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三星galaxynote2)
广东省梅州市2024届高考语文四模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没有任何一种经济模式能够像数字经济一样,在短时间内爆发式增长,并深刻影响和重构
世界经济。数字经济的诞生与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体系,重构了全球产业发展格局。它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得以解决,
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数字经济体的诞生与发展,是理解和把握数字经济的最佳视角。就目前而言,数字经济体的出现一般来自于四条
演化路径。第一是互联网的原生路径,谷歌、脸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都是以互联网服务起家,着力建设互联网平台,
培育产品生态,业绩和影响力在短期内获得了爆发性增长;第二是互联网大规模应用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大型公司“进
化”之路,如应用商店带动了苹果公司由一家企业向数字经济体的快速跃变;第三来自于汽车、健康、教育等大产业,
这些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培育出以大型平台为依托的、具有全行业服务属性的数字经济体;第四条路径则
可能来自一些颠覆性的新技术,如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这些新技术兼具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影响
力,有望构造出与当前大不相同的经济组织形态。
不同路径演变而来的数字经济体,往往有着相同的属性。阿里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数字经济体:普惠2.0时
代的新引擎》认为,数字经济体具有平台化、数据化和普惠化三大特点。互联网平台创造了全新的商业环境,各种类
型、各种行业、各种体量的企业通过接入平台获得了直接服务消费者的机会;数据的流动与共享,则推动着商业流程
跨越企业边界,编织出全新的资源网络、生态网络和价值网络;普惠化则意味着数字经济是一种可以人人参与、共享
共建的经济模式,如今普惠科技、普惠金融和普惠贸易都已经大面积展开。这些特点,意味着数字经济的崛起带来的
不仅是经济体量的爆发式增长,更将对人类社会进行深度重构。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正极大地受益于数字经济革命,全球经济重心也因此而发生
了迁移。过去五年,全球经济发生了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的大迁移,美国在数字经济革命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也借势数字经济迅速扩大,全球经济的地理重心从环大西洋地区转向了环太平洋地区。
数字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然而其前行之路也并非畅通无阻。与相对保守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之间的摩擦,便是影
响数字经济发展前景的重要问题。我们希望未来建立包括政府、学术界、商界等各方共同参与的数字经济全球化治理
模式,这一模式应该公开透明,并且以公共利益为导向。
(摘编自袁勇《数字经济:重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所以数字经济可以重构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B
.透视数字经济体的四条演化路径,能够让我们对数字经济有一个好的理解和把握。
C
.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数字经济,人们之间借助共享共建模式进行贸易、金融等活动。
D
.未来若出现数字经济全球化治理模式,这一模式应公开透明,以公共利益为导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提纲挈领,既指出了数字经济的特点,又简要地阐述了其诞生后的巨大作用。
B
.第二段在论述数字经济体出现的四条演化路径时都运用了举例的方法,说服力很强。
C
.阿里研究院的报告内容,是为了说明数字经济体拥有平台化、数据化和普惠化等属性。
D
.末段简明扼要,先指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继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前身就隶属于互联网服务的数字经济体诞生和发展中都能在短时间内有好的业绩。
B
.汽车、健康、教育等属于大产业,转型后的数字经济体能够提供大平台,服务全行业。
C
.数字经济革命对中美两国非常有帮助,环太平洋地区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地理重心。
D
.数字经济发展前景良好,但需要解决好其与当前保守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等的冲突。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全面屏手机,泛指正面屏占比达到80%以上的手机,一般采用极限超窄边框屏幕,相比普通手机,具备更窄的顶
部和尾部区域,边框也更窄。夏普早在2014年就发布过第一款全面屏手机Aquos Crystal,采用5寸显示屏,1280*720
分辨率,同时取消受话器而配备了骨传导方案,实现了手机正面开孔的最少化,但当时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2017年
下半年,全面屏手机在市场上全面性爆发,品牌从小米MIX到小米MIX2,从三星Galaxy S8到三星Galaxy Note8,再
加上后面包括iPhoneX、华为麦芒6、华为Mate10在内的一系列新机等。
由于手机的大屏化已面临手掌大小瓶颈,屏幕超过6英寸的机身让使用者无法单手触摸到手机边缘,且容易滑落
碎屏,导致体验感下降,而最适合大部分用尸使用的手机尺寸是5—6英寸。全面屏更高的屏占比,意味着在机身大小
不变的情况下展示更多内容,能够让用户使用更加便利。
目前主流手机的宽高比是16:8,而全面屏一般是18:9。加大的宽度给人们带来了“分屏浏览”这一全新的使用
体验。全面屏让同一屏幕内看电视剧和微信聊天、淘宝购物比价这些新需求成为可能。
2017上半年开始,手机销量的驱动因素由前几年拍照驱动、外观驱动和芯片性能驱动,逐渐转变为明星代言驱动。
外观万面,各大品牌乃至各品牌内的子类都呈现严重的同质化。厂商不得不通过推出多款颜色来吸引眼球,但依然乏
善可陈;比如苹果推出红色款Iphone7和7Plus来吸引眼球,但销量不达预期。全面屏带来的科技感、整体感则是外
观微创新趋势中的一次大飞跃。全面屏未来将结合曲面技术、AR技术等掀起新一轮外观升级浪潮。
(摘编自《智能手机全面屏研究报告》)
材料二:
中国手机市场各尺寸机型占比
全面屏渗透率将迎来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于《2018年中国全面屏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材料三:
对于未来全面屏手机发展的趋势,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认为,“第一代全面屏”主要带来的是更大的占比外观
以及视觉效果方面的提升。
他预测,不久将迎来“第二代全面屏”,还会迎来更多技术以及交互上的革新,例如:异形全面屏、柔性屏幕以
及各种新外观材料将成为打造差异化的重要突破口。由于全面屏导致当前大多数厂商不得不暂时采取指纹后置的解决
方案,还会催生出新的生物识别技术革新。无论是今年iphoneX的面部识别,还是未来基于OLED屏幕实现的屏下指纹
识别,都是技术发展的方向。
刘立荣认为,全面屏的到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它解决了目前5G时代到来前手机行业创新疲劳的问题,并相信
随着全面屏技术的推广,用户换机频率会重新提高。
(摘编自张娜《手机行业“全面屏”发展势不可挡》)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几年,消费者对大屏手机的关注度与日俱增,5.1英寸及5.1英寸以上手机在2017年市场占比为82.9%,较2016
年升了15.6个百分点。
B
.屏幕超过5.6英寸的手机市场需求递减,说明消费者单手操控整机尺寸过大的手机有一定难度,手机屏幕发展受
手掌大小限制。
C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趋于平稳增长,异形手机与全面屏手机市场渗透率相比增长缓慢,全面屏手机在快速增长的
同时也抑制了异形手机的发展。
D
.2017年全面屏手机渗透率约为9%,2018年全面屏机型渗透率跃升至44.6%,打造全面屏手机成为满足消费需求的
重要途径。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面屏手机,指正面屏占比达到80%以上、宽高比为18:9的手机,窄边框达到极致。提高屏占比,能解决手机大
屏化与用户握持感之间的矛盾。
B
.夏普研发了第一款全面屏手机,在技术上也有所突破,但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因为其市场号召力过小,品牌效
益不足以引领市场潮流。
C
.屏幕超过6英寸的手机,由于机身过大让使用者无法单手触摸到手机边缘,就容易出现滑落碎屏的情况,让人体
验感下降。
D
.手机销量的驱动因素由拍照驱动、外观驱动和芯片性能驱动变为明星代言驱动,全面屏带来的强烈的视觉效果,
是外观创新趋势中的一次大飞跃。
3
.请联系材料,简要概括“全面屏”手机的优势及技术发展方向。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7月1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告称,在飞行检查中发现长春长生生物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
记录造假等严重问题。
疫苗事件引发了极大关注,但疫苗真假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事实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更改了生产参数
的疫苗、效价不合格的疫苗并不等同于假疫苗或者“毒”疫苗。
某药物研发平台创始人兼CEO张清(化名)介绍,通常提到的假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疫苗上市之前研发数据错误导
致疫苗为假,另一种是生产过程中导致的,具体来说有原料选用与生产流程问题,原料选取的优劣和生产过程是否规
范直接影响质量,长春长生的假疫苗就是生产流程中更改了参数导致的问题。
某疫苗研发公司李强(化名)表示,“此次出事的狂犬疫苗是长春长生生物更改了生产参数,但更改了哪些,之后
质量是否受到影响目前尚未公布,严格意义上也不能定性为假疫苗,但是企业不严格按照生产标准来生产疫苗肯定是
违法的,应该受到严惩。”
《新京报·为什么疫苗容易出问题?》
材料二:
2013-2030 年全球疫苗行业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及预测全球市场情况
数据来源:搜狐网《疫苗行业深度研究分析》
材料三: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许雪梅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包括天花、白喉、脊髓灰质炎、狂犬
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在内的大部分病疫的控制或消除,都是因为疫苗起了作用。
特别是对新冠肺炎这种传播性强的疾病来说,疫苗研发更是必须的。我们谁也不能保证,新冠肺炎未来不会成为
流感样常态化传染病,如果能够研制出特效疫苗,就如同为人体增加了一道屏障,这是最理想的控制传染病疫情的方
法。
一般来说,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微生物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类型。
不同类型疫苗的研发手段略有不同,有些需要分离选取合适的病毒毒株,有些是选取病毒里面能够制造疫苗的关
键蛋白或是基因序列,在实验研究筛选获得候选疫苗后,再进行深入的开发研究。
尽管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相关部门加快了对疫苗研发生产的各项审批,但鉴于疫苗研发的自身特点,需要严格
遵守2019年发布的《疫苗管理法》,在保证疫苗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方可进入生产阶段。因此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出发,
成功尚需时日,疫苗离投入生产也还有不短的距离。
《生命时报·新冠疫苗还要等多久?》
材料四:
2月6日晚,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启动,引发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网络讨论。好消息纷呈沓
至,人们热切盼望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和疫苗早日问世,尽早用于疾病治疗,挽救更多生命。但是,药物和疫苗研发
也有自身的规律和程序。
无论是新药还是新疫苗的研发,都面临三大风险或困难,即巨额成本、漫长研发周期、低成功率。根据美国塔夫
茨大学药物研发中心的评估,研发一种新药并上市需要27亿美元。英国《自然》杂志也指出,新药研发成本约为26
亿美元。从时间上看,需耗时10年左右,并且成功率不到1/10。疫苗研发也大致相当。
此外,研发药物和疫苗还必须遵循现代医学的循证原则,也就是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以现在的研发抗御新冠病毒
的药物为例,需要随机采用至少两个小组的人群、动物。一组用药,一组给予安慰剂,但是两组试验对象的条件大致
相当,如年龄、性别等,对同一种药物进行试验。双盲则是指,医生和志愿者(包括参加试验的病人和正常人)都不
知道是在试验什么药物。
在随机双盲对照原则之下,要进行体外(细胞)试验、动物试验、临床人体1-3期试验,以及药物上市之后的第
4期试验。主要是验证和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以及利益与风险关系。整个试验完成后,
才能向医药管理部门申请上市和进入临床使用。
《光明网·新冠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也要遵循科学规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春长生生物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疫苗造假的问题,在于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更改了相关参数。
B
.从全球疫苗行业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及预测图可知,疫苗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增速先是起伏较大后逐渐趋于稳
定。
C
.对于包括天花、白喉、脊髓灰质炎等在内的大部分病疫的控制或消除,许雪梅教授认为疫苗是最好的选择。
D
.《自然》杂志称研发一种新药成本约为26亿美元,现在瑞德西韦已经上市,估计其研究成本也非常高昂。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管疫苗生产公司改数据后生产的疫苗是否会给患者带来危险,只要其不按生产标准来生产,那就属于违法。
B
.虽然我国手足口病患病人数八年间都在200万上下波动,但死亡人数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到2018年最低。
C
.疫苗虽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多种类型,但它们的研发手段却是相同的。
D
.如果医生和志愿者进行双盲对照研究后没有不良反应,那么拿来试验的疫苗就可以进入临床使用。
3
.三则文字材料围绕“疫苗研发”分别侧重讲述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拜住,安童孙也。五岁而孤,太夫人教养之。稍长,宏远端亮有祖风。英宗登极,拜中书左丞相。先时,近侍传
旨以姓名赴中书铨注者六七百员,选曹为之壅滞。拜住奏阁之,注授一依选格次第,吏无容奸。刑曹事有情可矜者宽
恕之,贪暴不法必不少容。帝常谕左右曰:“汝辈慎之,苟陷国法,我虽曲赦,拜住不汝恕也。”延佑间,朔漠大风
雪,羊马驼畜尽死,人民流散,以子女鬻人为奴婢。拜住以兴王根本之地,其民宜加赈恤,请立宗仁卫总之,命县官
赎置卫中,以遂生养。拜住每以学校政化大源,似缓实急,而主者不务尽心,遂致废弛。请令内外官议拯治之。有言
佛教可治天下者,帝问之,对曰:“清净寂灭,自治可也。若治天下,舍仁义,则纲常乱矣。”帝并善之。至元十四
..
年,始建太庙于大都,至是四十年,亲享之礼未暇讲肆。拜住奏曰:“古云礼乐百年而后兴,郊庙祭享此其时矣。 帝
..
悦曰:“朕能行之。”预敕有司,以亲享太室仪注礼节,一遵典故,毋擅增损。二年春正月,始备法驾,拜住摄太尉
以从,致斋大次,行酌献礼,升降周旋,俨若素习,中外肃然。冬十二月,进右丞相、监修国史。帝欲爵以三公,恳
辞,遂不置左相,独任以政。首荐张珪复平章政事召用致仕老臣优其禄秩议事中书不次用才唯恐少后日以进贤退不肖
..
为重务 三年春二月,将进《仁宗实承》,先一日,诣翰林国史院听读。首卷书大德十一年事,不书左丞相哈刺哈孙定
..
策功,惟书越王秃刺勇决从容。谓史官曰:“无左丞相,虽百越王何益?录鹰大之劳,而略发踪指示之人,可乎?”立
命书之。其它笔削未尽善者,一一正之,人皆服其识见。
(选自《元史·列传二十三》,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荐张珪/复平章政事/召用致仕老臣/优其禄秩议事/中书不次用/才唯恐少后日/以进贤退不肖为重务
B
.首荐张珪复平章/政事召用致仕老臣/优其禄秩议事/中书不次用/才唯恐少后/日以进贤退/不肖为重务
C
.首荐张珪/复平章政事/召用致仕老臣/优其禄秩/议事中书/不次用才/唯恐少后/日以进贤退不肖为重务
D
.首荐张珪/复平章政事/召用致佳老臣优其禄秩/议事中书不次/用才唯恐少/后日以进贤退不肖为重务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由汉代董仲舒提出,是传统儒家的伦理观念和行为准则。
B
.郊庙是指古代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此处有特指前文“太庙”之意。
C
.左相即左丞相,与右丞相同属皇帝身边的重要官职。从文中看元朝当以右丞相为上。
D
.实录是记载皇帝在位时期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仁宗实录》所记为当朝皇帝的国事。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拜住公正严明,严格铨选制度。任中书左丞相时,他奏请搁置了积压官署的六七百人名单,完全按照程序选拔人
才,遏制了不正之风。
B
.拜住体恤民情,重视学校教育。他曾将流离失所的百姓收归自己的官署中,并多加抚恤;他关心学校教育,请内
外官员一起商讨治理方法。
C
.拜住尊崇仁义,熟悉祭祖礼仪。他认为佛教只可用于自我管束,若是治理天下,则须依靠仁义;他帮助皇帝遵循
古礼完成祭祖仪式,严整有序。
D
.拜住虑事周密,见解颇为独到。监修国史时,他亲自到国史院核查,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要求史官对史书
不完善的地方全都改正。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辈慎之,苟陷国法,我虽曲赦,拜住不汝恕也。
(2)拜住每以学校政化大源,似缓实急,而主者不务尽心,遂致废弛。
5
.翰林国史院的史官犯了什么错误?拜住用怎样的方式晓谕他们?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写溪边采莲女隔着荷花谈笑风生,给人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
B
.三、四句勾勒出一幅人花相映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
C
.五、六句写采莲女的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风流少年,他们借着垂杨暗中窥视。
D
.七、八句写采莲女采莲之后返回,她们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令人断肠。
2
.诗界评价本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塑造采莲女形象的。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3)问君何能尔?
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潜《饮酒》)
(4)转轴拨弦三两声,
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报君黄金台上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
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吞万里如虎。(李贺《雁门太守行》)
(7)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中庸》)
(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晁错论》)
7、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就是次要人物也生动丰满。请从《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
海》四部经典中任选一个次要人物,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
8、 “平凡的世界苦难多,追梦何惧山水长”,遭受矿难毁容后的孙少平再次回到了煤矿,请你以“中午时分,他回
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开头,续写一段文字,描述此时的情形。不超过150字。
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寻常的大米粒,普通的玉米粒,放入黝黑的密闭手摇炉中,历经烈火炙烤,颠簸碰撞,压力增强,“嘭”的一声,
呈现出美味的爆米花。
参考答案
1、
1
.
A
2
.
B
3
.
C
【解析】
1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
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A
项,“因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所以数字经济可以重构全球产业发展格局”,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一
段
“
在短时间内爆发式增长,并深刻影响和重构世界经济。数字经济的诞生与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体系,重构了全球
产业发展格局
”
可知,题干强加因果,曲解文意。
故选
A
。
2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
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B
项,
“
都运用了举例的方法
”
表述错误,根据文本:“第三来自于汽车、健康、教育等大产业,这些产业在数字化转
型过程中,可能培育出以大型平台为依托的、具有全行业服务属性的数字经济体”可知,第三条没有涉及举例说明。
故选
B
。
3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通过分析比
对,得出答案。
A
项,“前身就隶属于互联网服务的数字经济体诞生和发展中”以偏概全,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为
“
数字经济体
的出现一般来自于四条演化路径。第一是互联网的原生路径,谷歌、脸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都是以互联网服务起家,
着力建设互联网平台,培育产品生态,业绩和影响力在短期内获得了爆发性增长
”
,可知没有涉及
“
发展
”
;
B
项,
“
转型后的数字经济体能够提供大平台
”
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
“
这些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培育出
以大型平台为依托的、具有全行业服务属性的数字经济体
”
可知,文本提到的是“可能培育出以大型平台为依托的”而
非
“
转型后的数字经济体能够提供大平台
”
,曲解文意;
D
项,
“
当前保守的
”
表述错误,根据原文最后一段“与相对保守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之间的摩擦,便是影响数字经济
发展前景的重要问题”可知,文本提到的是
“
与相对保守的
”
,而非
“
当前保守的
”
;
故选
C
。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
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
(
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
、“漏”
(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
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
、“改”
(
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
、“凑”
(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
息
)
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
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
(
如“它”“其”等
)
,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
嫌;范围词
(
如“都”“所有”“人人”等
)
,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
(
如“或许”“大
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
)
,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
系,
(
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
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
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
(
包括句子
)
,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
重点抓关联词
)
,一般的有因
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
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
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
(
结论
)
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
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
(
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
)
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2、
1
.
C
2
.
D
3
.优势:①更高的屏占比,在尺寸瓶颈制约下展示更多的内容,带来更好的操作感②更大的宽高比带来全新的分屏体
验,满足同屏看剧聊天等新需求③全面屏的科技感和整体感,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美感技术发展方向:①结合曲面
技术、AR技术等作外观升级②用柔性屏幕以及各种新外观材料打造差异化③催生面部识别、屏下指纹识别等新的生物
识别技术革新。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
正确”的“一项”或“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从题干来看,本题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6105884a272056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