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
RESEARCHONLIBRARYSCIENCE
11
我国虚拟参考咨询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许洪军
【摘 要】采用文献计量方法
,
对国内虚拟参考咨询研究领域论文的时间分布、著者分布、期刊分布及主题分
布进行了定量分析
,
探讨了这一领域论文研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虚拟参考咨询 数字参考咨询 实时参考咨询 文献计量
Abstract:Thisarticleusesthebibliometricmethodtomakeastatisticalanalysisofthethesesonvirtual
referenceserviceresearchdocument,includingtime,author,sourceseriesandtheme
1
Accordingtothe
researchcharactersandtheexistingquestions,itgivessomeinspirationsforthefutureresearchesonvirtual
referenceservice
1
Keywords:virtualreferenceservice
digitalreferenceservice
real
2
timereferenceservice
literature
bibliometric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
VirtualReferenceService
)
,
又称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
(
DigitalReferenceService,
DRS
)
或在线参考咨询服务
(
OnlineReferenceServices
)
,
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帮助服务机制
,
它不受系统、时
间、资源和地域条件限制
,
借助网络化、数字化的手段
,
利用相关资源
,
通过参考咨询馆员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
,
使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有效答案
,
是一项能集中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图书情报资源和资深专家优势的新型
咨询服务
[1]
。
1984
年
,
马里兰大学的健康服务图书馆首先推出虚拟参考服务。据统计
,
美国研究图书馆学会的
122
个图书馆中有
96%
已经开展了不同形式的
VRS
。我国从
90
年代开始建立电子参考咨询
,
到目前为止已开展网
上参考咨询服务的图书馆约占
62%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年来我国虚拟参考咨询领域论文进行统计分
析
,
以探讨我国虚拟参考咨询领域的发展规律、研究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考虑到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绝对优势
,
以及各个中文数据库收录文献的特点和互补性
,
本文以重
庆维普
(
VIP
)
和中国知网
(
CNKI
)
为统计源
,
统计时间截止
2009
年
12
月
31
日。重庆维普采用题名或关键词作
为检索字段
,
中国知网采用关键词作为检索字段
,
检索词均选用虚拟参考咨询、网络参考咨询、网上参考咨询、
数字参考咨询、电子参考咨询、远程参考咨询、实时参考咨询、
参考咨询
,
通过逻辑或组配
,
经过去重和筛
选
,
得到相关文献
1392
篇
,
然后将检索结果导入
Excel,
再编制几个小程序进行分析处理
,
得到各项统计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
1
1
时间分布
科学知识量的增长及其规律与科学文献的增长及其规律是紧密联系的
,
科学文献的数量变化直接反映了科学
知识量的变化情况
,
因此科学文献的数量是衡量科学知识量的重要尺度之一。表
1
列出了近年来我国虚拟参考咨
询研究论文的详细数量。
2009
年数据因统计不全
,
仅做参考。
我国虚拟参考咨询研究领域论文的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2006
年以前文献增长速度高于同期数据库
(
维普和
中国知网
)
中全部期刊论文增长速度
,
特别是
2003
年和
2004
年
,
虚拟参考咨询研究领域文献的增长率远远高于
两个全文数据库的文献增长率
,
与中国知网相比
,
分别高出
351
和
101
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的虚拟参考咨询研
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虚拟参考咨询文献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受重视程度。
2007
年以后文献
增长速度低于同期数据库
(
维普和中国知网
)
中全部期刊论文增长速度
,
说明业内对虚拟参考咨询研究的关注在
逐渐减弱。
12
图 书 馆 学 研 究
2010
1
4
(
应用版
)
表
1
相关研究论文年代分布
年代
A
B
C
D
E
F
G
2001
年前
9
9
-
-
-
-
-
2002
18
27
-
2003
83
110
4
1
61
2004
170
280
2
1
05
2005
195
475
1
1
15
2006
260
735
1
1
33
2007
275
1010
1
1
06
2008
214
1224
0
1
78
2009
168
1392
-
-
-
-
-
947252528653262
-1
1
2321
1
1901
1
1241
1
0841
1
0350
1
998
211
-1
1
0981
1
0381
1
0901
1
1091
1
0911
1
088
注
:A
为当年虚拟参考咨询文献数量
,B
为虚拟参考咨询文献累积数量
,C
为虚拟参考咨询文献增长率
=
当年虚拟参考咨询文献数当年维普文献数
×
100%,D
为维普当年文献数
,E
为维普文献增长率
=
×
100%,F
为中国知网
上年虚拟参考咨询文献数上年维普文献数
当年文献数
,G
为中国知网文献增长率
=
当年中国知网文献数
×
100%
。
上年中国知网文献数
在文献增长
(
或知识增长
)
规律研究中
,
一般以文献累积数据为依据
[2]
,
由表
1
数据绘出论文增长变化曲线
图
(
图
1
)
。从图
1
可以看出
,2006
年之前
,
文献数量呈指数方式增长
,
从
2007
年开始
,
文献数量逐渐变为线性
方式增加。按照普赖斯
(
D
1
Price
)
的逻辑曲线增长理论推测
,2006
年之前
,
国内对此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和发展
阶段
,2007
开始
,
文献研究逐渐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但是
,
这可能也意味着该领域正面临新的突破
,
目前正处于
瓶颈阶段
,
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急剧增长期。因为我国的虚拟参考咨询研究发展时间并不长
,
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
的差距
,
另外联合参考咨询在我国还没有大面积的铺开
,
实现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
图
1
论文年代累积分布图
2
1
2
著者分析
通过著者分析
,
可以了解某领域的主要作者和核心作者群
,
有利于读者了解某作者的研究情况
,
促进学术研
究与交流。本文对
1392
篇文献按第一作者进行了著者分析。经统计
,1392
篇文献共有作者
1054
人
,
见表
2
。其中
发表
1
篇论文的作者有
855
人
,
占总人数的
81
1
12%,
发表
2
篇论文的作者有
134
人
,2
篇以下的作者占总人数的
93
1
83%,
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尾部
,
见图
2
。可见大多数作者尚处于突发性研究阶段
,
研究缺乏连续性。
长尾
(
TheLongTail
)
这一概念是由《连线》杂志主编
ChrisAnderson
在
2004
年
10
月的“长尾”一文中最早
提出的
,
是统计学中幂律
(
PowerLaws
)
和帕累托分布
(
Pareto
)
特征的一个口语化表达。长尾理论认为
,
在网
络时代
,
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
,
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
,
关注“尾部”产生的
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将长尾理论应用到虚拟参考咨询研究领域
,
随着虚拟参考咨询的普及推广和研究的
RESEARCHONLIBRARYSCIENCE
13
深入
,
图中的“尾巴”部分
,
他们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超越现在的高产作者和核心作者。
表
2
相关研究论文著者分布
发文数
(
篇
)
人数
比例
(
%
)
39
1
0
1
09
8
1
0
1
09
6
1
0
1
09
5
8
0
1
76
4
14
1
1
33
3
40
3
1
80
2
134
12
1
71
1
855
81
1
12
合计
1054
99
1
99
图
2
相关研究论文著者分布
我国的虚拟参考咨询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研究群体
,
拥有了自己的核心作者群
,
见表
3
。
39
篇文章中
32
篇为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
,
是虚拟参考咨询领域名副其实的核心作者。从核心作者所在机构可以看出
,
我国的
虚拟参考咨询研究已经受到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普遍关注
,
且中小院校有后来居上之势。这也说明随着虚拟参
考咨询的普及推广
,
中小院校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中来
,
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主力军。
表
3
论文的核心作者分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作者姓名
袁红军
周敬治
席晓南
初景利
焦玉英
臧国全
黄敏
谢志佐
牛敏
董敏红
曾建平
曹占伟
作 者 单 位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鲁东大学图书馆
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宁波大学图书馆
苏州科技学院图书馆
郑州轻工学院图书馆
韶关学院图书馆
衡水学院图书馆
发文篇数
39
8
6
5
5
5
5
5
5
5
5
5
虚拟参考咨询文献获得基金支持的也较多
(
见表
4
)
,1392
篇文章中
,
共有
127
篇文章获得基金支持
,
基金支
持率达到
9
1
30%,
其中获得国家级基金支持的有
20
篇
,
省级基金支持的
68
篇。除
2008
年外
,
基金支持比例也在
逐年增加。说明我国的虚拟参考咨询研究受到了领导部门
,
特别是教育部和省级领导部门的重视
,
给予了大力支
14
图 书 馆 学 研 究
2010
1
4
(
应用版
)
持。这与虚拟参考咨询的性质有关系
,
因为联合参考咨询需要图书馆之间相互合作
,
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
所以
市级和校级基金相对较少。
表
4
基金论文分布数据
各级基金论文
国家级基金论文
省级基金论文
市级基金论文
校级基金论文
基金论文总数
文章总数
基金论文比例
(
%
)
年
2003
2
1
0
0
3
83
3
1
61
2004
1
2
0
3
6
170
3
1
53
2005
8
4
0
1
13
195
6
1
67
2006
3
21
0
4
28
260
10
1
77
2007
2
20
2
14
38
275
13
1
82
9
16
214
7
1
47
2008
1
5
2009
3
15
0
5
23
168
13
1
69
合计
20
68
3
36
127
1365
9
1
30
2
1
3
来源期刊分布
对某一领域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
可以确定该领域的核心期刊
,
为读者提供指导。虚拟参考咨
询文献期刊分布比较分散
,1392
篇论文分布于
264
种期刊中。按照发文量大体相当的原则
,
将
1392
篇论文分成
3
个区
(
见表
5
)
,
其中载文
46
篇以上的期刊
7
种
,
覆盖文献
475
篇
,
占文献总数的
34
1
12%,
为核心区。载文
12
篇以上、
42
篇以下的期刊
21
种
,
覆盖文献
459
篇
,
为相关区。载文小于
11
篇的
236
种
,
覆盖文献
462
篇
,
为离
散区。按照布拉德福定律
:n1:n2:n3=1:a:a
2
,
对
3
个区域比较得知
,
论文数量并不符合布拉德福定律。说
明我国的虚拟参考咨询领域还没有发展到成熟阶段
,
而是处于起步、发展时期。
表
5
论文离散状况
区域
核心区
相关区
离散区
期刊数量
7
21
236
占期刊总数的百分比
2
1
65%
7
1
95%
89
1
39%
论文数量
475
459
462
占论文总数的百分比
34
1
12%
32
1
97%
33
1
19%
划分标准
载文
46
篇以上
载文
12
~
42
篇
载文
1
~
11
篇
表
6
列出了排名前
17
位的核心期刊
,
虚拟参考咨询领域核心期刊全部为图书情报类期刊
,
且图书情报类核心
期刊占到一半以上
,
说明这些论文的学术水平较高
,
虚拟参考咨询领域受到图书情报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同时
我们也发现
,
排在前几位的《现代情报》、《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和《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并不是图书情报类核
心期刊
,
说明虚拟参考咨询领域研究还不够深入
,
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
尚未引起图书情报界权威人士的足够
重视和认可。
表
6
论文核心期刊分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刊名
现代情报
图书馆学研究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图书情报工作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情报杂志
图书馆论坛
情报探索
情报科学
图书馆学刊
载文量
(
篇
)
95
94
85
53
53
49
46
42
34
32
构成比
(
%
)
6
1
82
6
1
75
6
1
11
3
1
81
3
1
81
3
1
52
3
1
30
3
1
02
2
1
44
2
1
30
核心期刊
CSSCI
要目总览
CSSCI
要目总览
CSSCI
要目总览
CSSCI
要目总览
CSSCI
要目总览
RESEARCHONLIBRARYSCIENCE
15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刊名
图书馆杂志
情报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建设
江西图书馆学刊
情报资料工作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载文量
(
篇
)
30
27
26
26
25
22
21
构成比
(
%
)
2
1
16
1
1
94
1
1
87
1
1
87
1
1
80
1
1
58
1
1
51
核心期刊
CSSCI
要目总览
CSSCI
要目总览
CSSCI
要目总览
CSSCI
要目总览
CSSCI
要目总览
2
1
4
主题分析
主题分析有利于了解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
认清当前研究领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
有利于指导今后的发
展。对上述
1392
篇文献进行统一分类
,
包括理论研究
(
占
74%
)
,
联合参考咨询
(
占
9%
)
,
实践调查
(
占
7%
)
,
相关技术
(
占
7%
)
,
国外研究
(
占
3%
)
,
发展趋势等。其中有些文章内容覆盖面广
,
主题交叉
,
分类难以界定
,
本文挑选其中几个主要主题对其归类。
2
1
4
1
1
理论研究
虚拟参考咨询理论研究覆盖的内容很广
,
所占比重也较高
,
为发文总数的
74%
。内容包括虚拟参考咨询与传
统参考咨询的比较
,
国内外虚拟参考咨询的比较
,
虚拟参考咨询研究综述
,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质量及评价
,
Web2
1
0
环境下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
服务模式及发展趋势等等。随着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普及和推广
,
学者们研
究角度变得越来越广泛
,
并且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和情报学方法来探讨问题
,
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如袁红军对提
供实时型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常用软件及其咨询过程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隐私进行了分析
,
并从
6
个方面提出构
建实时型数字参考咨询服务隐私权保护机制的策略
,
以维护用户权益
,
促进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稳定、可持
续发展
[3]
。焦玉英分析
Web
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跨越时空性、方式个性化、内容多样化三大
特征
,
阐述高校图书馆开展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的
5
个前提条件
,
说明高校图书馆实现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的
4
种方式
,
并展望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4]
。
2
1
4
1
2
实践调查
实践调查是指对某个、某类、某一地区或国内外图书馆进行调查
,
经过分析、对比得出研究结论
,
促进学术
的交流发展
,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实践调查的文章主要是对各馆案例的介绍及某一地区虚拟参考咨
询服务的调查对比分析
,
还有少部分国内图书馆及国内外虚拟参考咨询的服务对比分析
,
共占论文总数的
7%,
与国外相比数量仍然偏少。如李娟娟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
,
通过对咨询记录从问题数量、问题类型、
用户满意度、高峰时间段、咨询接洽时间等对实时咨询的服务效率进行分析
,
揭示咨询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
探讨
[5]
。王焕景采用随机抽样、实地观察的方法
,
以华东六省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为例
,
从平台建设、联机公共目
录查询、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展开图书馆在线信息服务的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提高公共图书馆在线信
息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6]
。虽然实践调查研究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
但其说服力强
,
论证起来有的放矢
,
我国学者在
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应继续加强。
2
1
4
1
3
相关技术
相关技术多是介绍虚拟参考咨询系统或是联合参考咨询系统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
包括
RSS
、
RIA
、
asp
1
net
、
ITIL
等技术在系统实现中的应用
,
或是介绍了网页推送技术、协同浏览和自动分类技术等
,
这类论文占总数的
7%
。目前
,
我国虚拟参考咨询相关软件的开发不是很多
,
这主要是由于开发软件对人员技术要求较高
,
周期较
长
,
成本很大
,
而现在网络上又有很多免费的现成的软件可以利用。但我们也要认识到
,
现成的软件终归要受制
于人
,
且功能有限
,
所以图书馆还应在能力范围内
,
综合成本考虑
,
多多开发自己业内的专用软件。比较有代表
性的像卢颖基于
ITIL
与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之关联的分析
,
对服务质量管理系统在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中的地位进行
了论述。并运用
ITIL
的方法论设计出包括服务渠道管理模块、服务质量评估模块和服务运维分析模块组成的系统
架构
,
并对系统相关功能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7]
。
2
1
4
1
4
联合参考咨询
联合数字参考咨询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新的生长点
,
旨在建立“一个国际化的数字图书馆网络”
,
真正有效地
16
图 书 馆 学 研 究
2010
1
4
(
应用版
)
实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服务资源的最优化共享和利用
,
是虚拟参考咨询发展的趋势。它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
功能
,
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
,
实现了图书馆间更加广泛的互动与交流。关于联合参考咨询的研究占总数的
9%,
包括联合参考咨询的系统开发、服务模式、系统比较、成本收益、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等等
,
所占比重偏少。比
较有代表性的像夏立新提出一种基于
P2P
和主题图的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的知识库建设方法
[8]
。蒋彤对我国联合参
考咨询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
找出存在的问题
,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9]
。
1999
年美国国会图书馆率先开展了
网络化合作虚拟参考服务
,
我国联合参考咨询起步较晚
,
馆际合作较差
,
服务质量不一
,
目前正处于瓶颈时期
,
学者们可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
早日实现突破。
2
1
4
1
5
国外研究
国外的虚拟参考咨询起步较早
,
发展比较成熟
,
无论是开展
VRS
的数量
,
还是服务方式、服务对象和内容、
接受、处理用户提问的数量、内容的深广度、相关技术和服务保障
,
我们从国外的研究中都可以得到很多值得借
鉴的东西。我国学者一直比较关注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
但局限于语言、经费等压力
,
相关论文数量较少
,
占发
文总数的
3%,
以对美国的研究为主
,
其他还有对韩国、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的研究。王群在对美国研究
图书馆协会
123
个成员馆实时咨询开展情况调研的基础上
,
发现国外实时咨询已出现新趋势和新特征
,IM
及
IM
网
页咨询已成为国外实时参考咨询的主要形式
;
针对其成因进行研究分析
,
提出虚拟参考咨询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分层次提供服务
,
注重在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中保护用户隐私
,
并不断尝试引入新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
[10]
。陈旭东
通过对近几年国外图书馆虚拟参考服务的代表性文献及典型案例研究
,
分析其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向
,
认为借鉴
国外经验
,
强化图书馆的合作意识
,
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效益
,
培养图书馆
2
1
0
的理念
,
将使我国图书馆虚拟参考
服务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11]
。借鉴别人的经验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
我国学者应努力克
服语言障碍
,
加强国外研究。
3
结论
我国的虚拟参考咨询尚处于发展阶段
,
离成熟还有一段差距。核心作者群已经形成
,
论文基金支持率逐年上
升
(
2008
年除外
)
,
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期刊
,
论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较大提高。但是
,
我们从中也发现了一
些问题。比如
,
理论研究比重偏高
,
内容交叉重复严重
,
而实践调查、国外研究比重偏少
;
瞬间作者较多
,
形成
长长的“尾巴”
,
研究缺乏连续性。联合参考咨询是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发展的必然趋势
,
学者们应加强这方面的
研究
,
争取早日实现突破。
注释
[1]
卢坚1论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知识管理1情报资料工作
,2006
(
1
)
:88-90
[2]
邱均平1信息计量学1武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101-102
[3]
袁红军1实时型数字参考咨询用户隐私权保护机制构建1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
5
)
:36-39
[4]
焦玉英1基于
Web
的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1图书馆学刊
,2009
(
1
)
:1-4
[5]
李娟娟1基于咨询记录的实时咨询服务效率分析———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1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9
(
10
)
:90-93
[6]
王焕景1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线信息服务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华东六省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为例1图书馆学研究
,2009
(
10
)
:53-57
[7]
卢颖1基于
ITIL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1情报科学
,2009
(
10
)
:1527-1530
[8]
夏立新1基于
P2P
和主题图的分布式合作数字参考咨询知识库建设1图书馆论坛
,2008
(
6
)
:93-97
[9]
蒋彤1我国图书馆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
(
7
)
:66-69
[10]
王群1
ARL
成员馆实时参考咨询现状研究及启示1图书情报工作
,2008
(
12
)
:95-98
[11]
陈旭东1国外图书馆虚拟参考服务的新特点及启示1图书馆
,2009
(
3
)
:67-68
许洪军 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3982877a235757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