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
2021冬至节气的传统习俗及来历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下面是我整理了冬至节气的传统风俗及来历,来观赏和学习吧,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关怀。
冬至的传统风俗
1、祭祀
从周代起,冬至这一天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祭祖,即便是最贫困的人家,都会拿出平常的积蓄来添置新衣,预备祭祀用品。
2、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管贫富,饺子是必不行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风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第 1 页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4、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风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头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殊鲜美,赞不绝口。从今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风俗。如今的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5、红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风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连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节气的来历
每年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至者,极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夏历)。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恪遵宪度抄本》“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第 2 页
冬至日阳光几乎直射南回来线,北半球白昼短,黑夜长,开头进入数九寒天;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对空中发散的少,故在短期内气温连续降低。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头,气候学上则以每5天的平均气温低于10℃的始日作为冬季开头。
冬至前后,北半球获得辐射少,但夏半年地面积蓄的热量尚未散尽,故这时温度还不是低的时候。冬至后虽日照渐渐增多,但地表热量收支照旧是入不敷出,所以气温在一段时期内仍连续下降。冬至日我国大部地区将进入隆冬时期,常遭强冷空气,甚至寒潮攻击。 我国大部分地区冷的时期都是在1月份,故民间有“不过冬至不冷”之说。冬至季节,我国江淮之间到大巴山以北的宽敞地区平均气温已降到0℃以下,进入一年中冷的寒冷季节。我国人民把冬至过后的日子称做“数九寒天”,不同的地区都流传着不同的反映本地冬至后,天气由冷到冷再渐渐转暖的转变规律及物候现象的“九九歌”。
“大雪过后冬至连,兴修水利抓肥源。”冬至后,大部分地区田间管理工作较少,应集中力气抓紧时机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同时积肥送肥,为春种做好预备。农业上的很多害虫和病菌都是在农作物残留在田间的桩茬或秸秆内和杂草上过冬的,应结合冬季积肥去除田间残茬和杂草,准时处理棉秆、玉米秸秆和穗轴,燃烧或加工成饲料,以毁灭过冬的红铃虫、玉米螟等。华南这时气温一般仍在5—10℃或以上,田野里仍是一派生气,要施好菜、麦腊肥,防止冻害。还要留
第 3 页
意防止油菜早苔现象,万一起苔应准时打去,打苔应在晴天进行,留下两三个节,打后准时追施有机肥。
第 4 页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风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头,也是一个吉日,应当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如今,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风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风俗。
还有一些以冬至天气看后期冷暖的谚语有:“冬至出日头,正月冷死牛”、“冬至有雨明春暖”等。以冬至风向预报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南风百日阴”,“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以冬至冷暖预报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冷,春节暖”,“明年暖得早”等等。
冬至吃什么食物
饺子
冬至的时候要吃饺子,一般人都会在早晨的时候吃一点作为早饭。有人会说吃了饺子在冬天的时候就能不冻耳朵了,当然这是由于饺子和耳朵比较像,所以才有的说法,其实只是一个奇异的寓意,事实上起不到这样作用,大家应当要知道。
冬至的时候一般人们会吃羊肉、青菜、白菜或者是韭菜做成的饺子,肉和蔬菜搭配,这样养分会比较丰富。选择那些热性的食物来包饺子,这样吃了之后就有暖身的作用,不至于在冬天的时候感觉到冷,
第 4 页
这个技巧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羊肉
第 5 页
冬至的时候吃点羊肉也是很好的,在北方的很多地区都有这样的习惯。由于羊肉是一种滋补效果很好的食物,而且又是热性的,热量比较高,铁元素的含量也很高。所以在冬至的吃点羊肉能关怀造血,增加御寒力量,到达补气血的效果。
八宝粥
冬至吃八宝粥也是我国的一大风俗。中医认为食用粥类可以养胃,并且喝粥也有确定的滋润效果,正好对抗冬季枯燥的特性。
为发挥御寒作用,我们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选用偏温热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枣、核桃、花生、鸡肉、羊肉、糯米、桂圆、山药、银耳等。我们不妨发挥制造力,将这些食材搭配成美味的粥,例如:羊肉粥、鸡肉粥、糯米红枣粥、小米山药粥、银耳红枣大米粥等。
馄饨
冬至养生吃馄饨,馄饨原来是北方盛行的一种食物,但如今南方人们也宠爱冬至吃馄饨。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除了形态相像,冬食馄饨,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
汤圆
冬至养生吃汤圆,汤圆有着“团聚”的意思,冬至吃汤圆如今在全国都格外盛行。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饮食养分才会被身体吸取利用,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力量,适合在冬天食用。
第 5 页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2907065a126209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