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4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我国天敌昆虫与生防微生物资源引种三十年成就与展望
作者:张礼生陈红印
来源:《植物保护》2016年第05期
摘要
本文汇总了30年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原生物防治研究所)引进的天敌昆虫及生防微生物资源,系统介绍了引进生防资源的种类、数量、来源国家、引种单位和应用情况,并对未来资源引种提出建议。30年来,累计引进境外天敌昆虫及生防微生物资源至少89种、232批次,提供给国内至少21家教学、科研及生产单位。据统计,引进境外天敌昆虫至少69种、212批次,包括茧蜂、瓢虫、草蛉、赤眼蜂、蚜茧蜂、蚜小蜂、跳小蜂、姬小蜂、绒茧蜂、捕食蝽、捕食螨、古巴蝇、食蚜瘿蚊、防杂草象甲、防杂草实蝇等;引进境外生防微生物资源至少20种、20批次,包括耳霉、疫霉、白僵菌、绿僵菌、轮枝菌、虫霉菌、多角体病毒、生防线虫等。这些引进资源的一部分,如广赤眼蜂、甘蓝夜蛾赤眼蜂、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半闭弯尾姬蜂、小黑瓢虫、孟氏隐唇瓢虫、黄瓜新小绥螨、智利小植绥螨等已在我国商业化生产,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蔬菜、水果、茶叶、林业的病虫害防控,部分天敌昆虫已成功定殖,成为国际生物防治资源引进与利用的成功案例。显著提升了我国生物防治科研、教学和生产水平,促进了我国生物防治事业的进步。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型农业生产形势下,发展生物防治,加强生物防治资源引进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生产意义。
关键词
天敌昆虫; 生防微生物; 引种; 检疫
生物防治是研究及利用有益生物控制农业病虫害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利用生物物种间本能的竞争、拮抗、捕食、偏害等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通过食物链的形式调控农业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并以子代延续和自然繁殖长久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驻留,发挥着持续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功效。生物防治可利用的有益生物资源是自然界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包括天敌昆虫、微生物及其他有益生物,如捕食性天敌昆虫、寄生性天敌昆虫、虫生真菌及抗病真菌、杀虫抗病细菌、昆虫病毒、昆虫线虫等,是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及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物质保障,是二十一世纪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资源[1]。
由于天敌昆虫和生防微生物分布都具有区域性,世界各国往往通过异地输引的方式,引进生防资源,通过一系列检疫、评价等用于害虫、杂草防控。特别是外来入侵性有害生物,在其原产地一般不造成大的灾害,但传入并在新区定殖后往往危害严重。从其原产地引进有效的天敌控制这类生物,以期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大量的防控实践也证明,原产地天敌引种对于控制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6075269a143910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