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发(作者:)
櫴櫴櫴櫴櫴櫴櫴
毷
专家论坛
櫴
毷
櫴
毷
汤文杰 厂长 1972年生 199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
现从事冷轧产品生产质量管理 电话 26646545
Email wjtang@baosteel.com
櫴櫴櫴櫴櫴櫴櫴
毷
露点对预氧化还原QP钢表面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3
汤文杰
1
,金鑫焱
2
,胡广魁
1
(1.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厂,上海 200941;2.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上海 201999;
3.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宝钢),上海 201999)
摘要:以0.2%C1.8%Si1.8%Mn成分的QP钢为研究对象,采用预氧化还原模拟试验,
40℃和+10℃的N5%(体积分数)H使用在露点分别为-
22
气氛中制备了预氧化还原试样,
GDOES分析了表层5
μ
m深度范围Fe、Si、Mn、O的元素深度分布,使用SEM观察了表面形
EM观察了FIB制备的截面试样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预氧化试样表面氧化铁/基板貌,使用T
界面位置已存在Si、Mn富集,经过还原退火后,还原铁/基板界面位置的Si、Mn富集进一步增
i、Mn在钢板次表层形成内氧化;减少了还原铁/基板界面位加。提高退火气氛露点促进了S
置的Si、Mn外氧化;改变了还原铁/基板界面位置的氧化物组成和结构,由SiO和MnSiO的
双层结构变为MnSiFeO复合氧化物结构。
关键词:QP钢;预氧化还原;露点;选择性氧化
+
中图分类号:TG142.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0716(2021)02-0001-09
doi:10.3969/j.issn.1008-0716.2021.02.001
EffectofdewpointontheselectiveoxidationofoxidizedreducedQPsteelsheet
1,31
TANGWenjie,JINXinyan
2
andHUGuangkui
(1.ColdRollingPlant,BaoshanIron&SteelCo.,Ltd.,Shanghai200941,China;
2.ResearchInstitute,BaoshanIron&SteelCo.,Ltd.,Shanghai201999,China;
3.StateKeyLaboratoryof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Technologyof
AutomotiveSteels(Baosteel),Shanghai201999,China)
Abstract:Oxidationreductionexperimentswereconductedon0.2%C1.8%Si1.8%MnQP
steelandtheeffectofdewpointontheselectiveoxidationofoxidizedreducedQPsteelsheetwas
investigated.OxidizedsampleswerereducedinN5%(vol)Htmospherewithdewpointof
22
a
-40℃and+10℃,respectively.GDOESwasusedtomeasuretheelementaldepthprofilesofFe,
Si,MnandOinthedepthrangeof0-5
μ
m.ThesurfacemorphologieswereobservedbySEM,and
thecrosssectionmorphologiesoftheFIBpreparedspecimenswereobservedbyTEM.Itwasfound
thatathinlayerofSiandMnoxidesalreadyoccupiedthescale/substrateinterfaceinoxidationstep
andwasenhancedinreductionstep.Withtheincreasingofdewpointfrom-40℃to+10℃,the
,andtheexternaloxidationofSiandinternaloxidationofSiandMninthesubsurfacewasincreased
Mnatthereducediron/substrateinterfacewasdecreased.Boththecompositionandmicrostructureof
theexternaloxidesatthereducediron/substrateinterfaceweredeterminedbydewpoint.Atwolayer
oxidescomposedofSiOandMnSiOwerechanged
toMnSiFeOcomplexoxides.
Keywords:QPsteel;oxidationreduction;
dewpoint;selectiveoxidation
7]8]
化
[
和预氧化还原
[
等。
1 概述
先进高强钢(AHSS)是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技
术路径之一,因此近些年AHSS产品的开发和应
1]
用得到了各大钢厂和汽车厂的广泛关注
[
,陆续
4]5]6]
比
[
、钢板表面预镀镍
[
或铁
[
、退火炉内氧
内氧化技术和预氧化还原技术是目前应用比
较广泛的技术。前者是通过提高退火炉加热和均
热段还原气氛的露点,将Si、Mn外氧化转化成内
氧化;后者是通过在加热段先在钢板表面形成一
层氧化铁,然后在均热段将氧化铁还原,利用还原
铁层有效抑制Si、Mn在表面的富集,具体实现手
段有使用直火炉调节空燃比或者使用氧化腔进行
预氧化。
不过高强钢预氧化还原的精确控制仍是挑
战,而且预氧化还原的行为受钢种成分的影响显
著。目前关于高强钢预氧化还原的研究报道仍较
少,表1列举了部分文献中预氧化还原研究的钢
9-13]
,被关注较板成分以及预氧化还原工艺参数
[
开发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AHSS。QP是第
[2]
三代AHSS的代表钢种,其概念首先由JSpeer
3]
教授提出,由王利等
[
首先在宝钢实现了工业化
P钢的高强度和高延伸率,钢中生产。为获得Q
、Si、Mn等合金元素,但是Si、添加了一定量的C
Mn等合金元素在传统的连续热镀锌生产线上会
形成外氧化,从而对热镀锌QP钢的生产提出了
严峻的挑战。
为了改善Si、Mn等合金元素的外氧化,进而
提高锌液对高强钢表面的润湿性,改善高强钢的
可镀性和镀层附着性,已开发了多种有效改善高
i/Mn强钢润湿性的方法,如控制钢板成分中的S
多的参数是预氧化气氛的O
2
含量和预氧化温度。
表1 预氧化还原研究文献中钢种成分及工艺参数汇总
Table1 Alistofsteelcompositionsandoxidationreductionparametersinliterature
序号
[9]
1
[10]
2
化学成分/%
w(C)
0.095
0.110
0.002
w(Si)
0.25
1.46
0.05
0.25
1.55
1.50
1.50
w(Mn)
1.80
1.53
0.11
1.55
1.55
1.90~2.80
-
0.500~3.000
预氧化
O体积分数)/%
2
含量(
0.100
0.300
露点/℃
+10
-40
温度/℃
650
860
还原
H体积分数)/%
露点/℃
2
含量(
5
10
-35
-40
-40
-5
-35
-
温度/℃
650~800
860
[11]
3
0.230
0.160
-500~9005800
[12]
4
[13]
5
-
-
0.100~20.000
0.001~20.000
+20
+20
400~800
400~900
10
-
800
-
已有的研究表明,预氧化还原可以非常有效
地抑制还原铁层表面的Si、Mn富集,但是在预氧
化过程和还原过程中,基体中的Si、Mn都会在还
14]
原铁/基板界面位置富集
[
,严重时会影响还原
80MPa的QP钢轧硬卷,成分主要含有0.2%为9
C、1.8%Si、1.8%Mn(均为质量分数),试样尺寸
为70mm×120mm。预氧化模拟及还原退火模
拟试验均在IwataniHDPS设备上进行。使用
NaOH浓度为2%(质量分数)的工业脱脂剂对轧
硬板试样进行清洗,脱脂剂温度为40~60℃,脱
脂后用流水冲洗干净、吹干。
预氧化及还原试验温度曲线如图1所示,试
验过程分“预氧化”和“还原”两个步骤完成。预
氧化条件如下:在露点为+10℃的N0.05%
2
(体积分数)O以10K/s的升温速率将
2
气氛中,
试样加热至800℃保温5s,然后以-15K/s的速
率冷却至室温,以相同的参数制备3块预氧化试
样。还原退火条件如下:在露点分别为-40℃和
基板界面位置的结合力铁/
[15]
,可能会出现虽然
改善了可镀性但镀层附着性仍然较差的情况。
为了充分掌握QP钢预氧化还原的特性,以
抗拉强度为980MPa的QP钢为研究对象,开展
了预氧化还原试验,重点关注了还原气氛的露点
P钢表面选择性氧化的影对预氧化还原处理Q
响,以期为热镀锌QP钢可镀性及镀层附着性的
改进提供工艺改进的建议。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用样板取自宝钢工业化生产的抗拉强度
+10℃的N5%(体积分数)H以10K/s
22
气氛中,
的升温速率将第一步已经预氧化的试样加热至
650℃,再以4K/s的升温速率继续加热至850℃
保温120s,然后以-15K/s的速率冷却至室温。
深度分布。使用配备有能谱的ZeissEVOMA25
扫描电镜(SEM)对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并
EIHeliosNanolab600i双进行能谱分析。使用F
束聚焦离子束显微镜(FIB)制备截面样品,并在
JEOL2010F透射电镜(TEM)下进行截面形貌观
察。在FIB制样前,试样表面沉积Pt保护层,然
a离子束轰击样品直到样品达到大约后使用G
100nm的厚度来完成TEM试样制备。使用扫描
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TEMEDS)进行成分
分析,重点关注还原铁/基板界面以及基板次表层
的合金元素选择性氧化。
3 试验结果
在N0.05%(体积分数)O将QP
22
气氛中,
图1 预氧化还原试验温度曲线
Fig.1 Thermalcycleoftheoxidationreductionexperiments
钢以10K/s升温至800℃,并在800℃保温5s
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外观颜色均匀的预氧化试样。
试样表面预氧化层的表面微观形貌如图2所示,
被一层连续、致密、微观上粗糙的氧化膜覆盖。图
2(b)中两个位置的能谱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微
、Mn含量略高于观上局部凸起的谱图2位置的O
谱图1位置,但Si含量低于谱图1位置。
取1块预氧化试样和2块不同露点的预氧化
还原试样进行微观分析,取样位置位于试样的中
间。使用LECO750A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仪(GD
OES)对预氧化及预氧化还原试样进行元素深度
分析,重点关注试样表层Fe、Si、Mn、O等元素的
图2 预氧化试样表面形貌
Fig.2 Surfacemorphologyoftheoxidizedsample
表2 图2中能谱半定量分析结果
Table2 Semiquantitativeanalysisresultsofthe
spectrainFig.2
谱图
谱图1
谱图2
w(O)
28.7
37.1
w(Si)
1.4
0.4
w(Mn)
1.4
2.9
w(Fe)
68.5
59.6
%
Total
100.0
100.0
层的平均厚度约为0.46
μ
m。在0~0.46
μ
m范
围内,O含量较高,Mn含量介于1%~2%之间,Si
含量基本接近0,说明在预氧化层中,有少量Mn
和Fe同时被氧化,可能形成了FeMn混合氧化
物,但Si并未和Fe一起氧化。Mn和Si元素分别
在深度为0.60和0.67
μ
m的两个位置出现峰
值,上述位置比0.46
μ
m的预氧化层厚度深,结
合相同深度范围内O含量的信息,推测在预氧化
层/基板界面位置存在Mn、Si的氧化物。由于Si
元素比Mn元素的峰值位置更深,因此推测富Si
的氧化物更靠近基板,而富Mn的氧化物更靠近
预氧化试样表面5
μ
m深度范围内Fe、O、
Mn、Si四个元素的GD-OES检测结果如图3所
示。在Fe和O元素曲线上标记了最明显的拐点
位置,深度为0.46
μ
m,可确定该试样表面预氧化
预氧化层。在距表面约0.8
μ
m之后的深度内,Si
含量略高于基板成分,而Mn含量略低于基板成
分,说明经过预氧化之后,次表层位置Si、Mn也
存在差异。预氧化层/基板界面存在Si、Mn氧化
物富集、以及界面位置的Si、Mn氧化物呈现分层
结构的现象,在针对0.2%C1.8%Si2.7%Mn的
预氧化研究中已经通过GD-OES和FIB制备的
14]
截面TEM形貌得到了证实
[
。
也高于基体1.8%的Mn含量,但在SEM下并未
观察到还原铁表面的氧化物形貌特征,推测表面
能谱分析检测到较高的Mn可能来自还原铁/基
板界面位置的Mn的氧化物。经过+10℃露点还
原的试样,虽然局部也检测到Mn含量偏高,但表
面的微小凸起明显比-40℃还原试样少。
EM下观察预氧化还原试样的表面形貌,在S
(a)、(b)显示了还原气氛分别为-40℃和图4
+10℃时的表面形貌,两者差异并不显著。图4
(a)、(b)中矩形区域的局部放大形貌分别如图4
(c)、(d)所示,图中局部凸起位置以及平面位置
的能谱点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经过-40℃露
点还原的试样,还原铁表面微观凸起较多,谱图
1、2显示这些位置的Mn含量接近15%,明显高
.8%的Mn含量,能谱还检测到约8%的于基体1
O,推测这些微小的突起位置可能存在Mn的氧化
n含量接近5%,物。谱图3显示无凸起位置的M
图3 预氧化试样表面Fe、O、Mn、Si
元素深度分布
Fig.3 Fe,O,MnandSidepthprofilesof
theoxidizedsample
图4 预氧化还原试样表面形貌
Fig.4 Surfacemorphologyoftheoxidizedreducedsamples
GD-OES检测的还原试样表层5
μ
m深度范
围内的Fe、Mn、Si、O元素深度分布曲线如图5所
示。首先,露点对各元素深度分布曲线的形状影
响不大,Fe元素由表至里先降低再升高,在深度
约0.22
μ
m的位置出现最小值,与之相对应的,
Si、Mn、O元素在该位置出现局部峰值,数值如表
4所示。根据不同深度位置元素含量的变化,可
将预氧化还原试样表层进一步分成3层,依次是
还原铁层、还原铁/基板界面层和基板次表层。还
原铁层平均厚度约为0.22
μ
m,在还原铁层/基板
表3 图4中能谱半定量分析结果
Table3 Semiquantitativeanalysisresultsofthe
spectrainFig.4
露点/℃谱图
谱图1
-40
谱图2
谱图3
谱图4
+10
谱图5
谱图6
w(O)
7.7
8.0
5.5
6.9
8.2
4.6
w(Si)w(Mn)w(Fe)
0.6
1.0
2.1
0.7
1.1
1.9
15.4
14.2
5.1
12.9
11.9
4.7
76.3
76.8
87.3
79.5
78.8
88.8
%
Total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界面层则存在Si、Mn氧化物富集;其次,当露点
由-40℃升高至+10℃时,界面层Si、Mn、O元
素的峰值均有所降低,界面层元素特征值如表4
所示,说明高露点的还原气氛可以减少界面层的
Si、Mn富集;第三,露点对距表面约1~5
μ
m的次
表层的O含量有较大影响,如图5(a)、(d)中的
箭头所指,当露点由-40℃提高至+10℃时,该
深度范围内的O含量明显增加,相应的GD-OES
检测到的Fe含量降低,说明还原气氛露点升高
后,次表层的内氧化增加。
图5 预氧化还原试样表面元素深度分布
Fig.5 Fe,O,MnandSidepthprofilesoftheoxidizedreducedsamplewithdifferentdewpoint
表4 还原铁/基板界面位置元素特征值
Table4 Featurevaluesonthedepthprofilesatthe
interfaceofreducedironandsubstrate
露点/℃
-40
+10
w(Fe)
78.7
81.6
w(Mn)
9.2
7.2
w(Si)
3.5
3.0
%
w(O)
5.9
5.0
EM试样,在STEM模式下观察更高放大倍截面T
数的截面形貌,结果如图7所示。
图7(a)、(b)矩形区域局部放大后的形貌分
别如图7(c)、(d)所示,元素面分布结果如图8、9
所示。除图6已观察到的露点对基板次表层内氧
化程度的影响外,STEM形貌进一步揭示了露点
对还原铁层、还原铁/基板界面层的影响,主要对
比结果如下:
1)露点-40℃试样的还原铁层厚度约为(
230~350nm,在还原铁层局部厚度较大的位置还
存在较大尺寸的MnO,该特征与图4(c)表面形貌
上的局部Mn含量较高的凸起位置相对应。露点
+10℃试样的还原铁层厚度约为170~240nm,
FIB制备的截面SEM形貌如图6所示。当还
原气氛露点由-40℃升高至+10℃时,还原试
样次表层的内氧化层厚度由最大约1.5
μ
m增加
m,可见提高还原气氛的露点可以显著至超过5
μ
增加内氧化层的深度。
使用FIB对图6中的试样进一步减薄,获得
图6 预氧化还原试样FIB制备的截面SEM形貌
Fig.6 SEMmorphologyoftheFIBpreparedcrosssectionoftheoxidizedreducedsample
图7 预氧化还原试样STEM形貌
Fig.7 STEMmorphologyoftheFIBpreparedcrosssectionoftheoxidizedreducedsample
图8 露点-40℃还原试样TEM能谱面分布
Fig.8 EDSelementalmappingoftheoxidizedreducedsamplewithadewpointof-40℃
图9 露点+10℃还原试样TEM能谱面分布
Fig.9 EDSelementalmappingoftheoxidizedreducedsamplewithadewpointof+10℃
微观上厚度波动较小,还原铁层中未发现大尺寸
nO。的嵌入M
(2)还原铁/基板界面上均存在一层厚度约
100~200nm的界面氧化层,还原气氛露点对界
面氧化层厚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界面氧化层
的成分与结构差别明显。界面氧化层的能谱点分
析结果如图10和表5所示。露点-40℃试样界
面氧化层分两层,与还原铁相邻的一层氧化物
(谱图1)含O、Si、Mn,为Si、Mn复合氧化物;与基
)以及基板次表层的板相邻的一层氧化物(谱图2
内氧化颗粒(谱图3)均为Si的氧化物,不含Mn。
露点+10℃试样界面氧化物无分层结构,与还原
铁和基体相邻的氧化物(谱图4、7)以及基体次表
层的内氧化颗粒(谱图8)的成分基本接近,均含
O、Si、Mn、Fe,为Si、Mn、Fe的复合氧化物;而且在
n含量略低(谱图5)和界面层中局部还观察到M
Fe含量较高但Si、Mn含量较低(谱图6)的颗粒。
(3)如图10中箭头所指,在两个试样还原
基板界面层中均观察到较多的孔洞。就图7和铁/
图10不同放大倍数的对比而言,当露点由-40℃
提高至+10℃时,界面层中的孔洞数量明显增
加。这些孔洞有可能在制备TEM截面试样前就
存在,但也可能由于FIB使用Ga离子切割制备
TEM薄片试样时,不同氧化物的减薄速率存在较
EM大差异,导致部分氧化物减薄明显,从而在T
观察时表现为孔洞。还原铁/基板界面位置连续
基板的氧化物以及氧化物中存在孔洞对还原铁/
界面的结合力有不利的影响。
(4)图8和图9的元素面分布结果以及表5
中内氧化颗粒的能谱点分析结果显示,提高露点
除了增加基板次表层氧化程度和深度外,内氧化
物的成分也发生改变。当露点为-40℃时,只有
Si的内氧化,Mn的内氧化很少;当露点为+10℃
时,Si、Mn的内氧化都比较明显。
图10 界面层内孔洞及氧化物能谱分析位置
Fig.10 PositionsofvoidsandEDSanalysisoftheoxidesatthereducediron/substrateinterface
结合GD-OES元素深度分布以及TEM截面
形貌的分析结果,还原气氛露点对预氧化还原QP
钢表层微观结构的影响示意图如图11所示。当
露点由-40℃提高至+10℃时,主要有以下几
方面的影响:i、Mn的外氧化无明
①
还原铁表面S
显差异;n的氧化;
②
减少了还原铁层中嵌入的M
i、Mn形成内氧化,内氧化层深度明显
③
促进了S
增加;基板界面位置氧化物的生
④
降低了还原铁/
成量;基板界面氧化物由SiO和
⑤
将还原铁/
MnSiO的双层结构改变为MnSiFeO复合氧化
物结构。
表5 图10中能谱半定量分析结果
Table5 SemiquantitativeanalysisresultsofthespectrainFig.10
%
备注
与还原铁层相邻
与基体相邻
基体内氧化颗粒
与还原铁层相邻
界面层内部颗粒1
界面层内部颗粒2
与基体相邻
基体内氧化颗粒
露点/℃谱图
谱图1
w(O)
54.4
68.2
67.8
52.2
62.5
6.6
51.8
49.7
w(Si)
14.1
29.1
28.7
12.2
22.4
0.9
12.4
11.4
w(Mn)
29.9
0
0
19.9
7.6
1.2
18.5
21.6
w(Fe)
1.6
2.7
3.5
15.7
7.5
91.3
17.3
17.3
Total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40
谱图2
谱图3
谱图4
谱图5
+10谱图6
谱图7
谱图8
图11 预氧化及不同露点还原QP钢表层微观结构示意图
Fig.11 SchematicdiagramsofthesurfacemicrostructureoftheoxidizedandoxidizedreducedQPsteelsheet
由于预氧化可以有效抑制QP钢还原退火过
程中Si、Mn等合金元素在还原铁层表面的富集,
所以无论还原退火气氛是低露点还是高露点,锌
液对带钢表面的润湿性均会得到改善,可镀性的
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但是露点对QP钢还
原铁/基板界面层Si、Mn选择性氧化的影响,会
影响到还原铁/基板界面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对热
镀锌后的镀层附着性造成影响。镀层与还原铁层
基板界面位置分离引起的镀层附一起从还原铁/
15]
着性不符已被证实
[
。关于还原铁/基板界面位
置氧化物的成分与结构对结合力的影响值得后续
进一步开展研究。
原后,还原铁/基板界面位置的Si、Mn进一步
增加。
2)提高退火气氛露点促进了Si、Mn在钢板(
次表层形成内氧化,减少了还原铁中Mn的氧化,
减少了还原铁/基板界面位置的Si、Mn氧化。
3)提高退火气氛露点改变了还原铁/基板(
界面位置的氧化物组成和结构,由SiO和MnSi
nSiFeO复合氧化物结构。O的双层结构变为M
参考文献
[1] BOUAZIZO,ZUROBHS,HUANGMX,etal.Drivingforce
andlogicofdevelopmentofadvancedhighstrengthsteelsfor
[J].SteelResearchInternational,automotiveapplications
2013,84(10):937-947.
[2] SPEERJ,MATLOCKDK,DECOOMANBC,etal.Carbon
partitioningintoausteniteaftermartensitetransformation[J].
ActaMaterialia,2003,51(9):2611-2622.
[3] WANGL,FENGW.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QPsheet
steels[M]dvancedSteels.Springer,Berlin,Heidelberg,
∥
A
2011:255-258.
[4] CHAKRABORTYA,ZUIJDERWIJKM,HANLOND,etal.
4 结论
以0.2%C1.8%Si1.8%Mn成分的QP钢为
0℃和研究对象,研究了还原退火气氛-4
+10℃露点对预氧化还原QP钢表层合金元素选
P钢择性氧化的影响,发现露点对预氧化还原Q
表层微观组织影响显著,主要结论如下:
(1)预氧化试样表面氧化铁/基板界面位置
i、Mn富集,在不同露点的退火气氛中还已存在S
ImportanceofSi/Mnratioongalvanizabilityofnextgeneration
advancedhighstrengthsteels[C]
∥
Galvatech2015:10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ZincandZincAlloyCoatedSteel
,Toronto,Canada,2015:165-171.Sheet
[5] NISHIMURAK,ODASHIMAH,OHARAT,etal.Processfor
manufacturinggalvanizedsteelsheetbynickelprecoating
:U.S.Patent5,203,985[P].1993-04-20.method
[6] TOBIYAMAY,FUJITAS,MARUYAMAT,etal.Improvement
ofgalvanizabilityofsiliconbearingsteelbyelectrodeposited
ironcoatingcontainingoxygen[J].ISIJInternational,2012,52
(1):115-120.
[7] CHOL,LEESJ,KIMMS,etal.Influenceofgasatmosphere
dewpointontheselectiveoxidationandthereactivewetting
duringhotdipgalvanizingofCMnSiTRIPSteel[J].
Me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sAphysicalMetallurgy
,2013,44(1):362-371.andMaterialsScience
[8] BORDIGNONL,EYNDEXV,FRANSSENR.Quality
improvementofthegalvanizedstripsbytheoxidation/reduction
process[J].RevueDeMetallurgie,2004,101(7/8):559-
568.
[9] FUSHIWAKIY,NAGATAKIY,NAGANOH,etal.Influence
ofFeoxidationonselectiveoxidationbehaviorofSiandMn
[J].ISIJinternational,addedinhighstrengthsheetsteel
2014,54(3):664-670.
[10] GONGYF,DECOOMANBC.Influenceoftheoxidation
reductionprocessonthesurfaceandsubsurfacemicrostructure
ofintercriticallyannealedCMnSiTRIPSteel[J].ISIJ
(收稿日期:2020-11-30)
,2011,51(4):630-637.International
[11] WUTTKET,NORDENM,BLUMENAUM.Preoxidationof
:Influenceoftemperature,advancedhighstrengthsteels
reactiontimeandOxygenconcentrationonoxidethicknesses
[C]alvatech2015:10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Zinc
∥
G
,Toronto,Canada,2015:andZincAlloyCoatedSteelSheet
44-51.
[12] SUZUKIY,MIYATAM,MAKIMIZUY,etal.EffectofFe
oxidationonFeZncoatingpropertiesofSiaddedgalvannealed
steelsheets[C]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zincandzinc
∥
9
alloycoatedsteelsheet2ndAsiaPacificgalvanizing
:55-60.conference.2013
[13] MIYATAM,SUZUKIY,NAGATAKIY,etal.Influenceof
temperatureandoxygencontentofoxidationatmosphereon
initialoxidationofSicontainingsteels[J].TetsuToHagane,
2013,99(3):214-220.
[14] JINX,HUG,WANGL,etal.Characterizationofsurface
layersofoxidationreductiontreatedSiandMnaddedadvanced
highstrengthsteel[J].SurfaceandCoatingsTechnology,
2020,382:125172.
[15] JINX,CHENJ,HUG,etal.Investigationonthecoating
adhesionofgalvanizedAHSStreatedbyoxidationreduction
[J].Iron&SteelTechnology,2020,17(10):108-process
114.
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
櫴櫴櫴櫴櫴
毷
专利信息
櫴
毷
一种实时预测高炉发生
管道概率的方法
专利号:ZL201110108431.6
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人:王训富 陶卫忠 陈永明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时预测高炉发生管
道概率的方法,其通过运用高炉当前的运行参数,
如包括风压、顶压、煤气流、静压力检测、炉顶温
度、高炉风氧量等多种检测数据来实时预测分析
出高炉发生管道的概率指数P。当操作人员发现
该概率指数升高时就可以根据系统提示的信息及
时调整相应的操作参数,从而避免发生管道,保证
了炉况的稳定顺行。
櫴
毷
一种射流连续除鳞的方法
櫴櫴櫴櫴櫴
毷
专利号:ZL201110109506.2
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人:段明南 李山青
一种射流连续除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
高压混合射流除鳞;
②
高压纯水清洗;
③
压缩空气
吹扫。对射流除鳞后的金属板面先采用高压纯水
射流进行高压清洗,清除金属板带表面的硬物颗粒
与浮动的鳞皮残留,然后利用大流量的压缩空气进
行干燥吹扫,用于对金属板带上所有浮动的物质,
包括液态水进行有效吹扫,实现最终的金属板面干
燥、洁净。本发明清扫方式能有效提高射流除鳞后
的表面洁净程度,确保金属板带能顺利进入下一步
工艺环节而不影响下一步的工艺处理质量。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规划与科技部供稿)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2832899a213085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