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发(作者:)
高中数学符号读法大全及意义
一、基本数学符号
1. +:加号,表示加法运算。
2. -:减号,表示减法运算。
3. ×:乘号,表示乘法运算。
4. ÷:除号,表示除法运算。
5. =:等于号,表示相等关系。
6. ≠:不等号,表示不相等关系。
7. <:小于号,表示小于关系。
8. >:大于号,表示大于关系。
9. ≤:小于等于号,表示小于等于关系。
10. ≥:大于等于号,表示大于等于关系。
二、集合符号
1. ∈:属于,表示一个元素属于某个集合。
2. ∉:不属于,表示一个元素不属于某个集合。
3. ∪:并集,表示所有在某一个以上的集合中出现的元素的新集合。
4. ∩:交集,表示属于所有给定集合的元素的新集合。
5. ⊆:包含关系(子集),表示一个集合包含于另一个集合。
6. ⊇:包含关系(超集),表示一个集合包含另一个集合。
7. ∅:空集,表示没有任何元素的集合。
三、数学函数符号
1. f(x):函数符号,表示自变量为x时,函数的值。
2. g(x):函数符号,表示自变量为x时,函数的值。
3. h(x):函数符号,表示自变量为x时,函数的值。
4. lim:极限符号,表示函数在逼近某个数值时的极限。
5. sin:正弦函数符号,表示角度的正弦值。
6. cos:余弦函数符号,表示角度的余弦值。
7. tan:正切函数符号,表示角度的正切值。
8. log:对数函数符号,表示以某个底数为底的对数函数。
四、微积分符号
1. dy/dx:导数符号,表示某个函数在某点的导数。
2. ∫:积分符号,表示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积分值。
3. dx:微分符号,表示微分变量。
4. Δx:增量符号,表示微分变量的增量。
五、几何图形符号
1. ∆ABC:三角形符号,表示三条边分别为AB、BC和CA的三角形。
2. △DEF:三角形符号,表示三条边分别为DE、EF和FD的三角形。
3. ∠:角符号,表示两条射线之间的角度。
4. ⊥:垂直符号,表示两条直线垂直。
5. ||:平行符号,表示两条直线平行。
6. ∥AB∥:线段符号,表示线段AB的长度。
7. 半径: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一点的距离。
8. 直径:表示通过圆心的线段的长度。
9. 弦:表示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
六、统计学符号
1. μ:平均值符号,表示某个数据集的平均值。
2. σ:标准差符号,表示某个数据集的样本标准差。
3. n:样本数量符号,表示某个数据集的样本数量。
4. N:总体数量符号,表示某个数据集的总体数量。
5. x:样本均值符号,表示某个数据集的样本均值。
6. p:概率符号,表示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7. q:概率符号,表示某个事件不发生的可能性。
8. ∑:求和符号,表示将一组数值相加的运算。
以上就是高中数学符号读法大全及其意义。掌握这些符号的含义及正
确的读法,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3616205a228444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