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废弃的笔记本LCD屏幕改成显示器

把废弃的笔记本LCD屏幕改成显示器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万利达平板电脑官网)

把废弃的笔记本LCD屏幕改成显示器

相信很多朋友手头都有废弃的笔记本电脑,它们或多或少的存在点这样那样的毛

病,修之不好,弃之可惜。也相信不少朋友都曾经想过把这些废弃笔记本的液晶

屏改成电脑上可以用的,或者可以接电视接游戏机,但是苦于不知道接口电路而

无法实现。

大家对液晶显示器是否了解呢?其实,它的构照很简朴,组成结构就是:

液晶屏+外壳+电源+液晶驱动板,这是这4样配件组成的。至于如何将一片笔记

本的液晶面板装成一部完整的显示器呢?这其中的奥妙可就大了。

先和大家谈谈液晶的基础知识吧。

人们早在1888年就发现了液晶这一呈液体状的物质,它是一种几乎完全透明的物质,同时

呈现固体与液体的某些特性。液晶从形状和外观看上去都是一种液体,但它的水晶式分子结

构又表现出固体的形态。像磁场中的金属同样,当受到外界电场影响时,其分子会产生精确

的有序排列;如对分子的排列加以适当的控制,液晶分子将会允许光线穿透;光线穿透液晶

的途径可由构成它的分子排列来决定,这又是固体的一种特性。

六十年代起,人们发现给液晶充电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继而导致光线的扭曲或折射。通

过反复测试,1968年,在美国发明了液晶显示器件,随后LCD液晶显示屏就正式面世了。

然而从第一台LCD显示屏的诞生以来,短短30年,液晶显示器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七

十年代初,日本开始生产TN-LCD,并推广应用;八十年代初,TN-LCD产品在计算器上得

到广泛应用;在1984年,欧美国家提出TFT-LCD和STN-LCD显示技术之后,从八十年代

末起,日本掌握了STN-LCD的大规模生产技术,使LCD产业获得飞速发展。

大约1971年,液晶显示设备就在人类的生活中出现。这就是最初的TN-LCD(扭曲阵列)

显示器。尽管当时还只是单色显示,但在某些领域已开始加以应用(例如医学仪器等)。到

八十年代初期,TN-LCD开始被应用到电脑产品上。1984年,欧美国家提出STN-LCD(超

扭曲阵列),同时TFT-LCD(薄膜式电晶体)技术也被提出,但技术和制程仍不够成熟。到

八十年代末期,由于日本厂商掌握着STN-LCD的重要生产技术,它们开始在生产线上进行

大规模的生产,这算得上是LCD将要普及的信号。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397715a261202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