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6日发(作者:)
第48卷 第4期
2021年4月
天 津 科 技
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
Vol.48 No.4Apr. 2021
科学与社会
基于天津市全城气象观测数据的
高分辨率实况分析产品质量评估
梁 健,徐 梅*,任建玲,李宗飞
(天津市气象信息中心 天津 300074)
1 234
摘 要:基于天津市254个地面观测站数据,通过计算多种统计指标评估了高分辨率多源气象数据融合产品对2020年9月份2m气温和10m风速的同化结果。结果表明,就天津市全域来看,产品对2m气温和10m风速的同化结果与观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也存在区域差异,误差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蓟州山区和城区。这说明在实际预报业务与应用中,对融合产品的使用要结合各个地区的特点,如地形、下垫面等因素以及变量的选择。
关键词:温度 风速 多源气象数据融合产品 质量评估 天津
中图分类号:P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21)04-0075-03
Quality Evalu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Real-time Analysis Products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of Tianjin City
LIANG Jian,XU Mei*,REN Jianling,LI Zongfei
(Tianjin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er,Tianjin 300074,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254 ground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Tianjin,the assimilation results of 2m air temperature
and 10m wind speed by high-resolution multi-source meteorological data fusion products in September 2020 are evaluatedby calculating a variety of statistical indica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similation results of 2m air temperature and 10m
wind speed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but there are also regional differences with larger errors mainly existing in
the northern Jinzhou Mountain and urban areas. Therefore,the use of fusion product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region,such as terrain,underlying surface and other factors,as well as the selection of variables in the
practical forecast operations.
Key words:temperature;wind speed;multi-source meteorological data fusion product;quality evaluation;Tianjin
0 引 言
随着智能网格预报技术需求的提升,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师春香团队在引进美国、欧洲等先进数据同化技术的同时[1],结合我国气象数据状况,自主创新发展了一套满足中国气象预报业务的陆面同化系统[2-3]。将地面观测、雷达和卫星等气象数据进行多元融合,研发完成了降水、气温、风、湿度、能见度、总云量等地面要素以及土壤温湿度、海温海风、三维云等多种实况融合产品。在2003年,实现了国家级陆面要素产品(CLDAS-V1.0)的业务化生产和发布[4-5];并于2015年,推出了陆面同化系统升级的第2个版本(CLDAS-V2.0),并进行了实时的生产和*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21-03-22
发布。2017年为了业务需求,继续研发高分辨率陆面数据同化系统(HRCLDAS-V1.0),空间分辨率为0.01°×0.01°,比起CLDAS-V2.0更为精细其在同类产品中时空分辨率最高。本文将基于天津市254个地面观测站数据对HRCLDAS产品的温度、风速进行质量评估。
1 数据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1.1.1 观测资料
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天津市254个观测站逐小时地面温度和降水资料由中国气
·76· 天 津 科 技 第48卷 第4期
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这254个观测站中包括13个国家站和241个天津市区域自动站。
1.1.2 产品资料
本文所评估的多源气象数据融合产品(以下简称产品)资料是来自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布的逐小时温度和降水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1km;评估时段为2020年9月1日00时至30日23时(北京时);评估对象是天津市2m气温和风速。
1.2 评估方法
评估前,剔除了产品和实况资料中缺省时刻的数据,之后采用双线性方法将逐小时产品数据插值到地面观测站点上,在评估过程中,以天津市254个地面观测气象站点小时观测资料为“真值”,并利用与参考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实况分析产品质量评估规范(2019版)》中的统计评估方法和指标对以上4种降水融合实况分析产品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逐小时降水数据进行评估。
具体的评估指标包括平均值误差(ME)、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COR)。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误差(ME):
1N
ME=∑i=1(Gi−Oi)
N 平均绝对误差(MAE):
1N
MAE=∑i=1Gi−Oi
N 均方根误差(RMSE):
RMSE=1N2GO−
()∑iii=1N 相关系数(COR):
COR=∑∑Ni=1Ni=1(Gi−G)(Oi−O)2(Gi−G)∑Ni=1(Oi−O)2
其中:Oi为站点观测值;Gi为产品插值到对应的地面观测站点得到的数值;N为参与检验的总样本数(站次数)[1]。
2 温度高分辨率实况分析产品评估
图1为天津市全区2m气温产品与观测的ME、MAE、RMSE和COR的评估时间序列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多源融合产品对2m气温观测的同化结果除5日、18日、26和27日的误差较大之外,其余天数误差较小,均在0.02℃以内;MAE在0.1~0.65℃范围内;RMSE的分布型与MAE相似,但数值大小存在差异;除20日和27日出现波动外,大部分天数的相
(a)ME (b)MAE
(c)RMSE (d)COR
图1 2020年09月天津全区平均2m气温产品评估时序图
Fig.1 Time-sequence diagram of product evaluation with average temperature of 2 m in Tianjin in September 2020
2021年4月 梁健等:基于天津市全域气象观测数据的高分辨率实况分析产品质量评估 ·77·
关系数均达到0.98以上。总体而言,多源融合产品对天津市全区2m气温的评估质量较为稳定,与观测站点资料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从ME、MAE、RMSE和COR的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全区产品的误差分析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与观测相比,产品对天津市北部蓟州山区2m气温的同化结果误差较大,最大的ME范围在±0.8℃;城区和海滨区域的误差大小较为相近,ME的范围在
±0.4℃;MAE和RMSE的分布较为相似,大多数站点的MAE和RMSE在0.5℃以下,最大的高估区存在于北部蓟州区和城区。这可能是由于北部蓟州山区和城区的复杂下垫面造成的。全区各个站点产品同化结果与观测的相关性较高,所有站点的COR均在0.97以上。相较而言,北部蓟州山区的ME、MAE和RMSE较大,且COR较小;城区、海滨次之。
3 风速高分辨率实况分析产品评估
由图2中可以看出,风速产品同化结果和观测之间的ME在0.08m/s到-0.16m/s范围内,呈波动分布。其中,产品同化结果高估了9月26日和27日两天的全区平均风速,ME约为0.08m/s;其余的天数均为低估(图2a)。风速产品同化结果和观测的MAE和
RMSE的变化范围分别介于0.18~0.38m/s和0.09~0.27m/s之间(图2b和图2c)。COR的结果显示了除26日外,风速产品同化结果和观测之间的COR几乎均在0.9以上(图2d)。总体而言,风速产品同化结果的质量也较为稳定,与观测站点资料具有较高的一
致性。
从天津全区的10m风速产品同化结果和观测的评估发现,除了少数站点外,大多数站点ME的数值均为正值,分区区间大多在0~0.3m/s之间,MAE和RMSE的结果表明,ME和RMSE的大值区主要位于北部蓟州山区和城区,MAE和RMSE最大可达到1m/s左右;大部分站点的MAE和RMSE低于0.5m/s;全区的COR结果显示,大多数站点的COR均在0.9以上,COR最小的主要集中于城区以及北部蓟州山区。可能是由于多源融合产品对北部蓟州山区和中心城区地形的复杂程度或站点自身代表性存在问题,在使用北部蓟州山区和中心城区风速产品时需引起注意。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天津市254个地面观测温度和降水数据,检验和评估了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下
(a)ME (b)MAE
(c)RMSE (d)COR
图2 2020年09月天津全区平均10m风速产品评估时序图
Fig.2 Time-sequence diagram of product evaluation with average wind speed of 10 m in Tianjin in September 2020
下转第82页
·82· 天 津 科 技 第48卷 第4期
率。科技期刊富媒体平台顺应了未来的出版方向,且可以收获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一方面可提高知识传播效率,提高期刊、文章和作者的影响力,降低读者获取知识的时间成本,对我国的科技文献的出版和传播具有极大的示范意义,可提高数据和内容的可复用性及持久化存储,提高第三方数据库收录的时效性、准确性;另一方面可对加盟期刊收取加盟费,为加盟期刊和读者提供增值服务,满足读者个性化文献需求。科技期刊富媒体平台对于打开和融入国际学术市场至关重要。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就要提升专业管理能力和市场运营能力,与国际科技出版集团接轨,符合国际数字出版技术规范,借鉴国际通行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8]。由于我国成熟的科技期刊富媒体平台样本较少,本文研究范围有限、不够深入,尚未涉及科技期刊富媒体平台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未来笔者将紧跟我国科技期刊富媒体平台建设情况,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字内容开发现状及对国内医学期刊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2):148-152.
[2] 邹贞,陈玲. 二维码在传统科普图书富媒体出版中的应用[J]. 青年记者,2020(2):106-107.
[3] 余涛,刘超慧. 富媒体教材出版的应用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17(11):165-168.
[4] 刘新永,池敏青. 从期刊内部资源融合视角探究我国专业期刊群的经营管理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31(1):71-76.
[5] 武小菲. 泛阅读时代富媒体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J].
出版发行研究,2014(8):54-57.
[6] 杨美芳,赵淑君. 专业性学术期刊网络出版与传播平台建设——《第四纪研究》网站10周年纪念[J]. 编辑学报,2019,31(S2):193-198.
[7] 张瑞麟,吴益伟,袁醉敏. 国内外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应用分析[J]. 科技通报,2016,32(8):247.
[8] 朱琳,刘静,张晓宇,等. 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建设现状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5):491-497.
[1] 史强,包雅琳,姜永茂. 国外四大医学期刊富媒体数
上接第77页
发的最新的高分辨率多源气象数据融合产品。首先,采用双线性统计方法对2020年9月高分辨率格点产品进行站点插值;接着,计算了ME、MAE、RMSE和COR等评估指标;最后对这些指标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
①总体来看,通过对天津市全区的2m气温和10m风速评估发现,产品的同化结果与观测实况基本一致,误差较小,相关性较高。相比较而言,2m气温和10m风速的评估结果误差较大的站点主要集中在北部蓟州山区和城区。可能是由于多源融合产品对北部蓟州山区和中心城区复杂下垫面的同化能力或者站点自身代表性存在问题,因此在使用北部蓟州山区和中心城区风速产品时需引起注意。
②本文仅对9月份一个月的产品进行评估,可能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测试。另外根据温度和风速误差的空间分布进行推测,对于不同下垫面如山区、海滨、中心城区,如何在使用这套高分辨率实况分析产品时进行订正,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
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龙柯吉,师春香,韩帅,等. 中国区域高分辨率温度实况融合格点分析产品质量评估[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9,39(3):67-74.
[2] 俞剑蔚,李聪,蔡凝昊,等. 国家级格点实况分析产品在江苏地区的适用性评估分析[J]. 气象,2019,45(9):1288-1298.
[3]
师春香,潘旸,谷军霞,等. 多源气象数据融合格点实况产品研制进展[J]. 气象学报,2019,77(4):774-783.
[4]
潘旸,谷军霞,宇婧婧,等. 中国区域高分辨率多源降水观测产品的融合方法试验[J]. 气象学报,2018,76(5):755-766.
[5] 师春香,姜立鹏,朱智,等. 基于CLDAS2. 0驱动数据的中国区域土壤湿度模拟与评估[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4):231-236.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8049048a1537329.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