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vivo iqoo z1x)
国企混改联通模式的绩效评价研究
作者:曹记峰 王振宇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年第04期
摘 要:本文通过建立章程制度、内部治理、创新业务发展和绩效指标四个维度的分析框
架,拓展现有理论,全面多维度分析混改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案例选取国有企业首批
混改试点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联通,全面深化的改革方案,完善规章制度,优化公司组织结
构,改善内部治理机制,同时积极开展创新业务的发展,激发员工活力和创造力,树立良好的
企业形象赢取客户的口碑。此次改革中国联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营绩效,缩小了与主要竞
争对手的差距。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联通;绩效评价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
的世界一流企业。”国企混改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从过去“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有经济管
理模式逐步转型为“管资本”的模式。过去混合所有制下,节奏稳、突破大一直是国企改革的两
大特点,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企改革一直以积极稳妥的节奏发展,2020年通过的十四
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十四五规划
指出,优化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企业结构,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国有企业要发挥经济
战略支撑的作用,就要与民营经济加速融合,共同发展。2021年国企改革主要从多个方向进
行深化,一是改革方式的优化,在分类分层的基础上,多路推进,同时开展国资控股和国资参
股。二是加深改革内容,已完成混改的企业或者即将混改的企业,都可以在其他领域进行改
革,比如股权激励、董事会授权、契约化管理等。蔡国龙、郑国坚和马新啸等[1](2018)表
示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我国特色改革道路之一,有利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沈昊和杨梅英[2]
(2019)认为混改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国企突破现状具有关键性作用。何瑛和
杨琳[3](2021)在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混改能够使国企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国企效率,推
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国有企业改革创新,更好地保证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选取中国联通作为案例公司,因为其是首批混改试点中唯一一个以集团层面整体混
改的国有企业,承担着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责任,同时肩负着为其他国有企业积累混合所有
制改革经验的使命。中国联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全面深入的,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的经
营管理,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内部治理机制,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提高
企业运营效率;积极开展创新业务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绩效。本文通过建立章程制度、内部治
理、创新业务发展和绩效指标四个维度的绩效分析框架,对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绩效
评估研究。通过评估研究可知,中国联通混改优化了集团内部的治理结构,开创新的业务模
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营绩效。由于2014-2015年的中国联通战略决策错误,丧失了4G
的有力市场竞争地位的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业绩、口碑和服务方面尚存在差
距,但经历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这些差距在慢慢缩小。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中国联通在与中国
移动和中国电信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迫切需要以混改为契机改变现状,但其国有企业管理
体制和机制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没有充分发挥战略投资者的作用。目前改革虽有成效,
但还需进一步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活力与创造力。中国联通混改的成效与不足也为其
他国企混改提供借鉴,改革需要从多方面同时进行,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作
用。
二、文献回顾和理论框架分析
(一)文献综述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中央对现代化市场发展的认识和實践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的理论突破。在2013年,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发布全面深化改革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2018年试点改革意见提出,国资委明
确指出简政放权,直接授权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在开展过程
中可以允许修改章程制度、创新业务模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修改章程制度、董事会变更等,
充分实现改革的综合效应。本文从上述四个维度进行论述,如下所示。
在企业章程制度方面,李蒙、李秉祥和李明敏[4](2021)表明优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
改革后控制权配置问题,通过对股东持股和委派董事两个维度探讨,总结得出国有股东在董事
会的话语权越小,该企业的经营业绩提升也就越显著,相反非国有股东话语权与经营业绩呈正
相关。闫坤和张鹏[5](2020)认为企业的章程制度包括根本、基本和重要制度,对改革的目
标、途径、形势、内容和创新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改革有秩序、成体系、有策略、高效率地实
施需要合理的章程制度。殷振川[6](2020)在文章中提到推动党干部人员和企业员工市场化
管理、党的领导人与企业法人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保障经营绩效的提升。廖红伟和刘永飞[7](2021)认为混改能够完善国有企业的资产监督制
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在企业内部治理方面,Kang和Kim[8](2012)通过使用新的所有权标识分类来研究不同
的所有制结构对企业的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篇文章中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通用性时刻方
法(GMM),研究表明市场化国有企业的绩效高于政府控制的企业,表明中国国有企业的部
分混合经济改善了公司治理。市场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非控股大股东对公司治理能够产生
积极作用。本文在调查研究后发现,国企的公有资本过于集中,不利于保障非公有股东的利
益。李维安[9](2014)指出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国有企业管理经济体制发生
了根本的变化,混合所有制经济逐渐发展并占据了重要地位,国有企业很大程度上与市场经济
接洽。但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市场不断变化,因此我国仍要坚持混合所有制促进国企改革,促使
经济体制健康发展。杨红英[10](2015)在文中指出我国改革政策的持续发展,使得民营资
本、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相互融合交叉持股形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是
这项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尽管建立了公司制的管理制度,该文针对仍然存在股权结构不完善、
决策效率不高、内部人集权等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不足,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
推动改革发展。吴秋生和独正元[11](2021)在文章中声明,国企引进非公有制经济董事有利
于提高治理效率以及内部控制的质量。秦海林和段曙彩[12](2021)在文章中表示国企混改的
治理要顺势而为,合理利用现金股利政策保护投资者,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创新业务发展这方面,刘仲仪[13](2020)在文中指出市场化管理能够更好发挥公有制
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通过将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做出对比,发现国有企业优势主要体
现在将长期专用性资产投入而得到独特资源的基础。而私有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市场化导
向的相对适应,其具有产权分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市场信号敏感、风险控制权强等优
点。曾盟盟[14](2020)认为,企业的绩效和销售投入成正相关关系,企业进一步对销售渠道
创新、塑造由价值的知名品牌,表明该企业正在摆脱短期盈利倾向,注重长期投资回报和经营
绩效。蔡锐和赵静静[15](2021)表示国有企业进行混改引入机构投资者,有利于促进企业创
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绩效指标方面,李明敏、李秉祥和惠祥[16](2020)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异质股东控制
权配置对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更为显著,会产生协同效应以及制衡效应,同时非财务控
制权会引导异质股东形成相互受益、共同制约的关系。桑凌和李飞[17](2019)在文中使用净
资产收益率指标,并结合经营成果、运营效率和财务杠杆分析,与行业相关数值对比,分析云
南白药在混改后相关指标,发现混改使得云南白药ROE在医药行业中同比增长。辛蔚和和军
[18](2019)表明良好的改革方案,在政府的监管下并完善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稳定有序地
推荐改革,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绩效。颉茂华、王娇和刘铁鑫[19](2021)认
为混改所带来的探索式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战略绩效,同时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进而
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李向荣和张洪宝[20](2021)在文章中指出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优
势,保持适度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国企的绩效提高。
综上所述,多数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集中单一维度,比如市场经济、绩效、控制
权等,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做出明确的判断,但仍存在局限性。学者们并未从多重维度
对改革方案进行研究,忽略了各改革维度间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不同方案的组合对企业绩效的
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建立改革方案的多重维度分析框架,结合联通混改成效进行分
析,在混改理论上进行完善和创新。
本文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结合中国联通采取
的混改方案,从章程制度、内部治理、创新业务发展和绩效指标四个维度展开系统地分析,各
个维度相互制约和促进,共同推进改革方案的实施。首先章程制度的修订是保障公司决策的有
效执行和经营管理的公平公正前提,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求;其次,内部治理是法律所确认的
正式的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是治理公司的基础,从股东的角度来设计制度安排激励约束经营
者;然后,开展创新业务模式帮助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抢占市场,促进经济活力与创造力,有
利于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最后,绩效指标的运用可以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做出准确的判断。联通执行的改革方案是多维度,是相辅相成
的,章程制度的修订,规范企业改革,使得内部治理方案以及业务模式创新合理合规的开展。
同时,优化内部治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合理配置资源,使得业务模式快速有效开展,提高
企业绩效。通过使用绩效指标,可以反映多维度的改革,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保证混改顺
利进行。多维度的改革方案,共同推进,使得中国联通的混改实施全面深入。
(二)研究分析框架
三、案例背景及其介绍
(一)案例公司简介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Unicom、简称“中国联通”“联通”)于
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连续多年入选
“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联通在1994年初步成立,在2002年成立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再
到2008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合并,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红筹股公司的合并,都体现了我
国政府在电信业的投入与重视。直到2009年,经过多次重组合并,现如今我们家喻户晓的中
国联通才正式更名成立。
中国联通的基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数值在2014至2019年6年间处于同行业三
大寡头企业中末位,并且在2016年,其基本每股收益下降至0.0073元,较2015的数值降低了
95.54%;2016年中国联通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至0.2%,较2015的数值降低了95.46%。在目前
中国电信业的三大巨头——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市场竞争中,中国联通在用户规
模、收入、利润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
以2016年的财报数据来看,中国移动的业务收入是联通的2.6倍,经营利润是联通的44
倍,自由现金流是联通的27倍;到201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4G用户数是联通的4.3倍,固
定宽带用户数是联通的1.2倍。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中国联通借助引入战略投资者带来的充
足资金,并实行限制性股权激励、开展与互联网巨头的业务合作,改善内部治理和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等,寄厚望于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混改历程
中国联通是首批混改试点中唯一一个以集团层面整体混改的国有企业,在2017年集团响
应政策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百度、騰讯、京东等非公有制企业。并在同年九月,中国联
通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方便与参与联通混改的战略投资者资源互补、战略协同、开拓市
场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正式成立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从而使得中国联通取得相对竞争优势
和企业活力。
2018年4月26日在重庆举办的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暨通信信息终端交易会,中国联通
宣布与腾讯、百度、苏宁、光启科学等12家企业一起建立“智慧联盟”,参与该联盟的企业均
为中国联通混合制改革接纳的战略投资者,商定从新零售、家庭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产业互
联网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自2016年9月份实施改革方案以来,中国联通接连完成改革
试点方案获批、筹集资金全额到位、授予员工限制性股权激励等关键性步骤。以“完善治理、
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为目标展开工作,中国联通将进一步推动纵深式改革。
在创新业务发展这方面,刘仲仪[13](2020)在文中指出市场化管理能够更好发挥公有制
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通过将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做出对比,发现国有企业优势主要体
现在将长期专用性资产投入而得到独特资源的基础。而私有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市场化导
向的相对适应,其具有产权分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市场信号敏感、风险控制权强等优
点。曾盟盟[14](2020)认为,企业的绩效和销售投入成正相关关系,企业进一步对销售渠道
创新、塑造由价值的知名品牌,表明该企业正在摆脱短期盈利倾向,注重长期投资回报和经营
绩效。蔡锐和赵静静[15](2021)表示国有企业进行混改引入机构投资者,有利于促进企业创
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绩效指标方面,李明敏、李秉祥和惠祥[16](2020)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异质股东控制
权配置对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更为显著,会产生协同效应以及制衡效应,同时非财务控
制权会引导异质股东形成相互受益、共同制约的关系。桑凌和李飞[17](2019)在文中使用净
资产收益率指标,并结合经营成果、运营效率和财务杠杆分析,与行业相关数值对比,分析云
南白药在混改后相关指标,发现混改使得云南白药ROE在医药行业中同比增长。辛蔚和和军
[18](2019)表明良好的改革方案,在政府的监管下并完善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稳定有序地
推荐改革,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绩效。颉茂华、王娇和刘铁鑫[19](2021)认
为混改所带来的探索式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战略绩效,同时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进而
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李向荣和张洪宝[20](2021)在文章中指出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优
势,保持适度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国企的绩效提高。
综上所述,多数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集中单一维度,比如市场经济、绩效、控制
权等,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做出明确的判断,但仍存在局限性。学者们并未从多重维度
对改革方案进行研究,忽略了各改革维度间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不同方案的组合对企业绩效的
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建立改革方案的多重维度分析框架,结合联通混改成效进行分
析,在混改理论上进行完善和创新。
本文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结合中国联通采取
的混改方案,从章程制度、内部治理、创新业务发展和绩效指标四个维度展开系统地分析,各
个维度相互制约和促进,共同推进改革方案的实施。首先章程制度的修订是保障公司决策的有
效执行和经营管理的公平公正前提,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求;其次,内部治理是法律所确认的
正式的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是治理公司的基础,从股东的角度来设计制度安排激励约束经营
者;然后,开展创新业务模式帮助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抢占市场,促进经济活力与创造力,有
利于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最后,绩效指标的运用可以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做出准确的判断。联通执行的改革方案是多维度,是相辅相成
的,章程制度的修订,规范企业改革,使得内部治理方案以及业务模式创新合理合规的开展。
同时,优化内部治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合理配置资源,使得业务模式快速有效开展,提高
企业绩效。通過使用绩效指标,可以反映多维度的改革,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保证混改顺
利进行。多维度的改革方案,共同推进,使得中国联通的混改实施全面深入。
(二)研究分析框架
三、案例背景及其介绍
(一)案例公司简介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Unicom、简称“中国联通”“联通”)于
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连续多年入选
“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联通在1994年初步成立,在2002年成立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再
到2008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合并,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红筹股公司的合并,都体现了我
国政府在电信业的投入与重视。直到2009年,经过多次重组合并,现如今我们家喻户晓的中
国联通才正式更名成立。
中国联通的基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数值在2014至2019年6年间处于同行业三
大寡头企业中末位,并且在2016年,其基本每股收益下降至0.0073元,较2015的数值降低了
95.54%;2016年中国联通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至0.2%,较2015的数值降低了95.46%。在目前
中国电信业的三大巨头——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市场竞争中,中国联通在用户规
模、收入、利润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
以2016年的财报数据来看,中国移动的业务收入是联通的2.6倍,经营利润是联通的44
倍,自由现金流是联通的27倍;到201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4G用户数是联通的4.3倍,固
定宽带用户数是联通的1.2倍。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中国联通借助引入战略投资者带来的充
足资金,并实行限制性股权激励、开展与互联网巨头的业务合作,改善内部治理和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等,寄厚望于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混改历程
中国联通是首批混改试点中唯一一个以集团层面整体混改的国有企业,在2017年集团响
应政策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百度、腾讯、京东等非公有制企业。并在同年九月,中国联
通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方便与参与联通混改的战略投资者资源互补、战略协同、开拓市
场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正式成立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从而使得中国联通取得相对竞争优势
和企业活力。
2018年4月26日在重庆举办的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暨通信信息终端交易会,中国联通
宣布与腾讯、百度、苏宁、光启科学等12家企业一起建立“智慧联盟”,参与该联盟的企业均
为中国联通混合制改革接纳的战略投资者,商定从新零售、家庭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产业互
联网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自2016年9月份实施改革方案以来,中国联通接连完成改革
试点方案获批、筹集资金全额到位、授予员工限制性股权激励等关键性步骤。以“完善治理、
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为目标展开工作,中国联通将进一步推动纵深式改革。
在创新业务发展这方面,刘仲仪[13](2020)在文中指出市场化管理能够更好发挥公有制
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通过将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做出对比,发现国有企业优势主要体
现在将长期专用性资产投入而得到独特资源的基础。而私有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市场化导
向的相对适应,其具有产权分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市场信号敏感、风险控制权强等优
点。曾盟盟[14](2020)认为,企业的绩效和销售投入成正相关关系,企业进一步对销售渠道
创新、塑造由价值的知名品牌,表明该企业正在摆脱短期盈利倾向,注重长期投资回报和经营
绩效。蔡锐和赵静静[15](2021)表示国有企业进行混改引入机构投资者,有利于促进企业创
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绩效指标方面,李明敏、李秉祥和惠祥[16](2020)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异质股东控制
权配置对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更为显著,会产生协同效应以及制衡效应,同时非财务控
制权会引导异质股东形成相互受益、共同制约的关系。桑凌和李飞[17](2019)在文中使用净
资产收益率指标,并结合经营成果、运营效率和财务杠杆分析,与行业相关数值对比,分析云
南白药在混改后相关指标,发现混改使得云南白药ROE在医药行业中同比增长。辛蔚和和军
[18](2019)表明良好的改革方案,在政府的监管下并完善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稳定有序地
推荐改革,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绩效。颉茂华、王娇和刘铁鑫[19](2021)认
为混改所带来的探索式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战略绩效,同时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进而
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李向荣和张洪宝[20](2021)在文章中指出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优
势,保持适度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国企的绩效提高。
综上所述,多数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集中单一维度,比如市场经济、绩效、控制
权等,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做出明确的判断,但仍存在局限性。学者们并未从多重维度
对改革方案进行研究,忽略了各改革维度间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不同方案的组合对企业绩效的
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建立改革方案的多重维度分析框架,结合联通混改成效进行分
析,在混改理论上进行完善和创新。
本文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结合中国联通采取
的混改方案,从章程制度、内部治理、创新业务发展和绩效指标四个维度展开系统地分析,各
个维度相互制约和促进,共同推进改革方案的实施。首先章程制度的修订是保障公司决策的有
效执行和经营管理的公平公正前提,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求;其次,内部治理是法律所确认的
正式的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是治理公司的基础,从股东的角度来设计制度安排激励约束经营
者;然后,开展创新业务模式帮助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抢占市场,促进经济活力与创造力,有
利于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最后,绩效指标的运用可以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做出准确的判断。联通执行的改革方案是多维度,是相辅相成
的,章程制度的修订,规范企业改革,使得内部治理方案以及业务模式创新合理合规的开展。
同时,优化内部治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合理配置资源,使得业务模式快速有效开展,提高
企业绩效。通过使用绩效指标,可以反映多维度的改革,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保证混改顺
利进行。多维度的改革方案,共同推进,使得中国联通的混改实施全面深入。
(二)研究分析框架
三、案例背景及其介绍
(一)案例公司简介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Unicom、简称“中国联通”“联通”)于
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连续多年入选
“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联通在1994年初步成立,在2002年成立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再
到2008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合并,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红筹股公司的合并,都体现了我
国政府在电信业的投入与重视。直到2009年,經过多次重组合并,现如今我们家喻户晓的中
国联通才正式更名成立。
中国联通的基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数值在2014至2019年6年间处于同行业三
大寡头企业中末位,并且在2016年,其基本每股收益下降至0.0073元,较2015的数值降低了
95.54%;2016年中国联通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至0.2%,较2015的数值降低了95.46%。在目前
中国电信业的三大巨头——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市场竞争中,中国联通在用户规
模、收入、利润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
以2016年的财报数据来看,中国移动的业务收入是联通的2.6倍,经营利润是联通的44
倍,自由现金流是联通的27倍;到201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4G用户数是联通的4.3倍,固
定宽带用户数是联通的1.2倍。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中国联通借助引入战略投资者带来的充
足资金,并实行限制性股权激励、开展与互联网巨头的业务合作,改善内部治理和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等,寄厚望于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混改历程
中国联通是首批混改试点中唯一一个以集团层面整体混改的国有企业,在2017年集团响
应政策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百度、腾讯、京东等非公有制企业。并在同年九月,中国联
通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方便与参与联通混改的战略投资者资源互补、战略协同、开拓市
场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正式成立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从而使得中国联通取得相对竞争优势
和企业活力。
2018年4月26日在重庆举办的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暨通信信息终端交易会,中国联通
宣布与腾讯、百度、苏宁、光启科学等12家企业一起建立“智慧联盟”,参与该联盟的企业均
为中国联通混合制改革接纳的战略投资者,商定从新零售、家庭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产业互
联网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自2016年9月份实施改革方案以来,中国联通接连完成改革
试点方案获批、筹集资金全额到位、授予员工限制性股权激励等关键性步骤。以“完善治理、
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为目标展开工作,中国联通将进一步推动纵深式改革。
在创新业务发展这方面,刘仲仪[13](2020)在文中指出市场化管理能够更好发挥公有制
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通过将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做出对比,发现国有企业优势主要体
现在将长期专用性资产投入而得到独特资源的基础。而私有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市场化导
向的相对适应,其具有产权分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市场信号敏感、风险控制权强等优
点。曾盟盟[14](2020)认为,企业的绩效和销售投入成正相关关系,企业进一步对销售渠道
创新、塑造由价值的知名品牌,表明该企业正在摆脱短期盈利倾向,注重长期投资回报和经营
绩效。蔡锐和赵静静[15](2021)表示国有企业进行混改引入机构投资者,有利于促进企业创
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绩效指标方面,李明敏、李秉祥和惠祥[16](2020)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异质股东控制
权配置对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更为显著,会产生协同效应以及制衡效应,同时非财务控
制权会引导异质股东形成相互受益、共同制约的关系。桑凌和李飞[17](2019)在文中使用净
资产收益率指标,并结合经营成果、运营效率和财务杠杆分析,与行业相关数值对比,分析云
南白药在混改后相关指标,发现混改使得云南白药ROE在医药行业中同比增长。辛蔚和和军
[18](2019)表明良好的改革方案,在政府的监管下并完善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稳定有序地
推荐改革,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绩效。颉茂华、王娇和刘铁鑫[19](2021)认
为混改所带来的探索式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战略绩效,同时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进而
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李向荣和张洪宝[20](2021)在文章中指出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优
势,保持适度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国企的绩效提高。
综上所述,多数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集中单一维度,比如市场经济、绩效、控制
权等,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做出明确的判断,但仍存在局限性。学者们并未从多重维度
对改革方案进行研究,忽略了各改革维度间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不同方案的组合对企业绩效的
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建立改革方案的多重维度分析框架,结合联通混改成效进行分
析,在混改理论上进行完善和创新。
本文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结合中国联通采取
的混改方案,从章程制度、内部治理、创新业务发展和绩效指标四个维度展开系统地分析,各
个维度相互制约和促进,共同推进改革方案的实施。首先章程制度的修订是保障公司决策的有
效执行和经营管理的公平公正前提,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求;其次,内部治理是法律所确认的
正式的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是治理公司的基础,从股东的角度来设计制度安排激励约束经营
者;然后,开展创新业务模式帮助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抢占市场,促进经济活力与创造力,有
利于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最后,绩效指标的运用可以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做出准确的判断。联通执行的改革方案是多维度,是相辅相成
的,章程制度的修订,规范企业改革,使得内部治理方案以及业务模式创新合理合规的开展。
同时,优化内部治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合理配置资源,使得业务模式快速有效开展,提高
企业绩效。通过使用绩效指标,可以反映多维度的改革,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保证混改顺
利进行。多维度的改革方案,共同推进,使得中国联通的混改实施全面深入。
(二)研究分析框架
三、案例背景及其介绍
(一)案例公司简介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Unicom、简称“中国联通”“联通”)于
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连续多年入选
“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联通在1994年初步成立,在2002年成立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再
到2008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合并,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红筹股公司的合并,都体现了我
国政府在电信业的投入与重视。直到2009年,经过多次重组合并,现如今我们家喻户晓的中
国联通才正式更名成立。
中国联通的基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数值在2014至2019年6年间处于同行业三
大寡头企业中末位,并且在2016年,其基本每股收益下降至0.0073元,较2015的数值降低了
95.54%;2016年中国联通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至0.2%,较2015的数值降低了95.46%。在目前
中国电信业的三大巨头——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市场竞争中,中国联通在用户规
模、收入、利润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
以2016年的财报数据来看,中国移动的业务收入是联通的2.6倍,经营利润是联通的44
倍,自由现金流是联通的27倍;到201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4G用户数是联通的4.3倍,固
定宽带用户数是联通的1.2倍。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中国联通借助引入战略投资者带来的充
足资金,并实行限制性股权激励、开展与互联网巨头的业务合作,改善内部治理和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等,寄厚望于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混改历程
中国联通是首批混改试点中唯一一个以集团层面整体混改的国有企业,在2017年集团响
应政策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百度、腾讯、京东等非公有制企业。并在同年九月,中国联
通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方便与参与联通混改的战略投资者资源互补、战略协同、开拓市
场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正式成立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从而使得中国联通取得相对竞争优势
和企业活力。
2018年4月26日在重庆举办的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暨通信信息终端交易会,中国联通
宣布与腾讯、百度、苏宁、光启科学等12家企业一起建立“智慧联盟”,参与该联盟的企业均
为中国联通混合制改革接纳的战略投资者,商定从新零售、家庭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产业互
联网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自2016年9月份實施改革方案以来,中国联通接连完成改革
试点方案获批、筹集资金全额到位、授予员工限制性股权激励等关键性步骤。以“完善治理、
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为目标展开工作,中国联通将进一步推动纵深式改革。
在创新业务发展这方面,刘仲仪[13](2020)在文中指出市场化管理能够更好发挥公有制
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通过将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做出对比,发现国有企业优势主要体
现在将长期专用性资产投入而得到独特资源的基础。而私有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市场化导
向的相对适应,其具有产权分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市场信号敏感、风险控制权强等优
点。曾盟盟[14](2020)认为,企业的绩效和销售投入成正相关关系,企业进一步对销售渠道
创新、塑造由价值的知名品牌,表明该企业正在摆脱短期盈利倾向,注重长期投资回报和经营
绩效。蔡锐和赵静静[15](2021)表示国有企业进行混改引入机构投资者,有利于促进企业创
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绩效指标方面,李明敏、李秉祥和惠祥[16](2020)在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异质股东控制
权配置对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更为显著,会产生协同效应以及制衡效应,同时非财务控
制权会引导异质股东形成相互受益、共同制约的关系。桑凌和李飞[17](2019)在文中使用净
资产收益率指标,并结合经营成果、运营效率和财务杠杆分析,与行业相关数值对比,分析云
南白药在混改后相关指标,发现混改使得云南白药ROE在医药行业中同比增长。辛蔚和和军
[18](2019)表明良好的改革方案,在政府的监管下并完善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稳定有序地
推荐改革,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绩效。颉茂华、王娇和刘铁鑫[19](2021)认
为混改所带来的探索式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战略绩效,同时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进而
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李向荣和张洪宝[20](2021)在文章中指出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优
势,保持适度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国企的绩效提高。
综上所述,多数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集中單一维度,比如市场经济、绩效、控制
权等,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做出明确的判断,但仍存在局限性。学者们并未从多重维度
对改革方案进行研究,忽略了各改革维度间的相互制约和促进,不同方案的组合对企业绩效的
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建立改革方案的多重维度分析框架,结合联通混改成效进行分
析,在混改理论上进行完善和创新。
本文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结合中国联通采取
的混改方案,从章程制度、内部治理、创新业务发展和绩效指标四个维度展开系统地分析,各
个维度相互制约和促进,共同推进改革方案的实施。首先章程制度的修订是保障公司决策的有
效执行和经营管理的公平公正前提,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求;其次,内部治理是法律所确认的
正式的公司治理的制度安排,是治理公司的基础,从股东的角度来设计制度安排激励约束经营
者;然后,开展创新业务模式帮助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抢占市场,促进经济活力与创造力,有
利于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最后,绩效指标的运用可以客观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做出准确的判断。联通执行的改革方案是多维度,是相辅相成
的,章程制度的修订,规范企业改革,使得内部治理方案以及业务模式创新合理合规的开展。
同时,优化内部治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合理配置资源,使得业务模式快速有效开展,提高
企业绩效。通过使用绩效指标,可以反映多维度的改革,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保证混改顺
利进行。多维度的改革方案,共同推进,使得中国联通的混改实施全面深入。
(二)研究分析框架
三、案例背景及其介绍
(一)案例公司简介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Unicom、简称“中国联通”“联通”)于
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连续多年入选
“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联通在1994年初步成立,在2002年成立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再
到2008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合并,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红筹股公司的合并,都体现了我
国政府在电信业的投入与重视。直到2009年,经过多次重组合并,现如今我们家喻户晓的中
国联通才正式更名成立。
中国联通的基本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数值在2014至2019年6年间处于同行业三
大寡头企业中末位,并且在2016年,其基本每股收益下降至0.0073元,较2015的数值降低了
95.54%;2016年中国联通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至0.2%,较2015的数值降低了95.46%。在目前
中国电信业的三大巨头——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市场竞争中,中国联通在用户规
模、收入、利润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
以2016年的财报数据来看,中国移动的业务收入是联通的2.6倍,经营利润是联通的44
倍,自由现金流是联通的27倍;到201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4G用户数是联通的4.3倍,固
定宽带用户数是联通的1.2倍。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中国联通借助引入战略投资者带来的充
足资金,并实行限制性股权激励、开展与互联网巨头的业务合作,改善内部治理和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等,寄厚望于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混改历程
中国联通是首批混改试点中唯一一个以集团层面整体混改的国有企业,在2017年集团响
应政策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百度、腾讯、京东等非公有制企业。并在同年九月,中国联
通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方便与参与联通混改的战略投资者资源互补、战略协同、开拓市
场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正式成立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从而使得中国联通取得相对竞争优势
和企业活力。
2018年4月26日在重庆举办的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暨通信信息终端交易会,中国联通
宣布与腾讯、百度、苏宁、光启科学等12家企业一起建立“智慧联盟”,参与该联盟的企业均
为中国联通混合制改革接纳的战略投资者,商定从新零售、家庭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产业互
联网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自2016年9月份实施改革方案以来,中国联通接连完成改革
试点方案获批、筹集资金全额到位、授予员工限制性股权激励等关键性步骤。以“完善治理、
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为目标展开工作,中国联通将进一步推动纵深式改革。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391182a2610972.html
评论列表(0条)