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SCI的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趋

基于CSSCI的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趋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

2022年第22期ModernBusinessTradeIndustry

现代商贸工业

 No.22.2022

基于CSSCI的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教学部,陕西杨凌712100;3.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摘 要:高校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之一,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积极举措。

加强高校课程思政研究文献的梳理、归纳和总结,有助于当前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对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总体把握。

运用文献计量等方法对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148篇高校课程思政主题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主要从文献年度分布、研

究主题等8个方面进行客观描述和相关阐述,以期全面反映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和趋势,为今后从事高校课程

思政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CSSCI来源期刊;热点;趋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1672-3198.2022.22.099

朱宏军

1

 史宏涛

2

 张 青

2

 朱亚成

3

0 引言

如今,高校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领

域和热点问题,有关专家学者发表的大量相关成果。截

至2022年4月22日,在中国知网(CNKI),采用篇名“高

校课程思政”检索,一共检索文献9861篇,其中期刊文献

2297篇,占到总样本文献的23.29%。最早的一篇文献

为高德毅和宗爱东两位学者2017年1月3日在《中国高

等教育》上发表的《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最近的一篇文献为胡

磊、商思章等2022年4月20日在《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上发表的《“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操课程思政建设逻

辑进路与实践遵循》。在2297篇高校课程思政主题研究

文献中,本研究在来源类别中设定“CSSCI”,一共检索

148篇文献。选取的148篇CSSCI期刊文献具有代表性

和示范性,一方面CSSCI期刊的认可度非常高,在国内得

到了很多专家学者和高校的一致认可;另一方面,分析

CSSCI来源期刊文献,能够较为全面呈现当前高校课程思

政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为今后高校课程思政相关选

题和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1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分析

根据计量可视化分析,文献数为148篇、总参考数为

719篇、总被引数为6437次、总下载数为450521次、篇均

参考数为4.86次、篇均被引数为43.49次、篇均下载数为

3044.06次、下载被引比为0.01。通过文献计量等方法,

以此客观全面呈现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主要从

文献年度分布、研究主题、载文期刊等8个方面进行客观

描述。

1.1 文献年度分布

在文献年度分布上,第一篇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

CSSCI论文,即为高德毅和宗爱东两位学者2017年1月3

日发表的成果,最近的一篇文献为张新科2022年4月5

日在《江苏高教》上发表的《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话语哲

学视域分析》。从2017年到2022年间,一共发表了148

篇高校课程思政的CSSCI论文,其中2017年4篇、2018

年7篇、2019年13篇、2020年41篇、2021年69篇、2022

年15篇。由于2022年尚未全部统计在内,整体上高校课

程思政研究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1.2 研究主题

在研究主题上,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主要集中在

课程思政、思政建设、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实

践路径、价值引领、思政工作、思政教学、教学改革、思政

育人、知识传授、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专

业课教师、思政教师、思政教学改革、育人功能、根本任

务、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马克思主义、价值意蕴、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外语专业、体育课程、政治理论课、

教育理念、高校教师、高等学校课程、体育教学、同向同

行、新时代、学科德育、思政元素、指导纲要等。

1.3 载文期刊

在载文期刊上,在统计的148篇CSSCI期刊文献中,

载文相对较多的期刊有《中国高等教育》《学校党建与思

想教育》《江苏高教》《中国大学教学》和《科技管理研

究》等。

1.4 研究层次

在研究层次上,在统计的148篇CSSCI期刊文献中,

基础研究(社科)77篇、高等教育40篇、政策研究(社科)

20篇、行业指导(自科)4篇、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

科)1篇。从这可以看出,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主

要以基础研究(社科)和高等教育为主。

1.5 核心作者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中,核心作者主要有泰州学院薛

桂琴(2篇)、重庆大学蒲清平(2篇)、吉林警察学院张凤

翠(2篇)、内江师范学院陈理宣(2篇)等。从核心作者

分布上,目前高校课程思政研究尚未形成稳定的学术团

基金项目:本文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双高计划”背景下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研究(SK20-0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朱宏军(1978-),男,陕西周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史宏涛(1978-),女,陕西周至人,硕士,

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张青(1991-),女,山西临汾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朱亚成

(1991-),男,汉族,湖北荆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通讯作者)。

·239·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年第22期ModernBusinessTradeIndustry

现代商贸工业

 No.22.2022

队,以单打独斗为主。

1.6 主要机构

在主要机构上,根据文献统计可知,发文在2篇及以

上的机构和单位成为主要发文机构。目前发文主要机构

有华东师范大学(5篇)、复旦大学(5篇)、东北师范大学

(5篇),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文低于5篇。从发文主

要机构可以看出,目前发文主要机构主要为“双一流”院

校,这些院校科研实力较强,同时上海市高校相对抢眼,

这与上海市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排头兵和试验田

有关。

1.7 高频被引论文和高频下载论文

在高频被引论文上,目前被引排名前三名的论文分

别为高德毅、宗爱东2017年1月3日在《中国高等教育》

发表的成果,被引频次高达2345次;第二名为吴月齐

2018年1月8日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发表的《试

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被引频次为347

次;第三名为高锡文2017年12月15日在《学校党建与

思想教育》上发表的《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

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实践为例》,被引频次为

284次。高德毅、宗爱东两位学者发表的论文被广泛引

用,主要得益于在发表时间上,该文发表时间相对较早,

容易被其他学者引用;在内容上,该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综合素养课程改革、专业课程改革分别提出的相应

的实施路径。在高频下载论文方面,目前下载论文排名

前三名与高频被引论文前三名一致,分别下载频次高达

51588次、下载频次为14181次、下载频次为14046次。

教学比赛综述》《新闻科背景下高校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

建设研讨会综述》等;(2)课程思政研究综述,基于计量可

视化分析的课程思政研究综述、课程思政文献综述与研

究进展、外语课程思政研究综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

现状综述等。

3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现状,结合当前高校

课程思政发展实践,对未来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趋势作以

下分析。第一,在研究主题上,今后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主

要集中在课程思政、课程建设、思政教育、思政课程、高校

课程、专业课程、思政工作、思政教学、立德树人、教学改

革、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思政育人、课程思政体系、实施路径、三全育人等方面;第

二,在研究内容上,今后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主要围绕课程

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障碍与实施路径,同时着重倾

向课程思政与各类课程之间的有效链接和无缝对接,探

究各类课程课程思政的具体路径。如课程思政在高校外

语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此外,加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

力和意识研究也是未来关注的热点;在研究选题上,今后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体现与时俱进,贴近现实生活和实践

发展,如走向融合:高校课程思政话语冲突及其逻辑重

构;高校“双创”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探析;边界优化:高校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机制原理研究等。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2]胡磊,商思章,谢璞,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操课程思政建设

逻辑进路与实践遵循[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04):197-

200+246.

[3]张新科.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话语哲学视域分析[J].江苏高教,

2022,(04):90-95.

[4]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

思想教育,2018,(01):67-69.

[5]高锡文.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

校改革实践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16-18.

[6]许祥云,王佳佳.高校课程思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

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框架[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01):

47-60.

[7]王丽,李雪,刘炎欣,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现状的调

查分析及建议[J].高教探索,2021,(09):67-74.

[8]翟文豹.课程思政建设:逻辑起点、基本前提与实践路径———以行业

特色型高校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21,(09):35-41.

[9]谢森.以赛促教课程育人———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

学比赛综述[J].中国外语,2021,18(02):110-111.

[10]高惠芳,张晓辉.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理路[J].北京联合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0(02):51-57.

[11]王淑荣,董翠翠.“课程思政”中专业课教师政治素养的四重维度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02):

129-137.

[12]张凤翠,邬志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社

会科学战线,2022,(04):265-270.

[13]欧阳润,程样国.高质量就业引领四课联动课程思政:理论互动、价

值导向、实践进路[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3

(02):111-118.

2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热点分析

目前,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以下几个

方面:一是关于课程思政本身的探索与研究,如课程思

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课程思政

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联

系与区别;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方向、内在逻辑、关键问

题、建构策略。二是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视域与背景,如

协同育人、话语哲学、立德树人、“互联网+”、三全育人、

大思政、新媒体、融媒体环境、“SPOC+PBL”、CIPP模式、

混合教学、红色文化、问题导向、传播学、结构方程模型等

研究视角。三是关于课程思政的具体课程的研究,如《有

机化学》《大学化学》《微生物学》《警务技能》《方剂学》

《传染病护理学》《管理学》《会计学》《纳税实务》《国际

税收》《酒店管理概论》《导游业务》《电工电子技术》等课

程。四是关于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研究,如

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

与逻辑进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高校专

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进路;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

识与能力研究等。五是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实践研究,

如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高校

体育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构建研究、江苏省高校课程

思政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研究、行业特色型高校课程思

政建设等。六是课程思政的相关综述研究,主要体现在

以下两方面:(1)相关学术会议和教学比赛综述,如《以

赛促教课程育人———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

·240·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0810186a181974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