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之痛:当生命一跃而下

富士康之痛:当生命一跃而下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htc 论坛)

自杀不但是一种行为事件,更是一种情绪。这种情绪的蔓延会形成暗示作 

用,让人觉得死亡不再是遥远的事,死亡与自己如此之近,而且死亡也成为了 

种轻易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富士康之痛:当生命一 

跃而下 

文0公长伟(资深心理咨询师) 

士康从一次次的惨烈教训中做了改进, 

也是想着力做好管理,提供员工心理帮 

助,建立心理宣泄室,让心理专家出谋 

划策等等,但面对惨烈的事件结果,所 

有的解释都显得那么无力。 

从心理学角度,每一个自杀的员工 

都有其自身的问题,这是肯定的。关键 

在于,这样的问题是否足以导致瞬间做 

出死亡选择?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本能, 

没有一个人毫无缘由地想去死。除了身 

体重大疾病外,只有在重大心理创伤、 

重度抑郁、重大压力或者精神问题等情 

况下,人才会去选择死亡。但是,即使 

有这样的个体本身原因存在,也并不意 

味着必然选择死亡。此时只要有一丝生 

命意识,也许就可以留住生命。 

▲富士康若干食堂中的一个。每到进餐时分,这里便人流熙攘,却又秩序井然。 

另一方面,客观地讲,台企的工作 

压力大是众所周知的,富士康员工从事 

2010年5月26日晚,就在大家为富 的担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类似的悲 

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劳动强度大, 

士康今年来连续十一起员工坠楼事件唏 剧还会重演吗?下一个会是谁?什么时 

进一步增加了其挫折感和孤独感,尤其 

 

嘘不已、质疑不断之时,伴随着富士康 

候?是那些本来就相对“脆弱”的群体。企 

乏人情味、冷漠的氛围,使年轻员工的 

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 

集团请五台山高僧为逝去亡灵的超度, 

第十二条生命又一跃而下。一波未平, 

悲剧理应让人们愈发清醒,深层的 业的程式化、类军事化管理,会造成缺 

反思也总是发生于悲剧性的结果之后, 

 

波又起,人们尚未回过神,却发现事 无论是将自杀的缘由归于员工自身,还 

抑郁心理无处排解,最终导致恶果。

社会问题所引发,媒体的报道从不同角 

言也善。这句话除了本意,也表明人在 

情的发生总是比预料的快,让人措手不 

是归因于企业的管理,亦或是深层的 

及。震惊之余,人们心里充满了问号: 

为什么这样的自杀事件总是频频发生? 

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富士康面对 

选择自杀死亡的时候,是会表现出各种 

为什么总是接二连三发生在富士康?现 

媒体也频频表示遗憾,无奈、委屈的解 

征兆的,从想法、情绪反应到行为表现 

在的年轻人怎么了?问号的后面是深层 释仍然抵挡不住人们的质问。的确,富 

等方面,都会有蛛丝蚂迹。发现这种征 

36 

链接 

兆最主要的是要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 

力,但是一旦身处一种浓重的情绪氛围 

EAPN务:可供借鉴的心理学对策 

结,靠一种文化之下的人际关怀。相处 

时,离开并主动求助是最为直接和有效 

半年多,连室友的名字都叫不出,都认 

的做法。 

国外企业对员工大部分都提 

不全,如何产生人际关怀呢?如果靠犒 

的确,若将富士康员工的自杀率和 

供EAP(Employee Assistance 

赏去发现征兆,这本身已经说明企业的 全国的平均自杀率相比,前者远低于后 

Program),直译为员工帮助计划, 

人文关怀是很缺失和不到位的。 者,但是,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出现如 

又称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全员心理管 

外贸代工企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 此多的自杀伤亡事件,而且大部分都是 

理技术。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 

商品定价权,所以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 

线员工,包括一些刚刚毕业、走上工 

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 

挤压成本。作为世界代工厂的富士康承 

作岗位的大学生,似乎已不单单是工作 

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 

接的订单全部来自苹果、戴尔、惠普、 压力大、员工“脆弱”所能合理解释的 

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 

诺基亚等这样的一线世界知名高科技企 事情了。现象超出“常情常理”必然会 

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 

业,利润却是来自于对处于全球产业供 让富士康成为目光焦点。而作为台企, 

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 

应链条最低端的人力成本的控制。一个 富士康又是跻身世界500强的著名电子代 

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它具有 

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很难长久保持良好 

工厂,事件与“高身份”联系在一起, 

以下特点: 

运作的巅峰状态,员工加班加点工作已 总会带给人们许多问号,让富士康一时 

保密性:老板和员工都不必担心 

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压力之大可想而 成为“众矢之的”。 

自己的隐私被泄露。 

知。而在长期的重压下,从事程序化的 事情发身后,富士康请五台山高 

EAP服务对企业和员工双向负 

高强度工作是非常枯燥的,很容易产生 僧为亡灵超度的做法一度也被人们斥责 

责——为来访者的隐私保密,但是同 

焦虑、烦躁、抑郁、无助等情绪,而且 为怪力乱神,而且,第十二条生命就是 

时协调参与劳资双方的矛盾,有重大 

会导致认知偏差,思维扭曲,意识狭 

在此后一跃而下,这两件事情的同时发 

情况(如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和 

窄。重要的是,富士康至今没有良好的 

生,似乎成为一种反讽,对人们形成强 

企业方及时沟通。 

平衡机制,尽管它也建立起相关的心理 烈的心理冲击力,让人们在无奈与愤怒 

EAP/] ̄务为来访者建立心理档 

援助机构和心理发泄室,但选择自杀的 之间来回跳跃。这种情绪的出口自然而 

案,向企业提供整体心理素质反馈报 

员工有哪个在反复纠结的时候存有心理 然会落到富土康身上。从这一事件本身 

告。 

求助意识、主动寻求帮助呢?也就是 也可以看出富士康企业文化和大陆本土 

EAP服务方式多样时间高度灵 

说,高负荷的工作本身已经逐渐让员工 文化没有形成良好的结合,在台湾,超 

活,有24J] ̄时全天候心理热线,有面 

成为“机器人”,他又怎能保持良好的 度亡灵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 用在现阶 

对面咨询,有分层次分主题的小规模 

心理弹性呢? 

段和事件上,却很容易引发异议。 

心理培训、有大规模心理讲座等。 

自杀不但是一种行为事件,更是 

富土康员工自杀事件本身不是让其 

EAP服务的形式可以在招聘阶 

种情绪。在方圆一平方公里的厂区 成为焦点的直接原因,它所暴露出来的 

段即发挥作用,提前了解每个员工的 

内,员工却有着几十万之众,这种人际 深层的问题——新生代务工人员的生存 

身心状况,使预防与干预工作都有很 

间的近距离,不但容易引发恶劣情绪, 

权利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是直接 

高的针对性,是对大型企业,更应该 

而且会造成情绪的传染,最严重的就是 的原因,从这个角度而言,富士康事件 

引入长期的EAP服务项目。尤其是在 

自杀情绪的传染。这种情绪的蔓延会形 

是一个缩影,它让潜在的问题在一个点 

针对员工突发性事件而需要危机干预 

成暗示作用,让人觉得死亡不再是遥远 上一下子被激化出来,并成为一个大的 

时,EAP有着自身的有效机制和操作 

的事,死亡与自己如此之近,而且死亡 

公共事件。一 

优势。目前,EAPn ̄务在中国大陆 

也成为了一种轻易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 

的开展已经初见成效,越来越引起企 

式。其实每个人都有自我心理调节能 

业、政府机构的重视。 

37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432333a261732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