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2024年1月12日发(作者:)

车辆与自动化 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制 2.5年 学习形式 函授 年级 2019级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广州及珠江三角州地区的机电一体化行业(产业)的企事单位的机电产品操作、维护、维修等岗位,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了解其技术发展趋势,掌握机电设备与生产线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等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能力,熟练掌握机电设备操作能力(核心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基本规格

(1)可适应的职业岗位群

在机电类企业从事物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岗位工作;机电产品组装、调试、质检与售后服务工作;机电一体化设备运行维护与维修工作。学生毕业时,可在各类企业从事机电业务操作及管理工作,如:冰箱制造、电梯生产、家用电气、中央空调、机床加工等。

(2)主要工作任务

从事机电产品操作、运营、维护等管理工作等。

上述机电工作业务或岗位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叠,这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的复杂性决定的,因此,对人才的培养,既要考虑工作分工的特殊性,又要考虑机电工作广泛的适应性。

(3)素质结构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政治、营销职业道德修养、营销职业操守等方面)、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身心健康,思维敏捷,口齿清楚;具有一定的观察、理解、表达、计算、判断、应变及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等)。

二、课程结构域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类别

1

1

2

3

4

5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 业 课

实习课

总计

学 时

修 课 要 求

学时数 比例%

322

25.43

304

24.01

384

30.33

256

20.22

1266

100

学 分

修 课 要 求

学分数 比例%

20

25.43

19

24.01

24

30.33

16

20.22

79

100

三、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本课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它以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为基础。后续课程如电子产品装调技术、电子产品检测技术及相关实训课程,一般都要应用到单片机系统的应用。它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单片机知识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机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不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专业理论具体应用于工业技术的实践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基本熟悉电机、电器的结构原理,掌握电气基本控制原理、常用机床控制线路及其接线和故障分析排除的基本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风气、知识用于技术的创新精神、安全规范的操作习惯,从而使自身基本具备在电气自动化控制岗位群上的职业素养。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三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高度“机电”结合的课程,将学生所学“机”与“电”的知识与技能,在微电子的控制手段下高度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

加强学生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使学生将所学“机”与“电”的知识与技能,在微电子的控制手段下高度地“融合”,并由现阶段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产品,如:数控机床、机械手、智能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FMS)、无人生产车间等的原理、调试、维护到小型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设计,设备的改装,全面提升学生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技能。

机电设备营销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平台课程,通过对教材的整体学习和认识,使学生具备从事机电产品营销职业的基础技能与技巧及其相关理论知识,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能直接进入机电企业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具有适应企业变化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机械零件与典型机构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必修专业技术基础课,从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出发,培养学生

2

的设计计算方法。设计机械传动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并使之初步具有分析机械零件失效原因和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有关的工业技术政策,学会运用手册、标准、规范等资料。最后,还应使学生初步了解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

机械制图及AutoCAD辅助绘图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的必修专业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为考查科目。要求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以及《AutoCAD》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性,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操作水平。通过学习本门课程,熟练掌握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PLC)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PLC)》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也是电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的基础课和基本技能养成课程,即是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较基本和重要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相融合的原则,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课程教学体现强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基础与发展相互协调,强化学用结合,融入学科发展前沿。课程的内涵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与整合。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员主体的作用,鼓励学员积极、自觉地自主学习和实训,提高学员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

气动/液压技术与应用

《液压与气压传动》 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平台课程。 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

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是研究液压与气压传动作为一种基本的传动形式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运用。这门技术与其它传动形式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应用广泛,以优良的静态、动态性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对工程机械、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机械制造、自动化、矿山机械等都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该课程实现了高职的培养目标,满足了机电类教育人才的要求, 是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详见附表)

五、说明

3

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表

学期分配

课程

类别

序课程名称

98

98

84

42

48

48

48

32

64

64

64

64

64

64

64

64

256

32

32

32

1010

96

1106

学时数

18

18

16

8

22

22

22

14

10

10

10

10

16

16

16

10

4

4

4

238

12

250

20

验(践)

五 六

一 二

1 大学英语

公共2 高等数学

3 计算机应用

4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

机械制图及AutoCAD辅助绘图

80

7▲

80

7▲

10 58

6▲

34

2

2

3●

24

6▲

24

6▲

专6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业7 机械零件与典型机构

基机电设备故障分析与8

础维修

必课

9 C语言程序设计

修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10

应用(PLC)

11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12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专13

气动/液压技术与应用

业课

14

传感器技术

15

机电一体化技术

16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实17

毕业实习课

工业机器人技术

选限18

修选19

机电设备营销

课 课

20

先进制造技术

必修课总学时

选修课总学时

总学时合计

学期开设课程门数

26

18

16

16

16

16

16

38

38

38

38

48

48

48

38

6▲

5▲

6▲

6▲

4

6▲

5

256

28

28

28

94 678

0 84

5▲

4▲

5▲

6

4

1

94 762

4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5067769a139050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