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智慧图书馆领域期刊论文影响力对比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领域期刊论文影响力对比


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

第41卷第2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年2月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领域期刊论文影响力对比

李润竹

1

,徐学友

2

(1.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358;

2.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14)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论文影响力;文献计量

摘 要:为探究国内外智慧图书馆领域期刊论文发表后的传播情况,将期刊载文量和被引频次作为学术影响

力指标,将下载次数、期刊传播情况以及施引文献特点作为社会影响力指标,对比分析国内外智慧图书馆领

域期刊论文影响力。结果表明:智慧图书馆相关研究逐渐获得学者的认可和关注,国内期刊逐渐走向国际化

和权威化,但论文质量和传播范围具有局限性。建议国内期刊通过增加长英文摘要、缩短出版周期以及开设

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提升期刊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

1588(2021)02

-

0105

-

04

引导科研人员合理选择投稿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9—2019年中

国科研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260.64万篇,比2018

年统计数量增加了14.7%

[1]

。由此可见中国科研

人员对国际论文的追捧。2020年年初,教育部、科

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

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文

[2]

,文件明确提出要破除“SCI至上”,旨在引导科

研人员合理选择投稿期刊。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和其他领域的融合是大势

所趋

[3]

。学术界对智慧图书馆领域的研究处于高

速发展阶段。王璇

[4]

和李一新

[5]

运用文献计量学

的方法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贾丽萍

[6]

分析了国内图书馆机器人相关论文的刊

载时间、作者以及机构分布情况。杨九龙

[7]

对人工

智能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和发

展路径进行了探讨。柳益君

[8]

1.1 数据来源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对核心期刊

进行检索,检索式为:SU

=

(‘人工智能’

+

‘智能’

+

‘智慧’

+

‘机器人’)∗‘图书馆’,时间范围为

以及与主题无关的文献后,最终得到有效文献567

2010—2019年,共获得文献607篇,剔除会议、采访

篇。笔者又对Web

ofScience核心集进行检索,检

索式为:TS

=

((wisdom

orsmartorintelligentorubiq-

uitous)andlibrar∗),研究方向选择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SCIENCE,时间范围为2010—

2019年,剔除会议等与主题无关的数据后,共得到

1.2 研究方法

文献360篇。

  笔者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智慧图书馆领域的

论文进行定量分析。CiteSpace是陈美超教授开发

的可视化分析软件,该软件能够依据节点类型对合

作网络、关键词等进行共现分析,根据聚类或时区视

图研究特定领域的热点和趋势

[9]

。因此,借助

CiteSpace对论文被引频次以及施引文献特点进行

分析,不仅有助于对智慧图书馆领域的相关研究进

行宏观把握,也可以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提出了图书馆在服

务领域的改进措施。笔者对国内外智慧图书馆领域

论文发表后的传播情况展开了进一步探索,将期刊

载文量和被引频次作为学术影响力指标,将下载次

数、期刊传播情况以及施引文献特点作为社会影响

力指标,分析了智慧图书馆领域国内外期刊发表论

文的影响力情况,旨在找出智慧图书馆领域中外期

刊论文影响力的差异,找到促进我国图书馆领域期

刊提升影响力的因素,帮助我国期刊改变办刊思路,

收稿日期:2021

-

01

-

15

作者简介:李润竹(1997— ),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硕士研究生;徐学友(1980—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

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副研究馆员。

105

 

与参考。

李润竹,徐学友:国内外智慧图书馆领域期刊论文影响力对比

量和数量不断提升。

2.1 国内外相关期刊发文量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发文数量的变化是衡量某一特定领域发展状况

的重要因素

[10]

。笔者对检索到的样本数据进行了

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智慧图书馆领域,2010—

2016年发表于我国期刊的论文增长速率低于国外

期刊。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召开后,人

工智能成功入选“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发表于我

国期刊的相关论文进入高速增长期,论文增长速度

远超国外期刊。

  普赖斯指出,每个学科都将经历萌芽、发展和

成熟三个阶段,当学科进入发展阶段后,科研工作

者关注度增加,理论背景逐渐丰富,研究成果显著

国内外期刊的载文量均呈指数增长,详见图1,说

明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整体处于发展阶段。通

过Excel绘制趋势线可知,国外期刊文献样本载文

量为:y

=

23.057e

0.0736x

,方差值R2

=

0.4841;中国

期刊文献样本载文量为:y

=

0.8587e

0.2112x

,方差值

R2

=

0.8587。趋势线方差值越接近1,表明趋势线

对未来发表的文献数量拟合程度越好。随着国内外

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逐渐增加,高水平论文的质

提升,严格服从指数增长

[11]

。在智慧图书馆领域,

2.2 国内外相关论文下载频次分析

图1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领域发文趋势

  论文下载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对学者

详见表1。在智慧图书馆领域,我国期刊发表的567

篇相关论文中有480篇论文被下载507,194次,下载

率为84.66%,篇均下载894.522次,单篇下载最高为

篇论文被下载103,831次,下载率为91.53%,篇均下

载288.419次,单篇下载最高为371次。统计结果

表明,相对于发表在国外期刊的论文,发表在我国期

刊的部分论文被阅读和利用的频次更高,但是论文

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论文质量低于发表在国外期刊

的论文。

产生的吸引力,体现了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39,636次;国外期刊发表的360篇相关论文中有329

表1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领域下载频次统计

文献总量

我国期刊

国外期刊

567

360

被下载的文献数

480

329

总下载次数

507,194

103,831

篇均下载次数

894.522

288.419

2.3 国内外相关论文被引频次分析

2.3.1 篇均被引频次分析。在智慧图书馆领域,

国内期刊发表相关论文总量为567篇,论文共被

引8,777次,平均每篇被引15.4797次,单篇最高被

360篇,论文共被引2,262次,平均每篇被引6.2833

引频次为373次;国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总量为

次,单篇最高被引频次为111次。由此可见,我国期

刊发表的有关智慧图书馆领域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

2.3.2 论文被引用率分析。笔者将检索的样本

数据根据被引频次划分区间,分别统计国内外区

间内论文被引率,详见下页图2。统计结果显示,

在国内期刊发表的零被引论文共87篇,论文被引

101篇,论文被引用频率为71.94%。其中,在国

106

用频率为84.66%;国外期刊发表的零被引论文共

高于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

外期刊发表的论文中,有82.21%的论文多数被引

用0~10次,仅有3.9%的论文被引用30次以上;在

国内期刊发表的论文中,有87.12%的论文多数被

引用0~30次,12.88%的论文被引用30次以上。由

此可见,在智慧图书馆领域,国内期刊发表论文的被

引用率高于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高引用率论文为

2.4 期刊传播力分析 

国内学术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权威期刊具有较高的传播力,高传播力的期刊

是承载学者科研成果的基础要素,能够进一步推广

智慧图书馆领域的研究成果

[12]

。统计结果显示,我

国智慧图书馆领域被引总频次排名第一的期刊为

审稿时长在一个月左右。国外期刊中,

LIBRARY

《图书与情报》,被引1,027次。该期刊为双月刊,

HITECH

的被引总频次最高,为399次,该期刊的审

李润竹,徐学友:国内外智慧图书馆领域期刊论文影响力对比

稿时长在两周左右。

2.5 施引文献特点分析

2.5.1 刊载施引文献的期刊分析。笔者对检索样

本的施引文献按照来源期刊进行归纳,梳理了刊载

施引文献篇数排名前十的来源期刊。剔除重复和自

引文献,我国期刊发表的智慧图书馆论文的施引文

献共8,554篇,期刊以我国学者发表为主,语种为中

文。施引文献发表最多的期刊为《图书馆学刊》,共

刊载施引文献435篇,占国内发表论文施引文献总

数的5.08%,其次为《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共刊载

2,169篇,语种包含英语、德语以及法语等。施引文

施引论文350篇;国外期刊发表论文的施引文献共

献多数发表在

SCIENTOMETRICS

,共刊载施引文献

  笔者对我国智慧图书馆领域被引频次排名前

十的期刊传播平台进行统计,详见表2。由表2可

知,各期刊均实施了刊网融合,而开设微信公众号

和官方微博的期刊较少。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

的开设有利于期刊的宣传,能够进一步促进科研成

果的推广,因此我国图书馆领域期刊应该重视与

“互联网

+

”的融合。

表2 我国智慧图书馆领域被引频次Top10期刊传播平台

刊网融合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

图书与情报

图书馆杂志

中国图书馆学报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学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

情报资料工作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大学图书馆学报

现代情报

√√

√√

图2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领域论文被引用率统计

86篇,占国外发表论文施引文献总数的3.96%;

E-

LECTRONICLIBRARY

共刊载施引论文60篇,位居

收录和传播范围小,审稿周期长。同时,我国期刊发

表论文的施引文献多数发表于普通刊物,表明该领

第二位。我国智慧图书馆领域期刊受语言的限制,

域国外期刊刊载的论文质量整体高于我国期刊刊载

2.5.2 施引文献地域分布分析。施引文献的地域

分布情况是衡量文献传播范围的重要指标

[13]

。笔

者选取样本数据中排名前二十的高被引论文,利用

详见图3和下页图4。中国智慧图书馆领域期刊发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以

及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对国内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关注

度较高。国外该领域期刊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受到各

国关注,施引作者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德国和

法国,施引作者分布国家之间形成一定的合作网络。

我国与其他国家尚未形成合作网络,在某种程度上使

CiteSpace软件对施引文献地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表的高被引论文的施引作者主要分布在国内高校,

的论文质量。

图3 国内智慧图书馆施引作者分布

107

 

李润竹,徐学友:国内外智慧图书馆领域期刊论文影响力对比

图4 国外智慧图书馆施引作者分布

该领域的发展受限,不利于学术交流和论文传播。

语言障碍使国内外期刊产出论文传播范围不同,国

外期刊多以英语发表为主,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

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关注。

[3] 李立睿.人工智能视角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重构与创

新发展:基于英国《人工智能:未来决策的机遇与影

响》报告的解析[J].图书与情报,2017(6):30

-

36.

[4] 王璇,王晓文,沈思.国内外“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研究

的知识网络及演化态势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5] 李一新,黄案敏.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知识图谱

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7(10):124

-

130.

[6] 贾丽萍.我国图书馆机器人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

于CNKI的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导刊,2018(11):

[7] 杨九龙,阳玉堃,徐碧涵.人工智能在图书馆应用的理

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路途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

[8] 柳益君,李仁璞,罗烨,等.人工智能

+

图书馆知识服务

的实现路径和创新模式[J].图书馆学研究,2018

(10):61

-

65.

[9] 王思茗,魏玉梅,孙熊兰,等.学科交叉对领域知识研

究的影响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9(4):26

-

33.

[10] 李杰.Citespace中文指南[EB/OL].[2020

-

06

-

02].ht-

[11] 庞景安.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M].北京: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1999:143.

[12] 陈升,唐云,何增华.基于Citespace的精准扶贫研究

文献计量学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2017(7):226

-

233.

[13] 邱均平,余厚强.论推动替代计量学发展的若干基本

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1):4

-

12.

[14] 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等.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

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

究,2011(4):467

-

474.

tp///blog

-

554179

-

.

A16/moe_784/202002/t20200223_.

  首先,我国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下载量以及被

引频次明显高于国外期刊,说明发表该领域期刊的

传播率相对高于国外期刊。发表在我国图书馆领域

期刊的论文对科研成果的传播和知识的交流有促进

作用,但语言障碍使传播范围较为狭窄。其次,图书

馆领域期刊的传播能力逐渐增强。在融媒体时代,

期刊努力通过传播平台转型升级

[14]

,如:增加微博、

微信公众号、Twitter和Facebook等新媒体传播媒

介。再次,在智慧图书馆领域,发表于我国期刊的论

文,其质量和传播范围均落后于国外。我国图书馆

领域期刊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增加长英文

摘要或双语发表的形式减少语言对传播力造成的不

利影响,或缩短出版周期,为作者抢占成果首发权奠

定基础。最后,科研人员应响应国家号召,将科研成

果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破除“SCI论文至上”的观念,

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期刊,同时加强科研团队之间的

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洋.2019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从求数量到

重质量评价指标变化显著[EB/OL].[2020

-

06

-

02].

/shuju/2019

-

11/20/content_54536

[2] 李佩.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EB/

.

3 结语

2019(5):77

-

82.

55

-

61.

2019(4):32

-

38.

108

OL].[2020

-

06

-

04]./srcsite/

(编校:周雪芹)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0802306a181826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