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联通上网卡)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
理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子是靠竹管的振动发声 B.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
C.弹钢琴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 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小明看演出时舞台上常喷洒干冰,施放“烟雾”﹣﹣“烟雾”是干冰先升华后液化
产生的
B.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深秋季节,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
D.寒冬时节,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3. 小阳烧水时看到壶嘴往外冒“热气”的现象,联想到了夏天雪糕周围冒“冷气”的现
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冷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冷气和热气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冷气是液化形成的,热气是汽化形成的
4. 甲、乙两人分别坐在相邻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
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
C.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5. 下列数据是某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
B.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40℃
C.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D.中学生的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6. 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大就是错误 B.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就可以减小误差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除误差
7. 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科学推理法”“类比
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方法,在本学期课程有关内容中,下列研究实例对应的研
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证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转换法
B.逐渐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声音逐渐减小,推理得知真空不可以传声——科
学推理法
C.为了描述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人们引入了“光线”——类比法
D.琴弦的音调与很多因素有关,探究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
——控制变量法
8. 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
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
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砂温600℃,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
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
A.t
甲
=t
乙
=t
丙
B.t
甲
>t
乙
>t
丙
C.t
甲
<t
乙
=t
丙
D.t
甲
<t
乙
<t
丙
9. 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射光线与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B.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其反射角等于90°
C.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黑板用的时间长了,有一角反光,这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
10. 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声细语”中的“低”指的是音调低
B.在部分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利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
11. 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敏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敏越跑越快,最终
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敏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敏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敏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敏的平均速度是8km/h
12. 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二、多选题
13. 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固态氢
熔点/
o
C
A.
-38.8 1064 1083 1535 -259
的氢为固态
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 乙车速度不变
钨
3410
B.在气温为-50
o
C的地方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
C.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D.铁和钨相比,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14.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
的
甲图:冬天玻璃上的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
B. 乙图:棒冰冒“白气”是棒冰里面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 丙图: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水分
D. 丁图:热风干手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发
15.
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
s
-
t
图像,由图像可知
A.
0~5s,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B.
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C.
0~15s,甲、乙两车路程相等
D.
10~20s,乙车处于静止状态
三、填空题
16. 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_____cm。
17.
在发生地震或者矿难事故时,埋在废墟或矿井中的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水管发出求救信号
比直接呼救的效果好,其原因是
_____
.
18. 阳光明媚的夏天,在茂密的树下常常看到一个个小亮斑,这些小亮斑其实是太
阳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因
为光在空气中沿___________传播。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形孔,
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可以看到___________ ( 选
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
四、实验题
19.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端A点由静止释
放到达B点,用电子表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电子表的显示
(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 ;
(2)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
(3)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4)为了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______ (选填
“大”或“小”)。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556146a2636133.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