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ACV10.0[N]C门禁管理系统软件使用手册

PK-ACV10.0[N]C门禁管理系统软件使用手册


2024年2月29日发(作者:)

PK-ACV10.0/[N]C

PK非接触式IC卡一卡通系统

软 件

门 禁

深圳市披克电子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软件安装说明 ---------------------------------------------------- - 1 -

1.1

软件安装 ---------------------------------------------------------- -

1

-

1.1.1 安装环境 --------------------------------------------------- - 1 -

1.1.2 安装条件 --------------------------------------------------- - 1 -

1.1.3 安装软件程序 ----------------------------------------------- - 1 -

第二章 软件使用说明 --------------------------------------------------- - 10 -

2.1系统管理 --------------------------------------------------------- -

10

-

2.1.1 门禁配置 -------------------------------------------------- - 10 -

2.2设备管理 --------------------------------------------------------- -

12

-

2.2.1设备属性管理 ---------------------------------------------- - 12 -

2.2.2设备参数设置 ---------------------------------------------- - 13 -

2.3

门禁权限 --------------------------------------------------------- -

15

-

2.3.1用户资料设置 ---------------------------------------------- - 15 -

2.3.2门禁权限设置 ---------------------------------------------- - 16 -

2.3.3门禁用户审查 ---------------------------------------------- - 16 -

2.4信息采集 --------------------------------------------------------- -

17

-

2.4.1门禁数据采集 ---------------------------------------------- - 17 -

2.4.2在线列表监控 ---------------------------------------------- - 17 -

2.4.3电子地图监控 ---------------------------------------------- - 20 -

2.5报表查询 --------------------------------------------------------- -

23

-

2.5.1门禁权限查询 ---------------------------------------------- - 23 -

2.5.2门禁信息查询 ---------------------------------------------- - 24 -

2.5.3报警信息查询 ---------------------------------------------- - 25 -

附录A 设备类型、权限类别、开门方式及图标显示 -------------------------- - 26 -

附录B 操作结果及解决方案 ---------------------------------------------- - 28 -

第一章 软件安装说明

1.1 软件安装

1.1.1 安装环境

硬件:计算机CPU奔腾2.0以上,内存256M,硬盘空间40G,监视器分辨率800×600以上,有多个串行通讯端口的PC。

操作系统:Win98/Win2000/Win2003/WinXp

1.1.2 安装条件

安装此软件之前必须先安装并运行SQL server或Oracle数据库。

1.1.3 安装软件程序

(1) 首先将安装光盘放入光驱,运行光盘目录下:标准一卡通安装程序进入安装模式,系统弹出如下图“选择设置语言”模块;

(2) 系统已经开始进入安装模式,在“选择设置语言”模块中单击右边的下拉菜单选择安装所需语言(中文或英语),单击【确定】进入下一步安装操作;单击【取消】则退出安装。

(3) 如下图所示系统将自动加载“一卡通安装向导”,并指导用户操作安装程序的设置,加载完毕将自动进入下一界面,单击【取消】将推出安装。

(4) 系统安装进入“OCV安装向导”界面,如下图所示,即将在计算机上安装一卡通程序组件,单击【下一步】继续程序安装;单击【取消】则退出程序安装。

- 1 -

(5) 系统安装进入“一卡通用户许可协议”界面,如下图所示,请用户认真阅读此协议,如接受则单击【是】继续安装;如不同意则单击【否】,安装程序将自动关闭并退出安装;若安装OCV程序则必须接受此协议。

(6) 系统安装进入“一卡通自述文件”界面,如下图所示,文件中包含“注意事项、系统配置要求、卸载一卡通系统和技术支持”,请用户认真阅读,如符合安装要求请单击【下一步】;如不符合则单击【取消】退出程序安装;如须修改上一步设置则单击【上一步】进行修改。

- 2 -

(7) 系统安装进入“用户信息”界面,如下图所示,用户在指定的区域分别填写用户名、所在公司名称以及合法的产品序列号(“用户信息”内容必须填写,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安装),填写完毕后“下一步”按钮处于被激活状态,单击【下一步】继续安装。

通过合法序列号安装软件可以得到及时的升级及变动信息。安装序列号不正确请与我公司市场及技术部门联系,非法拷贝安装PK一卡通软件,我公司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8) 系统安装进入“选择目的地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此界面为选择安装文件的目的地文件夹,如选择系统默认文件夹则直接单击【下一步】;如自定义文件夹则单击【浏览】,选择其他文件夹,然后单击【下一步】继续安装。

- 3 -

(9) 系统安装进入“安装类型”界面,如下图所示,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安装类型。该软件集成多种系统软件,如只需要安装一部分子系统,请选择“自定义”,可选择您所需要的软件进行安装,单击【下一步】继续程序安装。

(10) 系统安装进入“设置一卡通数据库安装类型”界面,如下图所示,选择数据库类型,单击【下一步】继续程序安装。

- 4 -

(11) 系统安装进入“选择组件”界面,如下图所示,此项为对系统安装组件的选择,单击其前面方框内打勾即可。此项为在“CIW10.0发卡管理系统”和“ACV10.1门禁管理系统”前打勾,界面下端同时显示即将安装组件所需磁盘空间和该磁盘剩余的可用空间,单击【下一步】继续程序安装。

(12) 系统安装进入“选择程序文件夹”界面,如下图所示,安装程序会将程序图标添加到选定的“程序文件夹”中,可以选择默认文件夹,或输入新的文件夹名称,或从“现有文件夹”列表中选择一个,然后单击【下一步】继续程序安装。

- 5 -

(13) 系统安装进入“设置一卡通数据库安装模式”界面,如下图所示,用户须选择是否已创建了一卡通数据库。如选择“一卡通数据库未安装”项,系统将创建数据库(初次安装时选此项),单击【下一步】继续程序安装。

有关PK一卡通软件须说明:PK一卡通软件采用C/S构架即一个系统可以有多个工作站管理各个子系统,但只有一个服务器安装PK一卡通数据库,进行数据集中管理,即系统只允许有一个服务器,但允许有多个对子系统管理的工作站。

(14) 系统安装进入“设置一卡通数据库服务器”界面,如下图所示,用户在相应的位置正确输入数据库服务器名称(即计算机名)、用户名和密码;若为远程连接,请输入网络服务器名称。初次安装不必更改用户名及密码,单击【下一步】继续程序安装。

安装程序将按照提供的设置连接数据库服务器,如提供参数有误,可能会导致一卡通安装过程失败或安装完成后的一卡通程序运行失败,请用户谨慎输入。

- 6 -

(15) 系统安装进入“设置一卡通数据库名称”界面,如下图所示,此项为安装的数据库命名,输入名称后单击【下一步】继续程序安装。

如提供参数有误则可能导致一卡通数据库文件安装失败。

(16) 系统安装进入“开始复制文件”界面,如下图所示,系统即将复制安装文件,在此步骤可以在当前设置栏中校对设置是否满意,如有更改则单击【上一步】进行更改,如满意则单击【下一步】继续程序安装。

- 7 -

(17) 系统安装进入“安装状态”界面,如下图所示,程序进行数据库的创建或连接,以及进行系统文件的创建并显示安装进程,请等待---------

(18) 一卡通系统已经安装完成,如下图所示,在此界面勾选“选择在桌面建立快捷方

单击【完成】,则在桌面建立程序的快捷启动方式,同时系统安装完毕。

- 8 -

- 9 -

第二章 软件使用说明

2.1系统管理

登录一卡通系统管理视窗,在系统导航栏单击【系统管理】|【打开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如下图所示,软件进入门禁管理系统视窗,该视窗导航栏包含系统管理、设备管理、门禁权限、信息采集、报表查询、门禁配置、帮助7个子项功能。

如需同时打开多个模块则单击系统导航栏【系统管理】|【打开系统】|【其他】,系统弹出“其他---”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对话框中显示已安装的系统,选定需要当前显示的模块(按CTRL+鼠标左键可多选),单击【确定】即可。

2.1.1 门禁配置

打开系统后首先需要进行门禁配置,包括首选项和数据清理。

2.1.1.1 首选项

在系统导航栏单击【门禁配置】|【首选项】,弹出如下图,需设定相应的通讯方式和报警信息保留时间。

- 10 -

☆ TCP/IP

TCP/IP通讯方式采用型号为C395/397的主控器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具有主动上传、远距离传输、多台计算机同时监控等特点。每块主控器最多支持16块门禁控制器。

☆ RS485(本机通讯)

RS485通讯方式采用网络扩展器与计算机连接。能实现主动上传,但传输距离有限,只能通过本机串口与设备连接。在主动上传的工作模式下,每个串口支持最多8块门禁控制器。其它情况下,不受此限制。

说明:1.主动上传的工作方式由门禁控制器来实现,具体设置方法请咨询相关工程师;2.通讯方式的选择必须与硬件配置一致,否则设置无效。

☆ RS485(由通讯服务器转发)

计算机串口与设备连接,打开通讯服务器,在同一个局域网的其他计算机可通过通讯服务器和此设备通讯,从而实现相关操作。

☆ 报警信息保留

由于报警信息的数据量较大,为了提高查询速度,系统需对一定时间范围外的数据进行自动清理。保留时间在1至30天内可选,默认为7,操作员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需要说明的是,此项设置仅当操作员在“监控设置”中选择“存储报警信息”时有效。

2.1.1.2数据清理

为了解决数据库中因时间过长,累积信息过多而导致查询速度降低的问题,操作员可通

- 11 -

过本模块对指定时间前的门禁信息及报警信息进行清理。需要说明的是,被清理的数据将不可恢复。因此,操作员在执行此操作时务必小心,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2设备管理

2.2.1设备属性管理

设备属性管理包括设备的增加、删除、编辑等。

2.2.1.1增加分组

要对设备进行管理,首先得选择分组。设置分组方便操作员对设备进行管理。分组的创建可通过点击按钮或右键分组列表选择:

系统支持最多5级的纵向分组,每级支持最多99个门禁。要删除或重命名对应分组,操作员需右键操作,如上图所示。要修改所选设备的分组,可通过拖放的方式操作。如下图所示:

2.2.1.2设备的增加

先选择分组,再右键点击右边的设备显示区,选“增加”项即可。新增设备需要录入设备编号、设备名称、IP(或串口号)、设备地址、读卡器号及设备类型等。其中:

设备编号的设置便于操作员检索,设备名称通常对应于实际的门名称。

对于TCP/IP通讯方式来讲,需要设置对应主控器的IP地址;RS485通讯则须设置对应的串口号。

设备地址即门禁控制器的地址。

读卡器号对应于控制器的Wiegand INPUT编号。对于C36S型号的控制器,其编号只有1;对于C36D型号的控制器,编号为1-2;而对于C36F型号的控制器,编号则为1-4。

设备类型即设备的工作方式,具体说明请参阅附录A。

- 12 -

注意:当完成一个设备的添加后,操作员还可通过复制的方式增加下一个设备。这样便于提高添加速度。

2.2.1.3设备的删除

当操作员确认不再使用某设备时,可将其删除。一般来讲,不建议操作员删除已增加过的设备,除非该设备无任何权限或门禁信息。对于暂时不用的设备,操作员可通过禁用的方式来冻结该设备。被禁用的设备只在设备属性管理模块中可见。

2.2.1.4设备的编辑

设备的编辑包括重命名、更改控制器属性、更改设备类型、启用(禁用)设备和操作员限制。需要注意,更改设备类型后,必须恢复该设备的工作模式及用户权限,方可按该类型正常工作。

☆ 重命名选中设备的编号、名称和位置描述。

☆ 更改选择设备的IP地址(串口号)、设备地址和读卡器号。

☆ 设置设备类型为普通门禁、密码门禁、卡+密码门禁、防胁迫门禁、双卡门禁和三卡门禁。

a)普通门禁:授权用户只需要刷一次卡即可开门。

b)密码门禁:授权用户可通过输入密码开门,设置此类门禁权限的用户必须设有密码。

c)卡+密码门禁:授权用户刷卡后,需要输入设定的密码来确认后方可开门,设置此类门禁权限的用户必须设有密码。

d)防胁迫门禁:当用户受到胁迫时,可输入胁迫密码开门,同时报警信息上传。设置此类门禁权限的用户必须设有胁迫密码。

e)双卡门禁:授权用户在刷卡后,需要通过持有指定副卡的用户的刷卡确认后方可开门。设置此类权限必须设置副卡。刷卡顺序是先主卡,后副卡。

f)三卡门禁:在双卡门禁的基础上,还需要第三个用户确认后方可开门。设置此类权限必须设置两张副卡。刷卡顺序是先主卡,后副卡,两张副卡顺序不能颠倒。

☆ 启用(禁用)设备。

☆ 对于选定设备,具有操作员限制权限的操作员,可限制该设备对其他操作员可见或不可见。

2.2.2设备参数设置

设备参数设置包括对设备初始化及时钟、延时、非报警时间段、报警模式、常开模式、控制器互锁等设置的操作。

- 13 -

2.2.2.1初始化设备

初始化操作是一个危险操作,它将设备中(除所选设备外,还包括相关设备)所有参数还原为默认值,同时清空设备中的用户权限及门禁信息等。执行该操作后,所有门禁信息将永远丢失。因此,建议在提取完该设备及相关设备的门禁信息后执行初始化操作。初始化后的设备,需要对该设备及相关设备进行参数恢复及用户权限恢复后,方可正常工作。

相关设备是指与选定设备具有相同IP(或串口号)、相同地址但具有不同读卡器号的设备。

2.2.2.2时钟设置

操作员可将控制器时钟设置为指定时钟。除非测试,操作员应使控制器时钟与系统时钟保持一致。

2.2.2.3开门延时

开门延时即控制器门磁打开后的延长时间,超过该时间后门磁将自动闭合。延长时间在1至255秒之间可选,系统默认时间为4秒。

2.2.2.4非报警时间段设置

为使设备在指定时间段内允许门磁长时间打开但不报警,可设置非报警时间段。系统支持3个时间段的设置,并可设置休息日(在休息日内非报警时间无效)。

2.2.2.5报警模式设置

报警模式分为三种,即普通报警、特殊报警及可调时间报警。其中,在普通报警模式下,刷非法卡控制器鸣叫一次,门磁异常控制器将连续鸣叫直至门磁正常闭合为止;在特殊报警模式下,刷非法卡及门磁异常,控制器均会连续鸣叫,门磁正常闭合只停止报警信息的上传,不停止门磁的鸣叫,直至操作员通过系统撤销报警;相对于特殊报警模式来讲,可调时报警在设定时间内刷非法卡或门磁异常都会连续鸣叫,但超过设定时间后将停止鸣叫,不用撤销报警。可调时间在1至60秒内可选,默认为10秒。

2.2.2.6防撬报警设置

设置防撬报警的关闭和开启。

2.2.2.7常开模式设置

所谓常开,是指在指定时间内控制器自动将门磁打开,用户无需刷卡或输入密码即可将门打开。系统支持3个时间段的设置,并可设置休息日,在休息日内常开时间段无效。

2.2.2.8开门时间段下载

- 14 -

开门时间段让操作员自定义用户的开门时间段。系统支持最多9组时间段的下载,每组可包括3个时间段。在对用户授权前,操作员须将开门时间段下载至设备。若需要更改用户的开门时间段,操作员可直接修改指定编号的时间段,然后下载到全部设备,而无需对选择该组时间段的用户重新授权。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将更改后的开门时间段下载到全部设备中,否则该时间段的更改将对未选设备无效。

2.2.2.9一键恢复设置

此操作主要用于设备初始化后,对除控制器互锁外的全部设备参数进行恢复。用户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进行恢复。

2.2.2.10恢复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直接决定设备类型、常开模式等设置能否正常工作。当操作员更改了设备类型或常开模式后,必须进行工作模式的恢复。

2.2.2.11设置控制器互锁

控制器互锁是将同一块控制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Wiegand INPUT关联起来,同一时间只允许其中一个输入,直到前一个输入的门磁闭合后,方可输入下一个。因此,具有此功能的控制器至少具有两个Wiegand INPUT。设置本操作只需选择其中一个设备,系统将自动列出相关设备供操作员选择。

有关各设置的操作结果请参阅附录B。

2.3 门禁权限

2.3.1用户资料设置

用户资料设置主要包括用户主密码、胁迫密码等的设置。

2.3.1.1主密码

主密码即开门密码。开门密码为6个数字,不能包含字母及其它符号,主要用于密码门禁、卡+密码门禁和防胁迫门禁中。若未对用户设置开门密码,则该用户无法进行以上门禁类型的授权操作,系统将提示“非法密码设置”。若操作员修改了用户的密码,需要对该用户在以上门禁类型的设备上的权限加以恢复方可生效。

2.3.1.2胁迫密码

与开门密码一样,胁迫密码也为6个数字,不能包含字母及其它符号,主要用于防胁迫门禁类型的授权操作。不对用户设置胁迫密码而进行防胁迫门禁的授权,也将被提示为“非法密码设置”。若操作员修改了用户的胁迫密码,需要重新对该用户的全部防胁迫权限进行恢复。

- 15 -

2.3.2门禁权限设置

门禁权限设置是指将用户卡号(或密码)及开门时间下载到门禁设备或从设备中删除,可按以下三种授权方式操作:

按门授权是指对同一个设备进行多用户授权。此种操作方式下,操作员一次只允许选择一个设备。对于增加或修改操作,系统自动将待增加(或修改)的用户列出,供用户选择;而对于恢复或删除,系统将自动列出已授权用户,供用户操作。

按人授权是指对一个用户进行多个设备的授权。此种操作方式下,操作员一次只允许选择一个用户。对于增加或修改操作,系统自动将待增加(或修改)的设备列出,供用户选择;而对于恢复或删除,系统将自动列出已授权的设备,供用户操作。

对于多卡门禁,根据其特殊性,单独列出一种授权方式。操作过程中,不能批量授权,每次只允许选择一个设备,一个主卡用户,然后选择副卡用户来进行设置。授权结果的详细情况可通过用户权限查询模块进行查询,与其对应的副卡用户姓名在备注一栏显示。

对于密码门禁,操作员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对该用户设置密码权限。若当前用户已具有单卡开门权限,可通过修改权限的方式来增加密码权限。在查询中,该用户是否具有密码权限,也在备注一栏显示。

操作内容包括:

☆ 增加权限,将未下载用户下载到设备中。

☆ 删除权限,将已下载用户从设备中删除。

☆ 修改权限,即根据操作员需要,修改所选权限的时间段、休息日等。

☆ 恢复权限,按照先前的权限设置,将用户卡号及开门时间段等重新下载到设备,只能单个选择。

☆ 快速恢复 按照先前的权限设置,将用户卡号及开门时间段等重新下载到设备,默认下载所有数据库中的权限信息。

☆ 卡片(密码)变更 卡片(密码)变更指已下载到控制器的用户进行卡片(密码)变更后,需要在门禁权限设置界面中单击卡片(密码)变更,将相关信息下载到设备中。

2.3.3门禁用户审查

门禁用户审查是将设备中的用户权限与数据库中存在的权限进行一一对比,列出设备中的非法用户及数据库中存在的未下载成功的合法用户。通过此功能,一方面可删除设备中的非法用户,同时也可恢复未下载成功的合法用户。此功能主要用于被初始化或对权限存在疑问的设备。

- 16 -

门禁用户审查的操作方法如下:

1.选择设备。可选择一个或多个设备,点击审查,审查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2.删除控制器的非法用户。控制器中的非法用户可能由如下情况产生:①通讯干扰;②用户换卡或退卡;③更改设备类型后未恢复用户权限。

3.增加未下载的合法用户。产生未增加的合法用户的情况包括:①通讯干扰;②用户换卡或退卡;③更改设备类型后未恢复用户权限;④设备初始化后未恢复用户权限。

操作时,应按以上顺序(先“删除”后“增加”)操作。如果操作员先增加未下载的合法用户,则只能通过重新审查后才能删除非法用户。

有关审查的操作结果请参阅附录B。

2.4信息采集

2.4.1门禁数据采集

门禁数据采集供操作员采集门禁信息。与实时监控不同的是,门禁数据采集后,数据将从设备中移走;而实时监控在上传实时信息的同时会将信息保留到设备中。需要说明的是,一块控制器(含单门、双门或四门,即对应36S、36D、36F控制器)最多存储20,000条离线数据。因此,若操作员需要关注离线数据,建议每隔一定时间作一次门禁数据采集,以免因丢失数据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门禁数据采集后,操作员可直接查询门禁信息。修复数据主要针对出错的数据,再一次从控制器提取其备份的数据。

有关门禁数据采集的操作结果请参阅附录B。

2.4.2在线列表监控

在线列表监控将设备以列表形式列出,结合图标显示被监控门禁的当前状态,并配合声音等多种方式将门禁信息及报警信息展示给操作员。需要说明的是,实时监控只反映实时信息,不提取离线数据。因此,操作员若关心历史操作情况,须转到离线数据采集模块,进行门禁数据采集。实时监控的数据也可直接进行查询。

- 17 -

2.4.2.1监控配置

点击“配置”按钮,可对监控显示进行配置。其中,声音提示允许操作员根据不同类型自行定义声音文件。背景色设置允许操作员根据不同的开门方式及报警内容对信息列表设置不同的背景色。

2.4.2.2设备查找

为便于操作员对指定设备进行操作,系统支持对设备的模糊查找。点击“查找”按钮,系统将弹出:

- 18 -

输入查找条件后点击确定,系统将定位于第一个与之匹配的设备,查找下一个只需按F3键。

2.4.2.3启动监控

初始状态下,设备列表中各设备均为未监控状态。要监控选定设备,只需点击“启用”按钮即可;同样,要取消监控该设备,只需选中后点击“禁用”。设置完毕后,直接点击“启动监控”,系统将实时刷新监控设备的信息及状态。

2.4.2.4页面切换

在实时监控中,若数据量较多,将导致设备页面在不同组别之间不停切换。为便于遥控开门或撤销报警等操作,可右键点击设备列表,取消选择页面切换,此时页面将停留在当前组别中。要恢复页面切换,再选择该菜单项即可。

2.4.2.5遥控开门

操作员可根据需要进行远程开门,而不管当前是否处于监控状态下。遥控开门成功的信息,系统将记录到数据库中,可通过查询门禁信息来查询历史开门记录。需要说明的是,本操作必须要求操作员具有遥控开门权限才能实现。有关操作员权限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操作员权限管理。

2.4.2.6撤销报警

在特殊报警模式下,设备因刷非法卡或门磁异常打开等原因导致报警,需要通过本接口实现远程撤销。有关报警模式的相关信息请参阅设备参数设置。

2.4.2.7消防报警解除

设备接收消防报警信号产生消防报警,需要通过本接口实现远程撤销。

2.4.2.8监控信息列表

常规信息列出了刷卡开门、密码开门、按钮开门等信息。

非法信息列出了非法卡、非法用户、胁迫开门等非法信息。

报警信息列出了门磁异常、授权用户开门不成功等报警信息。

连接信息列出了监控中的各设备连接状态。

遥控信息列出了遥控开门及撤销报警等操作情况。

有关各信息对应的图标显示,请参阅附录A。

2.4.2.9信息列表切换

在实时监控中,若数据量较多,将导致监控信息在不同列表之间不停切换。为便于查看

- 19 -

指定信息,需要锁定相应页面,操作员可通过双击该页面或单击按钮,此时系统将锁定监控信息列表的切换,对应按钮将变为2.4.3电子地图监控

电子地图监控将设备按地图位置列出,结合图标方式显示监控门禁的当前状态,并配合声音等多种方式将门禁信息及报警信息展示给操作员。需要说明的是,实时监控只反映实时信息,不提取离线数据。因此,操作员若关心历史操作情况,须转到离线数据采集模块,进行离线数据的采集。实时监控的数据也可直接进行查询。

。要取消锁定,点击按钮即可。

2.4.3.1监控配置

点击“配置”按钮,可对监控显示进行配置。其中,声音提示允许操作员根据不同类型自行定义声音文件。背景色设置允许操作员根据不同的开门方式及报警内容对信息列表设置不同的背景色。电子地图配置还允许操作员对是否在地图上显示设备名称及设备名称的背景色等进行配置。

- 20 -

2.4.3.2图层设置

在电子地图监控中,操作员可根据门禁设备的地理位置,以图层的方式对设备进行分组。点击按钮“增加图层”或右键点击图层列表,选择“增加图层”,即可弹出:

其中,地图文件支持wmf、emf、bmp、jpeg等格式。因wmf和emf为矢量图形文件格式,可以放大缩小,故建议操作员使用该类型图形文件。

要修改图层设置或删除图层可选定图层后进行右键操作。

增加图层完毕后,操作员单击该图层,即可打开指定图层文件。

(1)常规状态

点击该按钮,将地图工具设置为常规状态,此时点击图层不执行任何操作。

(2)移动图层

点击该按钮后,可对当前地图进行移动。移动工具仅对放大后的图层有效。若当前地图已显示整个图层,则移动工具无效。

(3)

放大图层

- 21 -

点击该按钮,可对当前地图进行放大。

(4)缩小图层

点击该按钮,可对当前地图进行缩小。当地图已显示整个图层,则不可再将地图缩小。

(5)显示全图

点击该按钮,可缩小地图至显示整个图层,即最小化。

(6)设备属性

点击该按钮后,地图工具设置为查看状态,点击图层上各监控点,可查看对应监控点的设备属性。

(7)遥控开门

选择该按钮后,点击图层上各监控点,可对该点实现远程开门。

(8)撤销报警

选择该按钮后,点击图层上指定监控点,可对该点实现远程撤销报警。

(9)增加监控点

选择该工具后,在地图上任意点单击鼠标左键,即弹出设备选择对话框,当操作员确定选择的设备后,系统将在该点增加监控点。增加后的监控点默认已启用。需要禁用监控,可先选择该点,然后点击“禁用”按钮。

(10)移动监控点

点击该按钮后,选定图层上的监控点,可对该监控点的位置进行移动。

(11)启用监控点

当监控点处于禁用状态下,启用“移动监控点”工具并选择该点,然后点击“启用”按钮即可启用该监控点。

(12)禁用监控点

当监控点处于启用状态下,启用“移动监控点”工具并选择该点,然后点击“禁用”按钮即可禁用该监控点。

(13)删除监控点

当不需要在图层上显示某个监控点时,可先启用“移动监控点”工具并选择该点,然后点击“删除”按钮即删除该监控点。

2.4.3.3启动监控

当操作员完成图层及监控点的设置后,可点击“启动监控”对所有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2.4.3.4页面切换

在实时监控中,若数据量较多,将导致设备页面在不同组别之间不停切换。为便于遥控开门或撤销报警等操作,可右键点击设备列表,取消选择页面切换,此时页面将停留在当前组别中。要恢复页面切换,再选择该菜单项即可。

- 22 -

2.4.3.5监控信息列表

常规信息列出了刷卡开门、密码开门、按钮开门等信息。

非法信息列出了非法卡、非法用户、胁迫开门等非法信息。

报警信息列出了门磁异常、授权用户开门不成功等报警信息。

连接信息列出了监控中当前各设备的连接状态。

遥控信息列出了遥控开门及撤销报警等的操作情况。

有关各信息对应的图标显示,请参阅附录A。

2.4.3.6信息列表切换

在实时监控中,若数据量较多,将导致监控信息在不同列表之间不停切换。为便于查看指定信息,需要锁定相应页面,操作员可通过双击该页面或单击按钮监控信息列表的切换,对应按钮将变为2.4.3.7设备查找

为便于操作员对指定设备操作,系统支持对设备的模糊查找,点击“查找”按钮,系统弹出:

。要取消锁定,点击按钮,此时系统将锁定即可。

操作员可根据名称或编号进行查找。查找结果显示在如下:

2.5报表查询

2.5.1门禁权限查询

用户权限查询是根据所选设备及用户,查找对应的权限关系,返回包括设备、用户、开门时间段、操作结果等信息。其中,开门时间段反映了用户能访问该设备的时间;操作结果反映了用户最后一次使用该设备的情况。有关开门时间段的更多信息请参阅门禁权限设置或设备参数设置中相关内容。有关操作结果的更多信息,请参阅门禁权限设置或门禁用户审查中相关内容。

对于密码门禁,可通过备注信息反映出当前权限设置中是否存在密码权限或卡片权限。

对于查询结果的显示,操作员可自行配置。如图所示:

- 23 -

其中,“字段”列出了查询结果中可以反馈的内容。操作员可根据需要,选择所要显示的内容。查询结果可按三个关键字进行排序。此外,配置中也包括了对报表的设置。

如果操作员只关心查询结果,不必输出报表或打印,可取消“生成报表”,这样可以提高查询速度。

2.5.2门禁信息查询

门禁信息查询是根据所选设备及用户,查询对应门禁的信息,返回包括设备、用户、开门时间、开门方式、开门结果等信息。

对于查询结果的显示,操作员可自行配置。如图所示:

- 24 -

其中,“字段”列出了查询结果中可以反馈的内容。操作员可根据需要,选择所要显示的内容。查询结果可按三个关键字进行排序。此外,配置中也包括了对报表的设置。

如果操作员只关心查询结果,不必输出报表或打印,可取消“生成报表”,这样可以提高查询速度。

2.5.3报警信息查询

报警信息查询是根据所选设备及用户,查询对应门禁的报警信息,返回包括设备、用户、报警时间、报警方式等信息。

对于查询结果的显示,操作员可自行配置。如图所示:

其中,“字段”列出了查询结果中可以反馈的内容。操作员可根据需要,选择所要显示的内容。查询结果可按三个关键字进行排序。此外,配置中也包括了对报表的设置。

如果操作员只关心查询结果,不必输出报表或打印,可取消“生成报表”,这样可以提高查询速度。

- 25 -

附录A 设备类型、权限类别、开门方式及图标显示

Ⅰ、设备类型即设备的工作方式,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普通门禁:授权用户只需要刷一次卡即可开门。

2.密码门禁:授权用户可通过刷卡或输入密码开门,设置此类门禁权限的用户必须设有密码。

3.卡+密码门禁:授权用户刷卡后,需要输入设定的密码来确认后方可开门,设置此类门禁权限的用户必须设有密码。

4.防胁迫门禁:除具有卡+密码门禁的特点外,授权用户在受到挟持时,可通过刷卡后输入设定的胁迫密码开门,此时设备及监控中心将实时报警。设置此类门禁权限的用户必须同时具有用户密码和胁迫密码。

5.双卡门禁:授权用户在刷卡后,需要通过持有指定副卡的用户的刷卡确认后方可开门。设置此类权限必须设置副卡。刷卡顺序是先主卡,后副卡。

6.三卡门禁:在双卡门禁的基础上,还需要第三个用户确认后方可开门。设置此类权限必须设置两张副卡。刷卡顺序是先主卡,后副卡,两张副卡可不分顺序。

Ⅱ、权限类别是根据设备类型来确定的。

1.对于普通门禁,授权用户只需刷卡一次即可开门,其对应权限类别为单卡开门。

2.对于密码门禁,授权用户可通过刷卡或输入密码进行开门,其对应权限类别包括单卡开门或密码开门。授权时,用户可选择其中之一或两者全选。其中,选择密码开门类别的用户必须设有密码。

3.对于卡+密码门禁,授权用户需要按照先刷卡后输入密码的方式进行开门,其对应权限类别为卡+密码开门。

4.对于防胁迫门禁,其对应权限类别为防胁迫开门。授权用户在一般情况下,先刷卡然后输入密码即可开门,其效果与卡+密码门禁一致;若遇到挟持,可在刷卡后输入胁迫密码,在开门的同时系统将启动报警。

5.对于双卡门禁,对应权限类别为双卡开门,授权用户在刷卡后还需得到持有副卡1的用户刷卡确认后方可开门。

6.对于三卡门禁,对应权限类别为三卡开门,授权用户在刷卡后还需得到持有副卡1及副卡2的用户刷卡确认方可开门。

Ⅲ、开门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刷卡开门:授权用户通过刷卡成功开门。可能主要出现在全部设备类型的门禁中。其中,对于卡+密码门禁,刷卡且输入密码开门成功后,将表现为刷卡开门;对于防胁迫门禁,若输入的密码为用户密码,而非胁迫密码,也表现为刷卡开门;对于双卡或三卡门禁,开门成功后,也将表现为刷卡开门。

2.密码开门:授权用户通过输入密码成功开门。此种方式仅出现在设备类型为密码门禁的设备中。

3.非法卡:对于系统无法识别的卡号,不管设备类型及开门成功与否,都表现为非法卡。产生此类情况的可能原因有:①退卡或换卡后未删除原卡的权限;②通讯干扰。一般情况下通讯干扰产生的数据其开门结果都为不成功。

4.非法用户:对于系统存在的用户,由于未授权或不在开门时间段内,不管开门成功与否,都表现为非法用户。

5.按钮开门:用户通过开门按钮成功开门。

6.遥控开门:操作员通过管理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开门。

7.胁迫开门:当用户被挟持时,刷卡后通过输入胁迫密码开门。此种方式仅出现在防胁

- 26 -

迫门禁类型中。

根据开门方式及设备状态产生如下图标显示:

正常状态:在监控中表示设备关闭或启用监控。

禁用状态:在监控中表示不监控的设备,在设备属性管理中表示禁用设备。

通讯失败:在设备参数设置及实时监控中,表示设备通讯失败。

设置成功:主要用于设备参数设置或用户审查中,表示设置成功或完成。

设备常开:用于监控中,表示当前时间设备处于常开状态。

按钮开门:用于监控中,表示以按钮方式开门成功。对应信息列于常规信息一栏。

遥控开门:用于监控中,当操作员以遥控的方式开门成功则以此表示。对应信息列于遥控信息一栏。

合法开门:用于监控中,表示合法用户以刷卡或密码方式开门成功。对应信息列于常规信息一栏。

非法卡开门不成功:用于监控中,表示非法卡开门不成功。对应信息列于非法信息一栏。

非法卡开门成功:用于监控中,表示非法卡开门成功。对应信息列于非法信息一栏。

非法用户开门不成功:用于监控中,表示非法用户开门不成功。对应信息列于非法信息一栏。

非法用户开门成功:用于监控中,表示非法用户开门成功。对应信息列于非法信息一栏。

胁迫开门:用于监控中,表示有人胁迫用户输入密码开门。对应信息列表非法信息一栏。

合法用户开门不成功:用于监控中,表示合法用户以刷卡或密码方式开门不成功。对应信息列于报警信息一栏。

门磁报警:在监控中,当门磁被异常打开或常时间不关闭(如果不在非报警时间段),将以报警方式显示。对应信息列于报警信息一栏。

- 27 -

附录B 操作结果及解决方案

在与设备的通讯过程中,可能产生如下操作结果:

通讯成功:记录已提取完毕。该结果存在于离线数据采集模块,提示用户当前设备数据采集完成。

通讯失败,即与设备通讯不成功。可能原因有:设备属性(包括IP或串口号、设备地址、读卡器号)配置与实际不符、线路连接不正确、设备出现故障等。此外,也可能因通讯干扰产生,如在授权过程中有用户刷卡开门,可能会对授权通讯信号产生干扰。

非法密码设置,即用户的密码或胁迫密码格式错误或不存在。有关用户密码或胁迫密码设置的更多信息,请参阅用户资料设置。

返回数据包出错,此种错误可能由于通讯干扰造成的。

针对操作不成功的结果,可参照如下方案解决:

1.对于非法密码设置,可以先转至用户资料设置模块,设置好该用户的密码,然后直接恢复该用户的权限至成功即可。

2.对于通讯干扰产生的错误,可多试几次直到成功为止。若反复出现通讯错误的结果,建议先检查设备的连接。

3.对于因设备连接不正确导致的错误,可在连接正常后,通过恢复该操作的方式来解决。

若仍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操作员可具体咨询我公司相关工程师。

- 28 -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9220196a161184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