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或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是一种
概念:希望机器人从未知环境的未知地点出发,在运动过程中通过重复观测到的地图特征
(比如,墙角,柱子等)定位自身位置和姿态,再根据自身位置增量式的构建地图,从而
达到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的目的。
目录
1 操作性定义
2 技术上的问题
2.1 地图构建
2.2 传感
2.3 定位
2.4 建模
3 相关文献
4 参见
5 参考资料
6 外部链接
1 操作性定义
这里说的地图,是用来在环境中定位,以及描述当前环境以便于规划航线的一个概念;
它通过记录以某种形式的感知获取的信息,用以和当前的感知结果相比较,以支撑对现实
定位的评估。在定位评估方面,地图提供的帮助程度,与感知的精度和质量成反相关。地
图通常反映了它被描绘出来的时刻的环境状态,所以它并不一定反映它被使用的时刻的环
境状态。
在误差和噪音条件下,定位和地图构建技术上的复杂度不支持两者同时获得连续的解。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是这样一个概念:把两方面的进程都捆绑在一个循环之中,
以此支持双方在各自进程中都求得连续解;不同进程中相互迭代的反馈对双方的连续解有
改进作用。
地图构建,是研究如何把从一系列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集成到一个一致性的模型上
的问题。它可以被描述为第一核心问题:这个世界长什么样?地图构建的核心部分是环境
的表达方式以及传感器数据的解释。
与之相比,定位,是在地图上估测机器人的坐标和姿势形态的问题;换而言之,机器
人需要回答这里的第二核心问题,我在哪?典型的解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追踪——通常机
器人的初始位置已知;全局定位——通常只给出很少,甚至不给出有关于起始位置环境特
征的先验信息。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2194529a202090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