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蓝魔减脂胶囊怎么吃)
小米与格力的“输赢之分”
小米与格力的“输赢之分”
顾玉
雷军与董明珠的“十亿赌约”广为人知,然而随着前三季度报的出炉,小米
营收总计1304.94亿元,低于格力的1486.99亿元,格力在营收数据上略胜一
筹。尤其是小米20XX年第四季度的营收444亿元,远不及市场预期的462.4亿
元,“十亿赌局”胜负已定,但格力作为老牌实体企业和以互联网为发展目标的
独角兽小米相比,赌局本身意义不大。鉴于两家企业公司战略,公司属性,商业
模式等多处不同,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两家企业状况进行综合的评判分析。
一、公司战略对比
首先,在公司战略方面,小米与格力的差异巨大。从创立之初,小米就将自
身定位为一家以手机硬件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和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
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小米的战略愿景是“和用户交朋
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做出了小米整体硬件业务的
综合净利率永远不会超过5%的承诺以此保证小米手机高性价比的特征。对比格
力,其着力打造优质产品,现行战略致力于“让世界爱上中国造”,逐渐形成产
品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业集团。小米与格力,都是根据外部发展趋势不断进
行创新的企业,这也保证了这两家企业在外部竞争力很大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行
业领先地位和高盈利水平。
实际两家企业一个是以硬件销售为端口,致力于发展互联网的新型公司,一
个是销售空调为主营业务并通过不断创新而带动相关智能家电发展的老牌实体
企业。目前看来,尽管小米的营收与格力还有些差距,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独角
兽企业,小米看重互联网行业表现出的强劲发展势态而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应用和
服务达到盈利,与此同时,小米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级loT物联网平台,而作
为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制造与销售的企业,格力电器致力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
化需求,致力于技术创新,而空调的增长趋势受限制于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节能
补贴政策的结束。格力近几年开始着手发展空调以外的新业务板块,但能否成功
复制空调业务的成功模式尚未可知。由此可看,从长期战略视角分析,小米更具
1
有前瞻性目光和投资性,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更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二、商业模式比较
其次,在商业模式上,格力作为一家发展了27.年的企业,在不断探索中,
由一开始的推销模式形成了如今特有的“格力模式”——厂商股份联合经营销
售模式,格力自建渠道,与各省市的大经销商联合出资成立股份制区域销售公司,
由销售公司负责市场的开发和维护,形成以专卖店为主要终端的销售体系。一方
面,“格力模式”对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和进行三、四级市场的开拓有正面影响;
另一方面,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多重挑战,如因缺乏有力监管而出现的区
域销售公司以权谋私,危害企业形象建设行为、大众消费习惯的改变等。相比较,
成立不足9年的小米在商業模式上也是别出新意,独创了铁人三项:硬件+新零
售+互联网服务,硬件是流量入口,长远战略在于提高互联网变现能力,雷军建
立了一条由百家初创公司参与的产业链,小米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前期提供资
源,换取15%-20%股份,并保证运营独立高效且模式易复制。小米依靠高性价比
的硬件为宣传切口,为生态链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同时生态链产品的差异化产
品和良好口碑也为小米带来新用户群体。小米从线上到线下,通过新零售将全渠
道紧密结合,减少中间商层数,实现更高的效率。以此看来,格力曾经因为“格
力模式”的出现而走向营收巅峰,若现在不及时与时俱进对其进行调整,可能因
此走向衰败;而小米的铁人三项以硬件为依托,Al和loT为基础形成的物联网生
态链模式正处于大规模爆发式增长阶段。
三、海外市场竞争
在海外经营状况方面,小米和格力都致力于开拓海外市场,抓住海外市场缺
口。20XX年,格力就提出“争创世界第一”的发展目标,并在20XX年就实现全
球销售量第一的目标,这时小米还没有成立;20XX年在美国建立分部时,小米才
刚刚建立;而到目前为止,小米已经在25个国家有自己的市场,格力却只在10
个国家拥有市场并且海外收益率并不高。此外,小米在印度达到了首位的市场份
额。并以印尼为发展基地向四周扩散发展,就现在来看,小米在印尼的市场份额
保持前列。截止到20XX年第三季度,全球化收入已经占小米总收入的43%。小
米互联网业务收入达47.亿元,同比大涨85.5%,其中海外互联网业务更是成果
初显,占到了整体互联网业务的4.4%。这个数字也意味着,小米的互联网生态已
2
经具备了复制到海外市场的条件而格力的海外市场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
综合来看,尽管赌约胜负已定,但从20XX年赌约至今,小米与格力的差距
缩小近7.00亿,增长速度远高于格力,小米的特点在于以极高的硬件产品性价
比吸引用户带来了IOT系列产品和互联网服务变现的成功。未来随着公司在海外
市场和新零售领域的布局,意味着小米有更多的成长机会。而坚守实体经济的格
力在未来如何获得持续稳定的营收增长,如何应对空调从强周期性成长行业步入
弱周期成熟行业的趋势和线下渠道优势没落,线上渠道崛起的大背景却是一个亟
待思考的问题。
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6051675a2712374.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