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导论复习资料

应用语言学导论复习资料


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

1、应用语言学的定义

研究语言应用的种种问题的学问就是应用语言学。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专指语言教学,特指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语言学,即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

面,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

简而言之,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跟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产生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应用语言学是交叉

学科,研究的是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应用方面交叉的部分。

2、应用语言学的范围

现在通行的是分四大块:一是广义的社会语言学。二是语言规划。三是语言教学。

四是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现代科技的关系,如计算语言学。

3、应用语言学的特点:①具有学科的相对独立性。②实用性特点。③实验性特点。④综合性特点。

4、应用语言学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法国)的召开和国际应用语言

学协会的成立。

5、应用语言学中收集材料的三种方法:①访谈法。②观察法。③问卷法。

6、社会语言学的定义

心理语言学:是语言学和心理学跨学科研究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研究人们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心理

过程,用实验和自然观察为主要研究方法来探讨语言行为的规律。

地理语言学:又称语言地理学和区域语言学,是从地域分布的角度研究语言或方言的学科。其中专门研

究方言差异的叫方言地理学。

神经语言学:是研究大脑内与语言有关的神经机制如何起作用的学科,是神经科学、心理生理学和语言学

跨学科的边缘学科。

语言风格学:又称语言修辞学,是以语言风格为研究目标的学科。

实验语音学:是一门研究语音产生、编码传递、接受的机理和过程的学科。

早期又名仪器语音学。是用各种实验仪器来研究、分析语音的一门学科。

人名学:顾名思义,人名学是研究人名的学科。它主要研究人名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人名的结构及其与

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等的联系。人名的产生和各民族的社会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名学:综合研究地名的由来、语词构成、含义、语言特征、演变、功能、分布规律以及地名与自然和

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应用学科。

翻译学: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方言等的内容变为另一种语言、方言等内容的过程或结果。

专门研究翻译问题的学科被称为翻译学。

对比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是比较研究语言和语言之间在语音、音系、语义、词汇、词法、句法、篇章和

语用等方面的异与同的语言学科。

词典学:词典学是研究按什么范围收词,按什么原则释义和针对什么目标编纂词典的学科。

统计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应用统计数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现象的语言学科。

病理语言学:以语言障碍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科叫做病理语言学。又称临床语言学。也有人从不同角度

命名为语言病理学、语言治疗学、语言矫治学或语言康复医学等。它运用医学、语言学的专门技术来研

究语言现象,并判断、治疗和研究语言缺陷和语言失调等疾病。

儿童语言学:研究儿童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过程的学科叫儿童语言学,也称为儿童语言发展学或发展语言

学。儿童不断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

传播语言学:传播语言学是语言学和传播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准确地说,传播语言学是把人类的语言

交际置于社会传播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借鉴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深化语言本体的研究。

体态语言学:体态语言指表示思想感情的人体的姿态和动作。体态语言学是研究体态语言的交叉学科。

侦查语言学:是研究如何通过语言侦破案件的学科。它涉及到刑事侦查学、心理学、精神病学、语言学

等许多学科。

7、语言兼用 P174是指一个语言社团(如民族、国家或地区)或个人除了使用自己的母语,还同时使

用另外的语言。

8、白话文运动(五四时期):从书面语方面基本确立了以北京话为基础的现代汉语标准语的地位。

大众语运动(20世纪30年代): 1934年在上海掀起的一个要求白话文写得更加接近大众口语的文体改

革运动。

国语运动(清末到1949年):从口语方面基本确立了以北京话为基础的现代汉语标准语的地位。

9、中文信息处理P258-273

中文信息处理是计算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专门研究汉语在计算机中的处理。这种处理时用计算机

对汉语(包括书面语信息和口语信息)进行输入、存储、转换、分析、合成、传输、输出等加工。中文

信息处理涉及汉语语言形式的各个层级,主要包括“字”的处理、“词”的处理和“句”的处理等几个方

面。

11、什么是语言规划?语言规划具有什么性质语言规划又叫语言计划,是政府或社会团体为了解决语言

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使语言文字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语言文字及其使

用进行干预和管理的各种工作。

语言规划性质:组织性。目的性。综合性。持续性。权威性。

语言规划的稳妥性原则指的是制定和实施语言规划要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符合社会需要和约定俗成的特

点,把握尺度,做到循序渐进,既不守旧,也不冒进,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

语言规划的经济性原则是指制定语言规划方案要科学合理、实施起来要简便易行,能够收到良好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

语言接触的定义语言接触,指不同民族、不同社群之间由于社会生活中的相互接触和影响而引起的语言

接触关系,这种关系有多种,如语言影响、语言兼用、语言转用、语言冲突等。

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的关系语言接触,必然会出现语言影响,引起语言演变。这种演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结构的变化,如词汇的变化,语音、语法的变化:一是语言功能的变化,如语言功能的升降,

语言兼用、语言转用等。

语言影响的类型

从影响的程度看,语言影响可分为浅影响和深影响两类。

1、 从影响的时间看,可分为长型和短型两类。

2、 从影响的方式看,可分为口语型和书面型。

3、 从受多少语言影响看,有的可能受到多种语言影响,有的可能只受到一种语言影响。

语言影响的内容和范围

语言影响的内容主要涉及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和语言应用。一般来说,词汇的影响比较突出,

语音次之,而语法、语用较少受到影响。

语言影响的制约因素

语言影响是制约因素,有语言外部的和语言内部的两个方面。

1、 语言外部因素。语言影响的外部制约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民族关系等。

历史上,宗教文化的传播对语言影响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 语言自身因素。同语言影响的深度、幅度、方式等有关的重要因素是语言文字本身。有亲缘关系或类

型相近的语言之间,互相吸收对方的成分有其天然的便利。

语言兼用的类型

1、从兼用语使用范围看,可分为全民型和局部型。全民型双语指一个民族或社会的全部或大多数人兼用

另一种语言。局部型双语指一个民族只有部分人兼用另一语言。

2、从掌握程度上看,可分为熟练型和半熟练型。

3、从兼用何种语言来看,有境内型和境外型。

4、从兼用时间看,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

12、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程序

1、选定课题,建立假设。

2、确定研究范围和调查对象。

3、调查实验,搜集资料。

4、整理分析材料,得出结论。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类型

1、 祝畹瑾的归纳

祝畹瑾把英语国家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大致分为五种类型:

(1)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言语,核心问题是语言变异。

(2)民族学的社会语言学。这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去考察语言的使用情况以及语言在人类交际活动中的

作用。

(3)社会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是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全局性的相互作用。

(4)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重点是全社会或某个社会集团对使用某种语言变体评价和态度。

(5)语用学的社会语言学。以会话为主要研究对象,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在支配交谈的自然规则,有待研

究。

2、周庆生的归纳

周庆生介绍了西方社会语言学的三个主要分支:

(1) 偏重社会的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有民族方法论与伯恩斯坦的语码理论两种。

(2) 主流社会语言学:社会和语言并重的研究。

(3) 世俗社会语言学:偏重语言的研究。

2、 徐大明等人的归纳

徐大明等概括了广义的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类型:

(1) 交际民族志学,也译作“言语交际民俗学”。

(2) 跨文化的交际研究。

(3) 互动社会语言学。特点是用语言学的知识解释人际交流的过程和结果。

(4) 语言社会化与语言习得。

(5) 会话分析学派。

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价值

1、就研究范围看,社会语言学的出现该变了传统语言学只研究语言内部、只研究语言结构的状况,进而

研究社会语言、研究语言外部、研究语言应用与语言变异,大大拓宽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使语言学更

加贴近社会生活。

2、就语言观来看,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变化的;变化又分地方性的(这是古

人已经注意)和社会性的(这主要是社会语言学的贡献。)社会性的变化分为社会阶层的变化(上层、中

层、下层等)和职业的变化(教师、律师、医生、军人等各自的领域)

3、就研究方法,从传统语言学的分析、实证等方法,到社会语言学综合运用语言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

的多种方法和自然科学中的某些方法,语言研究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都更加深入。

4、提出了语言研究的数量化概念。

13、语言教学有哪些类型

1、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从语言教学的内容上分)

2、常规教学和业余教学(按教育的性质划分)

3、长期教学和短期教学(按学习期限分)

4、班级教学和个别教学(从教学组织形式的角度分)

5、儿童教学和成人教学(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分)

6、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教学(根据学习语言的程度分)

14、谈谈国外和国内应用语言学形成的背景,并介绍国内外应用语言学发展的历史

15、儿童词汇发展存在比较大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儿童词汇发展存在比较大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儿童词汇量的差异。

二是儿童掌握单词类型的差异。(”指示型”儿童优先习得非生物界的物体名词,如“牛奶”、“积木” ;“表

达型”儿童少关注名词较多关注可用于社会交往的个人—社会关系词,如“请”“想要”“是”“停”。对

语言的目的似乎有相对不同的看法,指示型关注语言的信息方面,表达型关心语言的人际使用。)

三是性别差异。早期语言发展也出现一些平均的性别差异。平均而言,女孩比男孩更快习得最初的词汇,

比男孩拥有更大的词汇量。女孩也更可能属于“指示型”儿童,但差异不大,有许多例外。

四是跨文化差异。名词先出现的模式在学习英语的儿童中更为显著,而在其他语言中则不明显。

16、儿童掌握词汇的特点

第一, 发展的顺序性以及对情景的依赖。

第二, 发展的不匀速性和阶段性。

第三, 词汇意义的逐渐精确化和概括化。

第四, 儿童对词的理解和使用是以儿童的认知和发展,特别是概念的掌握为基础的。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3394733a224044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