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5日发(作者:)
维修电工技师选择题库
(B)
1.逻辑函数的全部最小项之和恒为( B )。
A 0 B 1 C 0或1 D 2或0
2.异步计数器的工作速度( B )同步计数器。
A 高于 B 低于 C 等同 D 高于或低于
3.( C )一般是在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以下进行调节。
A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法 B 改变励磁调速法
B 电枢回路并电阻调速法 C 改变电枢电压调速法
4.( B )一般是在直流电动机额定转速以上进行调节。
A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法 B 改变励磁调速法
B 电枢回路并电阻调速法 C 改变电枢电压调速法
5.( A )一般是在直流电动机额定转速以下范围内进行调节。A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法 B 改变励磁调速法
B 电枢回路并电阻调速法 C 改变电枢电压调速法
6.D触发器由( D )个与非门组成。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7.D触发器的特征方程为( A )。
A Qn+1=D B Qn=D
C Qn-1=D D nQn=D
8.D触发器的状态翻转只能发生在CP信号的( )沿。
A 下降 B 上升 C 下降或上升 D 以上全非
9.寄存器由具有存储功能的( A )构成。
A 触发器 B 计数器 C 编码器 D 振荡器
10.寄存器功能是存储( D )代码。
A 十进制 B 八进制 C 十六进制 D 二进制
11.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表达式为( AC )
A
Q=RQ B
Q=RQ
C
Q=SQ D
Q=SQ
12.对于基本RS触发器,当Q=1、Q=0 时,称触发器处于(
A 0 B 1 C 0或1 D 以上全非
13..对于基本RS触发器,S=0、R=1时,使触发器置( BA 0 B 1 C 0或1 D 以上全非
14..对于基本RS触发器,S=1、R=0时,使触发器置( AA 0 B 1 C 0或1 D 以上全非
)态。)。
)。
B
15.对于基本RS触发器,置1又称( A ).
A 置位 B 复位 C 首位 D 零位
16.对于基本RS触发器,置0又称( B ).
A 置位 B 复位 C 首位 D 零位
17.对于基本RS触发器,当R=S=( B )时,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即具有记忆功能)。
A 0 B 1 C 0或1 D 以上全非
18.对于基本RS触发器,当R=S=( A )时,将不能确定触发器是处于1态还是0态。
A 0 B 1 C 0或1 D 以上全非
18.时钟脉冲控制的RS触发器特征方程为( A )。
A Qn+1=S+RQn且SR=0 B Qn+1=S+RQn且SR=1
C Qn=S+RQn+1且SR=0 D Qn=S+RQn+1且SR=1
19.根据不同开关特性,电力电子器件可分为( ABC )。
A 不控器件 B 半控器件 C 全控器件 D 自控器件
20.晶闸管是具有三个PN结的( C )层结构。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21.射极输出器电压放大倍数接近( ),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A 0 B 1 C 2 D 0.9
23.光电二极管是在( B )作用下工作的。
A 正向电压 B 反向电压 C 暗电流 D 光电流
24.放大电路的特点是( A )。
A 电路中同时存在直流量和交流量,而且晶体管是非线性器件;
B 电路中只存在直流量,而且晶体管是非线性器件;
C 电路中只存在交流量,而且晶体管是非线性器件;
D 电路中同时存在直流量和交流量,而且晶体管是线性器件;
25.电力电子技术是以各种( B )的电力半导体器件为核心。
A 功率 B 大功率 C 小功率 D 微功率
26.数字信号在时间上和幅度上是( B )的。
A 连续 B 离散 C 间隔 D 固定
27.乙类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B )甲类功率放大器。
A 低于 B 高于 C 等于 D 不高于
28.乙类功率放大器在理论上的最大效率为( C )。
A 65% B 75% C 78.5% D 85.5%
29.在同样电源下,BTL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是OTL功率放大的( C )倍。
A 2 B 3 D 4 E 5
30.如下( C )功率放大电路的电源利用率较高。
A OTL B OCL C BTL D 以上全非
31.在电路结构上最有效抑制零漂的方法是采用( B )。
A 电压放大电路 B 差动放大电路
C 功率放大电路 D 以上全非
32.多级放大器的各级放大器之间的耦合形式有( ABC )。
A 阻容耦合 B 变压器耦合 C 直接耦合 D 间接耦合
33.放大电路引入交流负反馈( ABCD)。
A 稳定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B 减小非线性失真
C 扩展频带 D 改变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
34.放大电路引入交流负反馈会( A )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A 降低 B 升高 C 递增 D 以上全非
35.电压放大电路一般工作在小信号状态,即输入信号为( C )级,甚至更小。
A KV B V C mV D μV
36.( A )是将直流电变换为具有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正弦交流电。
A 正弦波振荡器 B 余弦波振荡器
C 简谐振荡器 D 万能振荡器
37.按振荡器选频网络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 ABC )。
A LC正弦波振荡器 B RC正弦波振荡器
C 石英晶体波振荡器 D WF余弦波振荡器
38.正弦波振荡器维持等幅正弦波振荡的条件为( A )。
A
AF=1 B
AF=0
C
AF<1 D
AF>0
39.正弦波振荡器振幅平衡条件为( B )。
A
AFAF=0 B
=1
AFAFC <1 D >0
40.正弦波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为( B )。
A
A+C
A-F=nπ B
A+F=nπ D
A-F=2nπ
F=2nπ
41.一个完整的正弦波振荡器由( ABCD )组成。
A 放大器 B 选频网络 C 正反馈 D 温幅环节
42.LC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形式( ABC )。
A 变压器反馈式 B 电感三点式
C 电容三点式 D 互感器反馈式
43.LC振荡器的正弦波振荡频率1fo=1 )。
A
2LC B
2LCLC
C D
2LC
44.品质因数Q值越大,LC回路总损耗的等效电阻( B )。
A 越大 B 越小 C 越恒定 C 越不恒定
45.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之范围( B )。
A 10~10225
8
B 10~10
49
47 C 10~10D 10~1046.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 ABCD )组成。
A 电源变压器 B 整流电路 C 滤波电路 D 稳压电路
47.电力晶体管(GRT)属于( B )控制型电器。
A 电压 B 电流 C 电阻 D 电感
48.电力晶体管三种工作状态( ABC )。
A 截止 B 放大 C 饱和 D 缩小
49.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电力晶体管作为大功率的开关电器,主要工作于( AC )两种状态。
A 截止 B 放大 C 饱和 D 缩小
50.电力电子设备用380V交流电供电时大多选用( C )V电压等级的GTR。
A 900 B 1000 C 1200 D 1500
51.GTR对基极驱动的一般要求为( ABC )。
A 开通时要过驱动 B 正常导通时要浅饱和
C 关断时要反偏 D 关断时要正偏
52.场效应晶体管(FET)是利用( C )来控制固体材料导电能力的单极型有源器件。
A 电流 B 电压 C 电场 D 电荷
53.电力MOSFET属于( A )控制型器件。
A 电压 B 电流 C 电阻 D 电感
54.容量600kV²A以下装置一般采用( AC )。
A GTR B GTO C IGBT D 普通晶闸管
55.容量4000kV²A以上装置采用( D )。
A GTR B GTO C IGBT D 普通晶闸管
56.容量600~4000kV²A装置一般采用( B )晶体管。
A GTR B GTO C IGBT D 普通晶闸管
57.如下( ABCD)用电流峰值表示额定电流。
A GTO晶体管 B GTR C MOSFET D IGBT
58.普通晶体管和快速晶体管的额定电流是( D )。
A 工频电流 B 工频正弦全波电流
C 工频余弦半波电流 D 工频正弦半波电流
59.目前,电力MOSFET的电流等级为( B )。
A 100A B 200A C 300A D 500A
60.目前,电力MOSFET的耐压等级为( C )。
A 500V B 800V C 1000V D 1200V
61.( A )为横功率调速,调速范围较小。
A 弱磁调速 B 调压调速
C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D 电枢回路并电阻调速
62.( B )为横转矩调速,调速范围较大。
A 弱磁调速 B 调压调速
C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D 电枢回路并电阻调速
63.一般而言,直流自动调速系统,在低于额定转速的调速时采用( B )。
A 弱磁调速 B 调压调速
C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D 电枢回路并电阻调速
64.一般而言,直流自动调速系统,在高于额定转速的调速时采用( A )。
A 弱磁调速 B 调压调速
C 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D 电枢回路并电阻调速
65.常见的可控直流电源有( BCD )三种。
A 自耦变压器 B 旋转变流机组
C 静止可控整流器 D 直流斩波器
66.直流调速系统有( ABC )三种。
A 发电机—电动机(G—M)调速系统 B 晶闸管相位控制直流调速系统
C 直流斩波调速系统 D 晶闸管幅值控制直流调速系统
67.根据系统中负反馈环节的数量,可将晶闸管直流自动调速系统分为(ABC)。
A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B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C 多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D N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68.如下( BC )可实现无级调速。
A 变极调速 B 变转差率调速 C 变频调速 D 变压调速
69.同步电动机主要采用的是( C )调速方法。
A 变流 B 变压 C 变频 D 并电阻
70.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每相电动势E1=( A )。
A 4.44f1N1m
B 3.33f1N1m
C 4.44f2N2m
D 3.33f2N2m
71.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时,额定频率以下属于( A )变频调速。
A 恒磁通 B 恒电压 C 恒电流 D 恒阻抗
72.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时,额定频率以上属于( B )调速。
A 弱压 B 弱磁 C 弱流 D 弱感抗
73.异步电动机在f1>f1n时,则采取只调频率不调电压的近似( C )调速方式。
A 恒磁通 B 恒转矩 C 恒功率 D 恒电抗
74.根据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C )都可改变转矩方向,使电动机反转。
A 电枢正接和励磁正接 B 电枢反接和励磁正接
C 电枢反接和励磁反接 D 电枢正接和励磁反接
75.励磁反接可逆调速系统对调速装置的容量要求小,一般为电动机额定功率的( D )。
A 15%~20% B 10%~15%
C 5%~10% D 1%~5%
76.在要求频繁正反转的生产机械中,经常采用的是两组晶闸管装置( B )的可逆线路。
A 反串联 B 反并联 C 反混联 D 以上全非
77.正、反组反并联可逆调速系统电动机运行的第一象限( A )运行,VF工作于整流状态。
A 正转电动 B 正转回馈发电制动
C 反转电动 D 反转回馈发电制动
78.正、反组反并联可逆调速系统电动机运行的第二象限正转回馈发电制动运行,VR工作于( B )状态。
A 整流 B 逆变 C 整流或逆变 D 以上全非
79.正、反组反并联可逆调速系统电动机运行的第三象限( C )运行,VR工作于整流状态。
A 正转电动 B 正转回馈发电制动
C 反转电动 D 反转回馈发电制动
80.正、反组反并联可逆调速系统电动机运行的第四象限( D )运行,VF工作于逆变状态。
A 正转电动 B 正转回馈发电制动
C 反转电动 D 反转回馈发电制动
81.所谓环流是指不流过电动机而直接在两组变流器之间流通的( C )电流。
A 开路 B 断路 C 短路 D 短路或断路
82.稳态环流是可逆电路在一定的触发延迟角下稳定工作时出现的,它包括( )。
A 直流脉动环流和瞬时脉动环流 B 直流瞬时环流和瞬时脉动环流
C 直流平均环流和瞬时脉动环流 D 直流平均环流和瞬时最大环流
83.一组变流器工作而另一组变流器处于等待工作状态的控制方式称为( A )工作制配合控制。
A α=β B α<β C α>β D α≠β
84.为了保证α=β配合控制,整流组的最小触发延迟角αmin=( D ).
A 15° B 20° C 25° D 30°
85.为了防止(α=β配合控制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逆变颠覆,必须保证逆变组的最小触发超前角βmin=( D ).
A 15°~20° B 20°~25°
C 15°~25° D 25°~30°
86.本桥逆变阶段——正组晶闸管变流器立即处于逆变状态,而反组则处于( B )状态。
A 整流 B 待整流 C 逆变 D 待逆变
87.本桥逆变阶段——保证了该方向负载电流的流通,负载电流由正常运行电流值迅速下降到( C ),而方向不变。
A 最小 B 负载电流一半 C 0 D 以上全非
88.反桥逆变阶段——电流为( C )时,正组逆变结束,转为待逆变状态。
A 最小 B 负载电流一半 C 0 D 以上全非
89.反桥逆变阶段——反组进入整流工作,电流由零变到( A )电动机反接制动。
A 反向最大电流 B 正向最大电流
C 反向最小电流 D 正向最小电流
90.无互感线圈并联公式为( C )
A L=L1+L2
B L=L1-L2
1=1L1+11=1L1-1L2 C
LL2 D
L91.无环流逻辑控制装置由( )四个基本环节组成。
A 电平检测 B 逻辑判断 C 延时电路 D 联锁保护
92.小功率异步电动机转子串接( C )可实现调速。
A 电感 B 电容 C 电阻 D 以上全非
93.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采用( C )方法能提高调速的经济性,具有节能作用。
A 串电阻调速 B 串电容调速 C 串级调速 D 并级调速
94.低同步晶闸管串级调速系统——调节( A )可实现串级调速。
A 触发超前角β C 逆变电压Uβ
C 直流附加电动势 D 以上全非
95.低同步晶闸管串级调速系统——系统整定触发超前角β的变化范围为( C )。
A 15°~20° B 20°~30°
C 30°~90° D 30°~180°
96.低同步晶闸管串级调速系统——当β=βmax=90°时,逆变电压Uβ=0,即直流附加电动势为零,电动机便以接近额定转速的( )转速运行。
A 最低 B 最高 C 最低或最高 D 以上全非
97.低同步晶闸管串级调速系统——当β=βmax=30°时,逆变电压Uβ最 A )转速运行。
A 最低 B 最高 C 最低或最高 D 以上全非
98.电动机在串级调速时所能产生的最大转矩比电动机固有特性的最大转矩减小( C ).
A 20% B 18.5%
C 17.4% D 15.8%
99.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大容量系统满载时效率可达( C )以上。
A 75% B 80% C 90% D 95%
100.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中小容量系统满载时效率可达( B )以上
A 75% B 80% C 90% D 95%
101.具有电流截止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的下垂静特性,常称为( A )特性。
A 挖土机 B 推土机 C 起重机 D 电动机
大,即直流附加电动势最大,电动机以(
102.( C )适用于笼型异步电动机。
A 调压调速 B 串级调速 C 变频调速 D 串电阻调速
103.交流无换向器电动机采用( A )变频系统。
A 交—交 B 交—直
C 交—直—交 D 直—交—直
104.直流无换向器电动机采用( C )变频系统。
A 交—交 B 交—直
C 交—直—交 D 直—交—直
105.交流无换向器电动机输出频率受电源频率的限制,一般在电源频率的( B )或更低。
A 1/4~1/3 B 1/3~1/2
C 1/5~1/4 D 1/2~2/3
106.直流无换向器电动机输出频率可( B )。
A 受限制 B 不受限制 C 无限大 D 无限小
107..直流无换向器电动机高可达( A )以上。
A 7000r/min B 8000r/min
C 9000r/min D 10000r/min
108..直流无换向器电动机低可达( D )以下。
A 20r/min B 8r/min
C 50r/min D 10r/min
109.应用无换向器电动机都可以( A )传动。
A 直接 B 间接 C 变速 D 变压
110.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方法有( ABC )。
A 调电压调速 B 调励磁电流调速
C 调γ0角调速 D 变频调速
111.直流单臂电桥可以测量的最小电阻为( A )Ω。
A 1 B 0.1 C 10 D 5
112.手车式高压开关柜接地触头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C )μΩ。
A 10 B 100 C 1000 D 2000
113.手车式高压开关柜一次隔离触头的接触电阻不应大于( B )μΩ。
A 10 B 100 C 1000 D 2000
114.在额定电压下,对电力电容器组进行( C )次冲击合闸试验时,电容器组的各相电流之差不应超过5%。
A 一 B 二 C 三 D 五
115.对于与非门电路,当输入全为1时,输出为( A ).
A 0 B 1 C 0或1 D 以上全非
116.对于与非门电路,只要输入有0,则输出为( B )。
A 0 B 1 C 0或1 D 以上全非
117.TTL与非门电路输出高电平的典型值为( C )。
A 1.2V B 2.4V C 3.6V D 4.2V
118.二极管在正向电压作用下能导通,管压降和电阻很小,可以看成( B )。
A 开路 B 短路 C 断路 D 短路或断路
119..二极管在反向电压作用下截止,反向电阻很大,可以看成( C )。
A 开路 B 短路 C 断路 D 短路或断路
120.晶体三极管饱和时集电极电压Uce≈0,相当于开关( A )。
A 闭合 B 断开 C 闭合或断开 D 以上全非
121.晶体三极管截止时流过集电极电流Ie≈0,相当于开关( B )。
A 闭合 B 断开 C 闭合或断开 D 以上全非
122.一般( C )kVA以上变压器需安装防爆管。
A 315 B 500 C 800 D 1000
123.大修后变压器冲击试验( B )次。
A 2 B 3 C 4 D 5
124.新投变压器冲击试验( D )次。
A 2 B 3 C 4 D 5
125.变压器各分接头变比实测值与出厂试验值相比误差不得大于( C )。
A ±0.2% B ±0.4%
C ±0.5% D ±10%
126.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的最大导通角为( C )。
A 60° B 90° C 180° D 240°
127.在微机控制中,经常用作执行元件的是( A )。
A 步进电机 B 异步电机 C 直流电机 D 交流电机
128.直流电机换向不良的故障原因为( ABCD)。
A 电磁 B 机械 C 电热 D 化学
129.积分电路的作用是把( C )变成锯齿波。
A 正弦波 B 方波 C 矩形波 D 余弦波
130.直流放大器能放大变化缓慢的( D )。
A 直流信号 B 交流信号 C 脉冲信号 D 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
131.( C )的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
A 直流放大器 B 交流放大器
C 射极放大器 D 集成运算放大器
132.( D )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小,开环增益很大。
A 直流放大器 B 交流放大器
C 射极放大器 D 集成运算放大器
133.同相输入运算放大器是一个具有( D )的电路。
A 深度电压 B 深度电压串联
C 深度电压串联正反馈 D 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
134.RS触发器具有( A )功能。
A 记忆 B 翻译 C 储存 D 自控
135.微分电路可把矩形波脉冲变为( A )。
A 尖脉冲 B 方脉冲
C 正弦波脉冲 D 余弦波脉冲
136.振荡器的平衡条件AF=( B )。
A 0 B 1 C >1 D <1
137.甲类功率放大器选在交流负载线的( B )。
A 终点 B 中点 C 上方 D 下方
138.( C )电路在脉冲电路中的主要用途是倒相。
A 或门 B 与门 C 非门 D 与非门
139.晶闸管导通后,其通态平均电压为( B )。
A 1V B 1V左右
C 0.5V D 0.5V左右
140.微处理器CPU该包含( AB )。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存储器 D 编程器
141.微机能够识别( C )信号。
A 电流 B 电压 C 数字 D 模拟
142.N进制计数器可以实现( A )分频。
A N B N+1 C N-1 D 2N
143.( A )是一种将直流电能变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
A 逆变器 B 整流器 C 电容器 D 滤波器
144.电感正比于( B )。
A 电流 B 电流变化率 C 磁通变化率 D 通电时间
145.在可控整流电路中,使用晶闸管应有( BCD)保护。
A 过载 B 过电压 C 过电流 D 短路
146.( A )电动机转速,能增加自控系统调速范围。
A 减小 B 增大 C 增大或减小 D 以上全错
147.在直流发电机中,将交流电动势变为直流电动势的部件为( AB)。
A 换向器 B 电刷 C 绕组 D 换向极
148.变压器经过( ABCD )测量合格后,才能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A 绝缘电阻 B 吸收比 C 泄漏电流 D 介损
149.( A )是一种高转矩、低转速并可长期处于赌转状态运行的电动机。
A 力矩电动机 B 异步电动机 C 同步电动机 D 换向器电动机
150.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大电感负载电路中,流过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IT=( D ).
A
C
1Id B
22Id
1Id
33Id D
——命题者太月物业工程部liwenji
希望同仁们收藏或下载此套试题!
一份收藏就是一份经验
一份经验就是一份快乐
一份快乐就能照亮未来之路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4418250a1349657.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