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以琼台师范学院

高校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以琼台师范学院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

2023年5月

UniversityEducation

May,2023

高校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

——以琼台师范学院生物学类本科专业为例

丁兆建

1

朱为菊

1

谢春平

1

许天委

1

傅琪彦

2

5711271.琼台师范学院热带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利用实验室,海南海口

2.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热带农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570216

[摘要]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知识获取能力、科技论文写作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课程,

旨在为学生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和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撰写论文奠定基础。文章以琼台师范学院生物学类本科专业

为例,对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生物学类本科专业

应从转变学生观念、引入课程思政元素、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高授课教师

的素质和能力、收集教学反馈信息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而达到提升该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改革;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9-0036-04

科技论文写作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是衡

量当代大学生才智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献是记录

知识的载体,高校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要以培养从各种文献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为

前提。毋庸置疑,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必

须具备检索文献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1]

。20世纪80

年代,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从国外引进国

内。现今,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

这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工具性课程,旨在通过

“课内”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机房的实践训练,使学生

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知识和方法,掌握获取信息的

能力;通过“课外”的毕业论文写作训练、参与大学

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等,让学生围绕

某个学科问题进行文献调研和解决方案设计,培养

学生信息输出表达的素质和能力。

一、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一)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大多数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把文

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作为选修课开设。不少学

生没有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本课程

的学习对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这门课程

就是讲解怎样查资料,部分学生甚至仅是为了凑学

分而选修这门课程;另外,部分学生存在错误认知,

认为只有从事科研领域的相关工作,才需要学好这

类课程

[2]

。思想上的松懈,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不能

持之以恒,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难以很快接受新

知识。

(二)学生专业信息意识薄弱

部分大学生只注重学习本专业的课本知识,对

专业期刊不熟悉、对本专业国内外研究前沿不关

注,极少阅读图书、期刊等与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

很多有价值的资料、文献是以英文的形式呈现的,

尤其是部分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自认为的“创新”在

国外文献里可能已有研究

[3]

。专业英语水平有限也

导致学生对专业相关信息获取不畅。

(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落后

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部分地方高校在电子阅

[收稿时间]2023-01-19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氨基酸合成通路调控香蕉枯萎病菌厚垣孢子形成和致病机制的研究”(2019RC249);

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通路调控香蕉枯萎病菌厚垣孢子形成和致病机制的研究”

(Hnky2022-50);琼台师范学院校级课题资助“校级一流课程”(QTjg2022-51)。

[作者简介]丁兆建(1983—),男,河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教学。通信作者:傅琪彦(1985—),女,广东人,硕

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教学。

36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览室建设上相对落后,除能下载知网、维普、万方等

中文数据库中的文献外,对如Wiley、ScienceDirect、

SpringerLink、WebofScience和ProQuest等国际主

流数据库中的文献还较少购置或者尚未购置

[4]

,这

对生物学类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的文献检索与科

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四)学生文献检索能力较差,学生文献检索能力较差,获取文献知识的

方式单一

部分学生不会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检

索和获取本学科的前沿文献。在开设本课程前,我

们针对琼台师范学院部分专业学生获取信息知识

的途径进行了问卷调查(选项为多选),结果如表1

所示:51.23%的学生把百度搜索引擎作为其检索信

息或文献的首选途径;部分学生利用知网(17.68%)

和维普(12.35%)等中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或文献检

索;学生利用PubMed(1.63%)和Sci⁃Hub(1.14%)等

外文数据库检索信息或文献的比率极低。鉴于学

校图书馆未购置WebofScience、SpringerLink、Sci⁃

enceDirect、Wiley、ProQuest等外文数据库,故无相

关数据。

表1学生进行信息检索或者文献检索的途径

检索途径

百度

Google

百度学术

Google学术

知网

维普

PubMed

WebofScience/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Wiley/ProQuest

Sci⁃Hub

百分比/%

51.23

21.72

38.19

17.68

12.35

1.63

1.14

未调查

6.84

的教材。教材的空缺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完全

理解所学或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在课后也难以很

好地复习和总结。

(六)教学方式较为陈旧且与实践相脱离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作为一门应用性很

强的工具性课程,授课内容应符合本科生的知识水

平,不宜过难,应避免过多理论性、抽象化的知识

点。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过多讲授英文科技论文的

写作和投稿内容,不应过多强调信息科学的基础知

识等。由于本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学生尚

未开始撰写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无法预料写作中

会出现哪些问题,因此针对生物学类专业应进行本

课程教学内容的典型化设计。整体而言,本课程的

实践教学地位不突出,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比例

没有统一的规定,部分高校理论课课时占比较大,

实践课课时占比小。本课程具有鲜明的应用性特

征,在讲完一个阶段的理论知识后,教师需要安排

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操作以巩固所学知识。过于

强调概念、理论和写作技巧的“满堂灌”“填鸭式”的

教学方式只会导致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流于表面,

无法完全理解或者不能融会贯通。

二、教学改革措施

(一)转变学生的观念

学生情报意识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应寓于入学

教育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告诉学生,要想高效检

索和利用浩如烟海的知识,必须掌握信息检索的技

能。在本课程理论课上,教师要多次强调本课程的

重要性,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对于职

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探索生

命奥秘和发现无限可能的一门课程

[2]

。此外,教师

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者申请大学生

创新创业项目,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扭转学生

认为本课程不重要的观念。

(二)引入课程思政元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探索本课程与思政

教育间的结合点,将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

和信息道德教育贯穿本课程

[6]

。在信息意识教育方

面,主要介绍本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和国际权威期

刊,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案例,在重要的生物学类期

刊的介绍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我国科学研究与发

达国家的差距,了解我国科学技术需要努力发展的

方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立志为国家科研事业做

贡献;在信息能力教育方面,主要培养学生查找论

文和专利、图片处理技巧和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很多学生不能熟练利用

Office软件对课程论文进行排版,经常出现图表不

规范、参考文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很多学生没有

使用过、甚至个别学生没有听说过文献管理软件,

如NoteExpress或者EndNote;在数据统计分析方

面,多数学生常用Excel,极少数学生会使用专业的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或者SAS。

(五)现用教材与学生所学专业契合度不高

不同的专业涉及的知识内容差异较大,且知识

更新的速度较快,现有的教材不能满足所有相关专

业的教学或者教材内容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

教材专业性不够或者偏离实际

[5]

。因此,琼台师范

学院生物系未订购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

3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等方面的能力

[3]

,讲述文献检索的意义,培养学生的

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在信息道德教育方面,考虑

到以抄袭、伪造数据、篡改数据和一个学术成果多

篇发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被频繁曝

光,教师应简单阐述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结合实例

罗列一些外文期刊对某些科研论文予以撤稿的例

子,讲述学术不端带来的不良后果,给予学生警示,

让学生重视学术诚信的问题,始终秉持端正的敬畏

的态度去对待科学研究

[7]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主动传授知识,学生被

动接受知识,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易使学生

因缺乏协助而产生挫败感,丧失学习动机和兴趣。

为此,教师可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

lem⁃basedLearning,PBL),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

新能力的培养,以生物学问题为基础,以生物学类

专业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引导学生针

对某一生物学问题进行研究。训练学生利用批判

性和分析性思维解决生物学问题的PBL教学法,能

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能动性。在传统课

堂上,由于受到授课计划、授课进度及时间等因素

的限制,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机会较少。本课程教学

团队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计划采用线上

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即在以线下教学为主的基础

上,辅以教学网络平台,如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

超星、雨课堂、微信群、QQ群等,帮助学生进行拓展

学习并为学生答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利用

优质权威的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文献检索效率和

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还可以将传统的授课模式与线

上多元化教学方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渐进和积累的

过程,需要严谨的科研训练和长期的实践操作才能

达成。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文献检索与科

技论文写作的实践课学时增加至16学时,优化后

本课程的实践内容有: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搜索引

擎的使用;中文常用数据库(如知网、维普和万方数

据库)的使用(学生可用与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的生

物学课题或关键词进行实践);外文常用数据库(如

和ProQuest)的使用;生物序列数据库的使用,如

NCBI基因序列的搜索和下载、BLAST比对工具的

使用;数据统计分析、绘图软件的使用,如利用

EndNote和NoteExpress文献管理工具的使用(科学

Wiley、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WebofScience

管理文献是做好科研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教授

学生文献数据库使用和管理的方法,引起学生对文

献管理的重视,培养学生严谨和负责的工作作风);

中文和英文科技论文的投稿(学生可分别在中文和

英文期刊注册账号,进行投稿实践)。

(五)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考核方

式比较单一,在期末考试时常以闭卷考试为主,考

核检索相关概念、操作步骤和写作规范等内容,部

分学生会采用“背诵式”学习方法对知识点死记硬

背。这种考核方式背离了本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

力的目标,因此需要创新考核机制,以期达到考核

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8]

。本

课程改革后,课程考核方式如表2所示。通过学生

到课率、课堂互动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任课

教师可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这

种方式也有利于任课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针对

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教师可通过

科研学术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在加深

对文献检索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

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6]

表2

序号

1

2

3

4

5

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

考勤

课堂互动

学术汇报

课后作业

文献综述

分值

10

10

20

20

40

(六)提高授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生物学类专业的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

程的教师对生物学某个方面应有较深的研究,精通

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文献管理、图表处理和数

据分析常用软件的使用,熟知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与

技巧

[9]

(七)收集教学反馈信息

要总结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收集教学反

馈信息是一个重要环节。本课程教学团队会在开

课前、开课中、结课后利用问卷调查和课后交流等

方式收集教学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所需,满足学生

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以达到提高

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

和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SPSS或Origin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绘图等;

38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价值观。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文献检索与科技论

文写作已经成为生物学类专业等许多理科专业的

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工具课程。针对本课程在教

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教学团队

提出了相应的教改措施,包括转变学生的观念、引

入课程思政元素、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优化实践

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高授课教师的素

质和能力、收集教学反馈信息等,以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

质量。

[参考文献]

理与环境类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透视[J].绵阳

师范学院学报,2020,39(7):45-50.

[4]张少卿,牛斐洱,闫浩然,等.地方应用型高校《文

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的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化

工,2021,49(16):222-223.

[5]谢贤安,范晓宁,陈祖静,等.林学专业大学生“文

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的教改探索[J].教育教

学论坛,2021(26):64-67.

[6]周彬彬,盛兴欣,钟明,等.制药工程《文献检索与

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东化工,

[7]刘红霞,王敏,赵旭升.生物专业文献检索与论文

写作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

[8]董丹.生物专业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

革[J].轻工科技,2020,36(9):175-176.

[9]郑世仲,陈美霞,江胜滔,等.生物学本科专业《文

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初探[J].教

育教学论坛,2018(49):235-236.

6(76):58-59.

2021,48(15):306-307.

[1]李庆飞,潘飞飞,郭卫丽,等.农学专业大学生“科

技写作与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反馈

[J].教育教学论坛,2020(23):188-189.

[2]周定港,刘小兰,张大为,等.生物类专业“文献检

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问题及对策探索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6):48-56.

[3]王雪梅,刘泉.在“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课程

中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探讨:绵阳师范学院地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周侯辰]

(上接第35页)

智慧教学没有定式,遗传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

式智慧教学改革也没有终点。在现有实践探索的

基础上,我院遗传学课程教学团队将继续加强课程

思政、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建设,不断优化教学设

计、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式智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安庆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21,27(3):112-115.

[5]郜原,武小椿,刘霞,等.基于THEOL平台的生物

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J].生物学杂志,

[6]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

[J].中国高教研究,2021(1):5-9.

[7]吴根福,吴科杰.生物类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思考

与探索[J].生物学杂志,2021,38(3):116-119.

[8]王虹,王波,常瑾,等.遗传学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

系的建立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8,35(6):

[9]谭海刚,李静.食品微生物学PBL-SPOC融合教学

模式形成性评价的设计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

2021,38(3):127-130.

117-119.

2020,37(2):123-126.

[1]卢龙斗.普通遗传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祝智庭.深度解读智慧教育[J].智慧中国,2015

(4):60-62.

[3]邢西深,管佳.新时代的智慧教学:课堂实践、问题

审思与发展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5):

[4]崔晓峰,王钧伟,汪婕,等.化工原理线上线下混合

109-114.

2016.

[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周侯辰]

39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0819182a182131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