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一、比例尺的概念及比例尺的分类。
比例尺:图上长度与相应的实地水平长度之比,称为该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分类
①小比例尺:1:25万、1:50万、1:100万
②中比例尺:1:2.5万、1:5万、1:10万
③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1:1万
二、白纸测图与数字测图的基本概念。
(1)白纸测图:传统的地形测量是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
貌(总称地形)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进行测定,以一定的比例尺并按图式符号绘
制在图纸上,即通常所称的白纸测图。
(2)数字测图:广义地讲,生产数字地图的方法和过程就是数字测图。数字测图实质上
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方法。它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相关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
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处理、输出和管理。
三、什么是大比例尺数字地图?
贮存在数据载体(磁带、磁盘或光盘)上的数字形式的大比例尺地图。
四、大比例尺数字地图的特点。
(1)以数字形式表示地图的内容。
(2)具有良好的现势性。
(3)以数字形式贮存的1:1的数字地图,不受比例尺和图幅的限制。
(4)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且精度均匀。
(5)为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6)地图的建立需要较大的费用和较长的时间。
(7)读写需要相应的软硬件的支持。
五、数字测图技术特点。
(1)精度高
(2)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
(3)更新方便、快捷
(4)便于保存与管理
(5)便于应用
(6)易于发布和实现远程传输
六、数字测图系统的工作过程及作业模式。
数字测图(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简称DSM)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
外连输入输出设备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
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分为三个阶段: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地图数据的输出。
广义地理解数字测图系统:采集地形数据输入计算机,由机内的成图软件进行处理、
成图、显示,经过编辑修改,生成符合国标的地形图,并控制数控绘图仪出图。
七、数字测图的数据采集方式有哪几种?
① 地面数字测图法
② 地图数字化法
③ 数字摄影测量法
八、地图数字化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特点。
① 手扶跟踪数字化
精度低、速度慢、劳动强度大和自动化程度低,一般只用于小批量或比较
简单的地形图的数字化。
② 扫描数字化
精度高、速度快和自动化程度高,对大批量、复杂度高的地形图更具有明
显的优势。
九、栅格图像与矢量图形的区别。
(1)栅格图像:按格网单元的行和列排列的、具有不同灰度值或颜色的阵列数据。
栅格数据的每个元素可用行和列唯一地标识,而行和列的数目则取决于栅格的分辨率
(或大小)和实体的特性。
(2)以x,y坐标或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
属性数据的总称。
(3)GIS的数据格式主要有矢量和栅格两种。当地图直接扫描进入计算机时,数据
是以栅格格式存贮的。矢量化即将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其实质就是将图像数据转
换为图形数据,并保持相应的拓扑结构,图形包括直线、圆弧、曲线及字符的笔画等。
(4)由于矢量数据可以更精确定义位置、长度和大小,其对于GIS数据的分析和
变换、空间数据拓扑分析以及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联合分析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将扫描图像的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成为GIS技术的重点之一。
十、数字测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发展现状:用笔记本电脑作为电子平板,现场测绘,实时成图。
趋势:(1)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2)GPS测量模式。
十一、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是数据的一种管理技术,即对数据的组织、编目、定位、存储、检索
和维护以便随时提供使用的各种数据的集合。
(2)数据库的组成
数据库一般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1数据集。
○2物理存储介质。
○3数据库软件。
十二、大比例尺数字地图的本质。
大比例尺数字地图的本质是大比例尺地图数据库。
十三、地面数字测图技术设计的内容。
1、任务概述
任务来源、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测区面积、测图比例尺、技术
依据、计划实施起止时间。
2、测区概况
重点介绍测区社会、自然、地理、经济和人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
海拔高程、相对高差、地形类别和困难类别;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
的分布与主要特征;气候、风雨季节、交通情况及生活条件等。
3、已有的资料利用情况
说明已有资料的全部情况,包括控制测量成果的等级、精度,现有图的比例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2186310a201956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