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vivox27换屏多少钱)
劳资谈判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确定对资方提出什么样的要约。
在这个阶段,五金工会通过自上而下(在联邦提m建
议,在企业中进行讨论)、自下而上(企业的建议上升到巴
出的结果也好;二是要看工会在企业的影响力有多大,有
多少会员?组织率怎样?能动员多少人?在巴符州,T
会的影响比较大。
2.谈判阶段:主要通过全德国五金行业的所有企业
进行警示性罢丁,给资方施加压力,最后达成提高4.2%二r:
资的劳资协议。
符州进行讨论)的渠道,在230万五金工会会员中收集意
见与要求。
在斯图加特五金行业,一般来说一个工资协议的有
效期限为l一1.5年。上一个工资协议于2008年10月31日
谈判中如何对资方形成压力?11月初,在全德所有
五金企业进行了警示性罢工,即1~3小时的抗议性罢T,
结束,l1月1日开始履行新的协议。为了准备新的工资协
议,联邦和巴符州从6月份就开始讨论要求增资的比例,
在工资集体谈判中,可以对雇主提出什么样的增资要
求?这时,需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二是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水平;三是企业前一年的盈
利水平以及工人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比例)。
前两个因素可以根据统计数据得出,工资可以有4%的增
长空间;加上前一阵企业效益比较好的结果.一共可以有
8%的增资空间。
那么,每个企业的利润率是如何算出来的?Frank
lwer先生介绍说,这个利润率是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而不
是企业利润率。联邦银行会有一些相关数据公布,五金
工会自己也有统计,如2007年德国五金行业的利润约为
500亿欧元。当然,可能也会有企业破产,但破产的原因
未必是涨工资的结果,而是全球经济问题。一旦达成协
议,对雇主来说,就可以知道以后的一年半中T资的变
化,并据此准确进行成本核算。
增资比例到底应该如何选取?又如何在会员中达成
共识呢?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五金工会在联
邦层面提出建议,先在企业中进行讨论,再上升到区域
(巴符州)讨论。五金工会在全德国有7个谈判委员会,其
中一个在巴符州。巴符州250个企业代表经过内部讨论,
建议增资比例定为5%~12%。得到企业的建议后,巴符州
谈判委员会经过讨论,认为增加8%比较合适。
9月底,工会内部的讨论结束。工会向雇主协会提出
要约,让对方考虑这个问题。工资谈判由区域进行,因为
要在企业履行工资协议,因此,应该在企业数量多且比较
集中的区域来进行谈判。
上一轮工资协议到期时,谈判在7个区域同时进行。
谈了两i轮后,工会就心中有数了,知道在哪个区谈的结
果最好。10月底得 结论,认为在巴符州达成协议效果
是最好的。究其原因:一是那个地区经济效益比较好,谈
给企业方施加压力;如果不同意增资方案,会进行更长时
间的罢工。参加警示性罢_T的有62万人,其中17.2万人
在巴符州,占了1/4,而会员并未占到25%。由此可见,这
里工会的动员力是很大的。
有没有企业不想参加示威性罢工呢?弗兰克先生回
答说,当然有。有3000个企业中有五金工会的会员,其中
2700个企业都参加了罢工。一些小型企业中没有工会会
员,可以不参加罢工。今年的情况比较好,工人愿意参加
产业行动。因为过去4年经济增长较快,工人认为应该从
中受益。现在经济上升势头停滞了,但大家意识到这点
比较晚。
工会向雇主联合会下了最后通牒,如果11月7日没
有结果就要长期罢工。11月11日,最后一次谈判整整
持续了3O个小时。经过艰苦的谈判,最后达成协议:】1
月、12月和1月多发510欧元;从2009年2月开始,分两
步一共提高4.2%的工资。工会与雇主联合会签订了
协议。
巴符州达成协议后,并不是自动适用于其他各州。
由德工联通告其他地区,最后其他6个谈判区域也达成一
样的协议。事实上,巴符州达成这个标准很了不起,别的
州说,自己谈达成2%~3%就很不容易了。
其实,在谈判阶段,还有很多细节的问题,我们都挺
关心,因此不停地发问,Frank lwer先生一一做小了回
答。例如:
提问:你们在谈判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回答:工会提出增资比例8%,但实际达成5%就不错
了。如果6月份谈判,可能达成5.2%。雇主方也要看看工
会实力有多大,雇主也有可能采取闭厂行动来对付工
会。10月谈判中有两个制约因素:一是企业方,二是时
间。时间越长,达成协议的标准越低。其实,对于这个谈
判结果,并不是所有的工人都满意,因为要约是8%,而结
果是4.2%。原因是已经开始的经济危机无法预测。奔驰
2011.4中国工人47
因无订单从11月中旬就部分停产,有的工厂一直未开
工。这种状况对工会也有削弱,无法威胁资方。现在的
期间不得罢工,企业的生产就可以保持正常秩序。
企业往往抱怨,说没有好的发展、好的收益,要留下更
多的钱用于企业发展。
工人也慢慢意识到,在经济困难时期有工作就不错了,开
始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提问:那些停产企业是否也同样适用这个工资协
议呢?
提问:有没有雇主退出工资协议?
回答:加入雇主组织不是企业的义务。雇主加入是因
为:一是小企业不愿单独去谈判;二是大企业(如克莱斯
回答:同样适用。虽然这些企业暂时停产,但是并不
勒)不参加标准会更高。有些企业在考虑退出,雇主协会
不愿意他们退出,削弱自己的力量。如克莱斯勒让配件
是没有销售,只是销售数量在下降,预测2009年1月中旬
后会恢复生产。戴姆勒2008年销售6O亿欧元,2009年可
能降低,但不一定有多困难。
提问:罢工是五金工会统一下指示。同一时间罢工吗?
回答:是一个约定。五金工会联邦理事会下面有七个
区域(州)管理委员会,州下面又分为27个管理委员会(覆
盖800个企业),与企业直接对话。先约好11月3—7日进
行威胁性罢工,再与下属27个管理机构联络。
提问:只有会员参加罢工吗?
回答:在警示性罢工时,很多非会员也参加,因为工资
增长对他们也适用。但长期罢工则不然,800个企业中的
200个进行了长期罢工,其中应有一半是工会会员,但长
期罢工比较困难。两个月前铸铁厂的一次罢工,发动了
60%员工(就可以把工厂大门堵起来,不让另外4O%员工上
班)。工会不太愿意看到这种情况。不是万不得已不会这
样做。这样的罢工是最后的手段,工会会尽量使用警示
性罢工。同一行业、同一区域进行罢工。工会支付会员罢
工津贴。
关于保护罢工工人,劳资协议中要规定罢工后不得解
雇参加罢工的工人。2003年,德国东部一次罢工失败,
因为在劳资协议中没有上述条款,结果解雇了许多工会
工作者,25%是工会成员。解雇罢工的领导人往往找的是
别的借口。德国法律上只保护工会的罢工权,而参加罢
工的成员保护与否要通过集体协议条款的保护。
虽然法律规定,不能因为工人维权行为解雇他,但是
这种规定较为抽象,雇主会找其他理由将其解雇。于是,
工会要争取保护条款,至少有了一个保障,当然也不一定
百分之百保护到位。
提问:雇主以什么理由不涨工资?雇主对谈判的态度
如何?
回答:其实雇主不愿谈判,之所以来谈,主要是要正常
生产,不要老罢工,得到员工的认同。如果员工不认同,
会影响积极性。一旦签订了劳资协议,在劳资协议履行
48 og[]'rh 2011.4
厂也加入雇主协会,否则对自己不利。各行业的情况不
尽相同,在汽车行业,配件与生产商关系密切;机电行业
就不一样,密切程度不高,有的达成协议还耒签字就宣布
退出了。
提问:什么人不能加入工会?
回答:职工升入管理层会自己退出工会,不愿再做工
会工作了。一般工人很难进入管理层,但人事管理部门
特殊。
提问:对工会谈判的结果,职工代表有没有否决权?
回答:巴符州劳资谈判委员会的基础是下属企业的
250个职工代表。他们另外组成一个委员会,这250人
要对谈判结果进行投票,由他们决定是否接受谈判结
果,需要50%的支持票才能通过。然后上报联邦委
员会。
提问:集体合同的覆盖率在下降吗?
回答:各地情况不同,在巴符州,集体合同覆盖了50%
的企业,75%的员工;在萨克森州,只有20%的企业,40%的
员工被覆盖。
3.实施阶段:劳资协议一旦达成,劳资双方都有义务
坚决执行,企业委员会负责监督实施。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产业工会所谈出的工资标
准,如何保证能够适用各个不同的企业呢?实际上,劳
资协议中充分考虑了各个企业的差异,例如,上面提到
的可以从2009年2月开始,分两步一共提高4.2%的工
资。即2009年2月增加2.I%的工资;5月再增加2.1%的
工资,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以推迟到12月1日,但最迟
要在12月1日完成工资的上涨。在如何提高工资方面,
劳资协议给各个企业留有一定的空间,可由该企业委员
会与企业通过协商确定,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自行
决定。
中国目前也在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中国企
业、行业和区域的情况比德国更加复杂,德国劳资谈判过
明脚
证流水线不停止工作。
W。…
人和弱势群体的剥削已经很严重了,我们要作出反应。9
欧宝企业委员会主席
实际上,欧宝到1995年才真正实现这个工作制。_T
月21日,波鸿举行了欧宝丁人大会,
人认为这次斗争是一次比较大的成功。德国人认为工时
告诉员工,管理层威胁说,如果在工资上不做出让步,他
减少不止是工作时间减少,还涉及就业、薪酬分配、自由
们要裁掉8000员工。企业委员会主席号召进行罢工,工
安排时间等。这次罢工后,资方通过就业促进法来获
人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后来,企业委员会又开展了一
利。原来罢工时工人可以获得国家的失业救济补贴,资
方认为政府这样做是失去了中立性。结果,这个新法案
规定,工人不直接罢工被禁止上班,只有特殊情况下才有
补贴。也就是说,只有很少工人被按照失业对待、能够得
到补贴。
系列活动,包括向德工联发出公开信。
1993年11月4日,重要媒体的头条新闻:企业委员会
要求一致性进攻,企业委员会主席要求德国工会联合会
发出号令,进行全联邦的活动,反对限制工人权利。当
时,工会拒绝企业委员会的这种要求,说工会正在和政府
1984年的斗争,总体上讲,工会还是获得了比较好的
协商。德工联追求与政府、资方联手,以保证企业的竞争
结果。
力,但协商失败。
在这次斗争中,企业委员会成为工人斗争的领导者,
1993年。企业委员会的联合进攻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全球竞
而工会所考虑的已经不是工人和企业委员会的诉求。它
争加剧,德国资方不断向劳工发动进攻,比如压工会做出
们希望与政府和资方达成妥协,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工资让步,否则就以大规模裁员相威胁。面对这种形势,
企业委员会准备发起反攻。
1992年,鲁尔区很多大企业委员会要求德国工会联
2004年。工人自发的“野猫式”罢工
2004年10月,欧宝波鸿工厂发生了11个班次约三天
的野猫式罢_T。为什么会发生野猫式罢工?原因是:通
合会发动类似罢工的行动。当时在企业委员会公开信中
用资方说要在欧洲43000员工中裁减12000员工,其中在
签名的企业委员会有:欧宝、西门子、诺基亚、波鸿市人事
德国裁10000人。通过裁员可节省5亿成本。面对资方
德国五金丁会、欧宝企业委员会、欧洲企
管理委员会等。公开信中的口号是:时机已经成熟,对工
的大规模裁员,
51)中圈工人2011.4
业委员会决定要在l0月19日举行全欧洲的抗议活动。
但在10月14日,欧宝波鸿工厂就发生了工人自发性的罢
一
由企业委员会领导的产业行动。2004年的野猫式罢工是
种没办法的自卫行动(不是工会倡导的对策)。因为。
工。罢工的理由是:从1993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妥协,曾
经有许多一小时抗议,但并没多大作用。
一
而再,再而三的裁员,使主流员工都受到了冲击。例
如,邮电部门把原公司分出一个新公司,新公司员工的薪
这次罢工之所以选择波鸿,是因为波鸿生产的组件供 酬福利与原公司员工的薪酬福利相差很多。分出去后劳
货给通用德国和通用在欧洲的工厂。这里一罢lT,会影响
其他地方的生产。值得一提的是,很多 人积极参与,自
资协议不再适用,工人也分散了,不易团结了,这是白领
T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这说明不是劳动力过剩问题,而
发约定换T、占领T厂,许多人进行声援。民间也有支持
是资方千方百计压低人力成本的问题。
的声音,如在l1 厂门口设岗,小朋友都来探望,商人也来帮
助,甚至捐款 ,当时波鸿在公车上都挂有条幅。
10月19口,举行了通用公司全球性倡议活动.波鸿
有2.5万人参加,欧洲5万人参加。通过多数票表决,1O
月28日停止罢_丁。当时达成的协议是:通用支付补偿金
7.5亿欧元,这是史无前例的;2000人自愿离开,每人得到
15万一24万补偿金。资方重组方案是,在全德裁减9500
人,波鸿3000人。通用承诺到2010年都不 为企业原因
裁员,但有一个例外条款:如果m现经济上的异常就要重
新谈判。
据说,当时的野猫式罢工让人们感到波鸿工人的强
大,几千名工人的“产业行动”虽然没有得到工会上层的
支持,并且局限在波鸿地区,没有其他厂的支持和响应,
却可以让一个世界性的企业感到害怕。
波鸿的野猫式罢工,不仅显示了工人的力量,也对工
会产生了极大影响,工人通过行动促进工会内部反思、调
整和改革。
现在,经济危机的阴霾笼罩着全球,通用在全世界
都面临破产的威胁(2009年终于宣布破产重组),所以欧
宝的工人都很担忧。欧宝企业委员会与资方达成协议,
每两个星期召集一次工会成员会议(欧宝有500个工会
亲信)。根据协议,企业委员会可以在早中晚班分别召
集一小时会议。通过这样的信息交流,工会成员和企业
委员会就可以讨论该做什么。通过信息交流进行思考,
达成一致;也可以保持联系,比如在罢工之前,用手机
联系。
我们询问德国朋友,“到底罢工是否能真正有效阻止
企业裁员的发生?”他们回答说,“也不一定”。在他们看
来,1984年欧宝波鸿工厂工人的罢工,与经济全球化还关
系不大,只是在企业内部通过罢工维护职工权益。之后,
新自由主义的影响逐步加深,劳动力市场的规制逐步减
少,劳动者的工资、福利逐步被侵蚀,由此导致了1993年
其实,在历史上,德国lT会和工人运动主要是自上而
下的组织模式,基层习惯听上级命令。1968年学生运动
提倡平等,也没有被给工会带来反思。但现在的年轻人
更习惯接受平等的观念,更愿意自己独立思考;所以,他
们不愿意参加工会而听从上级的命令,不习惯这种工会
模式。
德国工会活动家认为,野猫式罢工可以通过行动促
进工会内部反思、调整和改革。在资方不断进攻时,工会
到底能做些什么至关重要。对德国工会而言,如果考虑
国家利益,如何既保证德国的竞争力,又不降低德国工人
的生活水平?把握好尺度确实不容易。但是,如果在资
方的进攻面前,节节后退,放弃抗争,不断妥协,就会使工
人群众对工会丧失信心,进而对德国社会丧失信心。在
这种情况下,来自基层的强烈抗议,包括野猫式罢工也就
不足为奇了。
欧宝工人不同年代的斗争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是深
刻的、多方面的。t
栏目主持:王升华
2011 4中国工人51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779281a267039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