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
2022最新版信息检索作业学生通用版
1、(多选)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ABCD)
A、信息知识B、信息意识C、信息能力D、信息伦理(第1章,第2页)
2、(多选)信息意识具体包括(ABCD)。
A、充分认识到信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想到通过信息
的获取和利用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B、对信息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能高效、快速识别
有价值的信息,善于从所获取的信息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线索或方案;C、对信息具有积极
的内在需求,善于根据社会需要主动发现自身的信息需求;D、具有通过获取信息强化自身学习
能力的想法和观念,遇到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获取信息找寻答案。(第1章,第3页)
3、(多选)关于信息素养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一个层次是拓展视野,使人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多信息资
源。B、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训练信息获取能力,使人们知道如何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C、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三个层次是培养信息利用能力,使人们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解
决问题的能力。D、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而信息素养教育自身也是一个终
身学习的过程,信息素养教育与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相互促进、螺旋提升的关系。(第1章,
第6页)
4、(多选)信息素养是指:基于(ABC),通过确定、检索、获取、评价、管理、应用信息
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以此重构自身知识体系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
6、(单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召开了以(A)为主题的世界性大会,
并发布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A、信息素养B、信息安全C、信息检索D、信
息评价(第1章,第1页)
7、(单选)一般翻译为(B)。A、信息检索B、信息素养C、信息安全D、信息评价(第1
章,第1页)
8、(单选)(D)是指在信息的生产、存储、获取、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个环节中,用
来规范相关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总称。A、信息知识B、信息能力C、信
息意识D、信息伦理(第1章,第3页)
9、(单选)(C)是指人类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是人类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念
和需求的总和。A、信息知识B、信息能力C、信息意识D、信息伦理(第1章,第2页)10、
(判断)以“走向具有信息素养的社会”为主题的《布拉格宣言》认为,作为一种适应社会的基
本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先决条件,信息素养能够确定、检索、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
交流信息,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第1章,第1页)T11、
(判断)作为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四个要素相辅相
成、不可分割。其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伦理是保障,
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第1章,第3页)T12、(判断)2005年北京高教学
会图书馆工作研究会提出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从信息意
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学生应具有的信息素养要求,具体由
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组成。(第1章,第4页)T13、(判断)以
“信息社会在行动: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为主题的《亚历山大宣言》指出,信息素养和终身
学习是信息社会的灯塔,照亮了通向发展、繁荣和自由的道路。(第1章,第1页)14、(判
断)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第1章,第1页)T15、(判断)信息检索能力也就是确定信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0862838a182915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