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发(作者:oppor11splus怎么录屏)
课程标准年段教学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
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
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
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
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
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
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
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
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
能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
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
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
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
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
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坚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与价值
引领,着力引导学生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在教学中,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律
的基本规范,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为主旨,
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培养有理
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四年级( 下 )册( 道法 )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 。经过前三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在道德认知和情感
上有所发展。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
活。本学期我继续承担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
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
程。
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
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
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
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
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说明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
分别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
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
学习、研讨的话题。
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
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
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
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
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
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
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
“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
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804549a267423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