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化学

指纹化学


2024年3月9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指纹化学

作者:阿碧

来源:《检察风云》2014年第07期

在大多数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中,提取案发现场的指纹是一项常规性工作。然而,指纹鉴

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指纹残缺或遭到有意破坏,则很难将提取到的指纹进行比对,而且指

纹鉴定往往需要有能比对的数据才有用。能不能用指纹直接寻找嫌疑人的相关线索呢?英国法

医学家表示,很难用指纹本身去追踪身份不明的嫌疑人;然而,分析指纹中隐藏的一些化学物

质,则可以寻找到嫌疑人的有关线索。

指尖留痕

为什么可以通过查找指纹中的化学物质来获得线索呢?这得从留下指纹的原因说起。人们

之所以会在接触过的物体上留下指纹,那是因为在人的手指、手掌面的皮肤上,存在有大量的

汗腺和皮脂腺,只要生命活动存在,就不断地有汗液、皮脂液排出,有点像印章不断有油墨渗

到印文表面,因此,只要手指、手掌接触到物体表面,这些汗液和皮脂液就像印泥一样,令在

人们所接触的物体上留下印痕。

如果人们中途接触过其他化学物质没有洗手,或是长期接触某类化学物质(如香烟、毒品

等),指纹中也会残留这些化学物质。通过分析这些化学物质,就可以找到犯罪嫌疑人的相关

线索。对皮肤分泌的脂酸和其他化学成分的分析可以揭示个人生活的细节。伦敦国王学院法医

与毒品监控学系的苏·金克尔博士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在一个人的指纹中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

的物质,通过询问,我们发现,那人正在使用一种独特的从蓖麻油中提取的洗发水成分。正是

这种少见的洗发水,导致了蓖麻油的衍生物出现在皮肤分泌的脂酸中。”

以往,法医们并不分析指纹中的化学物质,那是因为指纹中有多种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

物质的含量十分微小,有时少到只有几个分子。按照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很难分析出这些微

量化学物质的成分。随着新的化学分析方法的出现,以及化学仪器的逐渐精密化,分析隐藏在

指纹中的化学物质已经不再有技术上的障碍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精度,简

化仪器操作的程序和读取数据的便捷性,以及降低仪器的制造成本,以便这些化学仪器能够在

各地的警局或专业的法医鉴定部门中得以普及。现在,分析指纹中的化学物质已经成为一门新

的法医分支学科,那就是指纹化学。

辨识基本特征

在一些没有确定嫌疑人的刑事案件中,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基本特征(如性别)有利于缩小

查找范围。如何通过指纹中残留的化学物质来确定性别呢?这与男女的生活习惯有关,一般来

说,男性指纹中的汗液浓度比女性大,而女性指纹中的化妆品成分相对比男性多。

龙源期刊网

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每个人身上约有200万~400万个汗腺。发汗区域分布广,全

身各部位皮肤,尤以前额、颈部、躯干前后、腰部、手背及前臂等部位最多;其次为颈、躯干

侧面及四肢大部分;再次为股内侧面及腋下;最少是手掌和足。虽然手指上汗腺很少,但是人

在紧张时手指也容易出汗。在刑事案件中,罪犯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特别紧张,所以手指上的汗

液也相对较多,留下的指纹可能比平时更加清晰。

如何来识别指纹中汗液的多寡呢?可通过分析指纹中的尿素含量来进行分析。通常来说,

汗液中的尿素含量为1%左右。英国法医专家通过多个案发现场的指纹进行分析,建立一个包

含指纹尿素含量、气温、环境、性别等因素的一个关联性方程式。当在新的案发现场出现指纹

时,利用这个方程式进行计算,就可以发现指纹主人的性别。

通过指纹中的化妆品成分来辨别嫌疑人的性别也较为有效。如果指纹中能查找出剃须膏的

化学成分,则表明嫌疑人很可能是位男性。研究表明,剃须膏在指纹中的黏附性很强,即使刮

脸后洗手了,在刮脸过后五个小时内接触过某物体,物体表面的指纹中还是会残留足够检测量

的剃须膏微粒。如果指纹中化妆品的含量较高,则嫌疑人是女性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能够检测

出化妆品的品牌,甚至检测出一些使用人数较少的一些化妆品的成分,则可以通过相应的经销

商进一步缩小嫌疑人的追查范围。如果检测出的化妆品在本地没有销售,那么嫌疑人为外地流

窜犯的可能性较大。

在某些情况下,法医还能幸运地从指纹中提取出DNA物质,这样嫌疑人性别、种族、肤

色、毛发颜色等身体特征就可以通过DNA来进行分析。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马里

亚·维亚尼科娃等人研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从一些指纹中很快分离出足够的DNA用于身份确

认。据悉,该项创新技术仅花15分钟就分离出DNA,即便指纹已储存达一年之久。维亚尼科

娃表示,新方法可以从一枚指纹中提取1纳克(十亿分之一克)DNA,尽管这1纳克DNA听

起来很少,但对于DNA分析而言,即使是1纳克DNA也已经足够了。由于上述技术如此简

便而且成本低廉,专家表示这一技术将有助于使得DNA收集工作变得普通。

辨识特殊人群

如果指纹中残留着一些特殊的化合物,则可以确定嫌疑人为特殊人群,从而减小查找范

围。如果指纹中残留香烟成分,则嫌疑人可能是烟民。英国国王学院的化学家休·吉克尔斯表

示:“我们已经查明,在指纹中可以找到在加工尼古丁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碱。这可以告诉我

们一个人是否吸烟——在找不到明确的怀疑对象时,这一点将会对侦查工作带来非常有益的影

响。”基于吉克尔斯发明的这种检测方法,来自东英格兰大学的科学家大卫·罗塞尔已研制出了

一种通过指纹快速识别一个人是否为烟民的技术。据介绍,罗塞尔配制出了一种遇到烟草中所

包含的生物碱便会发出辉光的液体。在使用时,只需滴少量液体到指纹上便可迅速得到结果。

与此同时,专家们还在开发类似的快速检测方法,以便及时确定犯罪分子是否曾接触过生

物碱含量更高的剧毒物质。化学检测还能检测出其他特殊化学物质。如果指纹中残留毒品,则

嫌疑人可能是吸毒者;如果指纹中残留火药,则嫌疑人曾经持有武器或爆炸物。不过,酗酒者

龙源期刊网

则很难通过指纹中的化合物来进行推断,因为酒精是小分子化合物,挥发性很强,很难残留在

指纹中。

对指纹中残留的汗液进行化学分析,不仅可以识别性别,还可以识别一些特殊疾病患者。

如果指纹汗液中检测出胆红素,可以在肝胆疾病患者中追查嫌疑人,比如急慢性肝炎、胆囊

炎、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如果指纹中检测出红细胞,则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嫌疑人的指尖

受伤,检测出来的红细胞含量会大一些;另一种是嫌疑人有内分泌系统紊乱的病症,导致血液

穿透毛细血管进入汗液中。如果指纹中检测出葡萄糖,则嫌疑人可能是糖尿病患者。

通过对指纹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能推定其嫌疑人是素食主义者还是肉食主义者。首先,

肉食比素食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人体摄入蛋白质后会转化为氨基酸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因此肉

食者的指纹中的氨基酸含量要比素食者高一些。另外,肉食者体内一些特定的氨基酸含量相对

高一些,因为肉食中的一些特殊蛋白质是素食所没有的。

化学快照

传统的侦探一般是用毛刷和胶布来收集、研究指纹,但现在科学家用更先进的技术来研究

指纹。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指纹化学”的方法发现,指纹会因年龄的增长、吸

烟、吸毒甚至使用化妆品而发生改变。目前,这一项目正由金克尔博士负责。他们正研究一项

名为“化学快照”的指纹呈像技术。

在最近的一次测试中,金克尔等人使用特殊的凝胶带,从门把手、杯子、玻璃和电脑屏幕

表面提取指纹,并且不破坏其中保留的汗液、油脂和其他体液。而传统的指纹提取技术通常采

用粉末、化学物和胶带,无法保留指纹中的残余物。而这项新技术不会破坏或扭曲原始指纹,

能让现场收集的指纹更好的保持完整且可利用。

研究人员将指纹和残余物转移到实验室后,将其放置在一个敏感度很高的仪器中,用红外

线照射,生成一种化学快照,在30秒之内就可以分析出指纹中含有的所有化学成分。这种红

外技术原本是美军用在智能武器上的。随后,研究者对指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就可以揭

示嫌疑人的某些特征。

虽然这项技术才刚刚起步,但是金克尔认为,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几年内它就可以应

用到犯罪现场的证据采集上。法医专家通过多次实验,建立了指纹中微量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变质程度、环境、变质时间之间的数学方程式。因此,根据指纹化学残留物的变质程度,法医

还能推测出罪犯作案的时间。参与这项研究的塞尔盖伊·卡扎林恩教授说:“执法机构现在应该

投入资金购买设备并组织培训。在不久之后的法庭上,指纹的化学快照将成为一项重要证据。

我们希望能协助执法机关将危险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仪器分析

龙源期刊网

而美国法医学家也在指纹化学方面有所突破。来自美国普度大学的研究人员格雷汉姆·库

克斯教授开发出一种新的技术分析指纹,使用这一最新成果不仅可以识别出犯罪嫌疑人,还能

识别出犯罪嫌疑人手指接触过的物体,如药品,爆炸物等。专家还透露,未来几年该技术还将

进一步发展,那时它还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检测出人体的癌症细胞,具有极高的医学应用价值。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库克斯发明的新技术名为解吸附电喷电离 (英文简称DESI)。在测定一枚指纹的过程

中,库克斯首先将少量喷洒式液体充满电荷,而该液体或者是酒精或水均可。之后,他将该液

体喷洒至指纹表面,在这一过程中,液体迅速溶解指纹表面的混合物质。紧接着,他将含有指

纹混合物质成分的液体放置于分析仪器中,分析仪器将液体迅速加热蒸发。由于液体中的电荷

早已附着于指纹的化学分子当中,因此,库克斯教授利用质谱仪便可以将指纹的化学成分进行

清晰的识别出来。反复操作这一过程,直至把整个指纹表面识别完,产生一个完整二维分析图

像,这被称为“指纹化学物质分布图”。

这种技术可以剥离指纹中的痕量化合物,以很精细的程度显示组成该指纹的化合物,向人

们提供的一种具有比其他技术分辨率都要高的指纹——“化学肖像”。而且,通过特殊的分析程

序,还能将交叠在一起的指纹辨别开来。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当测试者接触过上述化学物质,又再接触例如玻璃杯,纸张以及塑料

制品后,分析仪器无一例外地将毒品与爆炸物成分成功识别出来。此外,由于该识别技术是基

于实物为标准,即分析仪器不仅仅只是探测出毒品或爆炸物的痕迹,而且还能够准确地将毒品

或爆炸物成分图像在指纹中清晰地进行表达。

栏目主持人:刘雨濛 lymjcfy@

链接

近年来,指纹提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近日,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德国应用化

学》期刊中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们在该文章中提到了利用一种特殊研发的化学药剂,并结合电

荷让指纹的现实色彩度更亮,从而可以让相关人员可以获取一个更高精准度的指纹信息。

研究人员采用的电化学方法包括下列反应:用电压使电子一种化合物转移到电极上,如钌

铬合物,再进一步与另一个化合物反应,如常用的三丙胺。可见指纹在电子激发态下形成,释

放出光后电子又回到基态。研究人员用一块涂有铟锡氧化物的小载玻片或一块干净的不锈钢板

作为电极,将指纹转移到板上,然后加入反应物。指纹上含有脂肪所在的部分,电极会失效,

电化学反应则不能进行,不能发射光线。这样指纹会产生一个可被CCD摄像机记录的阴影。

这种直接、快速、精确的方法可以在不破坏指纹的情况下看见新旧指纹。它不但可以分析

出基本纹型,还可以验出指纹分支和纹路末端等细节,就连沟槽中的毛孔分布也可尽收眼底。

此外,不同于许多传统方法,电化学法不需要蒸汽或喷粉。这将可以帮助法医在对一些残缺或

龙源期刊网

者混乱的指纹进行处理时比对出相应的指纹。电化学发光法也可用于另一种将指纹作为正像的

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首先将指纹与反应物结合,反应过后再加入另一种反应物,这样只有纹

路会发光。这种模式可用于检测留在药物或其他物质上的指纹,即便这些药物已被吞服或污

染。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9957682a167654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