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试题——精选推荐

遥感试题——精选推荐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

1. 遥感广义泛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狭义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

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

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侧重狭义概念的回答。

2. 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为大气

窗口。

3. 波谱分辨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愈小波

谱分辨率愈高

4. 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5. 地面分辨率用来表征传感器获得的影像反映地表景物细节能力的指标亦称为空间

分辨率定义为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所代表的地面距离的大小。

6. 电磁波谱为了便于比较电磁辐射的内部差异和进行描述按照它们的波长(或频率)

大小依次排列画成图表这个图表就叫做电磁波谱。

7. 地面分辨率用来表征传感器获得的影像反映地表景物细节能力的指标亦称为空间

分辨率定义为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所代表的地面距离的大小。

8. 反差系数是指摄影后影像的明暗程度与原景物明暗程度的比值它用来度量感光

材料对景物反差的表达能力以特性曲线直线部分的密度差与相应两点曝光量对数差

的比值来表示。

9. 解译标志是指那些能够用来区分目标物的影像特征它又可分为直接解译标志和间

接解译标志两类。能够直接反映物体或现象的那些影像特征称为直接解译标志通过与

之有联系的其它地物在影像上反映出来的影像特征称为间接解译标志。

10. 遥感平台即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11. 高光谱遥感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

非常窄的连续光谱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12. 中心投影物体通过物镜中心投射到承影面上形成透视影像的技术。

13. 雷达即无线电测距与定位它是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在很短时间内向目标地物发射

一束很窄的大功率电磁波脉冲然后用同一天线接收目标地物反射的回波信号而进行

显示的一种传感器

14. 反差系数是指摄影后影像的明暗程度与原景物明暗程度的比值它用来度量感光

材料对景物反差的表达能力以特性曲线直线部分的密度差与相应两点曝光量对数差

的比值来表示。

15. 解译标志是指那些能够用来区分目标物的影像特征它又可分为直接解译标志和间

接解译标志两类。能够直接反映物体或现象的那些影像特征称为直接解译标志通过与

之有联系的其它地物在影像上反映出来的影像特征称为间接解译标志。

1.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1、2、3) (1) 反射;

(2)吸收;(3)透射;(4)发射

2. 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3、4)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

段; (3) 红色波段; (4)近红外波段

3. 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 (1、2)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

影机

4. 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1、2、3)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

形; (3)叠掩; (4)阴影

5.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 (1、3)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

(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

一、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

答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为大气窗

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 0.3-1.3µm为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 1.5-1.8µm和

2.0-3.5µm为近、中红外波段。 3.5-5.5µm为中红外波段。 8-14µm为远红外波段。

0.8-2.5cm为微波波段。

二、比较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

答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对监

督分类来说选择足够数量的训练场地带来很大的工作量而且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

数目要满足分类的要求这些都是监督分类的不足之处。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当光谱特征

能够和唯一的地物类型对应时分类效果较好当地物类型光谱特征差异很小时分类效

果不如监督分类。

AAA

1、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d )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B.测量范围大 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

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

2、飞机要严格沿经纬线方向匀速飞行,并完成航空拍摄任务,需要应用的现代技术是(d )

①定位技术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遥感技术起源于( a):

a)空中摄影侦察, b)材料无损探测, c)地质勘测, d)气象探空形

4、根据运载工具不同,遥感可分为以下类型,除了( c ):

a)航天遥感, b)航空遥感, c)水下遥感, d)近地遥感

5、以下( a )不是高光谱遥感的特点。

a)它与多光谱遥感含义相同, b)它可以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相对更连续的光谱段,

c)它需要面对海量数据处理问题, d)它每个通道的波长范围比多光谱遥感要小得多

6、大气窗口不包括( b )。

a)可见光, b)x射线, c)部分近红外, d)微波

7、探测植被分布,适合的摄影方式为( c )。

a)近紫外外摄影, b)可见光摄影, c)近红外摄影, d)多光谱摄影

8、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 b )

A、32个 B、64个 C、128个 D、256个

9、热红外图像记录了( c)

A、地物反射热辐射的特性,B、地物发射热辐射的特性,C、地物散射热辐射的特性,D、

地物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特性

10、彩红外图像上植被呈(d )

A、蓝色 B、绿色 C、黄色 D、红色

1、我国第二次全国国土资源大调查用到的3s 技术有: ( abd )

A、 GIS B、 RS C、 GPRS D、 GPS

2、按照发射率的大小及其与波长的关系,可以把物体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 abc ).

A、绝对黑体, B、灰体, C、选择性辐射体,D、白体

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标志有( abcd )。

A、形状,B、大小,C、色调,D、色彩

4、遥感影像地图从表现内容上可分为( ab )。

A、普通影像地图, B、专题影像地图, C、气象影响图, D、海洋地质图。

5、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 ( ad )

A、 反射, B、 吸收, C、透射, D、发射

1.遥感: 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

通过摄影或扫描方式,对电磁波辐射能量的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体的性质 和运

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

2.遥感信息: 利用安装在遥感平台上的各种电子和光学遥感器, 在高空或远距离处接收到的,

来自地面或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地物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

3.摄影方式遥感器: 指经过透镜(组), 按几何光学的原理聚焦构像,用感光材料,通过

光化学反应直接感测和记录目标物反射的可见光和摄影红外波段电磁辐射能,在胶片或像纸

上形成目标物固化影像的遥感器。

4.比值图像: 通过不同波段的同名像元亮度值之间的除法运算, 以所得的比值(商)生成的

新图像。

5.成像波(光)谱仪: 是一种兼具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波谱分辨率、谱像合一的新型超多波

段扫描成像遥感器。

1、 简述当代遥感技术的发展

当代遥感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为“3高”,即:高空间分辨率、高波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

2、 简述图像的分类(按空间坐标和明暗程度的连续性)

图像按空间坐标和明暗程度的连续性分为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

3、 简述遥感图像的基本属性

遥感图像的基本属性为:波谱特性(波谱分辨率 辐射分辨率)、空间特性(几何特性)、时

间特性

4、 简述扫描方式遥感器的主要优点

可对全部五个大气窗口的电磁辐射进行探测 ;

可进行多波段、超多波段遥感--波谱分辨率高 ;

输出电信号,可用磁带记录,可实时传输 ;

所获是辐射量的定量数据, 便于校正和图像处理 。

5、 简述太阳同步轨道特点和作用 太阳同步轨道特点:可使卫星通过同一纬度的平均地方

时不变。 作用:有利于在最佳光照条件下获取高质量影像和多时相影像色调对比并可实现

全球地面覆盖。

BBB

1、关于利用摄影红外波段遥感,以下( d )的描述是正确的。

a)可以用于探测目标物的热辐射信息, b)工作波长属于红外波谱区间的较长波长部分, c)

可用特殊的透镜摄影, d)可用特殊的感光材料摄影

2、3S集成包含以下技术的集成,除了( c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图像处理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

3、露黑褐土的表面比较接近于:( d )。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3680744a229724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