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发(作者:)
·3894·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November,2023 Vol.37 No.21· 科研综述 ·呼吸电刺激技术在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肺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尹潇潇,牛姗,陈昊天,徐剑锋,封秀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浙江 310000Research progress on application of respirator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early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YIN Xiaoxiao, NIU Shan, CHEN Haotian, XU Jianfeng, FENG XiuqinNursing Department,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310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FENGXiuqin,E⁃mail:******************.cnKeyword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weakness of the diaphrag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review摘要 综述呼吸电刺激技术的定义、治疗机制、应用形式及应用效果,并对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提出建议,以期为呼吸电刺激技术在机械通气病人肺康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 电刺激;膈肌无力;机械通气;肺康复;综述doi:10.12102/.1009-6493.2023.21.018机械通气是急危重症病人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之一,50%~70%的重症监护室(ICU)病人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维持呼吸功能[1],但机械通气也是造成病人膈肌无力的最重要原因[2]。膈肌无力是指膈肌肌力不能达到正常最大水平,从而影响病人的呼吸功能和自主排痰能力,最终导致病人呼吸机使用时间延长、脱机困难,甚至在拔管后发生呼吸衰竭[3]。在准备脱机的病人中,膈肌无力发生率为63%~80%[4‐6]。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肺康复是基于对病人全面评估后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并在机械通气的48 h内开始实行[7],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呼吸道管理和体位管理。但因病人病情危重、认知障碍以及疼痛等因素的影响,早期肺康复的临床开展情况并不乐观。美国呼吸协会/欧洲呼吸协会指南推荐,对于无法配合的危重症病人可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促进其肺康复维,达到改善呼吸肌功能的目的[10][9][8]刺激技术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脊髓损伤等病人的肺康复疗效显著[12‐13]。近年来,呼吸电刺激技术也被逐渐应用于机械通气病人的早期肺康复中,并可根据病人情况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康复,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现对呼吸电刺激技术在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肺康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今后更好地开展机械通气病人的早期肺康复提供参考。1 概述与机制呼吸肌泵驱动肺泡通气,其中膈肌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安静状态下,膈肌移动1 cm,肺通气量约350 mL,占静息呼吸肺活量的80%[14]。膈肌属于骨骼肌,但与肢体骨骼肌不同,以膈肌为主的呼吸肌无力发生率是四肢肌无力的2倍[15]。机械通气病人出现严重的膈肌无力,是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的标志[16]。呼吸电刺激技术是一种被动的呼吸肌锻炼方法,通过低频电脉冲刺激膈神经和呼吸肌,配合病人的呼吸使膈肌和腹肌持续而有节律地收缩,构成近似生理模式的呼吸运动[17]。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1)预防通气后呼吸肌萎缩。机械通气时膈肌去负荷,控制性通气几小时就会引起膈肌萎缩、膈肌肌力降低,而辅助通气则保留一定程度的呼吸肌负荷,减慢了膈肌萎缩和无力的速度[18]。但一项动物实验表明,在实施深度镇静和机械通气的同时予膈神电刺激,猪的膈肌质量及肌力并未。呼吸电刺激技术是通过电流刺激呼吸肌运动神经元,从而激活肌肉纤[11]。研究证实,呼吸电作者简介 尹潇潇,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5050514a138875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