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
如何写好黑板字(范文3
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如何写好黑板字的资料3篇,希
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如何写好黑板字(1)
作为教师,都希望自己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因为在课堂
上要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除了教师的分析讲解,举止表
情以外,板书的优劣往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可以说,
工整、漂亮的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写好
粉笔字,是每一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缺陷的一种
专业基本功。那么如何写好粉笔字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粉笔字的书写姿势
黑板是竖立固定在墙上的,因此,粉笔字就只能站在黑板
前,采用“站立悬臂”的姿势书写。
1
书写时要注意做到:头平、身正、臂曲、足稳。
头平是为了保证视线的平正,使写出的字行列整齐。随着
书写高度的变化,可略有仰俯,但要经常保持头部平正不歪
斜。
身正是指身体端正不偏斜。要随着书写位置的左右变动而
平移。直也不是僵硬呆板,应该以自然大方,书写方便为好。
臂曲是指执笔的右手臂曲成直角,举到眼的高度最便于书
写。随着书写位置的上下、高低变动,手臂弯曲程度也要作
相应的变化。左手或持书或按黑板或下垂,都要以轻松自然
方便为准。
足稳是指两脚分开站立,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稳定。随着
书写高度的变化,可以踮脚或屈膝,随机应变(毛笔姿势中
的立势题壁)。 课堂教学中书写粉笔字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性。教师在课堂上写板书,也是做写粉笔字的表演。
学生不但要模仿教师的字,也要模仿教师写字的姿势。所以,
教师不但要
能写一手好字,还应注意自己的姿势要优美大方,处处为
人师表。绝不可以随随便便,胡写乱画。
2、灵活性。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师有时让学生直接观
看书写过程,这时,要求身不挡字。写字姿势要灵活调整,
并保持身态的大方。
3、变动性。黑板版面大,书写范围广,需要及时移动身体,
2
变换姿势。(示范区和练习区的变换)
4、间歇性。即边讲边写,而不是一气呵成。(重点笔画的
书写,就是要停下来让学生看清楚,有时候还要书写两遍以
上)
二、 粉笔字的执笔方法
粉笔形体短小,质地松,容易断。由于这个特点,加上黑
板摆放的特殊性,粉笔字执笔法与毛笔字、钢笔字都不相同。
正确的方法是:粉笔笔身既不垂直,也不斜靠在虎口里,而
是握在手心中,全靠手指捏笔。用拇指和中指的第一节指肚
对捏粉笔,食指指尖在上方压笔,力点在同一圆周上。无名
指与小指自然卷曲与中指并列。手掌空虚,指节外凸,虎口
呈椭圆形,屈伸灵活。捏近笔头,避免折断。笔身与板面成
30 ° 夹角为宜。
三、 粉笔字的运笔方法
写好粉笔字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粉笔字写好了,能给
学生以美的享受。相反,则会给学生不好的印象,直接影响
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威望。因此,教师应努力练好粉笔字。
写好粉笔字,结字是关键,笔画是基础。要写好笔画,首
先要明确怎样的笔画是好的笔画。一般地说,好的笔画应遒
劲有力,气血连贯,顾盼呼应。要写出如此丰富多彩、生动
多变的笔画,就要靠运用多种正确的运笔方法,但是平拖硬
拉画出僵直呆板的线条是不行的。 不论使用什么笔书写汉
3
字,总是离不开经过长期总结具有优良传统的毛笔运笔法
的。粉笔字与钢笔字同属硬笔,运笔方法与技巧也基本相同。
学好了毛笔字和钢笔字的运笔方法,也就为学好粉笔字运笔
方法打下了基础。
1、要写出有强有弱、有实有虚、有粗有细、遒劲凝重、飘
逸轻松的不同的笔画,就要调整好用力的大小,控制好上下
的起落运动,微妙的提按粉笔,不能平均用力。
、要写出流畅、稳健、有刚有柔的笔画,就要控制好运笔
的缓急,行笔要有快慢之别,不能匀速运笔。
3、黑板是竖立着的,粉笔比钢笔粗,只能写大字,运笔就
不能只靠手腕和手掌,而主要靠臂肘腕的连动。要写出有俯
有仰、有曲有直、有长有短的不同笔画,就要靠臂肘腕的灵
活转动和紧密配合,巧妙地进行多方向的提按摆动。单靠上
下或左右的死拉硬拖是远远不够的。
4、粉笔酥软,容易磨损,书写触板圆头会立即磨平。如果
不转动粉笔体,写出的字只能粗扁软弱。要写出刚健清新、
有骨有肉、或方或圆、或粗或细的笔画,就要学会捻转粉笔
体,调整笔头,还要善于使用粉笔头的斜面和棱角。
四、毛笔运笔贵用锋,粉笔头的棱角也是锋。要追求变化
多姿的笔画,就要变换运笔用锋法。
1、起笔可顺锋,可侧锋,可搭锋。
顺锋。就是顺着笔画的走向直接由轻渐重地边落边行。侧
4
锋。就是横侧势起笔,先将笔头斜向右下笔,后转换方向行
笔。搭锋。顺着笔画间的过渡而搭笔取势,以钩挑显示连贯。
写行草多采用搭锋法。
2、行笔中的按笔、提笔、转笔、折笔。
按笔。行笔时,把笔往下按,用力渐大,使线条由细变粗。
提笔。行笔时,把笔逐渐往上提,用力渐小,使线条由粗
变细。 转笔。书写时使粉笔体逐渐改变方向,像车拐弯一
样,形成一定的弧度,力度、速度较均匀。
折笔。笔画间突然改变方向,形成棱角,折处略驻稍顿,
但干净利索,不能扭挫、复杂化。
3、收笔或用出锋,或用回锋,或用钩锋。
出锋。行笔至笔画的尾端,沿着行进方向逐渐提笔离开黑
板。 回锋。行笔至笔画的尾端按笔,然后向反方向退回提
笔,不露痕迹。
钩锋。行笔至笔画的尾端,然后朝着下一笔画的首端提笔
带出钩来。行草字常用此法。
粉笔弹性不强,因而要表现笔画线条的粗细轻重变化和鲜
明的节奏比较困难。所以,除用力变化以外,就要巧妙地使
用粉笔所独有的运笔方法——转笔和翘笔。
转笔。粉笔在书写中极易磨损,为了使粉笔能写出较细的
笔画,就要把粉笔转动一下,用磨出的棱角再来书写。转动
粉笔的方法,一是用手指捻动粉笔,二是转腕变换粉笔的摩
5
擦面。
翘笔。就是在行笔中,变化笔与板面的角度,翘起触板面
的一侧,使触板笔面由一个圆面变成部分圆面。像月亮由圆
到缺,触板面由大到小,笔面线条便由粗变细。
依据笔画的走向,翘笔有顺翘、侧翘、兼翘三种。
顺翘。在行笔中把粉笔顺着笔画走向的触面翘起来的笔法。
如写悬针竖时,竖的走向是向下的,要表现竖尖由粗变细,
就把粉笔接触黑板面的下边翘起来,使触点上移,触面渐小,
笔画渐细,直至提笔出锋。
侧翘。就是在行笔中将笔向侧方向渐渐地翘起的笔法。如
写捺画时,捺脚是向右行笔,要表现出捺尖,就要把粉笔向
上竖,渐渐翘起触面的下边,力点上移,触面变小,笔画渐
细至出锋提笔。
兼翘。就是行笔时既有顺翘又有侧翘,两者结合使用的笔
法,顺翘与侧翘兼而用之。如写撇画时,撇的去向是左下,
要表现出撇尖,便把粉笔与黑板的接触面左下边翘起来,力
点向右上移,触面渐小,笔画渐细至提笔出锋。如写横钩时,
就要把触面的左下翘起。 课堂教学中,教师粉笔板书写得
怎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情趣、审美培养和教学质量。
粉笔字怎样才能写得好?这里,我想从粉笔的用笔技巧切入
谈起。
切即巧用切笔,是粉笔字露锋起笔方式中的一种用笔技巧。
6
凌空取势,随机沿与笔画运行线的夹角约45度方向着落触
板,略驻,立即折锋、转向,沿笔画行进方向运行。切笔力
度由轻到重;动作快、捷、健、准,如斩钉截铁一般。用好
切笔,可使笔画方笔明显,骨力外露,可使字刚劲而俊俏。
此种用笔方法可用于楷书或行楷粉笔字的横、竖、撇、挑等
笔画的起笔。
顺即巧顺笔,是粉笔字行笔过程中的另一种用笔技巧。空
中取势,然后沿着笔画行进方向露锋落笔直入。动作轻而快,
力度由弱到强,笔迹由轻、细转重、粗。若是粉笔字行、楷
书中的点、横、捺等画的起笔巧用此法,可使粉笔字线条的
质量轻盈、捷健,给人一种利落、果敢之意。
拖即巧拖笔,是粉笔字行笔过程中的一种用笔技巧。将粉
笔沿着笔画行进方向倾斜,并压缩粉笔与板面的夹角,而后,
顺着笔行方向牵引笔迹匀速行进。拖笔,可由重渐提、渐轻
而后出锋离板收笔;也可先轻后重,再转轻、渐提出锋。拖
笔的长与短、粗与细、快与慢,应因字势而定;拖笔线条微
呈凹弧形,如未张的劲弓,骨力内敛。若将拖笔用于粉笔字
的平捺等画之中,可使字画的体态犹如春风杨柳之婀娜,性
情犹如运动员冰上滑行之洒脱。此种用笔是粉笔字所特有的
一种行笔技巧,巧用拖笔,可使字势连绵跌宕,呈现舒缓自
然、豪放潇洒之神采。
掠即巧掠笔,是交代粉笔字笔画之间或字与字间应前呼后
7
的一种用笔技巧。在前一笔画或字的收笔之际,将笔锋轻提、
掠带而过,并随即
游入下一笔画或字的起笔。掠笔,动作灵敏、轻捷,常凭
牵丝显现;笔迹或断或连,时隐时现。掠笔承前启后,可将
字画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晰可见。巧掠笔,可使行草书粉笔
字显得气韵生动、活泼流畅、轻灵飞动、淋漓痛快,似燕子
掠空之势,如蛟龙游海之态。
滚即巧滚笔,就是在粉笔字板书中,用手捻动粉笔来调控
笔锋的一种用笔技巧。粉笔与黑板不断的接触、摩擦,使笔
锋触面渐大,当触面过大,笔迹太粗,不便板书时,即可用
手指轻轻滚动粉笔,变换其与黑板的摩擦面,使摩擦面或锥、
或钝、或棱,常保持理想笔锋;笔迹,时而精细、时而浑厚、
时而流丽,凭你任意挥洒;滚笔又有使粉笔字变换大小之功
效。这样,在板书的同时,不断适时地转动粉笔、调控笔锋,
不仅有利于粉笔字长时间的板书,还会使线条富于变化,增
强字迹的灵活、韵味和节奏感。
返即巧返笔,就是在某一笔画折笔处或尾端逆向运笔的一
种用笔技巧。当将粉笔字的某一笔画写到转折处或某一笔画
的尾梢时,突然止步,顿笔,折锋(可用笔锋触面的侧棱写
出),并沿笔画来路逆向叠返一段笔迹后再辟径出锋收笔,
或以游丝牵入下一字或笔画。应当注意:返笔起步前先顿下、
折笔;力度先重后轻;笔迹可强可弱、可长可短;行速可快
8
可慢,还应注意返笔频次不宜繁密。总之,运用返笔要因地
制宜、因字势而宜、随机应变。若返笔使用得恰如其分,可
使笔画雄强浑厚、刚柔并济、沉实凝重,堪称“方笔棱角显
精神,骨肉相称妙丰润”,并有一股新颖、奇特之气扑人眉
宇。
侧即巧侧笔,就是巧妙地利用粉笔与黑板斜向摩擦产生椭
圆形截面的面、棱或面棱结合来书写粉笔字的一种用笔技
巧。在粉笔字书写过程中,有意将黑板与粉笔的锐夹角压小,
同时保持不滚动粉笔的姿态,逐渐使笔锋斜擦面增大,当呈
现椭圆形斜擦面之时,便是巧用侧锋之际。这时,可用斜擦
面写出短粗、浑厚的笔画;也可用手指顺时针巧妙地转动一
下粉笔,利用截面侧锋写出精细、灵巧而富于弹性的笔画;
也可随机增大粉笔与黑板的锐夹角,利用面、棱结合,写出
前端重、实、齐,后侧轻、虚、毛的侧锋笔迹;还可竖起粉
笔只用顶端侧棱写出精细、峻拔的横、撇、竖等笔画来。写
一字,可用一种侧锋,也可几种互用;书多字,可将几种侧
锋交互使用。此种笔法可用于较大粉笔字的行草书。巧用侧
笔,可使粉笔字欹侧险劲,绚丽多姿,变化无穷,增强视觉
效应,夺目而迷人,展示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如何写好黑板字(2)
9
如何出好黑板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粉笔
字黑板报和节庆活动时的室内外黑板主要是用粉笔字书写
的。熟悉粉笔性能,掌握运笔技巧,是出好黑板报的基本功。
粉笔松软,字写的太小常感到笔画很粗,所以书写时常要变换
执笔姿势,使粉笔与黑板常变化角度,利用笔头部分新的棱角
写出细细的笔画来。也可用刀将粉笔头削成铲子状或将磨圆
的粉笔头折去一截,都可制造出尖细的笔头棱角来。另外,不
同字体也可采用不同的执笔方法,仿宋小字的斜笔、隶书和魏
体的转折等,都要借助笔的倾斜或转动,才能体现出字体的笔
画特征。稍大些的字,如文章的标题,笔画就应有粗细变化,可
将粉笔一面或两面削成斜坡,用坡面写黑体或宋体的粗画,坡
锋棱角写宋体横面,经旋转扭动,还可以写出隶书的多变笔形
来。至于报头用的美术字,应是醒目而突出的,可直接把粉笔
侧过来通过横扫、竖拖、斜擦、侧转等运笔方法,写出各种形
状的笔画来。另外,报头还可写成空芯勾边的书法字,即用毛
笔或抹布蘸清水,先将字写在黑板上,水迹末干时用粉笔勾出
轮廓,待水迹干后就留下空芯字形。空芯字中可涂与轮廓线相
对的颜色,也可将轮廓线加粗中间不涂色。二、图画在黑板报
上画画,用笔变化比写字还要多,所以作画前可将粉笔头部作
不同形状的加工。由于底色是黑,所以黑板画常用白粉笔画轮
廓。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报头图案画好后,内容
10
非常的清晰、醒目,但一经涂色后,画面就变的乱糟糟的,不清
不楚。那是由于粉笔所有颜色都倾向淡粉色,明度与白色相近,
所以在轮廓线内勾填颜色时,色块与轮廓线之间最好画出一
线黑板底色,如果连成一片,轮廓线的造型作用大大的减弱了,
才会看上去乱糟糟,不清爽。粉笔的颜色种类很少,选色表现
物体时只能用类似的色相来归纳;有时为了突出装饰效果,可
以加大色块之间的冷暖对比,增加其层次感。粉笔字和图画是
构成黑板报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应用好这两方面,出好黑板
报。
如何写好黑板字(3)
如何办好黑板报
黑板报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工具,历来被人们重视,特别在
校园。它是用黑板、粉笔作为工具和材料来制作刊出的一种
出版物,是属于“报”的范畴,具有“报”的特点和形式,其构
成要素包括:1报头(大的刊头画)、2大标题(大标语)3
小标题与文章、4插图(题花和尾花)、5花边或边框、6主
办落款、7版面中的“空隙间距”,即:版面的左右边距、上
下边距、字距、行距、内距、篇距等。在这其中它涉及到了
绘画、色彩、美学、书法、写作、设计、视觉、信息传播、
材料等方面的知识,是多种学科的综合反映体。
11
制作黑板报看来轻易、简便,几个人、几支粉笔、几个小
时便可完成。但要制作好,赢得同学们的喜爱却大有学问。
除在内容上下功夫外,还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编辑、制作
黑板报集写作、绘画、抄写、设计、色彩于一“板”,是多种
学问、技巧的综合运用。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技巧,才能使黑
板报不仅成为意义深长的宣传品,更是一件趣味无穷的艺术
品。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一般会遇到以下一些问题:
一、黑板报的整体组成部分的认识问题
———
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一般会对第一1报头(大的刊头画)
与4插图(题花和尾花)的大小主次问题认识不清 第二7
版面中的“空隙间距”大小疏密认识不清。
第一、报头与插图的关系应是报头是整体中最显眼最大的
部分,插图不能抢报头的“风头”
————
上图将报头设计成飘带造型,横贯全版面,可谓出尽风头
上图报头面积稍大了些,大标题与报头结合横贯全版,主
题鲜明。——————
12
上图插图面积过大,虽然气氛渲染得蛮好,但留下的书写
空间减少,若能隐在文章下面作为背景,效果更好
上图报头面积过小,不够显眼、美观,
上图小标题、插图过大,报头看不清
第二、版面中的“空隙间距”大小疏密认识不清。
有许多黑板报的编排设计和制作者在设计黑板报时,对
“距”的作用不甚了解,把设计重点全部放在可视的部分上,
有时为了强调和增加黑板报的信息容量,把版面各组成部分
相互之间的间距压缩得过小和紧密。这样就会使黑板报版面
显得臃肿、沉闷和透不过气来。使观者心里产生压抑感。反
之,版面部分要素因无实质性的内容构成,人为的把各构成
部分之间的间距拉大,又会显得整体版面松散、空洞和残缺
不全,让人感到黑板报的版面支离破碎、空旷和不完整。因
此,在黑板报设计中,要清楚和了解黑板报各构成部分之间
所形成的间距,以及它们的各种基本形态,这对于黑板报版
面的编排设计是十分有帮助的。古人在书画中说过“计白当
黑”就是这道理。如果将黑板
报看作花园,空隙间距就是花园间的走道
(1)字与字的距离,即字距。在黑板报中,有板书粉笔字
字距;通栏标题美术字字距和文章小标题字字距三种。在这
13
三种“距”中,板书粉笔字字距为最小距,其距离可小到3~2
毫米。小标题的字距一般都以文章所占得面积的大小和标题
字字数多少以及结合题花来确定。通栏标题美术字的字距也
是要根据字数和装饰美化方法来确立。在设计这些字距时,
应灵活多变,不能墨守成规。
(2)行距,也就是就每行板书粉笔字之间的距离。行距
1.5厘米为宜
(3)内距,即文章与自身小标题;文章分栏抄写;文章与
插图、题花、尾花、框线及花边的相互距离。这些间距是以
版面某一组成部分(围绕文章)为一整体的内部间隔,它与
板书粉笔字之间的距离不能等同或大于篇距,也不能等同或
小于行距。前者会使小标题字与文章分家,造成中断文章与
小标题字之间的联系,使标题不知为谁所有,而后者又会使
板书粉笔字与小标题字不易区分,显得标题与文章相互拥
挤,眉目不清。同样,插图、题花、尾花、花边及框线也都
是为这一局部所组成的整体结构服务的。所以它的间距与其
它的间距不同,在设计版面时应加以注意和区分。
(4)篇距:文章与文章,文章与通栏标题(大标题美术字),
文章与报头(刊头画),文章与装饰花边,文章与隔线的距
离,为篇距,是区分版面各个独立单位之间的距离。它在黑
板报形成的整体结构框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划分版面
层次的重要环节。
14
(5)框距是由顶距(天)、底距(地)、左右边距组成,是
黑板报与外边缘的间距,在框距以内的所有面积是版面设计
制作的有效范围,它是黑板报各个构成单位与黑板外沿的界
限。框距大小设定会影响其它间距的设定以及黑板报的整体
框架结构。在黑板报的各种间距关系中,组成框距的底距最
大,其次是边距,最后是顶距。
由此推来,各个间距的大小排序是:底距大于左右边距,
左右边距大于顶距,顶距大于篇距,篇距大于内距,内距大
于行距,行距大于字距(指板书粉笔字 , 标题字的字距除
外)。
间距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字距和行距外,应当充分利用篇
距和内距的可塑性及视觉上的差异性,灵活多变的留出黑板
的“黑”和在“黑”上进行美化装饰。使篇距、内距更富有层次
感,在视觉上更富于变化。
在黑板报文章的文字排版设计中,我们会遇到文字较长的
文章,对于这样的文章在排版时可把它分成若干个小块,也
叫分栏。如果直接排列和抄写板书,黑板报版面就会在视觉
上显得文字太多和沉长,造成版面呆板而无层次,也会给阅
读和抄写带来不便。然而分成小块(分栏)抄写板书,就应
当考虑每一小块之间的间隔距离(内距)所占用的面积,若
确定了板书粉笔字的大小又不删减文章的文字,就应当增加
15
抄写板书的使用面积。反之,就要缩减文章文字或在视觉范
围内重新确定板书粉笔字的大小,以保证文章篇幅的大小与
版面设计相一致。在文章分成每一小块之间的内距中,切忌
添加任何装饰,否则,这种装饰只是画蛇添足,效果适得其
反。对于比较短的文章在设计中,如不能按设计要求完全将
版面排满或空出版面太大,可采用花边、框线等装饰来增加
内距和篇距,使文章文字占用面积增大。在这里,应当注意
的是切不能因文字太少,而把板书字体加大来填充版面面
积,这样会造成黑板报中的板书字体大小不统一,黑板报的
整体感就会遭到破坏。
二、人员和内容的安排问题。
一般刚接触黑板报制作的同学,常常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
感觉,他们往往找不到制作黑板报的突破口,只能想到哪做
到哪,几个同学拥在一起,一会儿这个主意,一会儿那个主
意,搞了半天,结果什么也没有搞成,既浪费时
间,又浪费精力。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两方
面来考虑。
(一)确定人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清楚制作
黑板报的一般过程是什么。首先是确定主题,收集相关的文
字、图片;其次是根据内容,设计一种版面样式;最后进行
整体抄写和美工。据此,同学们可在班上推选2名小记者,
16
1——2名美工,1名抄写员和1名编辑。这些人要分工合作:
1名记者收集材料(从同学中或报章杂志上收集均可)另1
名记者专门写稿件(创作)。编辑将记者的稿件进行加工。
美工要协同编辑对版面进行设计,最后由抄写员和美工把文
字和图案按照版面设计的要求反映到黑板上。这样,同学们
就可以做到有条不紊。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黑板报制作团
队,要有5—6人组成,一个班级的黑板报制作,可以由这
一团队来完成。但是,为了能让全体同学都能得到黑板报制
作的锻炼机会,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成5—6人一组的制作
黑板报的团对。如一个班有48人,6人一组的话,就可以组
成8个团对。按每学年8个月,每个月一期黑板报计算,正
好一学年每个团队轮流一次。
(二)确定内容:同学们一开始总是为找不到材料而苦恼。
这时,我们要根据上面的分工,发挥小记者的作用,争取多
写稿,内容一般反映同学们的思想、爱好、学习、生活等。
同时还可要求同学们每人摘抄一段或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
小记者定时收集稿件,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形成人人
参与的良好氛围。另外,同学们可以利用每个星期的主题班
会,对班主任提出的主题进行讨论,形成文字,然后,小记
者可以到班主任那里把同学们讨论形成的文字拿来,进行筛
选、整合,形成制作黑板报所需要的文字材料。还有,本班
同学参加各级各类活动、比赛所获得的荣誉、好人好事、偶
17
发事件、各种节日等,都可以成为黑板报制作的材料。
三、黑板报的版面设计问题。
在没有掌握版面设计的方法之前,同学们在制作黑板报的
时候,往往心中无数,形成不了对黑板报整体效果的印象。
他们凭着自己的感觉,烂泥萝卜,揩一段,吃一段。其结果
有时使得黑板报出现图多字少的现象,有时又会出现图少字
多的现象,有时整个黑板报空洞无物,有时又显得臃肿不堪
„„总之,他们胸无成竹,把握不住黑板报的整体效果。版面
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版面设计得好,同学们在远处
就会被吸引,从而饶有兴味地走近细看。要做到这一点,就
要求编辑和美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排好黑板报的
版面,怎样使设计的版面更新颖,更美观,更有内涵,更能
体现新的思维方式。同时版面排版方式还要传达出一种寓
意、隐喻或是借喻的版面语言。以期达到版面的排版有更高
的趣味性、艺术性和思想性。要解决这一问题,版面排版的
构思和立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版面设计操作步骤
1明确主题并准备了相关资料(如感恩节黑板报)
2搜集选择相关主题或文章的图形资料-(如用心形图案)
3排版设计:注意图文版式框架,构思和立意,确立装饰
风格(如严肃的直线型、活泼的曲
线形等按比例、形状画好设计草图)
18
—————————————————————————
——
4设计报头主题画(可参考相关资料画好图稿)
5编辑安排书写文章
6按照预设的装饰风格美化修饰。
解决黑板报排版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a、用稿纸勾画排版。这种方法使用得比较普遍,编辑在设
计时可以参考资料对设计稿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也
可请班级有设计特长的学生投稿,择优录用)
b、用粉笔勾画排版。这种方法较易掌握,但勾画时一定要
轻,否则就会弄脏版面。
c、经验排版。这种排版方法难度较大,可在具备一定的实
践经验后使用。这就要求美工和抄写员要能按编辑的意图,
做到心中有数,落笔准确,从而一气呵成。排版方法还可因
人而异,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二)排版及其组合形式:
了解了排版的方法,主要采用分割法,我们将各种要素和
内容采用分割的方法,布置在合理的区域。让它们在我们的
视觉中更清晰,易于阅读。
下图画面分割缺少变化,单调乏味,没有美感。
19
下图注意了块面大小变化
下图注意了形状变化,更有特色
下图竖排相间横排为主
下图横排相间竖排为主
是不是所有的变化是好看的呢?下面哪一组更好看呢?为
什么?
第三幅注意了块面间的过渡协调,板块间空隙通道均匀,
也扩大了使用空间,相邻块面间大小、零整有节奏,对角之
间也产生呼应,协调有变化。如果分割的图形与主题相关的
话,就非常完美了!
根据我们在实践中的体会,排版的组合形式大致可分为下
面四大类型。
1、横竖自然型---严肃、庄重、简洁明快,文章中间留通道,
或画装饰线或画连续纹样间隔,文章范围无明显框架。注意
相邻文章外形横竖变化节奏
20
均衡式为一般常用版式。
—————————————————————————
———
对称式:有稳定感。通常刊头放在版面中间,文章安排在
两边。
2、框架形状型——注重创意点题,一目了然,统一有秩。
3、刊头画、插图、标语、纹样背景装饰型——内容偏少,
文章间通道较大,注意围绕一个主题,刊头、题花、文字等
相互穿插,从而强化主题,使人一目了然。要注意主次、大
小,斜向贯穿版面的装饰较活波,此类型画味感、美感较强,
有气势,很容易吸引人
—————————————————————————
————
—
在组合版面的过程中同学们不要太拘泥。但不管怎样,排
版要追求统一与变化的原则,排版的形式要服从内容需要。
21
重要的文章放在头条(一般在刊头旁边)显著的位置上,轻
松的文章可穿插得活泼一些。要尽量留出题头位置(景点)、
文章空隙(即通道—便于装饰)、各间距(聚散疏密一目了
然),避免将文章排得太满,显得臃肿、看不清。文章题头
要有直有横,富于变化。行太长要分栏(便于视觉浏览)。
四、黑板报的刊头、题图、花边图案设计:
排版设计好后要进行刊头设计。刊头设计的原则是图形要
与该期黑板报的主题相吻合,也就是要求当观众看到刊头
时,就能够估计到这一期黑板报的大致内容。要达到这一要
求难度较大,同学们可以买一些有关设计的资料,或许能够
在上面找到所需要的刊头;万一找不到,也可以在查找资料
时得到一些启发,对某一与所需刊头相接近的图案作些修
改,直至满意为止。题图设计与刊头设计的思路基本上一致。
最后一步是花边图案的设计,花边图案的设计应整洁美观,
疏密有致。同学们平时就应注意积累二方连续、单独纹样资
料,以备不时之需。而且在设计时要敢于大胆创新,不要只
拘泥于线条的运用,还可适当运用点和面,使花边更富有特
色。
五、黑板报的整体色彩处理问题:
同学们面对各种各样颜色的粉笔,有时会无所适从,不知
道什么地方该用什么颜色的粉笔,有时又会随心所欲,想用
22
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搞得整个黑板报花花绿绿,没有重
点。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要做到以下三点就
可以了。
一是文章的抄写一般用白粉笔,以免色彩太杂乱。
二是除刊头以外的插图一般以冷色为主。
三是标题一般以暖色为主,以产生热烈的气氛、醒目的效
果。
其他的如插图、题花、花边图案等一般以冷色为主。不管
怎样,我们要使黑板报的整体色彩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如倾
向于冷色或倾向于暖色。这样形成一种色相上的对比,使整
块版面显得清晰、条理、整洁、庄重,从而使版面在对比中
得到调和,不至于使读者眼花缭乱。
六、黑板报的整洁问题:
在版面设计好后,美工要按照版面设计的需要,画出刊头
画,题图及花边图案,然后抄写员把文章的内容抄写到黑板
上(这一步也可因人而异,先抄写再进行美工)。然而,多
数同学不注意黑板报的整洁,在没有把黑板擦干净的情况
下,就匆匆忙忙地进行美工和抄写,结果,就象患近视眼的
人不戴眼镜看东西一样,黑板报显得很灰而且模糊。因此,
同学们事先一定要把黑板擦干净,方法一先用水洗,再用干
布擦,待干了以后再擦一遍,方法二将黑板擦上的粉尘在台
23
阶边缘敲干净再擦(平时擦黑板也可借鉴)。
在美工和抄写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笔误,如果修改不慎,
也会把版面弄得很花。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使用橡皮改错
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用橡皮改错有许多优点,一是能保留
板面原来黑度不变;二是笔痕处理得干净,不留痕迹;三是
随时改随时可以继续进行书写和绘画,四是用橡皮可以在绘
制粉笔画中处理出特殊效果。五是可以用来清理板面卫生。
书写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同学们由于缺乏写粉笔字的经
验,书写时经常会使文字向上或向下歪斜,而且文字的大小
有时也不一致。要解决这一问题,一、同学们可在黑板上用
铅笔打上线条,这样在抄写时就有了依据,而且在远处又看
不出铅笔线条的痕迹。具体操作方法是:预先把黑板两边从
上至下分成间距为6厘米的行(根据学校黑板的规格,行间
距定为6厘米最为适宜),用粉笔点上点,再用丝线一头按
粉笔点,另一头垂直顺着黑板边缘平移即可。二、可用蓝粉
笔划线,白粉笔书写。三、用胶带代线,特别是外框边界用
胶带界定能取得非常整洁干净的效果。
七、标语大字的书写问题
同学们没有写大字的习惯,平时小字写得蛮好,可写大字
就出现1不整齐2大小变化太大3笔画太细4无装饰等问题,
如果不打算写美术体,其实上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1不整齐----------画线
24
2大小变化太大--------打格子,参照格子大小写包围结构缩
点,撇捺味主的字可出一点格子
3笔画太细-----------将粉笔侧写
4无装饰------a用彩色粉笔围绕笔划间隔一些加边变大 b
在字的某一角加影线或光源线,(见上)
美术字,是指有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也可以说是经
过艺术加工的字体.它不仅结构严谨,笔画秀丽,而且字形工整,
美观大方.因此,黑板报的报头和标题多用美术字来写.
1. 美术字的特点和基本笔画
①宋体美术字:特点是端庄大方,古朴挺拔,结构紧密,笔画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点如瓜子、撇如刀形.字形有正方形、长
方形、扁方形等(图12).
②仿宋体美术字:是由宋体字和楷书结合变化而来的字体,
特点是刚劲有力,结构匀称,笔画横平竖直,横竖粗细一致,点
如三角、撇如长刀形.字形有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等(图
13).
③黑体美术字:特点是粗壮有力,庄重醒目,结构均匀,笔画
横平竖直,粗细一致,方点、方角.字形多为方形、长方形等(图
14).
25
④变体美术字:是对宋体字和黑体字的字形、结构、笔画
进行适当的加工、变化、装饰、美化而成的各种字体.特点是
新颖别致、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笔画变化要简洁明朗、生动
活泼、连贯一致,通常有装饰美术字、象形美术字、立体美术
字和阴影美术字等(图15).
2.美术字的书写规律
①方正:由于汉字的结构是方形,所以美术字的外围要方正.
笔画一定要横平竖直,摆正放稳,才显得端庄大方(图16).
②匀称:在安排美术字的结构时,要使字体的笔画分布匀称,
合理协调.如果笔画或大或小,或紧或松,就会造成字体松散或
者拥挤(图17).一般上紧下松
③穿插争让:美术字的笔画、部首各有不同.为了使字的笔
画之间,互相呼应,重心稳定,就要对字的某些笔画进行适当的
调整和安排,使其穿插有序,争让合理.所谓穿插,就是对美术
字的笔画交插延长;所谓争让,就是对字的某些笔画向前争抢
一步,而有的笔画就要向后退让一步(图18
)
. ④顶格、缩格、出格:顶格,就是将美术字的主要笔画或
边缘笔画顶住字格,但是要注意恰到好处,不能过头(图19)
26
.缩格,是将某些字的笔画向回收缩,因为有些字的外周笔画
与字格边线相平行,在书写时就不能压住或靠紧字格的边框
线,要收缩调整,如“国”、“司”、“日”、“山”、“南”等字.否则,
这些字会显得肥大而不协调(图20)
.出格,是三角形、菱形之类的字书写时,可以将其点、撇、
捺的笔端适当出格,如“人”、“会”、“命”等字.出格也要注意
适可而止(图21).
⑤密收:汉字的笔画有疏有密.写美术字时,对于笔画稠密的
字,要适当收缩或者减细其笔画,以避免这类字过大而使得字
格盛不下,如“健”、“锻”、“警”、“譬”等.对笔画稀疏的字,要
力求开阔,撑足字格(图22).
2. 美术学的书写步骤——
-------
①根据字数和需要确定字体、大小,并划好字格.
②分析每个字的结构、笔画,并合理安排布局.
③轻轻勾出字的单线结构.
④加粗字的各个笔画.
⑤修改整理细部.
另外,介绍两种字体一种是隶书,一种是仿宋体,这两种
字一长一扁在书写标题用得到,也很容易学
27
隶书特点1字体扁平(打扁框写)2蚕头雁尾(最长横画,
燕不双飞,一波三折,尾部上翘)3横画总体有点向下弯
仿宋体源于宋徽宗自创瘦金体
字
该体中宮內收,四面开张,帶有一种锋锐的
強
烈感觉
长仿宋呈长方形(打长竖框写),笔画均匀,起笔和落笔呈
倾斜形,笔划较直,捺很有力,有时为了迎让或习惯,用顿
代替(仿宋字报纸上有) 如果同学们要学写美术字可参考
报刊杂志,目前字体较多,可选自己喜爱的字体练起,在掌
握好字体笔画体征的基础上,重点练好字的间架结构,每周
写好几个字,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定可写好!
以上是同学们在制作黑板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其
实,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可能还会遇到其他的问题,只要
同学们不断实践,善于动脑,认真总结,一定会把黑板报制
作工作越做越好。
黑板报技能训练作业提示:
一、版面设计师:学会p5排版训练,结合内容,力求美观
实用,变化协调;收集绘制好的版面设计 二、刊头画的收
28
集、设计与制作 三、单独纹样(插图、配画)、连续纹样的
收集,设计与制作 四、对喜爱的美术字(大字)进行持久
的研究与练习 五、对喜爱的书法字体进行持久的研究与练
习
附一:优秀板报评选评分标准:
附二:黄自元书法间架结构92法(黑体是基础)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如:宇、宙、
定
(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如:至、
孟、圣
(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如:部、
幼、即
(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如:绩、
议、读
(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
(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干、
午
(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如:葡、萄、蜀、葛
(8)勾衄笔不应直长。如:句、匀、勿
(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
(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
29
(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如:木、本、朱
(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如:乐、集
(13)横长竖短。如:十、上、下、士
(14)横短竖长。如:才、斗、丰、井
(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如:丕、正、亚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如:目、
自、因、固
(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
升、邦
(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
(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如:
亦、赤、然
(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
如:三、冉
(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
顾
(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如:御、谢、树
(23)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
间稍加变化。需、留
(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如:
章、意、素、累
30
(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如和、知、细
(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如:嚣、
器
(28)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29)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七、
也
(30)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31)纵捺之字,要积聚起笔,收拢尾笔。如:丈、尺、
史、又
(32)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武、成、或
(33)横戈笔画不怕弯曲。如:恩、息、必、志
(34)伸钩之字应抱持。如:勉、旭、抛
(35)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天、父、外、文
(36)屈钩笔之势,应缩小才好。如:鸠、辉
(37)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如:鸟、马
(38)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如:师、明、既、
野、
(39)下边为平画的字,应与底对齐。如:朝、故、辰
(40)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如:谈、茶、黍
(41)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
如:禁、林、森
31
(42)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如:哥、
柔
(43)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长。如;冠、
寇、宅
(44)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如:普、皆、齐
(45)纵腕笔,应弯曲而有力。如:风、飞、气
(46)横腕笔,应圆润俊秀。如:先、见、元、毛
(47)纵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如;庭、居、底
(48)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如:友、
及、反、皮
(49)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如;修、
参、须、形
(50)三点的写法,下点的提锋应与上点的结尾相对应。
如:治、洪、流、海
(51)以下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如:表、禹
(52)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施、腾、靖
(53)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如:敬、敛、刘
(54)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如;弼、辩、衍、仰
(55)以中间为主的字,中部应大。如:掷、番;
(56)以上下为主的字,中间应小。如:莺、寡
(57)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对。如:是、
足、走
32
(58)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如:
者、老、考
(59)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
如:繁、馨
(60)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当,不要显得拥挤杂乱。
如:继、缠
(61)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
美观。如:车、申、中、巾
(62)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如:卓、单
(63)字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
(64)字体本是正的,要写得有骨力;如:正、主、本、
王
(65)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如:身、目、
耳、贝;
(66)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如:白、工、日、
四
(67)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捺匀称。如:会、合、
金、命;
(68)趁(ㄨ)的写法要左右相称。如:琴、吝、各、谷
(69)虽宜肥的字,但不要显得臃肿;如:土、山、公、
止
(70)虽宜瘦的字,但不要显得太瘦。如:了、寸、才、
33
卜
(71)笔画少的字,要写的丰满些;如:上、下、千、小
(72)笔画多的字,要写的均匀。如:赢、鼎
(73)堆叠的字,也要消溶纳实,既不拥挤,也不松散;
如:晶、磊、森
(74)积累的字,要笔画清晰。如:糜、零、靡
(75)下面的横画,应该稍微长点,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
如:口、日、田、
(76)末钩应该稍微拖长一点,使之好象带有往下的趋势。
如:丁、宇、亭
(77)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如:远、还、逮
(78)横长撇短 的字,右边不宜用捺。莫、矣、矢、契
(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如:作、仰、冲、行
(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如:臣、巨、佳
(81)宝盖的钩,要写的象鸟在看它自己的胸部一样就妙;
如:官、空、宰、
(82)纂集排列的笔画要象精工雕刻的一样就好。如:赫、
鹧、鬻(yu)
(83)从“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印、叩、却
(84)从“邑”(右阝)的字,以此为标准;如:郊、郑、
邻
(85)从“阜”(左阝)的字,以此为标准。阪、陔
34
(86)从“登”字头的字,以此为标准。如:登、凳
(87)从“祭”字头的字,以此为标准;如:祭、蔡、察
(88)从“聚”字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聚
(89)从“豕”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家、象、豪
(90)从“亻”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仁、仪、俯、休
(91)从“彳”的字,以此为标准;如:徐、循、行、很
如:
(92)从“乱”字中的竖弯钩的字,以此为标准。如:乳、
乱、色
35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3166871a219601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