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硖石灯彩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

海宁硖石灯彩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i10处理器)

海宁硖石灯彩的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

硖石灯彩主要流传于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早在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硖石灯彩

即已誉满江南。硖石灯彩工艺独特,其制作主要以拗、扎、结、裱、刻、画、针、糊 八字

技法 见长,尤以针刺花纹精巧细美取胜,制作精巧,细腻秀丽,玲珑剔透,经千百年的锤

炼,成为融声、光、电、建筑、书、篆、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本文

以海宁硖石灯彩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体会

这种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对各位研究海宁文化的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灯彩经过了近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丰富的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活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蕴含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地方民俗特色。海宁硖石灯彩作为国务

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被誉为 天下第一灯 。

关键词:硖石灯彩 文化内涵 艺术特色

一、海宁硖石灯彩概述

(一)海宁硖石灯彩产生的独特背景

海宁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水路交通要道,从春秋战国时期到两汉两晋,再到唐宋,海宁

逐渐发展繁荣。这里依靠独特的气候、位置等优势,形成了颇为发达的农桑、手工业等行

业,海宁人的生活水平逐渐富裕起来,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他们利用生产空隙或是淡

季时节,动员各行各业的人们参与制作花灯,在清明前后放灯。一方面是想祭奠社稷神,

保佑他们一年的风调雨顺,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当地商业的影响面,促进了当

地产品的销售。因此硖石灯彩的出现,与我国其他地区为辟邪、敬神等为目的创作的花灯

的创作的初衷是不一样的。

(二)硖石灯彩的发展历程

海宁硖石镇,是以其两山夹一水的地理特征而得名的。硖石灯彩的最早出现可以追溯

到秦朝,据传当年秦始皇南巡,经过海宁,看到硖石山上透出阵阵 王气 ,于是发动十万

之众凿之。他们不分昼夜的凿山,十万人挑灯夜战于硖石两山间,星火闪烁,甚是好看、

壮观。遂引发了当地人制作花灯、观灯的愿望,灯彩即是从此发源。后经历朝发展,发展

成为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硖石灯彩。

二、海宁硖石灯彩的文化内涵

(一)五行学说融入其中的色彩内涵

五行 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和影响深远的学说之一,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念也

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 五行 学说是我国色彩的原始素材。早在先秦诸子

百家的学说中就已经提到了 五行 与色彩的关系。如《墨子 旗帜》中就把五行同旗帜的颜

色想对应: 木为苍旗,火为赤旗,水为黑旗,石为白旗,薪樵为黄旗 。这其实是人们在

不断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和物质、色彩的细致观察、反应以及总结。随后人们

又不断深入研究 五行 学说,根据四季(五时)轮回、昼夜交替转化等现象,总结大自然规

律,又完善了 五行 相生相克的理论,即 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和 土

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并将五行及其相互转化的学说融入到中国的传

统色彩认知中。目前我国出土的很多古代文物上精美的纹饰和色彩都有这种思想的存在。

硖石灯彩在色彩的运用和搭配上中更是将这种复杂而深奥的五行哲学发挥的淋漓尽致。它

以五行中红、黄两色为主色调,灯彩骨架结构和底色采用黑色,青色点缀其中,白色从中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431047a261713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