国内外有许多学 

术期刊的检索系统,由于检索系统所收录的期刊群组 

成差异较大,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值有较大差异,因而, 

同一刊物在不同检索系统中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子。 

基于上述认识,金碧辉等提出了“国际论文与国 

内论文合一统计方法”,[2 2该方法以影响因子为标尺, 

用布拉德福区域分析法将SCI来源期刊和CSCD来源 

期刊划分为6个等级区域,从而评价期刊及其刊载论文 

的质量,这有利于了解国内科技论文在国际期刊中的分 

布状况, 增强科研人员选刊投稿的意识,鼓励科研 

人员在有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论文,_4]更有利于把 

握和认识中国学术期刊所处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明确 

中国学术期刊的现状,探求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 

1 期刊影响因子的科学性 

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 

能系统地核对统计量,可以公平地评价和处理期刊因 

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 

实施,我国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数量有了显著的增 

加,人们开始关注论文的质量,从而引发了对期刊的 

评价。众多研究证明,学科文献的诸多属性在期刊中 

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可以通过文献计量统计的方法对 

期刊进行定量评价。现在影响因子在评价学术期刊质 

量上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许多学术期刊都非常重视 

刊物的影响因子,并把影响因子的排名作为期刊质量的 

重要评价标准。有的期刊还将影响因子与编辑的业绩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信息管理与信息学 2010(6) 

考核、职称评聘挂钩,学术期刊主管部门以及期刊协会 

等也将影响因子的大小作为评定期刊等级的重要指标。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某学科领域里的客观上被重视 

程度的宏观量度,论文量、时间和被引次数是计算影 

响因子的三个基本要素。国际著名的科学计量学专家 

普赖斯经过大量的文献统计后得出结论认为:科学论 

文发表后的两年是论文被引用的高峰期。由于期刊影 

响因子能够从总量上把握某一刊物所刊载的论文被关 

注的程度,能够从总量上计算出某一刊物刊登文章被 

引用的次数,从而为人们提供了该刊发表的文章所代 

表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的定量 

测度,也为人们通过该评价指标值的大小找到当今世 

界某一学科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提供了可能,其科学性 

受到普遍认同。 

期刊影响因子更多表征的是一个关于期刊影响力 

评价的概念,与期刊所刊载的论文之间没有必然联 

系。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期刊被引频次高的基础,被 

引频次高又是计算期刊影响因子时起决定作用的变 

量。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质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因 

此,影响因子也被视为评价论文学术性的重要指标。 

影响因子的客观性、联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 

认可,其结果便具客观性和公正性,在国际上受到了重 

视,被认为是比较科学的评价方法,因而被广泛使用。 

2期刊影响因子的局限性 

2.1收录期刊源的局限性 

(1)同一类期刊在不同的检索系统中,因统计源 

期刊库的数量及重点有所不同,其影响因子的排列序 

有很大差异,不同的学科领域由于统计源期刊的数量 

和引文习惯的差异,使得期刊影响因子有数倍的差异。 

(2)因学科栏目的设置,导致了期刊统计源的结 

构存在着标准不一的问题,使得一些学科的统计源期 

刊数量特别巨大,从而期刊的影响因子较高,而有些 

学科则统计源期刊数量很少,致使这些学科期刊的影 

响因子非常低。 

(3)在学科分类上,如果一种期刊涉及多个学 

科,这种期刊就会被分别列入多个学科期刊排序表 

中,就会出现相关学科期刊因影响因子大而排在本领 

域主要专业期刊之前的不合理现象,其实不同学科期 

刊的影响因子是不可比较的。 

2.2虚假引文的局限性 

(1)有些期刊为了提高影响因子,采取不正当手 

段,让作者著录参考文献时将自己期刊列人其中,但 

正文中并没有明确标出论文在什么地方引用,试图通 

过增加被引频次,来达到提高影响因子的目的。 

(2)有自引文献的不当引文现象,即作者在发表 

论文时,在其文后著录自己曾发表过的论著的一种行 

为。自引文献在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方面也起一定的 

作用,自引文献多,影响因子就大,人们往往不关注 

自引文献对该文献的影响程度,属于不正当的引文行 

为。不合理的自引文献会降低学术期刊评价的权威 

性,对学术期刊评价产生负面影响,因而使影响因子 

评价期刊的科学性受到质疑。 

3建议和措施 

3.1加强组约稿工作。吸引优秀稿件 

(1)向期刊的编委会约稿。期刊编委会一般都是 

学科领域内的知名专家,他们所撰写的文章一般说来 

可以较好地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计量指标。 

(2)向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的知名专 

家进行约稿,减少高质量的稿件外流。对于一些有重 

大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可以将他们的科研论文在本 

单位主办的期刊上优先发表,这样可以使刊物得到时 

效性强,学术价值高的文章。 

(3)在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科技期刊的 

主要作者群之一,他们一般都会参与到导师的研究项 

目,而这些项目往往都是国家或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 

研究水平较高,利用他们的优势来提高影响因子。[5] 

3.2扩大期刊影响,提高期刊使用率 

(1)定期安排编辑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向参会 

学者宣传和赠阅期刊。 

(2)要创造条件申请加入国外各种期刊检索数据 

库系统。 

(3)采取侧重刊登重点学科或特色学科某一方向 

的文章,形成集聚效应,提高期刊的计量指标。同 

时,鼓励作者在引文中增加对以往在本刊发表过的论 

文合理自引,以提高期刊的被引指标。I6] 

4结语 

影响因子在评价学术期刊的质量上有其科学性,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不具可 

比性,不能单一的用影响因子来比较。因此,我们要 

采取科学的态度正确运用影响因子科学评价期刊质 

量,在运用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时要注重发挥影响 

因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作用,以便影响因子的计 

算更客观、更公正、更能体现期刊的影响范围、学术 

水平,从而更好地、科学地评价学术期刊,使影响因 

子成为有利于作者、读者、编辑、期刊的科学评价 

因素。 

39・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信息管理与信息学 2010(6) 

●王 益(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电子资料室,银川750004) 

网络时代的新闻资料数据库与新闻网站之比较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资料工作;新 

闻资料数据库;新闻网站 

[摘要]作者根据多年在新闻资料部 

门的学习体会和工作实践,从多个方面对 

网络时代的新闻资料数据库与新闻网站进 

1 新闻网站的迅速崛起 

新闻网站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通讯 

技术日益强大,由新闻单位利用计算机互联而成的网 

络共享资源。它以其丰富性、时效性、跨地域性和相 

互交流性的特点,使新闻资料向数字化、网络化转 

行研究对比后认为,传统报业资料工作者 

应依托网络新技术,拓展新闻资料工作新 

变,新闻网站的整个网络空间成了新闻资料的虚拟馆 

藏。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众多传统媒体纷纷与 

网络联姻,获取了网络版、电子版等前所未有的新形 

式,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统计,已有几千家媒体 

领域,并提出了新闻资料数据库与新闻网 

站求共生之道、共荣之策的最佳选择:“合 

谋、合作、合力。实现互补、互动、互助” 

的发展思路。 

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成为网民获取新闻信息 

的重要渠道。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 

[中图分类号]G250.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8214(2010)06--0040--03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从根 

本上改变了新闻资料部门收集、整理、传递和使用信 

息的工作方式。面对这一新格局,有些新闻资料部门 

《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显示, 

网络新闻使用率达81.5%,用户规模达到2.06亿人, 

网络新闻阅读率比2007年12月增加了8.8个百分点, 

在网络应用中排名跃升至第二位,一改此前数字娱乐 

应用在前十大网络应用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这与 

2008年上半年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的网络媒体的表现 

密切相关。可以说,新闻网站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 

中影响巨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媒体。 

2新闻资料数据库与新闻网站之比较 

新闻资料数据库与新闻网站都是为读者服务的, 

的工作者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笔者根据多年在新闻 

资料部门的学习体会和工作实践认为,互联网与传统 

的新闻资料工作各有优势,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 

进,完全可以“合谋、合作、合力,实现互补、互 

动、互助”,共同发展。 

= ; 、蠕 工、 、舅 :l、 ,_ i ≈ 、簖、!矗、蠕 

并随着科技发展和读者群需要变化而不断完善。提供 

信息两者各有优势和局限性,是一种既互相区别又互 

、 ,^、 f 蟑 e ; 蠕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1(4):236--245. 

[参考文献] 

[5]方海,等.全国水产学类科技期刊主要计量指标 

[1]金碧辉。刘雅娟.期刊评价与影响因子、被引频 

次[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4):239— 

241. 

的统计分析与研究[J].2008(6):994--997. 

[6]吴寿林,石瑛.《上海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2004年影响因子的统计与分析[J].中国 

科技期刊研究,2006(6):1097—1102. 

[2]金碧辉,等.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合一统计方法 

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1999(3):59—65. 

[3]王昌度,王步选.我国高水平科技论文发表在哪 

[作者简介]周淑霞(1957一),女,副编审,主要从 

里[J].科技与出版,2001(4):34—35. 

[4]吕立宁,傅文华.鼓励科技论文走向国际[J]. 

事科技期刊编辑研究。 

[收稿日期]2010—02—22 [责任编辑]陈永平 

40・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078931a237688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